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以大鼠为动物模型探讨17β-雌二醇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选取7日龄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高氧组、雌二醇干预组以及溶媒干预组,单纯高氧组于氧浓度75%的容器内饲养5d,再置正常空气下饲养至17日龄,雌二醇干预组饲养方法同单纯高氧组,在大鼠7~17日龄间每日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E2,植物油稀释,配制浓度为2μg/μL),每只大鼠0.5μL/d,溶媒干预组饲养方法与雌二醇组相同,药物改为相同体积植物油。通过HE染色、视网膜铺片观测血管改变和增生情况,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VEGF的表达。

结果:雌二醇干预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较单纯高氧组及溶媒干预组明显减少(P<0.05); 视网膜铺片可见雌二醇干预组较之单纯高氧组血管网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结构清晰,形态基本正常;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RT-PCR结果显示: VEGF在雌二醇干预组的表达较之单纯高氧组及溶媒干预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

结论:17β-雌二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ROP新生血管的产生,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单海冬  赵培泉  黄欣  常青  江睿 《眼科研究》2007,25(7):514-517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模型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的细胞凋亡及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7d龄C57BL/6J新生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于氧浓度75%的容器内饲养5d,再置正常空气下饲养至17d龄,分别在7d、8d龄时给予左旋-N-硝基-精氨酸(L-NNA)和生理盐水,分为L-NNA给氧组、生理盐水给氧组和单纯给氧组。正常空气中饲养的12只同龄新生小鼠作为对照组。眼球切片并行TUNEL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4组RGCL的细胞形态。结果4组小鼠RGCL均见部分细胞凋亡及TUNEL染色阳性,单纯给氧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L-NNA给氧组显著少于单纯给氧组和生理盐水给氧组。结论ROP小鼠模型的RGCL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性细胞凋亡,可能与NO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7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单纯高氧组)、C组(高氧生理盐水组)、D组(高氧AG治疗组),每组20只。B组、C组、D组乳鼠置于含体积分数75%氧的氧箱中饲养12d后放于正常空气中饲养至第17天;A组一直在正常空气中饲养。D组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AG(100mg·kg-1)每天1次直至第17天,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组分别于饲养后第14天和第17天随机处死10只取视网膜做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iNOS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且B组14d(23.00±2.07)明显强于17d(12.20±1.97),B组与A组(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10.13±1.59、4.93±1.03)与B组、C组(23.00±2.20、12.00±2.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染色凋亡细胞主要位于视网膜内核层,B组14d(29.40±4.25)明显多于17d(7.73±1.57);B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A组(0.00±0.00)(P<0.05),D组(10.73±1.62、4.33±1.04)明显少于B组和C组(28.66±4.38、8.13±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G可抑制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并可能与iNOS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RPE细胞传代培养,随机对照法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常规培养基进行处理;高糖组: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17-β 雌二醇低浓度组:1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 h后,加入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17-β雌二醇高浓度组:100μmol/L 17-β雌二醇孵育24 h后,加入100 mmol/L葡萄糖作用1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che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H2 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表达.结果: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RPE细胞活性逐渐下降,17-β雌二醇能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活力的下降,降低RPE细胞凋亡率,抑制细胞内ROS生成.此外,17-β雌二醇能明显增加RPE细胞内CAT、SOD表达,降低MDA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抑制高糖对RPE细胞的损伤,从而为用于治疗视网膜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黄斑颗粒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分为给药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光损伤前10d用中药复方黄斑颗粒灌胃,对照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光损伤白色荧光灯平均光照强度2800Lux,暗适应24h后,散瞳光照5h后置暗环境饲养,光损伤后继续给药给水,3d后取眼球做石蜡包埋切片,用TUNEL方法进行染色,同时留取眼球进行电镜观察超微形态改变。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结构规整,几乎无TUNEL染色阳性细胞,对照组外核层有大量黄色阳性细胞,结构紊乱,给药组散在少量阳性细胞;电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色素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光感受器外段排列紊乱,外核层有较多的固缩凋亡细胞核,而给药组则散在少量凋亡细胞。结论:中药黄斑颗粒可能通过对抗细胞凋亡而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重度碱烧伤后视网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制作SD大鼠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76只(152眼)。