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65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DCAN患者,随机分成HBO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20次HBO治疗。治疗前后均测定心率、血压、血清钾和FPG及HbA1c,全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清钾和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NN、SDANNr、MSSD、PNN50、LF、HF和LF/H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脏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移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除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1)外,MSCs组(n=15)和心肌梗死(MI)组(n=14)经球囊导管堵闭左前降支法建立猪MI模型并分别移植MSCs悬液和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进行窦性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①与Control组比较,MI组规一化高频成分(HFnorm)降低(P<0.05),规一化低频成分(LFnorm)和LF/HF比值增高(P均<0.01),MSCs组LFnorm与MI组无差异,但HFnorm却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以致LF/HF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②MI后正常HRT的双相反应几乎消失,与Control组比较,MI组震荡初始(TO)增大、震荡斜率(TS)减小(P均<0.01);MSCs移植后HRT的双相反应有所恢复,与MI组比较,MSCs组TO减小、TS增大(P均<0.01)。结论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MI后窦性HRT的双相反应,可能与MSCs移植改善MI后心脏迷走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别和年龄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300例高血压患者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将患者分为男性组(163例)和女性组(137例),再根据年龄分为≤65岁组(130例)和>65岁组(170例),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HRV的差别,并对性别和年龄与HRV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男性组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明显大于女性组(分别P=0.017和P=0.0002),标化HF(HFnorm)则明显低于女性组(P<0.0001),但是这种性别的差异仅发生在≤65岁组中。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与VLF、LF/HF相关较密切(分别r=-0.132,P=0.02和r=-0.176,P=0.002),女性与HFnorm相关较密切(r=0.215,P<0.0001),这种相关性也只出现在≤65岁组中,多变量回归分析只HFnorm与性别独立相关(r=0.215,P<0.0001)。≤65岁组总功率(TP)(P=0.011)、VLF(P=0.001)、低频功率(LF)(P=0.005)、标化低频功率(LFnorm)(P=0.0001)和LF/HF(P=0.001)明显大于>65岁组,而rMSSD(P=0.002)、PNN50(P=0.007)、HFnorm(P=0.031)则明显低于>65岁组,单变量回归分析除PNN50外,年龄与HRV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变量回归分析年龄与LFnrom、LF、rMSSD独立相关(r=0.432,P<0.0001)。结论以上结果提示中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可能比男性更明显;老年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调节损害比中年患者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神经机能症的短时心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短时心率变异(HRV)分析研究108例心血管神经机能症患者站卧两个体位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心血管神经机能症患者站卧位的SDNN、HRVindex、RMSSD、PNN50、TP、LF、HF、HFnorm均低于正常人(P<0.01);而LF/HF、LFnorm高于正常人(P<0.05);正常人由卧位转为站位时,自主神经发生相应调节,表现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心血管神经机能症患者卧位变站位时HRV变化趋势与正常人基本相同,只是变化程度减小(LF/HF除外)。正常人SDNN、HRVindex、RMSSD、PNNS50、TP、LF、HFnorm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心血管神经机能症患者除站位LF外,HRV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比较均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倾斜试验中,用硝酸甘油进行激发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患者的诊断价值,通过观察VVS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变化,探讨VVS的发病机制。方法55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晕厥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行直立倾斜试验,倾斜75°持续45min,阴性者舌下含服0.3mg硝酸甘油后倾斜至75°持续20min,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病例组55例中32例出现阳性反应,8例于基础倾斜试验阶段出现阳性反应,24例于硝酸甘油激发后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从14.55%升高到58.18%。阳性反应中,血管抑制型(VD)21例,占65.63%,心脏抑制型(CI)5例,占15.63%,混合型(MX)6例,占18.75%。对照组20例中4例出现阳性反应。CI型患者倾斜后心率上升,达高峰后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发生晕厥,血压也略下降;MX型患者晕厥时心率及血压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VD型患者晕厥时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心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百分比小于CI型及MX型(P<0.05)。倾斜后阳性组LFnorm增高,HFnorm下降,LF/HF增高,晕厥前LFnorm及LF/HF达到最大值,HFnorm达到最低值,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HFnorm增加。结论硝酸甘油激发能增加倾斜试验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交感活性迅速减退,迷走神经兴奋)为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并在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在倾斜试验中,用硝酸甘油进行激发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的诊断价值,并通过观察VVS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变化,以探讨VVS的发病机制。方法:55例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晕厥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直立倾斜试验,倾斜75°持续45min,阴性者舌下含服0.3mg硝酸甘油后倾斜至75°持续20min,观察有无阳性反应。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病例组55例中32例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58.2%),8例于基础倾斜试验阶段出现阳性反应,24例于硝酸甘油激发后出现阳性反应;32例中,血管抑制型(VD型)21例,心脏抑制型(CI)5例,混合型(MX)6例。对照组20例中4例出现阳性反应。病例组中CI型患者倾斜后心率上升,达高峰后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发生晕厥,血压也略下降;MX型患者晕厥时心率及血压均在短期内急剧下降;VD型患者晕厥时血压在短期内急剧下降,心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百分比小于CI型及MX型(P<0.05)。倾斜后阳性者低频标化植(LFnorm)增高,高频标化值(HFnorm)下降,低高频比值(LF/HF)增高,晕厥前LFnorm及LF/HF达到最大值,HFnorm达到最低值,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HFnorm增加。