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并心房颤动的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率为38.7%。显性旁路的房颤发生率高于隐匿性旁路(47.6%比20.0%,P<0.05)。显性旁路组有房颤者的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短于无房颤者(262±26比306±49ms,P<0.01),但逆传有效不应期相似。本观察提示旁路前传功能与房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痴呆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由于部分房颤呈间歇性发作,且无相关症状,因此容易被漏诊并耽误治疗。近年来长程和远程心电监测设备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房颤筛查工作,并得到一些较大规模研究证实。本文综述了基于亚洲人群的房颤筛查研究结果、目前筛查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连市社区老年人群无症状房颤的患病率, 分析不同的筛查方案在该人群中的检出率。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大连市社区自愿参加免费体检的≥65岁老年人。将参与体检人群随机分为筛查组(包括强化筛查组和1次筛查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问诊、病史采集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筛查组除上述内容外额外佩戴单导联动态心电设备, 佩戴时间为5~7 d, 强化筛查组在2020和2021年接受2次同等时长的佩戴, 1次筛查组仅在2020年接受1次佩戴。结果最终共纳入3 340人, 年龄(70.7±5.0)岁, 其中男性1 488例(44.55%)。筛查组1 945人, 其中强化筛查组859人, 1次筛查组1 086人。对照组纳入1 395人。对照组和筛查组房颤检出率分别为24例(1.72%)、79例(4.06%), 筛查组房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01)。根据合并房颤危险因素的个数不同分组, 在合并1个或2~3个危险因素亚组中, 筛查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CHA2DS2-VASc评分2~3分及≥4分亚组中, 筛查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强化筛查组及1次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关系,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房颤患者,行食道超声心动图筛查左心房血栓,行头颅核磁筛查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左心房血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 98例房颤患者中17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血栓,检出率为17.3%。左心房血栓阳性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左心房血栓阴性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在左心房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大于75岁,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房血栓形成增加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筛查左心房血栓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左心房血栓、早期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食道调搏检查、了解阵发性房颤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到200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33例阵发性房颤病人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结果。结果:2例因心率过快停止测试,余31例根据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可明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例(51.6%)窦房结功能低下8例(25.8%),隐匿性旁道1例(3.23%)。结论:食道心房调搏对临床病窦综合征诊断有较大作用,可作为不明原因阵发性房颤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心电智能平台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院后监管, 评估该平台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22年7月至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或住院的房颤患者纳入心电智能平台后, 多学科团队提供数字增强下的健康教育及医疗指导, 并基于电子问卷及贴片式单导联心电记录仪收集患者基线与院后6个月房颤及早搏负荷、生活质量、心功能和不良事件, 分析比较患者健康结局变化状况, 剖析不良事件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47例房颤患者, 其中男83例, 女64例, 年龄(57.45±14.01)岁, 年龄范围18~87岁。6个月时患者无失访, 且房颤负荷(1.84±11.77对8.25±26.16, P=0.004)、早搏负荷(0.36±1.94对1.49±4.14, P<0.001)均降低, 心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无影响者显著增加[91.8%(135/147)对73.5%(108/147), P<0.001], 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占比显著提升[85.0%(125/147)对66.0%(97/147), P<0.001]。不良事件包括栓塞缺血15例(10.2%, 1...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也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过去20年,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危险因素的累积, 我国房颤相关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 但知晓率和综合管理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房颤检测设备的进步与普及、筛查策略的优化, 房颤检出率将进一步提高, 有利于诊断治疗关口前移, 改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面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庞大的患者数量, 借助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远程管理将发挥巨大价值,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房颤)诊疗的重点。除此之外,介入治疗安全开展和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的把握也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房颤专家工作组在2017年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上,于2018年继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以明确我国房颤诊疗水平。2018年与2017年相比,我国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比例有所升高(47.3%vs 32.9%,P<0.05),具有适应证的房颤患者出院处方包括抗凝药比例增高(56.7%vs 53.9%,P<0.05),更高比例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得到了抗凝指导(88.6%vs 86.6%,P<0.05)。房颤介入治疗方面,导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为2.6%,左心耳封堵并发症发生率为4.6%,左心耳封堵适应证符合率为100%。2018年我国房颤诊疗质量较2017年有明显改善,但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和抗凝治疗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要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我国房颤整体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筛查,研究反复多次心电图检测的方法是否可以提高其筛查阳性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既往无房颤史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745例,志愿配合加强心电图检测的患者277例作为实验组,行常规检查之外连续4d加强普通心电图检测,并分析心电图结果。同时期其他无房颤史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4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结果 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白细胞计数、TG、国际标准化比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CHADS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 3.8%,P=0.003)。结论心电图反复多次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阵发性房颤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不仅显著增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房颤本身亦是死亡、卒中和心力衰竭等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老年和合并多重疾病等复杂房颤患者占很大比例,故针对房颤患者需综合管理,近年来提出房颤更优管理路径作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的整体性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遵循房颤更优管理路径综合管理可显著降低房颤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且可减少房颤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现就房颤更优管理路径综合管理的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房程序起搏预防和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效果.方法对1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置入Selection 900E(AF2.0)型起搏器,调查分析术前2个月和术后2个月及4个月阵发性房颤事件各指标. 