在烧伤后不同时间点以免疫组化检测iNOS在视网膜的表达,以酶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NOS含量的变化,并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并与正常大鼠相对照。结果正常组视网膜中未测到iNOS的表达和含量,重度碱烧伤后大鼠视网膜中iNOS的表达和含量从伤后1d开始升高,于7d达最高,30d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d、7d、15d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可见不同程度的TUNEL阳性细胞,7d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角膜重度碱烧伤后视网膜组织细胞存在凋亡,凋亡可能与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底煜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48-1450
目的:探讨Captopril对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7d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治疗组(30只),置于体积分数750±50mL/L高氧环境下饲养5d后回到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出氧箱后治疗组每天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2.7mL/kg Captopril,对照组注射9g/L的氯化钠注射液2.7mL/kg,连续5d。两组小鼠均于17d处死并摘除眼球,采用ADP酶视网膜铺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及检测MMP-2、PEDF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分支良好、新生血管密度减少,且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MMP-2染色较对照组减弱,PEDF染色较对照组增强。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2.7mL/kg Captopril能够有效抑制高氧诱导下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Captopril有望成为防治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 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s)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TLR4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中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18只7日龄新生C57BL/6J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按小鼠窝别分为常氧组、OIR组及OIR+脂多糖(LPS)-EB组,常氧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OIR组及OIR+LPS-EB组小鼠于生后第7天(P7)与母鼠置于体积分数(75±2)%高氧氧箱中饲养5d以诱导OIR模型,于P12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OIR+LPS-EB组P12小鼠腹腔内注射LPS-EB,剂量为1 mg/kg,OIR组同法注射PBS.各组摘取P17小鼠眼球于质量分数4%多聚甲醛中固定并行视网膜铺片和Lectin染色,计算视网膜无血管区和新生血管区面积占全视网膜的百分比.各组制备P17小鼠眼后节组织冰冻切片并行免疫荧光检测,计数小鼠5 mm视网膜全长活化小胶质细胞数目;采用CD11b和TLR4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CD11b、TLR4的表达及其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常氧组P17小鼠视网膜血管分布和形态正常,OIR组和OIR+LPS-EB组P17小鼠视网膜中央均出现无血管区和新生血管簇,OIR+LPS-EB组小鼠视网膜无血管区面积比为(18.47±1.32)%,新生血管面积比为(3.29±0.85)%,分别大于OIR组的(15.78±1.44)%和(1.77±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1;t=4.22,P=0.00).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常氧组P17小鼠视网膜中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极少,OIR组和OIR+LPS-EB组P17小鼠视网膜中活化小胶质细胞荧光强度增强,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其中OIR+LPS-EB组小鼠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数明显多于O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50士4.77)/5 mm与(74.83±4.17)/5 mm,t=8.00,P<0.01].常氧组小鼠视网膜中TLR4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极少,OIR组和OIR+LPS-EB组小鼠视网膜中TLR4荧光增强,TLR4阳性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OIR+LPS-EB组小鼠视网膜中TLR4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O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50±6.38)/5 mm与(28.17±6.24)/5 mm,t=5.86,P<0.01)].常氧组P17小鼠视网膜中CD11b和VEGF/IL-1β/TNF-α共表达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分别为(1.17±0.75)/5 mm、0和0,而OIR+LPS-EB组小鼠视网膜中共表达CD11b和VEGF/IL-1β/TNF-α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多于O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0±8.78)/5mm与(28.50±5.61)/5 mm,F=44.07,P<0.01;(24.10±6.49)/5 mm与(16.00±3.46)/5 mm,F=11.31,P<0.01;(33.83±14.82)/5 mm与(23.00±2.83)/5 mm,t=19.92,P<0.01]. 结论 TLR4可促进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激活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长因子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玻璃体内注入GM6001观察对视网膜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鼠龄为7d的SPF级C57BL/6J小鼠48只(96眼),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氧组、GM6001干预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鼠在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其余3组鼠置于氧箱中,建立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在出生后第12dGM6001干预组幼鼠向玻璃体腔内注射GM60011μL(100μmol/L),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正常组和高氧组不做处理。