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益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含量变化。方法将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汤治疗。检测CHF患者治疗前后BNP的血浆含量,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程度。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浆B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随着心力衰竭的不断加重,BNP的血浆含量逐渐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BNP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BN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O.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含量明显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的加重而不断增高;中药益心汤与西药常规治疗配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入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6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血浆BNP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且未经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的OSAHS患者55例为实验组,19例PSG监测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sCRP浓度。结果OSAHS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中重度患者血浆hsCRP水平高于轻度患者(P〈0.05),血浆hsCRP水平与AHI、BMI及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LSp02)有较好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OSAHS患者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其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而独立于肥胖。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12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康复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肌痉挛程度(Ashworth)和肢体运动功能(FMA)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肌肉痉挛发生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4.2%,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肌肉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坎地沙坦,疗程为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给药6月后血浆BNP浓度、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51%、40%、9%,对照组分别为40%、3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EF、FS、CI改善(P均〈0.01),血浆BNP浓度降低(P〈0.01)。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可降低CH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DS)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治疗组联用CDS、螺内酯,对照组单用CDS。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超声、血浆BNP检查和心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均〈0.05),以治疗组改善明显,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血浆BNP均明显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P均〈0.05),均以治疗组降低或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CDS联合螺内酯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综合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自然生活。6周以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体重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6周后,康复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0.0%,P〈0.01),两组体重指数,血脂,血压均有一定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脂及血压。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的测定及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对48例CHF患者和10名正常人,以固相免疫分析法(IRMA)测定血浆BNP,其中33例心功能稳定于NYHA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2组.随访3个月。A组(n=12):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和ACEI治疗;B组(n=21):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及心脏彩超检查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1)CH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严重心衰患者更明显(P均〈0.05);(2)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治疗后心功能改善者血浆BNP水平下降较未改善者更明显(P〈0.05);(4)B组心功能改善较A组更明显(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其水平随心衰加重而升高.提示BNP可作为评价心衰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黄玲 《内科》2009,4(3):382-38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血病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即常规康复治疗及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ger(F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神经功能。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60例病情稳定的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NYHA分级、心功能、BNP和cTn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BNP及cTn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曲美他嗪组显著缩小病人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P〈0.05),显著减小左室质量指数(LVMI,P〈0.05),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5);血浆BNP(P〈0.05)和cTnⅠ(P〈0.01)显著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降低血浆BNP及cTnⅠ水平,改善CHF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预后意义。方法:入选90例行PCI的AMI患者,于PCI后1d、7d测定血浆中BNP、hsCRP、cTnI水平,随访6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并与AMI药物治疗患者(45例,药物治疗组),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两组患者hsCRP、BNP、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但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d,与药物治疗组比较,PCI组hsCRP[(13.5±3.3)mg/L比(7.5±0.3)mg/L]、BNP[(2036±135)ng/L比(336±27)ng/L]、cTnI[(7.3±0.3)ng/L比(2.3±0.3)ng/L]水平明显降低(P<0.01),PCI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27.8%比46.7%),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优于药物治疗,联合检测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有助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控制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对炎症反应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静息心率水平分为:高心率房颤组(心率≥90次/min,70例)和低心率房颤组(心率<90次/min,60例),另入选窦性心律对照组20例.高心率房颤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美托洛尔(5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前高心率房颤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低心率房颤组[(9.23±4.39) mg/L比(5.97±2.85) mg/L,P<0.01].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后高心率房颤组患者心率显著下降[(110±19)次/min比(83±25)次/min,P<0.01],且与低心率房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高心率房颤组治疗后心率≥90次/min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率<90次/min的患者(P<0.01).