结果患者术后2个月及4个月较术前2个月在有症状阵发性房颤事件数有明显地降低(34.2±18.01,19.73±7.79对66.30±26.06);术后4个月较术后2个月有症状阵发性房颤事件数、阵发性房颤事件总数、房颤总持续时间、房颤负荷均降低(P<0.05),而心房起搏比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生理性心房程序起搏减少阵发性房颤事件的发生,降低房颤负荷,并可以明显减少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的种类和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房颤动有致残、致死风险,微创外科房颤消融手术近年来获得良好疗效,但仅在大型医疗中心开展,本文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该手术的经验,验证其可推广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5例经左侧胸腔镜辅助微创外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梅氏微创消融术)患者,总结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男性9例(60%),年龄64.3±7.1岁,其中12例持续性房颤、3例阵发性房颤。5例患者术前有卒中病史,术前CHA2S2Vasc评分2.5±1.8分。术前心超测量左心房内径38.1±7.2mm,显著低于CT平扫测量的左心房最大前后径(46.5±7.3mm, P=0.004)。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28.7±30.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3±1.3小时,术后ICU停留时间1.1±0.4天,术后住院天数11.7±3.5天,全组无死亡。随访3月-1年,无再入院,无新发脑梗,大部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3例患者仍存在房颤。 结论:梅氏微创外科房颤消融手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效果良好,完整切除左心耳,降低了患者卒中风险,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他汀类药物是否可有效预防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查找有关他汀类药物预防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文献。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同时对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经检索与筛查后共纳入6篇文献,计1185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他汀组随访终点时房颤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他汀组的终点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基线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消融术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不能预防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慢性房颤患者、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 ,测定血浆D 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 (Fg)、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以及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房颤患者根据是否服阿司匹林分为 2组 :房颤 1组为未服阿司匹林者 (17例 ) ,房颤 2组为服阿司匹林者 (18例 )。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且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 (19例 )为窦性心律组 ,另选 17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房颤 1、2组血浆D 二聚体、vWF以及MPV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 (P <0 0 5~ 0 0 1)。房颤 1、2组血浆F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以上指标在房颤 1组和房颤 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房颤 1组比 ,房颤 2组四种诱导剂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降低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vWF >15 0 %房颤患者Fg更高、左心房内径更大 ,与vWF≤ 15 0 %房颤患者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着血栓前状态 ,且不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5 0岁人群患病率为 0 5 % ,>80岁近 10 % [1] 。房颤可引起患者心悸 ,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还可引起周围动脉栓塞 ,尤以脑梗死危害最大 ,并且是 >75岁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首位原因。房颤的社会经济负担重大 ,但目前临床上对房颤的治疗尚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房颤有一定的危险因素 ,如瓣膜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心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年龄等 ,但也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有 2 %~ 31%的房颤患者年龄相对较轻 ,无明确危险因素 ,称作特发…  相似文献   

16.
<正>1中国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流行病学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显示,目前全球房颤患病率为0.5%,随着老龄化,全球房颤负担将增大。相对于西方人群,中国人群房颤流行病学有自己的特点。报道的亚洲及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略低于西方人群。亚洲及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在0.2%~7.9%及0.5~1.4/1000患者·年~([1-6])。西方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波动在0.5%~7.5%及1.7~3.7/1000患者·年~([7-9])。西方人群房颤发病率高于东方人群,可能与西方人群进行房颤筛查有关。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时发生率则明显增高;一般情况下,心房快速的颤动波(350~600bpm)下传心室时,由于房室结的缓慢传导和不规则的f波在房室结发生隐匿性传导的作用,使阵发性房颤的心室率不致于过快(常<200bpm);房颤是一种发生在心房的心律失常,看似与室性心律失常无直接关系,但在下列特殊情况可诱发或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也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因发生机理不同,对其诊断和治疗应加以区别。一、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合并房颤在预激综合征的病人心房与心室的传导除房室结以外,还有…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离子重塑及缬沙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电生理重塑机制并探讨缬沙坦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经典两步酶解法分离单个心房肌细胞,膜片钳全细胞法记录离子电流,并分别观察缬沙坦(10 μmol/L)对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窦律)组心房肌细胞各离子电流的影响. 结果 (1)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密度降低(P<0.001),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密度降低(P<0.001),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在超极化状态密度增加(P<0.05).两组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ur)和快速内向钠电流(INa)差异无显著性.(2) 缬沙坦灌流前后两组心房肌细胞各离子电流自身前后对比以10 μmol/L缬沙坦灌流后,房颤组心房肌细胞INa密度峰值减少65.68%(P<0.001),膜电位+50 mV时IKur密度减少30.70%(P<0.05),膜电位-120 mV时IK1密度减少23.32% (P<0.05);窦律组心房肌细胞仅INa密度峰值减少59.49%(P<0.001),IKur和IK1无显著改变.缬沙坦对房颤和窦律组心房肌细胞Ito1及ICa-L无显著影响. 结论心房肌细胞ICa-L、Ito1密度降低而超极化状态时IK1密度增加,是房颤患者心房肌电生理重塑的重要离子基础;缬沙坦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离子电流表现出异于窦律患者的作用,可能有利于改善房颤导致的心房电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至术后12个月)和对照组(停止应用胺碘酮及其他Ⅲ类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成功率、房颤负荷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远期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2.5%∶58.3%,P=0.534),但房颤负荷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病史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HR:1.013,95%CI:1.004~1.023,P=0.003)。结论:空白期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应用对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影响甚微,但可降低房颤负荷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房颤病史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经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有症状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7例为无症状房颤发作.34例无症状患者中,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4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持续性房颤中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年龄,瓣膜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与瓣膜病呈正相关(b=1.959,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b=-0.837,P=0.032).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减少房颤发作,又可减少房颤症状.高龄和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房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