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P0.05),同一时间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Smad3、TGF-β1与RIF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5-(OH)2D3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UO组、假手术组、干预组各24只,其中UUO组和干预组均于左肾下极处游离并结扎左输尿管建立UUO模型,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游离左输尿管,对照组不行特殊处理.其后干预组予1,25-(OH)2D3 0.5 μg(溶于1 mL花生油中)灌胃、余三组均予1 mL花生油灌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3、7、14天每天各处死6只大鼠,留取左侧肾脏标本,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肾脏病理损害,免疫组化法观察整合来连接激酶( ILK)、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ILK mRNA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UUO组肾皮质变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纤维化随时间延长而加重(P<0.05);与UUO组相比,干预组肾组织炎细胞浸润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病变积分明显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UUO组ILK蛋白阳性表达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1);与UUO组比较,干预组ILK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UUO组TGF-β1蛋白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UUO组比较,干预组TGF-β1蛋白表达减少;ILK蛋白表达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872,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UUO组和干预组ILK mRNA表达均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强(P<0.01),其中干预组表达在7、14 d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各期均显著低于UUO组(P<0.01).结论 1,25-(OH) 2D3可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可能机制为间接或直接抑制肾间质ILK、TGF-β1表达;此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探讨氧化应激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n=6];尿毒清组(n =6),14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肾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增加,T-SOD活性降低,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尿毒清治疗后以上指标明显好转(均P<0.05).结论 UUO可以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氧化应激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尿毒清治疗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赵永忠  刘  肖绪华  何志国 《山东医药》2012,52(28):18-20,104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胆汁淤积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L大剂量组[200 mg/(kg.d)]、TFL小剂量组[100 mg/(kg.d)],每组20只。采用胆总管结扎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术后第4周时处死大鼠,留取大鼠肝左叶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第4周,与模型组比较TFL大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明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与假手术组结构接近;TFL小剂量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介于模型组与TFL大剂量组之间。TFL大剂量组肝组织中TGF-β1、Smad3表达明显减少,Smad7表达显著增高;TFL小剂量组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FL能有效减轻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7信号转导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观察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UUO+NCTD治疗组(NCTD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方法,建立梗阻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Sham组只游离输尿管而不结扎。术后14d处死动物,取结扎侧肾脏,同时处死Sham组大鼠,取出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均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肾组织α-SMA和TGF-β1的mRNA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NCTD能抑制UUO大鼠肾组织α-SMA和TGF-β1表达的上调,上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NCTD具有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ACE2 mRNA、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和模型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大鼠予氯沙坦(10 mg·kg-1.d-1)混悬液灌胃30 d,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在实验结束时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检测Scr、BUN、24 h MTP等生化指标,采用Real Time PCR测定肾组织ACE2 mRNA、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氯沙坦组较模型组Scr、BUN、24 h MTP均显著下降(P<0.01)。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ACE2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反而增加(P<0.01);经治疗后氯沙坦组较模型组ACE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氯沙坦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除了拮抗AT1R外,还可能与上调ACE2 mRNA表达水平,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鲁华  林海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448-4450
目的 探讨TGF-β1/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老年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SB203580治疗组.分别至UUO术后第3、7、14天处死,取梗阻侧肾脏,观察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p-p38、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TGF-β1、p-p38MAPK 、α-SM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TGF-β1、p-p38MAPK、α-SMA的表达显著降低(P<0 05).TGF-β1、p-p38MAPK和α-SMA三者的表达呈正相关(TGF-β1与p38MAPK之间r1=0.745,P<0.05;p-p38MAPK与α-SMA之间r2=0.659,P<0.05;TGF-β1与α-SMA之间r3=0.770,P<0.05).结论 TGF-β1/ p38MAPK通路的激活可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转分化,并可能是调控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主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UUO组、假手术组(SOR)、和UUO+EGCG组,术前分别给UUO组和SOR组生理盐水灌胃,UUO+EGCG组EGCG 20 mg·kg-1·d-1灌胃,连续3 d.术后第8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和P53的表达情况.行HE和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间质形态学改变.结果 UUO+EGCG组P53的表达明显低于UUO组;UUO+EGCG组TGF-β的表达量(1.92±0.35)与UUO组(3.27±0.56)比较有明显的下降(P<0.01);能减轻胶原在肾间质的沉积,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结论 EGCG对UUO所致的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跟降低TGF-β的表达阻止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丹参酮ⅡA经腹腔注射,剂量为1.5mg/(kg·d)。