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解决医院感染在线、实时监测问题,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识别与预警,并进行实时干预-反馈,提高监测效率,全面提升预防控制水平.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标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监测系统的优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SS).结果 RT-NISS通过数据访问中间件技术,采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EMR)等相关数据,建立起动态的感染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在线监测;通过嵌入专业筛查策略,实现了疑似感染病例智能识别,并进行个案预警,方便专职人员判别;通过建立交互平台,实现了感染病例实时推送、精确诊断、干预与反馈,使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共同参与感染诊断与预防控制;通过建立暴发预警机制,实现了暴发隐患的及时发现;通过规范的监测流程和计算方法,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并实现了全面、准确统计分析结果的输出;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可操作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结论 RT-NISS是高效率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系统,通过准确、高效的预警机制和临床干预-反馈机制,实现了感染全过程监测和感染预防控制“关口前移”,开创了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交互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就感染预警病例的及时、有效地沟通与干预。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IIS)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医师工作站,建立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交互平台。结果交互平台的建立,使专职人员实时将医院感染病例推送给临床医师;使专职人员能够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和判断疑难病例的感染情况,提高了系统的病例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将有针对性的标准作业程序(SOP)及时推送给医师进行干预,强化了过程监控,实现了感染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同时,反馈评价系统记录临床医师的感染病例上报,干预措施执行情况,促使医师积极参与到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来。结论交互平台方便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和交流,完善了"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干预功能,实现了实时监测、实时沟通、实时干预与反馈,提高感染控制效率,创建了国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新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的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医院感染预警、预报和实时监测的网络化管理.方法 把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和疾病诊疗的临床思维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结果 系统实现了对在院患者的实时监测,自动筛查医院感染高危、可疑病例,可提示专职人员进行前瞻性和目标性监测,具有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对医院感染病例、环境卫生学指标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项目形成全面的监测报表.结论 借助医院感染网络监测系统能快速而全面地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调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发医院感染暴发实时监测系统,对感染暴发进行及时灵敏的预警.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和科室感染日常监测数据,制定出科室感染暴发阈值,提出医院感染暴发的筛查策略和预警展示条件.结果 系统能实时监控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因素及暴发流行风险,达到有效暴发预警效果;感染暴发不仅包含确诊的感染病例,也进行住院病例临床症状的暴发监测,实现暴发预警进一步“关口前移”;应用监测系统近两年时间,预警疑似暴发>10起,并进行临床调查及采取相应措施,成功地避免多次医院感染的暴发.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监测系统实现了感染暴发的有效预警,具有实时、高效、灵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一套院内感染预警系统。方法:实时监控病历数据,分析院内感染指标信息,统计患者院内感染疑似程度。结果:成功实现了"军卫一号"中的院内感染预警上报功能。结论:该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智能的手段,提高了感染监控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监测与回顾性监测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各病区临床医师按照统一表格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并上报,感染科专职人员对当月出院全部病历逐个查阅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核查补漏.结果 共调查病例9990例,发生医院感染755例,男性500例,女性255例,平均年龄(44.90±25.21)岁,医院感染率为7.5%.结论 加强对高危、重点科室的感染监测,增强临床医师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住院病人实时监控,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以现有HIS、LIS、RIS和物资系统为基础,实现医院感染相关敏感数据的聚合,通过数据模型化处理,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模型,实现全院病人实时监测和干预。结果实现了全覆盖主动监测预警和干预,优化了医院感染管理流程,促进了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联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结论该监控系统具有主动反应的特点,可自动分析医院感染疑似患者及易感因素,便于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干预、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内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医院信息化手段,实现感染病例实时监控,以提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方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集全院综合性监测信息系统、目标性监测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监测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学习考试系统等为一体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医护人员感染控制依从性提高,暴发监测预警关口前移。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控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逐步实现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平台,建立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构建实时预警、报告及监控审核网络.结果 该系统实现了医院感染、传染病、多药耐药菌感染自动预警、网络报告与实时监控等信息化管理,并具有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合理使用等监管统计功能;通过对住院患者的感染信息及抗菌药物监控与干预,提高了医院感染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漏报率;及时掌握多药耐药菌分布和流行趋势,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为临床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质量与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在地区实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早预警、早控制、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地区医院感染暴发控制的机制,以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既往地区上报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和事件发生过程,开发和建立地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信息平台。结果 2006-2013年北京地区实现了32起地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早期控制,共涉及183例患者,同时实现了诺如病毒医院感染疑似暴发病例的监测,地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实时监测平台建立后,不断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有效的预报地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总结积累了地区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监测及预防的重要经验。结论 地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实时监测平台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感染风险发现能力提高,而且有效防范地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了解某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回顾性的流行病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有938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所占比例最大,占62.04%;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出以G-菌为主,占54.27%;医院感染在不同病区、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联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的分布上有差异,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可实时了解医院感染的信息,从而为采取针对措施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规划与设计基于网络的以实时自动推送形式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网络信息系统平台。方法采用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医院感染网络监测系统以及我国现有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现状,从实时自动监测理念、网络硬软件需求及基本功能设置等多方面阐明医院感染实时自动监测和管理平台的设计及运行思路。结果提出医院感染信息的网络实时自动监测管理理念和监测管理平台建设的框架设计方案,其建设的基本条件包括医院内部网与外部网络间的信息传输设备、统一规范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格式、基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的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具有3项主要功能:数据自动推送功能、数据上报分析及共享功能、决策支持及预警功能。