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对小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为揭示1,2-DCE的神经毒性损伤机制提供实验参考数据。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2-DCE染毒组(0.25 mg/L、0.50 mg/L、1.00mg/L),每组10只小鼠。静式吸入染毒14 d,每天染毒2 h。染毒结束后取大脑组织,测定小鼠脑脏器系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牛磺酸(Tau)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小鼠脑脏器系数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染毒组的Asp、Glu和Tau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中、高剂量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染毒组的Gly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也有升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染毒组的GAB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提示亚急性1,2-DCE暴露可引起小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异常,其可能是1,2-DCE神经毒性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蛋白-1(ERK/AP-1)信号通路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3个染毒组;染毒组小鼠于染毒柜中1.2 mg/L 1,2-DCE染毒3.5 h/d,分别染毒1 d、2 d和3 d。染毒结束次日取材,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MMP-9、Occludin、ERK1/2、p-ERK1/2及AP-1的c-Fos、c-Jun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染毒2 d和3 d组小鼠出现脑水肿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染毒2 d和3 d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调,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ERK1/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差别,染毒3 d组小鼠脑组织中p-ERK1/2蛋白、AP-1的c-Fos亚基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组AP-1的c-Jun亚基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可通过诱导小鼠血液生成IL-1β,激活小鼠脑组织中ERK/AP-1信号通路上调MMP-9蛋白表达,破坏血脑屏障通透性,参与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E (vitamin E,Vit E)对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it E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及Vit E低、中和高剂量干预组。连续给予药物灌胃4 d后,采取静式吸入方式染毒3. 5 h/d,持续3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染毒组小鼠脑组织呈现明显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 2E1 (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assay kit,CAT)活性、Occludin蛋白和mRNA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染毒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SH含量、Occludin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中和高剂量干预组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CAT活性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 05)。结论单纯1,2-DCE染毒可引起小鼠脑水肿,诱导脑组织中CYP2E1的表达,诱发脑组织氧化损伤,破坏紧密连接蛋白,并抑制Occludin和Claudin 5的表达;而Vit E干预可显著抑制CYP2E1的表达,缓解CYP2E1介导的氧化损伤,有效预防1,2-DCE引起的中毒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p38 MAPK/AP-1信号通路在小鼠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及其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低剂量以及高剂量p38抑制剂组。染毒小鼠于染毒柜中1.2 mg/L 1?2-二氯乙烷染毒3.5 h/d,连续染毒3 d,低、高剂量抑制剂组小鼠于染毒前1 h腹腔注射200μl 3.75、15 mg/kg的p38 MAPK抑制剂(SB202190)。染毒结束次日取材,测定各组小鼠脑含水量及HE病理观察脑水肿,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磷酸化p38、激活蛋白1(AP-1)两个亚基c-fos、c-jun的磷酸化形式表达水平以及iNOS的蛋白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单纯染毒组的小鼠出现抱爪现象,SB202190干预能够明显改善1?2-DCE中毒小鼠的抱爪症状。染毒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增加,SB202190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小鼠出现脑水肿。单纯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p-p38蛋白、磷酸化c-jun和c-fos表达水平明显上调,iNO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而SB202190能够显著降低iNOS、磷酸化c-jun和c-fos的表达水平。结论小鼠脑组织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显著上调。p38 MAPK/AP-1信号通路参与iNOS表达增多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致肝脏氧化损伤情况,为阐明1,2-DCE中毒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1,2-DCE染毒组(0.35、0.7、1.2 mg/L),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1周;然后,取血和肝组织,分别检测血中总胆红素(TB)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肝组织中丙二醛(MDA)、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血浆中T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而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肝组织中GSH-Px活性和GSH含量及高剂量组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染毒组小鼠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亚急性1,2-DCE中毒可引起肝组织的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小鼠血和脑组织中1,2-二氯乙烷(1,2-DCE)和氯乙酸的浓度进行检测,同时对小鼠进行脑损伤行为学观察和脑含水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小鼠血和脑组织中的1,2-DCE浓度在染毒结束后20 min内分别下降74.16%和64.15%,半减期分别为16.2 min和18.7 min。