结论: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静息心率有关,控制心率可减轻炎症反应,而对反映心功能的N端脑钠素前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冠心病患者(CHD组),根据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8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根据血管狭窄数目分为单支病变组(41例)、双支病变组(46例)和多支病变组(49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31例)、Ⅱ级(44例)、Ⅲ级(37例)、Ⅳ级(24例)组。另选择69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CA125、BNP、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LVEF水平及分析血清CA125与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CA125、BNP、hsCRP、Hcy水平明显升高,LVEF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UAP组CA125、BNP、hsCRP较SAP组明显升高,LVEF明显下降(P<0.05或<0.01);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3组血清CA125、BNP、hsCRP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F=5.12、6.31、7.83、5.64,P<0.05);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血清CA125、BNP、hsCRP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F=5.39、6.23、6.74、5.14,P<0.05);血清CA125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病变支数,心功能级别,BNP,hsCRP呈正相关(r=0.41、0.45、0.52、0.56、0.4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CA125的过度分泌通过与hsCRP、BNP的相互作用可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及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按Braunwald标准,120例心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为IB组(35例)、ⅡB组(42例)及ⅢB组(43例),并取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作为对照组。SAP组与UAP组于入院时及入院后24h抽肘前静脉血2次,分别行BNP、cTnI和hs—CRP检测,取两次结果的最高值。常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①UAP组缺血性ST。(ST段延续至J点后80ms)段下移水平及BNP、cTnI、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ⅢB组显著高于IB组和ⅡB组(P均〈0.05)。②冠脉三支与双支病变组BN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缺血性sT舶段下移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BNP、cTnI明显高于双支及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观察4周,UAP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cTnI和hs—CRP是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及血浆BNP、cTnI、hs—CRP水平对临床评价UAP患者病情程度及近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心室重构、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反应蛋白(C-respons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治疗组(n=6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同时测定BNP、CRP浓度和肝、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结果与治疗组治疗前相比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LVEF升高(P〈0.01)而LVESd和LVEDd缩小(P〈0.05);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降低(P〈0.01)、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1);同时BNP、CRP浓度降低(P〈0.01)。结论芪参胶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改善ACS患者的左室重构,降低血脂和炎症反应,同时对改善心功能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军事训练后应激反应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综合调查的方法,纳入某集团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同时心率≥60次/min者80例,随机分为高危给药组(n=40)和高危对照组(n=40),另选取低危人群中心率≥60次/min且年龄相当者40例作为低危对照组.高危给药组在运动前5天起持续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 mg,qd),高危对照组和低危对照组予相同剂量安慰剂.比较三组5千米跑步运动前后心率、血压变化,以及肾上腺素(EP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 运动前三组心率血压乘积和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运动后低危对照组、高危给药组和高危对照组心率血压乘积、EPI、hs-CRP、HSP70、BNP浓度均逐渐升高,两两之间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军事训练后的应激反应及心脏功能改变较低危者明显,提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这一趋势,有助于减少急性心血管病事件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脑钠肽(BNP)、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对象2周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影响心率、心电图、血脂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心平律丸6 g,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胺碘酮,从200 mg,每天3次开始,5 d后减为200 mg,每天2次,再5 d后减为200 mg,每天1次维持。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记录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气短、疲倦乏力、头晕、舌脉象)、证候(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瘀阻滞)、体征、心电图、BNP、Al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阵发性房颤患者BNP、Ald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BNP、Ald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BNP、Ald 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联合小剂量胺碘酮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 BNP、Ald 水平,优于常规单用西药组,且无任何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标准治疗的60例CHF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运动训练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测血清脑钠肽(BNP)及H-FAB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F患者运动训练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BNP[(357±32)mg/ml,(343±14)mg/ml:(36±4)mg/ml]、H-FABP[(15.5±3.1)μg/ml,(13.0±5.4)μg/ml:(4.1±2.3)μg/m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运动组运动训练6个月后BNP[(357±32)mg/ml:(104±41)mg/ml],H-FABP[(15.5±3.1)μg/ml:(6.1±4)μg/ml]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BNP[(343±14)mg/ml:(165±20)mg/ml],H-FABP[(13.0±5.4)μg/ml:(8.2±5.1)μg/ml]也有明显下降(P0.05),但运动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H-FABP、BNP水平随心衰加重而明显升高(P0.05),H-FABP与BNP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长期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BMI≥25 kg/m2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干预,观察干预前后BP、BMI、腰臀比(W/H)、TC、LDL-C、T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12、24周两组BP均下降(P〈0.01),干预后24周观察组W/H、TGI、RI、hsCRP下降(P〈0.01或P〈0.05)。观察组IRI、hsCRP的变化与SBP、DBP、BMI、W/H、TG等呈直线相关。结论替米沙坦除良好的降压外,有一定的减轻腹型肥胖、控制TG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39例SAP患者随机分成心脏康复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73例),心脏康复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测定试验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栓素A2(TX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随访两组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CRP、IL-6、TXA2、LDL-C水平均有下降;心脏康复组血浆CRP、IL-6水平较常规药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心源性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康复治疗组需血运重建者更少(6.3%比20.0%)(P0.05)。结论心脏康复对SAP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改善SAP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