结论医院感染信息网络实时自动监测管理平台设计思路及基本框架明确,功能强大,其运行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监测成本及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简称人工调查)和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调查法(简称RT-HAI调查)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结果,为改善现患率调查方法,提高调查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14—2016年,某院应用横断面调查理论,分别采用人工调查和RT-HAI调查两种方法进行现患率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共调查住院患者4 821例,人工调查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3.98%、3.94%和3.61%,RT-HAI调查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依次为4.35%、4.63%和4.14%,同年度两种方法所得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感控专家组分析讨论,2014—2016年现患率调查当日实际医院感染病例依次为70、68和75例,现患率依次为4.22%、4.70%和4.37%。人工调查结果和RT-HAI调查结果与同年度调查当日实际医院感染情况的一致性均较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T-HAI调查的灵敏度、Youden指数、总的符合率、比数积均高于人工调查,漏诊率低于人工调查。结论 RT-HAI调查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评价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简称"院感系统")病例预警策略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预警策略改进提出科学建议。方法通过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全年院感系统产生的医院感染预警信息及最终确认情况,计算医院感染预警灵敏度、医院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和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评价其准确性及效率。结果该院2017年确认的医院感染832例次,其中院感系统有效预警的医院感染715例次,灵敏度为85.94%。全年院感系统共预警8 468例,其中感染病例为2 817例,感染病例数预警阳性预测值为33.27%,医院感染病例为772例,医院感染病例数预警阳性预测值为9.12%。全年院感系统共预警14 857条,其中确认为感染的4 135条,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为27.83%,确认为医院感染的1 199条,医院感染预警阳性预测值为8.07%。结论院感系统是识别医院感染病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病例识别的特异性及效率上还有待提高,另外预警感染高风险病例能力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2009-2012年同期Ⅰ类切口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年SSI发病率最高。通过病例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析感染可能原因,并与骨科沟通,提出7项整改要求;骨科制定18项SSI防控细则并切实执行。后续追踪结果显示,2012年9-11月,该科SSI发病率为0.38%,回落至正常水平,此次SSI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科室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脑外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与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对脑外科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 专人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制定结果目标,进程目标,划分临床小组,及时信息反馈,效果评价,纠正偏差。结果 脑外科医院感染率由26.07%下降到21.32%。Ⅰ级切口感染率由2.70%下降到2.03%。结论专人进行目标性监测切实可行,信息反馈,效果评价必不可少,主宰在脑外科实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与措施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方法 2016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个省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结果共247所民营医疗机构填写问卷,经过数据筛查和整理,最终获取246所民营医疗机构数据。22所(8.94%)为三级医院,236所(95.93%)有编制床位,132所(53.66%)医疗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40所(97.56%)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院内培训;246所医疗机构中,仅有17所(6.91%)开展了信息化医院感染监测,197所(80.08%)采用人工监测,32所(13.01%)未开展医院感染监测。240所(97.56%)医疗机构开展手卫生培训工作,152所(61.79%)医疗机构开展了针刺伤职业暴露监测,205所填报了年均安全注射培训次数中169所(82.44%)医疗机构开展安全注射培训工作。全部或部分由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承担织物洗涤的有69所(30.53%);在开展医用织物洗涤管理工作的223所医疗机构中(226所填报了此数据),有67所(30.04%)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参与。187所(76.02%)医疗机构表示了解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结论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组织逐步完善,但仍应持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知识培训,加大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水平,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规范化管理,同时注意加大民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Some policy makers have embraced public reporting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and reducing healthcare costs. We compared the accuracy of 2 methods of identifying cases of HAI: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data and targeted active surveillance. 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A cross-sec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during a 9-month period in 2004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a 418-bed academic pediatric hospital. "True HAI" cases were defined as those that met the definitions of th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that were detected by a trained infection control professional on review of the medical record. We examined the sensitivity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identifying HAI cases by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data and by targeted active surveillance. RESULTS: We found similar sensitiviti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HAI cases by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data (61%) and by targeted active surveillance (76%). However,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identifying HAI cases by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data was poor (20%), whereas that of targeted active surveillance was 100%. CONCLUSION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identifying HAI cases by targeted active surveillance is very high.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define the optimal detection method for institutions that provide HAI data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performing routine monthly bacter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the nursery environment, resuscitation equipment, baby placement sites, medications, formula feeds, cleansing solutions and miscellaneous medical items such as intravenous cannulae in relation to development of hospital-acquired bacteraemia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over a period of 19 months. The study is based o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records from the neonatal division and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On discriminant analysis, only three NICU sites, namely baby placements, resuscitation equipment and various cleansing solution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HAI) (P less than 0.001). The probability that a batch of newly admitted babies would develop HAI if all three sites were colonized was 0.602. Similarly, the probability if none of these sites was colonized was 0.10. On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however, the relative risk of infection was greatest if baby placement sites were colonized (Odds ratio = 7.48; P less than 0.01). In contrast, pathogens present in the inanimate NICU environment, e.g. floors, walls, sink-drains or furniture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HAI. Routine bacteri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the inanimate nursery environment, is not therefore justified. Howev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outine bacteriological monitoring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cleansing solutions may have a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HA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