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介导的心肌病(atrial fibrillation mediated cardiomyopathy,AMC)用于描述房颤导致的可逆性心力衰竭,随着导管消融和起搏技术的进展,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中约有50% ~60% 的患者可能是"房颤介导的心肌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心房功能缺损、快速心室率等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心肌病的发生,遗传、炎症、代谢等因素可能介导该病的进展.室率控制和药物节律控制并不能改善该病预后,导管消融与希氏束起搏有望成为未来该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就房颤介导的心肌病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欧洲《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应用指南2010》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欧洲心脏协会(ESC)指南工作委员会在2010年9月ESC会议上推出了《心力衰竭器械治疗应用指南2010》(简称最新指南),该指南是对2008年的《欧洲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08年指南)和2007年《心脏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简称07年指南)修订和更新。最新指南纳入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由于07年指南与08年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时与电生理相关的基质的重构可能改变了药物作用的基础,使得心衰心律失常的防治困难。缝隙连接蛋白(Cx)与心脏电传导相关,心衰时主要的Cx如Cx43、Cx40、Cx45等均有变化,Cx的重构将导致异常冲动的传导,易致心律失常。深入研究心衰心律失常Cx变化的机制,探讨作用于Cx的药物,以及寻找作用于相关靶点的治疗手段是心衰心律失常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上颈段椎管内黑色素瘤并脊髓空洞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l岁,因外伤后头颈部疼痛不适,右手麻木2d急诊入院。患者2d前在当地诊所行颈部按摩时出现四肢麻木,不能活动,后四肢活动恢复,但感头颈部疼痛不适,右手麻木严重,故到本院诊治。既往患者曾自觉左侧小腿麻木1a,行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查体:生命体征稳定,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黑色素痣和黑色素沉着,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轮椅入病房,头面部感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 1996年以来 ,采用带血管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移植Ⅰ期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14~ 4 2岁 ,病程 2 0d~ 2年。均因创伤或慢性感染致胫骨长节段骨缺损 ,并伴有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瘢痕挛缩及感染、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 4cm× 7cm~8cm× 17cm。移植腓骨骨段 11~ 2 2cm。2 手术方法  采用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取复合组织皮瓣 :依据受区创面大小、骨缺损长度于小腿外侧设计皮瓣。自深筋膜深面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之间 ,将皮瓣向前掀…  相似文献   
6.
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髓核软骨样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种子细胞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髓核组织取材于3例脊柱侧凸行前路矫形手术者(年龄11~13岁),依次用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分离髓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F12培养液培养细胞,取传1~7代次细胞进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对细胞计数、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摄取进行比较,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的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信使RN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传3代之前的细胞形态正常,胞浆丰富;传4代起.部分细胞的形态逐渐向长梭形演化.与传1代细胞相比,传2、3代细胞数量增殖无明显减缓(P>0.05),传4代细胞第4天开始生长减慢(P<0.05),传5Ⅰ7代细胞第2天即较转1代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传1Ⅰ3代细胞的MTT摄取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传1代相比,传4代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5Ⅰ7代的差异更显著(P<0.01).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在传3代之前各代次的mRNA表达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传1代相比,Ⅱ型胶原从第4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聚集蛋白聚糖从第5代起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从传5代起髓核软骨样细胞开始表达Ⅰ型胶原:结论:髓核细胞传代后前3代细胞形态良好,增殖能力强,聚集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mRNA表达良好,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经验性抗凝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情况及短期术后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顺序入选2011年我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87例,术中均依据经验肝素抗凝(即首次穿刺房间隔后予负荷量肝素100 U/kg,术中每小时追加1000 U),术中定时监测ACT,如ACT≥250 s即为抗凝达标,ACT≥300 s则抗凝效果较好.观察ACT达标情况.随访终点:术后1个月脑卒中及严重出血情况(颅内出血、穿刺口血肿、皮肤黏膜出血).结果 87例患者测定ACT总体达标率为74.1%,未达标25.9%.ACT全程达标患者共45例,达标率为51.7%.术中术后无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虽然房颤消融术中经验性抗凝多数患者可以全程达标抗凝,但仍有部分患者部分时间ACT未达到抗凝标准,存在潜在血栓及出血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建议遵循指南进行术中ACT监测指导抗凝.大体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中经验性抗凝不易达标,需要加强抗凝,提高达标率.  相似文献   
8.
Scheuermann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休门病比较常见,它以中胸段椎体楔形变为特点,常常导致青少年脊柱发生结构性后凸畸形。早在20世纪20年代,休门病已经被医生所认识,并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进行诊治。然而到目前为止,休门病的发病病因仍不是十分清楚。近年来,针对休门病的可能病因,有较多的新的研究结果报道。本文从脊柱生长发育、脊柱骨质、遗传、外伤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休门病可能的发病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通常是指由于先天性原因造成的脊椎结构异常,进而导致的发生于脊柱任何部位的病理性后凸畸形。临床上,先天性脊柱后凸并不常见,但其自然发展过程险恶,常常会发展为严重的畸形,甚至导致截瘫。支具及其他非手术治疗均无效,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临  相似文献   
10.
张福田  孙新君  张荣峰 《重庆医学》2016,(27):3843-3844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固定治疗C型pilo 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合并腓骨骨折的C型pilo n骨折患者使用胫骨有限内固定、跨关节单臂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锁定解剖钢板治疗。结果21例至少获随访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没有皮肤坏死、畸形愈合、骨质吸收或固定失败,在最后的随访中,按美国骨科的脚和脚踝学会分数(AOFAS)进行评定:疗效优16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5%(19/21)。结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与腓骨重建钢板固定是治疗C型pilo n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