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圆锥角膜基质细胞内端粒长度的变化和圆锥角膜基质内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与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的表达,以及其在圆锥角膜发牛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12月间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接受角膜移植治疗的圆锥角膜患者(32例)的病变角膜37份、来源于眼库的正常角膜20份.所收集圆锥角膜患者年龄范围13~34岁,平均(19±5)岁;正常角膜供体年龄范围9~25岁,平均(19±4)岁.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以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原位染色法染色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中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应用逆转录PCR分别检测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中的SMP-30.同时对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圆锥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为10.29~14.12 kb,平均端粒长度为(11.54±1.41)kb;正常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为12.64~15.32 kb,平均端粒长度为(13.45±0.99)kb;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3,P<0.05).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圆锥角膜基质内X-Gal染色町见散在分布蓝色阳性着色,表明存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而正常角膜基质中X-Gal染色阴性,未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RT-PCR检测结果 显示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中均无SMP-30蛋白的表达.组织学病理学观察显示正常角膜基质纤维排列规则紧密,角膜细胞规则地分布在基质中.而圆锥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排列呈现疏松不规则,细胞分布较前者散乱且数量减少.结论 与正常角膜基质相比,圆锥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有所缩短,基质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圆锥角膜可能是一种与组织异常老化有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背景 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慢性高眼压模型小鼠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和Müller细胞中表达增加,这一改变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改变及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4(AQP4)在视网膜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中,青光眼发病过程中AQP4与GFAP表达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 研究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在慢性高眼压情况下是否能够调控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探讨AQP4基因在青光眼RGCs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小鼠巩膜外静脉烧烙法(烧烙静脉3~4支)建立雄性小鼠AQP4基因敲除(AQP4-/-)小鼠及其同背景雄性野生型(WT)小鼠左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均取右眼作为对照眼.选择造模成功的两种小鼠各30只,分别于术后1、3、7、14和28 d各取6只小鼠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小鼠眼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分离取小鼠视网膜,通过Western blot 法检测AQP4-/-小鼠及WT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水平的变化,用t检验、三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造模后1、3、7、14和28 d,AQP4-/-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9、16.02、13.77、14.34、12.40,均P<0.05);上述各时间点WT小鼠实验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5、14.91、15.97、13.41、12.53,均P<0.05).正常情况下AQP4-/-小鼠与WT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均有GFAP表达,WT小鼠对照眼、实验眼造模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99 ±0.29、4.05±0.69、4.47±0.48、3.21±0.35、3.25±0.53;AQP4-/-小鼠对照眼、实验眼术后1、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相对表达量(GFAP/β-actin)分别为1.00±0.00、1.69±0.31、2.27±0.55、2.79±0.39、1.93±0.31和1.54±0.40;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视网膜中GFAP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4,P<0.05),WT小鼠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视网膜总GFAP的表达量逐渐升高,而AQP4-/-小鼠视网膜中总GFAP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情况下WT小鼠与AQP4-/-小鼠视网膜组织中GFAP/β-act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小鼠术后3、7、14和28 d视网膜中GFAP的表达值均显著高于AQP4-/-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7.95、6.12、5.76,P<0.01). 结论 慢性高眼压状态下AQP4基因可以上调小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从而引起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导致RGCs的损害.AQP4可能成为治疗青光眼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夏蔚  夏静  张晓峰  钟蕾  孙正太  王英明 《眼科研究》2014,32(11):998-1003
背景 视网膜Müller细胞可通过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理过程.FK506可抑制实体肿瘤及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中VEGF的表达,但其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是否有抑制作用鲜见文献报道.目的 观察FK506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永生化视网膜Müller细胞系进行常规培养并将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分别接种到96孔培养板中,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800.00、400.00、200.00、100.00、75.00、50.00、25.00、12.50和6.25 pg/ml FK506 100 μl/孔(细胞密度为1×10^4个/ml),MTT比色法确定Müller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最适FK506质量浓度.将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和高糖+ FK506组,分别用高糖DMEM培养液(含50 mmol/L D-葡萄糖)和正常DMEM培养基(含5.5 mmol/L D-葡萄糖)进行培养,并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FK506,至质量浓度为75 pg/m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质量浓度;分别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VEGF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以目的基因与内参β-actin吸光度(A)比值和灰度比值表示.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及高糖+Fk506组培养12、24、48 h的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均呈多角形,大小一致.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IC50的FK506质量浓度为75 pg/ml.正常对照组、FK506组、高糖组和高糖+FK506组细胞上清中VEGF蛋白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66.46±13.59) pg/ml、(1 059.42±67.43) pg/ml、(16 243.11±3 926.38)pg/ml和(9 467.25±1 525.56) pg/ml,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1,P=O.00),其中高糖组细胞上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高糖+FK506组较高糖组细胞上清中VEGF的质  相似文献   

4.