各组小鼠均在出生后第17d处死。摘除左眼球制作石蜡标本,分别用抗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抗CD34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视网膜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右眼剥离视网膜提取蛋白,采用ELISA法分析PEDF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视网膜中的含量。结果:17d龄时,正常组和GM6001组小鼠在视网膜各层可见PEDF阳性表达产物,其中以神经节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表达为著,为高表达,对照组与高氧组小鼠,17d龄时表达显著减少,只在神经节细胞层有较高表达,其余各层表达极少见。MMP-2,MMP-9,PEDF的含量GM6001组和PBS对照组及高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1GM6001组和正常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氧组和PBS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入一定剂量的GM6001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能够有效增强高氧诱导下的小鼠视网膜PEDF的表达并使新生血管的增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慢性高眼压所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损伤组I,损伤组Ⅱ、DMSO组、rHuEPO组和rHuEPO+Wortmannin(WM)组。各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损伤组Ⅱ大鼠激光处理1d后处死,其余各组激光处理8wk后处死。损伤组用532nm激光烧灼大鼠角巩膜缘浅层静脉,阻断房水回流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采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眼压。DMSO组、rHuEPO组和rHuEPO+WM组大鼠均在激光处理后1d开始分别向玻璃体内注射DM-SO、rHuEPO和rHuEPO+WM,1次/wk。正常对照组选取损伤组左眼作为对照眼。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染色检测观察各组实验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RGCL)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rtin receptor,EPOR)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RGCL中蛋白激酶B(AKT)表达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损伤组I和DMSO组RGCL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也无明显改变,但rHuEPO组RGCL中PAKT表达增加(P<0.05)。与损伤组I和DMSO组比较,rHuEPO组RGCL中凋亡神经细胞数目减少(P<0.05)。与rHuEPO组比较,rHuEPO+WM组RGCL中AKT表达无明显变化,但PA-KT表达减少(P<0.05),凋亡神经细胞数目增加(P<0.05)。结论:rHuEPO对慢性高眼压所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且rHuEPO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其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可变高氧环境下SD大鼠可形成ROP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可变氧环境下形成SD大鼠ROP模型,为动物实验研究提供ROP模型。方法:将新生24只SD乳鼠及母鼠放入密闭氧箱内饲养,箱内氧浓度为400,800mL/L各12h交替循环14d,再将大鼠放至正常氧环境下饲养;间接检眼镜观察高氧后SD鼠眼底变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ADPase酶组化染色。结果:间接检眼镜观察发现17只SD大鼠在结束高氧环境1~3d,周边部视网膜血管呈毛刷状、无血管网,5d视网膜周边部开始出现血管网并有出血;2mo后,视网膜血管染色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血管扩张、管壁变薄、迂曲并有大量血管芽。结论:可变氧环境下形成ROP模型成型率可达66.7%,间接检眼镜检查法可排除非ROP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对氧诱导缺血性视网膜病变(oxygeninducedischemicretinopathy,OIR)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RGC)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7d龄C57BL/6J小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模型组、PBS治疗对照组和PEDF药物治疗组。选择右眼为实验眼,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小鼠建立OIR模型。PEDF药物治疗组分别于小鼠12d龄和14d龄给予两次玻璃体内注射PEDF(2μgμL-1)各1μL,PBS治疗对照组玻璃体内注射等量的PBS(10mmolL-1,pH7.4)。于17d龄处死小鼠,各组随机抽取5只,摘除右眼球,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cl2蛋白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其余小鼠过量麻醉处死后取出视网膜,采用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以及RealtimeRTPCR检测bcl2mRNA的表达。结果 视网膜眼科新进展 2014年6月 第34卷 第6期细胞的凋亡主要在RGC层,OIR模型组小鼠RGC层细胞凋亡率为(55.044±14.5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17±1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S治疗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55.852±4.490)%,明显高于PEDF药物治疗组的(5897±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PEDF药物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显示,OIR模型组与PBS治疗对照组Bcl2蛋白阳性染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EDF药物治疗组阳性染色较PBS治疗对照组增多。Westernblot以及RTPCR结果显示,OIR模型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为03869±0.0713和0.6942±0.2352,与正常对照组的0.7787±0.0974和1.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101±0.1095和0.8183±0.3080,与PBS治疗对照组的0.2848±0.1536和0.4810±0.1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DF药物治疗组B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细胞凋亡率和半胱氨酸天冬蛋白酶3(caspase-3)活性为观察指标,观察急性心肌缺血诱发机体急性应激反应对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两组.