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婧  王廉  姜利斌 《眼科》2021,30(1):56-61
目的 总结眶尖非特异炎症导致眶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神经眼科及北京市普仁医院眼科眼眶非特异性炎症致眶尖综合征15例(16眼)。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激素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眼眶及头颅CT、MRI表现。结果 15例中男性8例,平均年龄(53±16)岁。14/15例单眼发病。病灶均局限于眶尖区,7例同时累及海绵窦。首先出现患侧眼眶疼痛,相继出现眶尖综合征表现。眼眶MRI均显示眶尖部条片状不规则实性病灶,呈等T1WI、等T2WI信号,均匀强化。经全身或眼球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4眼(87.5%)眼痛完全消失,13眼(81.3%)上睑下垂改善,11眼(68.8%)眼球运动及复视症状改善。3个月后复查眼眶MRI病灶均缩小。仅一半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其余8眼(50.0%)视力无改善。随访过程中2例(12.5%)病变复发。结论 局限于眶尖的非特异炎症可导致严重的眶尖综合征。早期无眼红肿等炎症表现,眼球突出亦不明显,表现为眶周疼痛、眼球运动障碍,继而视力进行性损伤,易被误诊。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是诊断主要依据。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改善眼球运动障碍和疼痛,但视力恢复困难,且病变有复发可能。(眼科,2021,30: 56-61)  相似文献   
2.
乌日汗  刘丽娟  杨本涛  姜利斌 《眼科》2020,29(2):141-14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相关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同仁医院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继发NAION患者9例(11眼)。方法 回顾及分析患者的眼科及头颅神经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半年以上随访。主要指标 性别、年龄、发病眼别、视盘病变特征及与视野改变关系、头颅神经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继发NAION的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中4例视盘黑色素细胞瘤,3例视盘内玻璃膜疣,2例视盘区残存有髓纤维。年龄26~65岁(中位数39岁)。7例单眼发生NAION,2例视盘内玻璃膜疣患者双眼先后发生NAION。发生NAION时患眼矫正视力0.05~1.0。可行视野检查的4例患者表现为水平下半缺损及向心性缩小。最后随访时均无视功能进行性损伤和病情复发。结论 先天性视盘占位性病变可继发NAION而出现视功能损伤。(眼科, 2020, 29: 141-146)  相似文献   
3.
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医学生的专业主义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实践者的职业素养。将医疗体系视为介于"微观"医务人员个体与"宏观"医疗制度之间的动态"中观"社会关系系统,并以此为立足点,结合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对医学职业素质教育的境况进行反思,提出应用"批判主义教学法"加强医学专业主义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阈值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BN大鼠。方法采用810nm二极管激光机对10只大鼠视网膜进行热刺激,照射光斑1.2mm,能量50mW,照射时间20s,干预后3d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HSP27在视网膜组织表达。采用上述激光参数,照射视网膜后3d,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TTT+I/R组,n=10),采用TUNEL法检测RGC层细胞凋亡数量,及计数高倍镜下RGC层细胞数,与未干预的急性高眼压模型组(I/R组,n=10)、单纯TTT干预组(TTT组)及正常对照组(n=6)进行比较。主要指标免疫组化染色RGC细胞数及RGC层细胞凋亡数。结果采用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HSP70及HSP27表达,且光镜下未出现明显视网膜脉络膜形态的改变。TTT+I/R组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I/R组(P=0.048),且前者RGC层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后者(辟0.016);TT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GC层细胞凋亡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882),但RGC层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低阈值TTT可诱导BN大鼠视网膜HSP70、HSP27表达,并在急性高眼压损伤下对大鼠RGC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眼科,2007,16:48—51)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分析眼血流与视野、视力、眼压、杯盘比的关系。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olor Doppler imaging,CDI)技术检测POAG患者与正常人各30例59眼的球后血流状态,其中10例,10眼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测。结果:POAG眼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1),血流速度与视功能具有相关性。POAG组表现FFA异常:早期视盘弱荧光,相对性、绝对性视盘局部充盈缺损, 后期视盘强荧光。结论:POAG患者视盘及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与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密切相关,首次提出CDI技术检测标准化,实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9岁.因双眼前突发性黑影遮挡感半个月于2007年12月来我院就诊.无视物变形、畏光和色觉改变.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予以泼尼松60 mg口服治疗6 d,视觉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出现视觉症状前2 d患感冒,体温38.7℃.既往体格健康,无全身用药及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肝肾功能、血清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因子试验、类风湿因子测定等血液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未见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0.75 D矫正至1.0;左眼0.1,+0.50 D矫正至0.2.色觉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曾因右眼无明显原因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在外院诊断为右眼玻璃体出血,行右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血性玻璃体液涂片检查结果示较多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考虑为视网膜血管瘤。后因病情加重而再次于外院行手术抽取玻璃体液,病理检查结果示玻璃体液内见大量退变细胞和较多淋巴细胞以及部分上皮样细胞,视网膜母细胞瘤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8.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以及病情进展观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通过OCT对多种非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NGON)检测发现,NGON患者RNFL以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在形态、分布和厚度等方面也存在特征性改变.这些特征性改变不仅可以反映NGON视神经损伤的程度,而且对视神经病变类型的鉴别,包括NGON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间的鉴别,以及疾病病程和治疗后视功能预后的判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了解OCT在NGON诊断和病情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NGON诊断治疗以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5 9岁 曾患有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 ,服用合成甲状腺素、多种维生素、钙剂多年。家族中除其母亲患有青光眼外余无特殊病史。近两年双眼视物不清 ,以左眼为重 ,伴有夜间轻度行走困难 ,但对红绿色辨别无障碍 ,曾于 1999年 1月在当地医院经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诊断为双眼老年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干性型 )。 FFA结果报告 :“造影晚期双眼黄斑区大片‘玻璃膜疣’染色”。 2 0 0 0年 1月患者来我院普通门诊就诊 ,小瞳眼底检查 :双眼黄斑区周围…  相似文献   
10.
亚非眼科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眼科学的发展史册中 ,记载着亚非眼科学的光辉史绩。因此 ,亚非眼科学曾被誉为世界眼科学发展之源。亚非眼科学会每 4年主办 1次国际眼科大会 ,第 12届亚非眼科大会已于 2 0 0 0年在我国召开 ,会议主题为“眼科学的进展与 2 1世纪”出席会议者不仅来自亚非两大洲 ,还有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 35个国家的千名学者 ,大家相聚一堂 ,共同研讨 ,学术气氛融洽而热烈。会议内容涉及眼科学的各个领域 ,充分显示出亚非眼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具有时代意义。占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亚非国家 ,随着其自身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政府对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