将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HSV-1(RH-116株,TK~-)与野生型HSV-1(Kos株TK~+)共感染BALB/c小鼠前房。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标记基因,用x-gal检测其产物,以示踪HSV-1在神经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刘堃  刘海芸  江建海  邬海翔  顾青  叶纹  许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147-149,I0003-I0004
目的 了解高糖培养环境下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galactosyltransferase-1,GalT-1)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原代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5 mmol/L,10 mmol/L,20 mmol/L,30 mmol/L)培养72 h,以5 mmol/L浓度葡萄糖培养组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蛋白凝集素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下GalT-1表达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观察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结果 高糖培养环境下,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内GalT-1 mRNA表达上调,凝集素染色提示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蛋白由Galβ1→4GlcNAc糖基化基团的修饰表达上调;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加剧,各葡萄糖浓度组的凋亡细胞平均死亡率为7.35±1.82%,16.34±2.25%,29.85±6.66%,39.48±6.48%.结论 高糖环境下,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内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的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了高糖环境下的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Müller细胞的活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小鼠DR体内模型。高糖刺激人视网膜Müller细胞株MIO-M1构建DR体外模型。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及Müller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及细胞培养基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视网膜及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1β蛋白的表达。分别或同时向Müller细胞中转染pcDNA-MEG3及miR-34a mimic对其表达进行干预。qRT-PCR检测MEG3 mRNA及miR-34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DR组小鼠视网膜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增多(均为P<0.05),MEG3 mRNA表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üller细胞中MEG3 mRNA表达降低(P<0.01),而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pcDNA-MEG3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R组小鼠视网膜及高糖刺激的Müller细胞中miR-34a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MEG3组中miR-34a表达减少(P<0.01)。与pcDNA+NC mimic组比较,pcDNA+miR-34a mimic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而pcDNA-MEG3+NC mimic组中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均减少(均为P<0.05)。与pcDNA-MEG3+miR-34a mimic组比较,GFAP、VEGF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结论 MEG3在DR小鼠视网膜及高糖刺激的Müller细胞中表达均降低,其可通过负向调控miR-34a抑制Müller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过表达MEG3可能成为DR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张曙光  项杰  李燕  袁援生  马林昆 《眼科研究》2014,32(11):994-997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c-jun N末端激酶(JNK)作为一种凋亡基因,在糖尿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究已成为近些年的热点之一,而JNK3作为JNK的亚基因之一,在DR中的研究目前较少.目的 定量检测JNK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JNK3在DR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PF级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48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30只糖尿病组小鼠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模型,18只对照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等容量柠檬酸钠缓冲液.分别于造模后2、4、8周摘除小鼠左眼眼球,提取视网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JNK3 mRNA在小鼠视网膜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造模后2、4、8周,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5、-5.498、-5.347,P<0.01).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视网膜中JNK3 mRNA相对表达量(A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02.345,P<0.05;F时间 =131.679,P<0.05);其中造模后4周和8周糖尿病组小鼠视网膜中JNK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1±0.14和5.43±0.37,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54 ±0.42和2.26±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3、23.399,P<0.05);糖尿病组内比较可见,造模后8周小鼠视网膜中JNK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2周和4周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56、16.857,P<0.05).