对照组: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结扎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每组根据观察时点又分为3h、6h两个亚组.在预定时间分别取大鼠一眼做石蜡切片后进行TUNEL染色;取另一眼视网膜,进行caspase-3活性检测.TUNEL染色以凋亡指数(染色阳性细胞占所计数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表示,Caspase-3采用活性表示.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结扎冠状动脉3h、6h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04,P<0.05),且阳性细胞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01,P<0.05). 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急性应激反应可引发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增加,凋亡主要出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的表达、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分别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取材 ,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iNOS阳性细胞 ;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 ;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 缺血再灌注早期 ,视网膜主要表现为内层水肿增厚 ,晚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萎缩变薄、神经节细胞减少。缺血再灌注 3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出现iNOS弱阳性表达 ,12h组阳性表达达高峰 ,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2 4、4 8h组iNOS表达渐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见于缺血再灌注 12、2 4及 4 8h组 ,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内核层 ,且 2 4h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 ,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iNOS表达增加 ,介导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细胞的损伤部分以凋亡的形式发生 ,iNOS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一定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ng-2在高氧诱导新生鼠ROP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探讨Ang-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将氧诱导组小鼠置于密闭容器中饲养,连接氧浓度测量仪,保持氧箱内氧浓度为75±2%,5d后将幼鼠取出置于常氧环境中饲养,正常对照组幼鼠置于普通空气中饲养。两组幼鼠均于出生后17d被处死,行眼球病理切片Ang-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Ang-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的作用。结果高氧诱导组幼鼠生后17天视网膜新生血管和Ang-2的表达达高峰。P17d高氧诱导组幼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34.78±4.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6±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P17天高氧诱导组幼鼠Ang-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平均光密度值(OD值)分别为(117.25±10.67)和(83.29±9.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01)。结论高氧诱导组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同Ang-2的表达变化相一致,提示Ang-2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Cop-1免疫模型,从形态学上观察Cop-1诱导的自体免疫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正常组、高眼压组及高眼压免疫组。用巩膜浅层静脉烧烙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高眼压免疫组在建立高眼压模型后即刻于大鼠后肢皮下注射200μg Cop-1,2周及4周后重复注射200μg Cop-1。8周后,从心脏取血,离心取上清液,用ELISA检测Cop-1抗体效价。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光镜下对节细胞层细胞数进行计数。以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结果Cop-1免疫大鼠后8周,血清中Cop-1抗体呈阳性,效价高于1∶1000。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平均为(22.5±1.18)个,高眼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平均为(15.5±0.85)个,高眼压免疫组为(20.5±1.43)个。统计学分析显示,高眼压免疫组及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明显高于高眼压组(P<0.01),而正常组与高眼压免疫组之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TUNEL染色显示高眼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另外两组。结论Cop-1诱导的自体免疫反应可以对高眼压状态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VEGF)对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生长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表达的影响及VEGF对慢性高眼压条件下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的保护作用和可能途径。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高眼压+VEGF组A(包括A3d,A14d)、高眼压+安慰剂组B(包括B3d,B14d)和正常+VEGF组C(包括C3d,C14d),A、B组模型制作应用巩膜浅层静脉烧烙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C组只剪开球结膜,不烧烙巩膜浅静脉。A、C组在模型建立后即刻用10μL微注射器于大鼠角膜缘后2mm处刺入玻璃体腔,抽出玻璃体2μL,再向玻璃体腔内注射2μL(0.05μg/μL)重组大鼠VEGF,B组同法注入等量的去离子水。