术后第10天取梗阻侧肾组织作HE、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与定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三者的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术后第10天梗阻侧出现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TGF-β1、α—SMA和Ⅰ型胶原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丹参酮ⅡA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肾组织TGF-β1、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下调(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表型转化,减少胶原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间质的沉积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和培哚普利高血压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治疗组,WKY大鼠为对照组.ELISA法测血清TGF-β1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和TGF-β1在三组肾间质的沉积;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TGF-β1 mRNA在三组肾脏的表达.结果三组血TGF-β1 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组肾间质Ⅰ、Ⅲ型胶原及TGF-β1明显增加(P<0.01 or P<0.05),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沉积,显著降低TGF-β1 mRNA的表达(P<0.01 or P<0.05);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与肾间质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4、0.762,P<0.01),与血清中TGF-β1无关(r分别为0.069、0.180,P>0.05).结论肾脏局部的TGF-β1参与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培哚普利可能通过减少局部TGF-β1表达,来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三者在肝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于实验开始时处死6只大鼠作为wk 0正常对照组,剩余大鼠,600 mL/L四氯化碳3 mL/kg,sc,2次/ wk,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于wk 3,6,9,12各处死一批大鼠,用RT-PCR检测动物肝组织中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Smad3,Smad7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随着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模型组wk 0,3,6,9,12,TGF-β1,TGF-βRⅡ和Smad3表达量分别逐渐递增(TGF-β1:0.19±0.12,0.29±1.02,0.89±0.23,0.98±0.77,1.7±1.00;TGF-βRⅡ:0.30±0.22,0.49±0.16,1.02±0.33,1.51±0.72,2.14±1.02;Smad3:0.44±0.24,0.84±0.69,1.10±0.16,1.40±0.12,1.75±1.05),Smad7表达量呈逐渐减少(1.35±0.12,1.09±0.78,1.14±0.31,1.11±0.91,0.74±1.21).正常肝组织TGF-β1可见少量表达,主要在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中.随着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形成,TGF-β1表达增强(P<0.01).结论:随着肝硬化的形成,肝脏中TGF-β1,TGF-βRⅡ和Smad3表达增加,Smad7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L)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星状细胞(HSC)TGF-β/Smads信号转导蛋白对胶原Ⅰ和Ⅲ型(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养、饮用10%乙醇,皮下注射40%CCl4,隔4天注射1次,连续6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WL 3.86 g/kg和秋水仙碱0.1 mg/kg治疗1月;另体外分离HSC,以不同剂量的WL与HSC培养24 h, 最后3 h加入TGF-β1 10 ng/ml.实验结束后镜检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COL-Ⅰ、COL-Ⅲ和培养液COL-Ⅰ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COL-Ⅰ、COL-Ⅲ、TGF-β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HSC内COL-Ⅰ、ProCOL-Ⅰ、LN、α-SMA、ERK、p-ERK、TβRⅠ、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结果WL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COL-Ⅰ、COL-Ⅲ含量增加, COL-Ⅰ、COL-Ⅲ 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L能明显下调肝组织α-SMA、LN、p-ERK、TβRⅠ、COL-Ⅰ、ProCOL-Ⅰ蛋白表达,对ERK、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无影响;显著下调HSC α-SMA 、TβRⅡ、p-ERK、Smad7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分泌COL-Ⅰ.结论WL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COL-Ⅲ合成并增加COL-Ⅰ降解,其作用位点是下调肝组织和HSC TGF-β/Smad、Ras/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TβRⅡ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肾大部切除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肾大部切除组、肾大部切除加小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5 mg.kg-1.d-1)和肾大部切除加三倍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15mg·kg-1.d-1).8 w后观察大鼠血压、尿蛋白、血BUN、Scr,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2),用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MCP-1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肾大部切除组心肌组织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肾大部切除加小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和肾大部切除加三倍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心肌组织MCP-1的表达较肾大部切除组降低,以肾大部切除加三倍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为明显(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肾大部切除组大鼠的心肌组织TGF-β1m 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的心肌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较肾大部切除组有所降低(P<0.05),三倍剂量罗格列酮治疗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降低肾大部切除大鼠的血压;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下调血清A2,抑制心肌组织MCP-1和TGF-β1的表达,抑制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肝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和瘦素(Leptin)表达的变化,研究四甲基吡嗪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四甲基吡嗪治疗组、葡萄糖预防组、葡萄糖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0.3 mL/100 g体重,每周2次)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分别自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给予四甲基吡嗪(10 mg/100 g体重灌胃,1次/d),葡萄糖预防组和葡萄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予5%葡萄糖(1 mL/100 g体重,1次/d)灌胃作平行对照.实验第12周取肝组织,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MPIAS-500多媒体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作肝内胶原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内胶原面积、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及Smad3蛋白增高,Smad7蛋白降低(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正常组大鼠,但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Smad7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大鼠.结论 四甲基吡嗪能有效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直接或间接下调肝内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及Smad3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大鼠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SP1的影响。方法:建立5/6肾切除SD大鼠模型,设假手术组,手术组,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术后定时检测血压,分别于成模后0、4、12周取材,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并计算Ccr。