结论 JNK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表达量上调,其早期表达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JNK3可能参与早期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VEGFmRNA,EPOmRNA和EPORmRNA在体外培养的Mui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胰蛋白酶将新生小鼠视网膜组织吹打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Muller细胞,RT.PCR测定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ailer细胞VEGF,EPO和EPOR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获得视网膜Mu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兔抗鼠谷氨酰胺合酶(GS)染色阳性。Muller细胞VEGFmRNA,EPO mRNA和EPORmRNA在高糖条件下表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糖浓度50mmol/L组较40m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Muller细胞在高糖条件下VEGF,EPO,EPOR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前房注射聚苯乙烯微球诱导小鼠慢性高眼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以往国内关于青光眼研究的造模方法中大多存在高眼压维持时间较短的问题.目前前房内注射聚苯乙烯微球建立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方法已在国外应用,但国内尚缺乏对该模型的评价.目的 评价前房内一次性注射聚苯乙烯微球建立小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方法学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42只SPF级成年C57BL/6L雌性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PBS组小鼠前房内一次性注射PBS溶液2μl;微球组小鼠左眼前房内一次性注射聚苯乙烯微球2μl.各组小鼠均于注射后2周和4周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采用TonoLab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并于相应时间点观察结束后处死动物,制备眼球的组织学切片和视网膜铺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前房角情况;采用质量分数4%荧光金经上丘逆行标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小鼠视网膜铺片中RGCs的存活密度和神经纤维的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查视网膜铺片中β-Ⅲ-微管蛋白阳性细胞数. 结果 前房注射后2周和4周,微球组小鼠眼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注射后2周小鼠平均眼压达高峰,为(29.67±2.34)mmHg(1 mmHg=0.133 kPa),之后眼压逐渐下降,4周时小鼠的平均眼压为(15.71±1.23)mmHg,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球组小鼠前房注射后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角膜水肿,但前房内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微球聚集在前房角.前房注射后2周和4周,微球组RGCs存活密度分别为(4 542.82±653.72)个/mm2和(3 623.12±628.79)个/mm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6 979.33±678.49)个/mm2和(6 963.91±497.29)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729、28.569,P<0.05),亦明显低于PBS组的(6 843.21 ±573.42)个/mm2和(6 937.53±465.24)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75、29.145,P<0.05),且注射后4周RGCs的存活数量较2周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1,P<0.05).前房注射后2周和4周,微球组小鼠视网膜β-Ⅲ-微管蛋白阳性细胞数为(4 576.36±479.64)个/mm2和(3 712.90±660.31)个/mm2,均少于正常对照组的(6 725.94±619.42)个/mm2和(6 741.90±663.60)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11、22.182,P<0.05),亦明显少于PBS组的(6 757.85±463.59)个/mm2和(6 773.17±471.35)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953、22.605,P<0.05),微球组注射后4周视网膜β-Ⅲ-微管蛋白阳性细胞数少于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3,P<0.05).注射后2周微球组小鼠视网膜神经纤维密度为(193.08±32.75)个/mm2,4周时为(139.00±38.24)个/mm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05.57±81.21)个/mm2和(297.46±52.60)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00、16.883,P<0.05),亦明显少于PBS组的(312.63±70.62)个/mm2和(269.37±61.63)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1、15.959,P<0.05),微球组注射4周时视网膜神经纤维密度低于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2,P<0.05).结论 前房一次性注射聚苯乙烯微球的方法可引起小鼠的持续性高眼压,并造成RGCs和神经纤维的进行性损害,与人类青光眼的病理变化过程类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OD小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VEGF表达和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NOD小鼠分为对照组(非糖尿病小鼠)(2,4,6,8,12wk组,n=30)和糖尿病组(2,4,6,8,12wk组,n=30)。每组小鼠在规定时间处死,提取血液标本,摘除眼球,分离视网膜备用。ELISA法检测视网膜VEGF和血液VEGF。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血液和视网膜VEG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2wk,血液标本:4.9±0.4μg/gvs0.19±0.1μg/g,P<0.01;视网膜,165.0±9.0μg/gvs18.0±4.0μg/g,P<0.01)。NOD小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VEGF表达和血液VEGF表达呈正相关(γ=0.9902,P=0.001)。糖尿病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结论:视网膜VEGF表达增加可能与视网膜凋亡增多有关。早期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VEGF表达增加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1.