结论:硝酸甘油激发能增加倾斜试验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交感活性迅速减退,迷走神经兴奋)为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并在不同患者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链佐星(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心泵功能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糖尿病组(n=12)和橙皮苷治疗组(n=12)。运用Langerdorff灌流糖尿病鼠离体心脏HRV功率谱分析等方法,观察橙皮苷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脏收缩力、冠状动脉(冠脉)流量、心电图QRS波及HRV的影响。结果:橙皮苷10×10-6 mol/L可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106.0%,并使心肌收缩力增加87.3%,QRS波宽缩短33.3%。糖尿病鼠的心率加快,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减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紧张性低频/高频比(LF/HF)增大,而橙皮苷处理后,心率、SDNN和LF/HF值均有所恢复。结论:橙皮苷可改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的冠脉循环和心泵功能,并逆转由糖尿病引起的HRV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60位受试老年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检测并比较运动前后的HRV指标。结果 12 w有氧运动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组SDNN、r MSSD、p NN50%、HF相对于运动前均升高(P0.05);LF、LF/HF无显著性改变;但两种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受试者HRV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力竭组、用药组、实验组,每组8只.采用Thomas方法通过力竭性游泳运动建立心脏损伤动物模型.HRV测定包括:总功率(TP)、低频(LF)、高频(HF)以及LF/HF.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力竭组与对照组相比:TP显著降低,LF及LF/HF值明显增高,HF降低明显;实验组与力竭组相比:心率明显减慢,TP显著升高,HF明显升高,LF/HF值明显减小,有统计学意义,LF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复康口服液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减弱心迷走张力的降低而发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发生与自主神经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到频发室早(≥10000次/d或室早负荷≥10%)的156例特发性室早患者(室早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计算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pNN50、高频功率(HF)、标准化的高频功率(HFnorm)、低频功率(LF)与HF的比值(LF/HF).比较两组自主神经张力间的差异,并分析室早负荷与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室早组患者rMSSD、pNN50、HF和HFnorm均明显增加(P<0.01),LF/HF显著降低(P<0.01).室早组患者24 h室早负荷与rMSSD、pNN50和H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0.425、0.372,P<0.01),而与LF/H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06,P<0.05);其中28.8%(45/156)的患者每小时室早负荷与每小时HFnorm呈正相关,16.0%(25/156)的患者与每小时LF/HF呈正相关,53.8%(84/156)的患者与每小时HFnorm和每小时LF/HF均无相关性.结论 部分特发性室早的发生与交感和(或)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参口服液联合电针内关穴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参组、内关组和五参+内关组各1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治疗8 w后,对HRV进行对照分析,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心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HRV时域指标[24 h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HRVindex、相邻RR间期值的均方根(RMSDNN)、相邻R-R间期>50 ms的个数点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及各HRV频域指标[总功率、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参组时域指标RMSDNN及频域指标HF显著升高(P<0.05),内关组及五参+内关组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内关组及五参+内关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内关组比较,五参+内关组各HRV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五参口服液联合电针内关穴治疗DCM大鼠能明显提高大鼠HRV各指标,且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善可能是提高HRV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呼吸频率(RF)和潮气量(Vt)对心率变异(HRV)频谱成分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机械通气模型,通过呼吸机调节呼吸参数,用Holter同步记录不同RF、Vt的心电和呼吸波形,比较不同RF和Vt的RR间期变化和呼吸的关系、HRV频谱、呼吸峰中心频率、心率(HR)以及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标化(LFnorm)、高频标化(HF norm)和LF/HF等频谱成分指标。结果①RR间期周期性变化与呼吸周期吻合。②改变RF和Vt可使HRV呼吸峰发生移位。与RF 50次/分时相比,60次/分时呼吸峰右移(P<0.01),40次/分时呼吸峰左移(P<0.01),此时呼吸峰处于LF频段;与Vt10 ml/kg时相比,8 ml/kg时呼吸峰右移(P<0.05),12 ml/kg时呼吸峰无显著移位(P>0.05)。③与RF 50次/分相比,60次/分HF norm增大(P<0.05);40次/分HR减慢(P<0.01)、HF norm减小(P<0.05)、LF norm增大和LF/HF增大(P<0.01)。④与Vt 10ml/kg相比,8ml/kg时HR减慢(P<0.01),Vt对HRV频谱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RF不仅影响HF成分,而且还影响LF成分,其影响机制与呼吸峰移位跨过LF频段与HF频段分界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207例。剔除夜间有症状低血糖患者19例,根据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将剩余患者分为夜间血糖正常组(137例)和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生化指标、HRV参数〔低频功率归一化值(LFnu)、高频功率归一化值(HFnu)、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SDNN中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HRV参数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预测价值。结果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夜间血糖正常组(P<0.05)。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组患者HFnu、SDANN、RMSSD、PNN50低于夜间血糖正常组,LF/HF高于夜间血糖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Fnu、LF/HF、SDANN、RMSSD、PNN50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Fnu、LF/HF、SDANN、RMSSD、PNN50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分别为0.768〔95%CI(0.680,0.856)〕、0.776〔95%CI(0.693,0.859)〕、0.769〔95%CI(0.693,0.845)〕、0.767〔95%CI(0.698,0.836)〕、0.770〔95%CI(0.695,0.84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8.38 Hz、1.91、52.31 ms、22.23 ms、6.14 ms,灵敏度分别为81.80%、74.50%、74.50%、70.80%、73.70%;特异度分别为66.70%、72.30%、72.50%、72.50%、74.50%。HFnu、LF/HF、SDANN、RMSSD、PNN50联合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为0.936〔95%CI(0.892,0.980)〕,灵敏度为70.60%,特异度为98.50%。