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程度;通过免疫组化观察TSP1、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及分布;采用免疫荧光共染技术观察TSP1/TGF-β1两者共区域表达随病变进展的变化;抽提肾皮质组织总RNA,RT—PCR法检测TSP1、TGF-β1和FN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体外实验,以1 μM AngⅡ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h,10μM氯沙坦(Losartan)进行干预,分别采用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SP1、TGF-β1、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果:①正常大鼠肾小管间质基本无TSP1分布;而在5/6肾次全切大鼠的肾小管间质区内,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均能表达TSP1,12周手术组TSP1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上调近5倍:且较之0周和4周手术组亦明显增加(均P〈0.01),12周手术组TS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分别上调1.94倍和5倍(均P〈0.05);②TSP1表达增加与Ccr减退呈负相关(r=-0.472,P〈0.01);12周手术组大鼠肾组织TIF程度以及TGF-β1、F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上调(均P〈0.05),并与TSP1表达增加呈正相关;③缬沙坦/雷米普利处理组TSP1表达也上调,但程度明显低于手术组和氨氯地平组(均P〈0.05),而二组之间无差别;④AngⅡ能明显上调HK-2细胞TSP1、TGF—β1和FN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而氯沙坦能抑制TSP1和TGF—β1的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下调培养上清液中活性和总TGF-β1的含量。结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过程中,AngⅡ能使TSP1表达上调,其改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减少TSPl和TGF—β1在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对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瘦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38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于实验开始时处死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2只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复制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3、6、9、12周各处死8只.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TGF-β1及其受体(TGF-βR 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榆测肝组织中Smad3、Smad7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瘦素、Ob-Rb及TGF-β1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瘦素、Ob-Rb、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分别为0.43±0.45、0,57±0.21、0.19±0.12、0.30±0.22),随着肝纤维化的逐渐形成,其表达量逐渐递增,至12周时分别为1.27±0.19、1.70±0.29、1.70±1.00、2.1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Smad3表达量逐渐递增,由0周时的0.44±0.24增至12周时的1.7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表达量逐渐减少,由0周时的1.35±0.12降至12周时的0.74±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瘦素、Ob-Rb及TGF-β1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 随着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中瘦素、Ob-Rb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有促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瘦素通过直接或间接上调TGF-61、TGF-βR Ⅱ及Smad3表达、下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瑞城  钟良宝 《山东医药》2009,49(44):28-30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损害的病理改变及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表达变化,探讨柳氮磺吡啶对肾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R组)、模型组(UUO组)、柳氮磺吡啶干预治疗组(SASP组)。各组手术后第7、14天分别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NF—κB p65和TGF-β1在肾间质的表达。结果HE染色图像分析显示,UUO组大鼠术后梗阻侧肾脏呈现肾间质损害及纤维化病变,SASP组肾小管损伤指数较UUO组明显减轻;SASP组肾组织间质NF—κB p65及TGF-β1表达较UUO组显著下降。结论UUO大鼠肾间质损害随梗阻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柳氮磺吡啶干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NF—κB p65及TGF-β1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炎性损害,可能对早期肾间质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调节急性心肌梗死大鼠TGF-β1/Smad通路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低剂量组(50mg/kg)、吡非尼酮中剂量组(100mg/kg)、吡非尼酮高剂量组(200mg/kg)、福辛普利组(阳性对照组,15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药物处理组大鼠每天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以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4d,给药结束24h后,检测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伊红(HE)、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心室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水平;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Smad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改变明显,呈现心肌细胞肥大、坏死,心肌纤维扭曲、断裂,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并有大量胶原沉积,呈现纤维化变性,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大、血清TNF-α、IL-6及TGF-β1水平、心肌组织TGF-β1表达及p-Smad/Smad明显升高(P均<0.05)。吡非尼酮低、中、高剂量组、福辛普利组大鼠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左心室质量指数、血清TNF-α、IL-6及TGF-β1水平、心肌组织TGF-β1表达及p-Smad/Smad较模型组降低,且吡非尼酮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吡非尼酮高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非尼酮可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降低病理损伤及纤维化变性,改善心室重构,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Smad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导治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传导后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导入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脏,用RT-PCR及western方法观察Smad4的表达,并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和胶原表达。结果 纤维化肝脏中Smad4的表达较正常肝脏明显增强,Ⅰ型胶原增多。经转基因处理后大鼠纤维化肝脏中Smad4的表达明显弱于未治疗的纤维化肝脏,Ⅰ型胶原减少;且治疗组肝脏纤维间隔也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能有效阻断TGF-β信号传导系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多柔比星致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100 mg·kg~(-1)·d~(-1))和低、高剂量(1、4 ml·kg~(-1)·d~(-1))参附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余各组于实验开始后每周腹腔注射多柔比星(4 mg/kg),累计剂量达24 mg/kg。参附组于多柔比星注射6 w后,按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1、4 ml·kg~(-1)·d~(-1),共2 w;卡托普利组于实验开始前1 w灌胃。实验结束后评价大鼠心功能;光镜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TGF-β1/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附组和阳性对照组心功能明显好转,心肌病理学形态有了很大改善,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抑制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各因子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