血和脑组织中氯乙酸浓度在染毒期间快速升高,在染毒结束时达到峰值,染毒结束后40 min内氯乙酸浓度相对稳定,但之后迅速下降,至1 h时,血和脑组织中氯乙酸浓度分别下降至浓度最高时的11.45%和13.72%。脑损伤行为学观察异常的小鼠表现为抱爪现象,抱爪小鼠血中氯乙酸含量明显高于不抱抓小鼠。小鼠脑含水量与氯乙酸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提示1,2-DCE的体内代谢程度是影响小鼠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染毒对小鼠行为及脑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为揭示1,2-DCE神经毒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1,2-DCE染毒组(225、450、900 mg/m3),每组8只小鼠,静式吸入染毒10 d,每天染毒3.5 h.最后一次染毒结束后立即进行旷场试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快速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Asp和Glu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各染毒组小鼠的Glu含量[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为(67.69±9.89)、(67.99±6.23)、(71.16±5.96)μmol/g Pro]与对照组[(50.78±5.15)μmol/g Pr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8.08±2.37)μmol/g Pro]较对照组[(12.83±3.36)μmol/g Pro]明显降低,但高剂量组[(19.87±5.30)μmol/g Pro]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剂量1,2-DCE染毒对小鼠的行为有兴奋作用;而高剂量1,2-DCE染毒对小鼠的探索性及运动性行为有抑制作用.结论 亚急性1,2-DCE染毒可引起小鼠脑组织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进而导致出现行为的改变,这可能是1,2-DCE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1,2-dichloroethane (1,2-DCE) on the behavior and the brain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mice.Methods Thir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which were control group and groups of low,meddle and high exposure (225,450 and 900 mg/m3) to 1,2-DCE for 10 days (3.5 h a day) by inhalation.After the last exposure,the open field test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After exposure all mice were killed and the brain tissues were taken up rapidly.The levels of aspartate (Asp),glutamate (Glu) and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in the brain were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Levels of Asp and Glu in all exposure groups increased with doses.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levels of Glu in all exposure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Levels of GABA in the low expos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but those in the high expos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of the open field test showed that effect of low exposure to 1,2-DCE on the behavior was stimulant,but the high exposure to 1,2-DCE inhibited behavior of exploration,excitement and sport.Conclusions Subacute exposure to 1,2-DCE could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 content and ratio in the brain,thereby change the behavior of mice appeared,which might be the mechanism of neurotoxicity caused by 1,2-DCE in par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肝微粒体中CYP2E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1,2-DCE中毒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将32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和高剂量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225、0.45和0.9 g/m3。采用静式吸入方式对小鼠染毒10 d,末次染毒的次日,处死小鼠,迅速取血和肝组织。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检测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肝微粒体中CYP2E1蛋白表达和活性。(2)将60只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对照组、单纯染毒组及低和高剂量DAS干预组(150和300 mg/kg)。将DAS溶于玉米油中,于1,2-DCE染毒前4 h通过灌胃给予DAS。1,2-DCE染毒时间及检测指标同上。结果 (1)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性损伤;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微粒体中CYP2E1蛋白表达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2)高剂量DAS干预组小鼠肝细胞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其小鼠血清中ALT活性也显著低于单纯染毒组(P0.05);低、高剂量DAS干预组小鼠肝微粒体中CYP2E1蛋白表达和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单纯染毒组(P0.05)。结论 1,2-DCE染毒可明显诱导肝微粒体中CYP2E1蛋白的表达,并导致肝组织损伤,DAS通过抑制CYP2E1蛋白的表达可以减轻1,2-DCE引起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常规检查在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68例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后行CSF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查,并在病程中动态监测及分析CSF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时CSF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均正常;CSF压力增高阳性率为47.1%(32/68),其中脑水肿组为66.7%,无脑水肿组无增高;脑水肿组CSF压力均值高于无脑水肿组(P < 0.01);蛋白质浓度正常或轻微升高占16.2%,无脑水肿组总蛋白与白蛋白浓度高于脑水肿组(P < 0.05);葡萄糖和氯化物大致正常;重度中毒组CSF压力均值显著高于轻度中毒组(P < 0.05);急性1,2-DCE中毒患者入院后CSF压力持续升高,于病程(脱离接触)31~60 d最高,治疗后期患者CSF压力恢复缓慢,CSF压力的回落滞后于高颅压的临床表现及CT、MR等影像学改变。