在3d和14d后处死动物,取眼球,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PEDF的表达,用TUNEL染色检测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免疫荧光双标观察PEDF染色阳性的细胞是何细胞。结果:术后眼压明显升高(P<0.05),术后3d和14d的眼压无显著性差异。视网膜PEDF染色阳性细胞,B组多于A组,A组多于C组;TUNEL荧光染色显示VEGF高眼压组RGCs的凋亡明显的少于高眼压组。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VEGF可减少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蓝光诱导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与c-Fos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宽谱蓝光诱导Lewis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及c-Fos蛋白的表达。方法:8~10wk龄雌性Lewis大鼠24只,在循环光环境下饲养并随机分为6组。暗适应24h后,5组接受3012×115Lux的宽谱蓝光(400~500nm)照射1h,光照后予暗适应并于0,6,12,24及48h颈椎脱位法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另1组为正常对照组,不予光照。采用透射电镜及TUNEL试剂盒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内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蓝光可特异性引起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和光感受器细胞内c-Fos蛋白的表达上调。光照后外核层细胞开始出现凋亡,24h达峰值,大量光感受器细胞出现核固缩并可见凋亡小体形成。c-Fos蛋白的表达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与TUNEL阳性细胞基本一致,在同一时间点,二者呈正相关(r =0.905,P <0.05)。结论:蓝光可诱导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视网膜外核层中c-Fos蛋白的表达上调对视网膜蓝光损伤后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Cdk5)和p25在不同病程皇家外科学院(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RP)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Cdk5/p25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在R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RCS RP大鼠(RCS大鼠)及正常对照RCS-rdy+大鼠17、25、35、60日龄视网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结构,测量外核层厚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视网膜中Cdk5、p25和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caspase 3)的表达和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视网膜中cleave-caspase 3的蛋白质水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中凋亡发生的情况,并对凋亡细胞平均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RCS大鼠视网膜厚度较RCS-rdy+大鼠变薄,主要表现为视杆与视锥层和外核层明显变薄.在RCS大鼠17、25、35日龄组,Cdk5、p25和cleave-caspase 3的表达逐渐增强,60日龄组表达下降;对照组RCS-rdy+大鼠各日龄组表达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RCS大鼠各日龄组视网膜cleave-caspase 3的表达明显增加,以35日龄组增加最为明显,而RCS-rdy+大鼠各日龄组视网膜cleave-caspase 3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外核层中,在RCS大鼠17、25、35日龄组,各组凋亡细胞呈逐渐增多的趋势,60日龄组凋亡细胞显著下降;RCS-rdy+各日龄组凋亡细胞没有明显变化.多变量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k5表达与p25表达、Cdk5表达与cleave-caspase 3表达、Cdk5表达与凋亡细胞表达、p25表达与cleave-caspase 3表达、p25表达与凋亡细胞表达、cleave-caspase 3表达与凋亡细胞表达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0.808、0.959、0.887、0.979、0.852,P值为0.000,两两变量之间均显著相关.结论 17、25、35日龄RCS大鼠,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其视网膜凋亡细胞逐渐增多,而Cdk5、p25和cleave-caspase 3的表达逐渐增强.RCS大鼠视网膜中凋亡细胞变化趋势与Cdk5、p25和cleave-caspase 3的表达基本一致.提示RCS大鼠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与Cdk5、p25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Cdk5可能参与RCS大鼠RP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提前光照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小鼠模型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C57BL/6J小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高氧模型组、提前光照组和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每组各12只小鼠。高氧模型组:将出生后第7天(P7)的小鼠置于舍75%高浓度氧的氧箱内,5d后取出,再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提前光照组:取出生后第4天(P4)未开睑新生小鼠。手术提前开启右眼睑裂。让右眼提早接受环境光及视觉刺激,左眼为自身对照: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取P4小鼠提前开启右眼睑裂.在P7时放入高浓度氧箱内饲养,5d后取出。各组均于小鼠生后第27天(P27)取材,应用HE染色、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计数等方法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在P27时,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提前光照组小鼠视网膜均无显著新生血管生长;高氧模型组内皮细胞计数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提前光照组明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该组存在显著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在高氧联合提前光照组,双眼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该组的提前光照眼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较单纯高氧作用眼有所减少(P〈0.01)。结论对于小鼠,高氧可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提前光照可削弱高氧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