郭敬  柯敏  文小凤 《眼科研究》2012,(9):791-794
背景视网膜Mǖiler细胞具有为视网膜组织提供营养、维持视网膜的正常结构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发现Mǖiler细胞的病变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发生相应的改变。探讨高糖对视网膜Mǖiler细胞的影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ǖiler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10d清洁级SD大鼠的视网膜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含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体外原代培养Mǖiler细胞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不同浓度(5.5、30.0、40.0mmol/L)的葡萄糖加入培养基中培养4d,MTT比色法测定各组波长570nm处Mǖller细胞的吸光度(A570)值,计算各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ǖller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95%以上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反应阳性。MTT比色法检测显示,正常葡萄糖组及30.0mmo/L、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Mǖller细胞A570值分别为0.24±0.01、0.21±0.03和0.20±0.0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55,P〈0.05)。与正常葡萄糖组比较,30.0mmol/L、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A570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645、0.48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正常葡萄糖组、30.0mmol/L和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Mǖlle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40±0.25)%、(30.19±0.16)%和(36.23±0.19)%,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530,P〈0.05),与正常葡萄糖组比较,30.0mmol/L、40.0mmol/L葡萄糖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754、0.484,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抑制视网膜Mǖller细胞的生长并增加其凋亡率,葡萄糖的上述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高糖所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广泛地致力于保护RPE细胞的研究。目的研究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对RPE细胞高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RPE细胞体外培养4d,待贴壁生长良好后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和MIN-6细胞共培养组,ABC法鉴定RPE细胞。用含5mmol/L葡萄糖的RPE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用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培养,MIN-6细胞共培养组为含5×10^4个MTN-6细胞以及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各组继续培养24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量高糖对已贴壁生长良好的RPE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MIN一6细胞对RPE细胞高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ABC法鉴定RPE细胞可见95%以上呈棕色着色,为阳性细胞。各组继续培养24h后,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和MIN-6细胞共培养组RPE细胞的吸光度(A_540)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正常对照组的A。值为0.44±0.02,高糖对照组为0.3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1);MIN-6细胞共培养组的A。值为0.41±0.01,与高糖对照组的0.30±0.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正常对照组RPE细胞的生存率为(97.5±3.3)%,高糖对照组为(6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P〈0.01)。结论高糖导致贴壁生长良好的RPE细胞损伤,MIN-6细胞可以明显保护高糖所致的RPE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具有复杂的病理表现和发生机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参与高血糖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D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DR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F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将枸橼酸缓冲液配置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按照60 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16.7 mmol/L视为建模成功;对照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射枸橼酸缓冲液.分别于造模后4周和12周处死大鼠并分离视网膜,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磷酸化ERK1/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造模后4周和12周,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74、13.771,P<0.05).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平均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饮水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70、18.725,P<0.05).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变薄,外丛状层水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内核层及视细胞层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造模后4周和12周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相对表达量(A值)分别为3 197.1±13.1和7 202.0±5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 152.8±16.1和2 337.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7、16.417,P<0.05).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视网膜磷酸化ERK1/2相对表达量(A值)为2 850.6±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 27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71,P<0.05).结论 ERKl/2信号通路参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早期DR,可能与RGCs和视细胞的凋亡及Müller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较少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高度近视对DR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具有保护作用.DR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豚鼠视网膜中VEGF和PEDF表达的变化,探讨高度近视对DR的影响.方法 将出生3d的豚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度近视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每组12只.高度近视组豚鼠用半透明眼罩行右眼遮盖,构建高度近视动物模型;采用60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4次,每3天1次,制作糖尿病豚鼠模型;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豚鼠采用半透明眼罩联合STZ制作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模型.造模成功后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中VEGF和PEDF的表达情况,应用Biosens数字成像分析系统分析阳性反应部位的平均吸光度(A)值. 结果 正常对照组、高度近视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的屈光度分别为(+0.25±177;0.07)、(-7.50±177;0.04)、(+0.25±177;0.03)和(-7.50±177;0.02)D;空腹血糖分别为(5.3±177;0.1)、(5.1±177;0.2)、(19.7±177;0.4)和(18.5±177;0.3)mmol/L.各组豚鼠均造模成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视网膜组织变薄,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糖尿病组视网膜组织结构疏松、肿胀;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视网膜组织变薄,结构肿胀.