  结论  动态监测CSF压力及各项常规指标对急性1,2-DCE中毒的临床诊治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亚慢性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1,2-DCE低、中、高剂量染毒组(0.225、0.45、0.9 g/m~3),每组5只。采用静式吸入方式染毒4周,染毒3.5 h/d。末次染毒结束后次日立即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处死小鼠,取大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G1u)、天冬氨酸(Asp)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从训练第3天起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训练第5天,中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游泳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中,各染毒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各组间G1u和As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亚慢性1,2-DCE染毒对小鼠空间学习能力的抑制性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全身动式吸入暴露对NIH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7周龄NIH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雌鼠5只,雄鼠10只。采用全身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分别予剂量为0.00、100.00、350.00 mg/m3的1,2-DCE染毒,6 h/d,连续28 d。分别于染毒前和染毒第1~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NIH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3组小鼠的体质量和游泳速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染毒第1~4周,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小鼠染毒第1~4周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同组染毒前缩短(P0.05);而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随染毒时间增加而延长,在染毒第4周逃避潜伏期较同组染毒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低和高剂量组小鼠染毒第2~4周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延长(P0.05);低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吸入暴露可致NIH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高剂量染毒时可致学习能力呈时间-效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体外实验方法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后大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乳鼠脑皮质细胞,分别用0.5、1.0、2.0mL/L1,2-DCE染毒,另设对照组,观察各组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同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细胞内Ca^2+浓度,探讨1,2-DCE对大鼠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神经细胞染毒后,神经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体肿胀崩解、胞核模糊不清、突触变短变粗、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膜不完整;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各染毒组神经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2h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组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呈上升趋势,各染毒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24h后,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细胞内Ca^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DCE可以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坏死,有剂量依赖关系,神经细胞内Ca^2+浓度亦见升高,提示Ca^2+可能与1,2-DCE致神经细胞中毒性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作用,探讨1,2-DCE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1,2-DCE不同染毒剂量(50,100,200,400 mg/kg)及染毒后不同时间(24,48,72 h)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在受试剂量、时间范围内,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彗尾的长度(除50 mg/kg染毒组)随剂量增加而延长(P<0.01),各剂量与彗星率和彗尾长度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彗星率=0.974 5,R彗尾长=0.970 6,P<0.01);染毒后24,48,72 h,各组小鼠睾丸细胞彗星率和彗尾的长度随染毒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1,2-DCE对小鼠睾丸细胞DNA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2-二氯乙烷急性吸入染毒脑组织损伤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牛侨  杨利军  梁友信  李来玉  杨涛 《卫生研究》2002,31(5):340-341,F004
为了研究 1 ,2 二氯乙烷 (1 ,2 -DCE)在静式吸入染毒条件下对脑组织的急性损害。采用连续静式吸入染毒大鼠 1 2h后 ,观察不同染毒剂量下受试动物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测定脑组织干湿重及含水量。结果显示 :染毒剂量为 2 .5g m3 时 ,脑组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变化 ,含水量为 80 .41 % ,与对照组 (79.82 % )相比 ,无明显差异 ;5 .0g m3 染毒组在形态学上出现轻微脑水肿 ,脑组织含水量为 82 .1 4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1 0 .0g m3 组脑组织在形态学上水肿明显 ,其含水量 (83 .65 % )与各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结果提示 :1 ,2 -DCE在短期大量吸入的情况下可导致动物出现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1,2-二氯乙烷致小鼠血淋巴细胞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对小鼠血淋巴细胞DNA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作用,探讨1,2-二氯乙烷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微核试验方法,分别检测1,2-DCE不同染毒剂量(50,100,200,400 mg/kg)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和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情况。