HRV参数联合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分别大于HFnu、LF/HF、SDANN、RMSSD、PNN50单独预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24、3.341、3.688、4.035、3.737,P值均<0.05)。结论HRV参数中的HFnu、LF/HF、SDANN、RMSSD、PNN50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其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其有望成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发生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新型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RHR)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36例,分为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组11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组(40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进一步降低,RHR及LF/HF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慢性失眠可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失眠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222例,根据Cys-C分为高Cys-C(n=112)和低Cys-C组(n=110)。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24h动态心电图评估HRV。结果高Cys-C组5min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于低Cys-C组[109(89,136)vs 132(105,187)m/s,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s-C(log)与SDANN(log)(β=-0.395,P0.01)、低频/高频(LF/HF)(log)(β=-0.141,P0.01)、总功率TP(log)(β=-0.174,P0.01)独立相关。结论 T2DM患者血Cys-C与HRV指标(SDANN、LF/HF、TP)呈负相关,提示高Cys-C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方法选取48例T2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另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 T2DM患者治疗前后 HRV 时域指标 SDNN、SDANN、rMSSD、PNN50和HRV频域指标LF、HF、LF/HF、VLF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治疗前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糖尿病组治疗后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和 HRV 频域指标 LF、HF、VLF 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T2 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应用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测仪,分别测定单纯MI组(39例),MI合并T2DM组(20)例,正常对照组(24例)HRV的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反应交感神经张力,高频(HF)反应迷走神经能力,低/高比率(LF/HF)反应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衡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MI组SDNN、HF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意义。MI伴DM组与对照组比较,HRV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显著降低,HF降低、LF/HF升高有显著意义。与单纯MI组比较,SDNN、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RV降低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较单纯心肌梗死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不同亚型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患者倾斜试验中的自主神经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反应。 5 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行直立倾斜试验。基础试验阴性者 ,行硝酸甘油激发试验。倾斜试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 ,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 5 5人中 32人出现阳性反应。心脏抑制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0 8± 2 0 .4 1次 /分 ,晕厥时急剧下降至 4 6 .5± 5 .74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6 .32 %± 6 .4 8%。血管抑制型患者晕厥时与晕厥前相比 ,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3.31%± 10 .16 %、31.0 5 %± 10 .96 %和 30 .81%± 9.11%。混合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19± 7.38次 /分 ,晕厥时下降至 4 8.4 0± 11.89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9.12 %± 10 .4 1%,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1.13%± 13.2 7%、33.0 8%± 14 .33%和 31.5 6 %± 12 .77%。各型VVS患者晕厥前功率谱均显示低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LFnorm)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 (LF/HF)显著增加 ,高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HFnorm)显著下降 ;而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 ,HFnorm显著增加。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是各型VVS患者发生晕厥的共同机制 ,但可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Ewing试验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两种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诊断方法,探讨基于Ewing试验的HRV分析对DCA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47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9名为正常对照(NC)组。所有受试者在Ewing试验过程中,予心脏搏动法监测HRV。分析静息状态及Ewing试验各项目期间HRV各参数变化,尝试探索基于Ewing试验的HRV诊断模式并评价其临床实用价值。结果以Ewing试验为诊断标准,T2DM组DCAN患病率为55.3%。随机纳入70%T2DM患者(预测组)的HRV指标得到Ewing-HRV诊断组合,包括握力试验时高频功率(HF)、静息状态时低频功率(LF)/HF、Valsalva动作时LF,该模式在其余30%T2DM患者(验证组)中,与Ewing试验诊断方法的符合性:Kappa=0.857,P=0.001,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基于Ewing的HRV诊断组合(Ewing-HRV法)与经典的Ewing试验的诊断效率高度吻合且该方法无创、受主观因素影响小、简单易行,在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的基础上可用于DCAN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丰隆、三阴交穴对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以高脂饲料饲养。12 w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袋中,不进行任何处理。西药组按大鼠质量以吡格列酮10 mg/kg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连续2 w。于干预2 w后分别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葡萄糖输注率(G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体质量、FPG、FINS、HOMA-IR水平显著降低(P0.01),ISI、GIR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电针治疗具有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改善IR、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