正常对照组、高度近视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VEGF阳性反应部位平均A值分别为128.61 ±177;5.57、118.24±177;2.59、155.60±177;9.70和135.15±177;5.22,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65,P=0.032),其中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豚鼠视网膜中VEGF表达水平(A值)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0,P<0.05);PEDF阳性反应部位平均A值分别为145.57±177;8.35、149.54±177;6.20、127.71 ±177;2.45和1 37.53±177;7.38,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10,P=0.019),其中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组豚鼠视网膜中PEDF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P<0.05).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的豚鼠视网膜中VEGF表达量下调,而PEDF表达上调,这可能是高度近视眼不易发生DR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视网膜变性11(rd11)小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自发突变的视网膜变性小鼠。研究证实,rd11小鼠出生后随着鼠龄的增长出现快速的光感受器变性,且视杆细胞变性早于视锥细胞变性,但对于视网膜不同区域视锥细胞变性的特点还不十分清楚。目的应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不同鼠龄rd11小鼠M-视蛋白和S-视蛋白在视网膜的表达分布及变化特点,为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出生后14、28、42d的rd11小鼠各5只,制备视网膜铺片,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标记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象限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表达,观察随rd11小鼠鼠龄的变化视网膜各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荧光形态和密度,并与相应鼠龄的C57BL/6J小鼠进行比较。结果出生14d的rd11小鼠视网膜M-视蛋白和S-视蛋白的红色荧光形态和密度与C57BL/6J小鼠接近,但出生28d的rd11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鼻下4个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表达密度均明显降低,荧光形态由纺锤形逐渐变为点状,出生42d的rd11小鼠视网膜部分区域M-视蛋白和S-视蛋白表达消失。出生28d的rd11小鼠视网膜后极部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区域M-视蛋白的表达密度分别为(414±32)、(300±8)、(324±22)和(250±20)个/0.037mm^2,明显低于同龄C57BL/6J小鼠的(484±21)、(442±19)、(459±34)和(436±12)个/0.03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4、15.225、7.505、17.990,均P〈0.05);上述4个区域S-视蛋白的表达密度下降更明显,分别为(8±4)、(175±16)、(74±13)、(315±20)个/0.037mm^2,明显低于C57BL/6J小鼠的(73±16)、(436±30)、(393±30)和(480±19)个/0.037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55、17.076、21.637、13.498,均P〈0.05)。结论rd11小鼠视锥细胞中的M-视蛋白和S-视蛋白均随着鼠龄的增长而急剧减少,以S-视蛋白更为明显。随着鼠龄的增长,rd11小鼠M-视蛋白变性从视神经周围区向鼻下方,再向颞上方逐渐进展,而S-视蛋白变性由颞上方向鼻下方逐渐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Notch1是生物体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对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拮抗过程,Notch1是否参与了DR的发生还未得到证实. 目的 探讨Notch1、Dll4、PARP-1、Akt、核因子-κB(NF-κB)及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及高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中的表达. 方法 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Dll4、PARP-1、Akt、NF-κB及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及RVECs的表达.结果 Notch1、Dll4、p-Akt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PARP-1、caspase-3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F-κB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P=0.530).RVECs中Notch1、p-Akt的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而剪切型PARP-1、caspase-3的表达量则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时上述变化最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F-κB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糖尿病小鼠视网膜中,剪切型PAR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上调,但Notch1、p-Akt蛋白的表达量下调.剪切型PARP和caspase-3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增高而增加,Notch1、p-Akt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毕宏生  解孝锋  吴建峰  崔彦  于同利 《眼科》2009,18(2):104-107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率(CDR)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阐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及茶多酚干预的疗效及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体外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30mmol/L(L1组和L2组),另在30mmol/L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加入0.1μM和0.3μM的茶多酚进行干预(L3组和L4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条件下大鼠品状体上皮细胞MMP和CDR的变化。主要指标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CDR及MMP。结果LI、L2、L3、L4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CDR分别为(0.68±0.32)%、(13.50±4.48)%、(0.64±0.48)%、(0.50±0.30)%,L1与L2组比较、L2与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4),L3与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L1、L2、L3、L4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MP分别为95.53±4.61、37.38±3.56、110.02±8.04、102.63±9.48,L1与L2组比较、L2与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L3与L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死亡率明显升高。茶多酚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可延缓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死亡牢:(眼科,2009,18:104—107)  相似文献   

18.
邓辉  金明  苑维  潘琳 《眼科》2011,20(6):372-37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检测以及神经营养因子NT-3的表达,探讨糖尿病(DM)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Sprague-Dawley(SD)大鼠82只。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70只。链脲佐菌素诱导实验性DM大鼠模型。RT-PCR法检测视网膜GFAP mRNA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及内核层细胞的凋亡并计数凋亡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检测GFAP、GLAST、GS、NT-3在视网膜的表达,观察DM大鼠视网膜RGC及内核层细胞功能的改变,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免疫组化的显色强度。主要指标 GFAP、GLAST、GS和NT-3的表达量,视网膜内核层和RGC细胞凋亡数。结果 (1)与正常组(1.00±0.02)相比,模型组GFAP阳性表达量(5.22±1.34)明显增加(P=0.000), GLAST、GS、NT-3阳性表达明显降低。(2)大鼠视网膜凋亡阳性细胞仅见于RGC层和内核层,模型组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量(36.00±6.02,11.48±2.08)比正常组(16.33±2.34,5.34±0.52)显著增加(P均=0.000)。(3)DM大鼠视网膜GFAP mRNA表达(7.00±0.37)比正常组(0.29±0.08)明显增加(P=0.000)。(4)GFAP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正相关(r=0.88、0.85,P=0.021、0.028 );GLAST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91、-0.89, P=0.014、0.020),GS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93、-0.90, P=0.007、0.009);NT-3阳性表达与内核层细胞及RGC凋亡数呈负相关(r=-0.74、-0.71, P=0.036、0.041)。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增加与Müller细胞的过度反应性增生及神经营养因子的缺失有关,高浓度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及神经营养因子NT-3的缺失是其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