结果除50 mg/kg剂量组外,小鼠血淋巴细胞的彗星细胞率及尾长、骨髓细胞微核率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其中,400 mg/kg剂量组彗星细胞率、平均尾长、微核率分别为45.5%,(37.24±3.17)μm,12.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50 mg/kg剂量组(P<0.01)。染毒剂量与彗星细胞率、平均尾长、微核率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R彗星率=0.980 2,R彗尾长=0.976 6,R微核率=0.975 1,P<0.01)。结论1,2-DCE可导致小鼠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和骨髓细胞染色体异常。表明1,2-DCE具有细胞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致大鼠急性中毒性脑病模型中细胞内钙离子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质细胞,设对照组和1、2-DCE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拮抗组。1,2-DCE终浓度分别为0.5、1.0、2.0 mmol/L,拮抗组尼莫地平终浓度为5.0 mmol/L。观察各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活力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各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P0.01);染毒后24 h内,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剂量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低、中剂量组钙离子浓度呈单峰状,高剂量组呈双峰状;拮抗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较高剂量组有明显改善,细胞活力高于高剂量组(P0.01)。染毒早期和后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低于高剂量组(P0.01)。结论 1,2-DCE及其代谢产物可致神经细胞水肿坏死,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各染毒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可缓解神经细胞受损程度,提示钙离子在1,2-DCE致神经细胞中毒性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苯并[a]芘、铅染毒小鼠神经毒性及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铅及其联合作用引起的小鼠神经毒性及脑组织细胞凋亡.方法将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0组,即:①未处理对照组;②溶剂(植物油)对照组;③低浓度铅(5.4 mg/L,饮水)染毒组;④高浓度铅(54 mg/L,饮水)染毒组;⑤低剂量BaP(0.5 mg/kg体重,每周4次腹腔注射)染毒组;⑥高剂量BaP(5 mg/kg体重,每周4次腹腔注射)染毒组;⑦低浓度铅 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⑧低浓度铅 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⑨高浓度铅 低剂量BaP联合染毒组;⑩高浓度铅 高剂量BaP联合染毒组.实验中观察记录一般情况,处理8周后测脑脏器系数,TUNEL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并对凋亡率与脑脏器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浓度BaP单独染毒组(0.98%)及各联合染毒组(0.95%、0.93%、0.92%、0.90%)小鼠脑组织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1.08%、1.08%, P<0.05~P<0.000 1).②除低剂量铅单独染毒组外的其余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11.91%、18.09%、44.62%、20.12%、60.84%、52.28%、90.17%)显著高于对照组(5.89%、5.87%, P<0.000 1). ③细胞凋亡率与小鼠脑组织脏器系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827 1,P<0.05).结论①BaP、铅对小鼠均有一定的中枢毒性,两者联合作用可使毒性增强;②细胞凋亡可能是BaP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Ⅰ型受体(NMDAR1)在1,2-二氯乙烷(1,2-DCE)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3个染毒组和3个染毒后时间观察组,每组6只。染毒组和时间观察组连续静式吸入1,2-DCE 12 h,对照组不接触1,2-DCE和其他化学物。染毒组接触剂量分别为5.0、10.0、20.0 g/m~3,时间观察组接触剂量均为10.0 g/m~3,染毒结束后在干净无毒的环境中分别放置2、4、6 h;NMDAR1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NMDAR1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和海马。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1)10.0、20.0g/m~3剂量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皮质分别为(18.33±1.86)%、(64.17±2.86)%,对照组(1.83±0.75)%;海马分别为(15.5±1.87)%、(47.83±2.16)%,对照组(0.83±0.75)%;(2)时间观察组表达量:大脑皮质2、4、6 h组高于对照组和10.0 g/m~3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分别为(39.07±3.01)%、(70.17±2.93)%、(39.83±2.32)%。海马2、4、6 h组也高于对照组,表达量分别为(16.30±1.03)%、(19.80±1.17)%、(16.5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0.0 g/m~3剂量组比较,仅4 h组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DCE急性中毒过程中,NMDAR1表达数量明显上调,兴奋性氨基酸可能通过大量NMDAR1的快速开放参与脑皮质细胞的急性肿胀过程,加重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氧化锗(GeO2)对氯化镉(CdCl2)致小鼠脑胆碱酯酶(AchE)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4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雌雄各半,单纯镉染毒组分别隔日腹腔注射0.3、0.6、1.2 mg/kg CdCl2(奇数天)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偶数天),CdCl2 GeO2组分别为0.3mg/kg CdCl2 25mg/kg GeO2、0.6mg/kg CdCl2 25mg/kg GeO2、1.2mg/kg CdCl2 25mg/kg GeO2(奇数天注射CdCl2,偶数天注射GeO2),连续染毒20d,第21~30天每日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设单纯GeO2染毒组(奇数天注射生理盐水,偶数天按25mg/kg注射GeO2,连续30 d).生理盐水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共30d.采用碱性羟胺法测定小鼠脑中AchE活力,荧光法测定小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含量(5-HT).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0.3、0.6、1.2mgkg单纯CdCl2染毒组小鼠的脑组织AchE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时给予25mg/kg GeO2可缓解此种变化.与生理盐水组比较,CdCl2染毒组脑组织NE、DA、5-HT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25mg/kg GeO2拮抗了这种变化.结论GeO2可保护CdCl2所致小鼠脑组织神经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