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估青岛市大病救助政策实施成效,为青岛市政策改革提供建议。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肝癌作为病种代表,实证分析大病救助政策实施对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影响,评估政策实施成效。结果:政策出台后,肺癌患者的自付比降幅为40.57%,范围内基金支出的压力显著降低;肝癌患者的自付比降幅为7.13%,范围内基金支出的压力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青岛市大病救助政策不仅减轻了重大疾病或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而且实现了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及补偿效果分析——以L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西部L市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及补偿效果,为完善和推广科学的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补偿模式进行政策分析,运用受益率、患者自付费用、实际补偿比等指标分析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效果。结果:2013年L市大病医疗保险受益率为3.2%,基金使用率为92%,不同区县基金使用率差异较大。实行大病保险后患者自付费用下降明显,该市大病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累计实际补偿比达到84.8%,其中新农合实际补偿比已达68.9%,但同时新农合基金出现赤字。结论与建议:科学设置起付线、补偿比例、补偿范围,取消封顶线,完善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方案;采取措施减少大病医疗保险地市统筹带来的各区县之间的不公平;实现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和新农合补偿模式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证分析大病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的衔接情况。方法:选取湖南省A市的B、C两地为调查区域,以区域政策文件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从人口覆盖、服务覆盖、费用覆盖、结算、资金筹集五方面分析制度衔接状况。结果: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制度存在衔接缝隙;大病医疗救助进一步减轻了救助对象经济负担,但效果有限;结算衔接在时间、空间上未能完全协同;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不足制约衔接效果。建议:统一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认定思路,协同起付线与封顶线,加大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的力度,统筹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资金,搭建制度衔接的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湖北省A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按病种和按费用救助模式下政策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分别于2013和2016年在湖北省A地进行机构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大病患者住院补偿、救助信息和家庭收入情况,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卡方检验分析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效果。结果:转为按费用救助模式后,2016年大病救助受益率(13.2%)较2013年(12.2%)并未有效扩大,实际救助力度较低。因病致贫对象政策范围内救助比例和封顶线经调整后均有所下降,使得因病致贫对象救助水平进一步降低。结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后,因病致贫对象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应综合考虑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经济水平,提升重特大疾病救助针对性,适当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2014,(3):62-63
针对农村居民患重病时医疗费用高,新农合基础保障水平有限,个人负担较重的情况,2014年,湖北省将进一步筑牢新农合常规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深入推进重大疾病保障、大病保险、门诊重症等相关政策,提高患者医疗保障水平。 武汉一位参合农民,患尿毒症,肾移植加血液透析,住院4次,医疗费用共计64.7万元。按照江夏区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封顶线10万元后,还有54万元的自付部分,按照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政策,自付部分达到5万元以上的,还可再报销70%,30万元封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对重特大疾病的实际保障效果.方法:分地区、总费用水平和病种计算延安市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对重特大疾病的保障效果.结果:延安市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个层次的报销后,平均保障水平为77.14%;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随总费用上升而下降;总费用超过20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河北省万全县大病救助患者疾病构成及医疗费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完善大病救助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万全县2012-2016年大病救助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万全县接受大病救助患者共498人次,大病救助的疾病超过22种,大病救助的疾病种类和实际救助人数逐年增加,救助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恶性肿瘤、尿毒症、脑血管病、白血病、心肌梗塞和器官移植为救助的主要疾病,救助人数分别占总救助人数的51.0 %、30.9%、6.0%、4.6%、3.8%和1.0%。大病救助患者因病种不同年人均救助金额在1.2-3.7万元之间,扣除基本医疗保险,使个人自付费降低30%-52%。结论 2012-2016年万全县获得大病救助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尿毒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大病救助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医疗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医疗救助政策更好地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低收入人群8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收入群的健康状况一般,患病率较高;低收入人群的就医负担较重,低收入患者自付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22.39%;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知晓率和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医疗救助程序有待进一步简化,多数市、县没有承担医疗救助的支出职责,异地就医的医疗救助结算程序繁琐、耗时较长,低收入人群的健康观念有待转变。建议:加强医疗救助的信息化建设,强化地方政府的医疗救助资金支付职责,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仍然较高、卫生费用分担缺乏公平性的背景下,指出大病医疗救助的重要意义,分析其与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的区别,并提出增加政府投入、简化医疗救助程序、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大病医疗救助支付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重大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国际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商业医疗保险主导,国家医疗保险主导,社会医疗保险主导三种基本模式。考虑国际上典型国家的大病保障均以本国医疗保障制度为基础,本研究通过介绍三种模式下典型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历史背景、制度框架等内容,分析其对重大疾病的保障模式与特点,总结各国在降低患者自付费用、控制医保付费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相关经验,进而建议我国在制定大病保障政策时,注意采用综合控费措施,降低患者自付费用;转变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保付费水平;加强运行监管,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险制度对降低我国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2008年中国的医保制度已经覆盖87.9%的居民,接近全民医保覆盖的目标。然而,仍存在部分居民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过高的现象,导致家庭由于支付医疗卫生费用而陷入经济困境。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致贫率,来探究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力度与水平。方法:本文利用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率。结果: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13.0%,且发生率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总体致贫率为7.5%;家庭中含有住院病人、慢性病人、肺结核病人及60岁以上老人,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高。结论与建议:通过分析脆弱人群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增强其对居民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梳理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救助政策的制度,救助对象的实际医疗费用负担以及救助实施效果。方法:利用上海市民政局救助数据分析救助对象医疗费用负担、医疗救助效果和救助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结果:2015年,上海市医疗救助对象的人均医疗费用17344元,自负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27.4%。救助对象人均救助金额为2276元,救助占自负费用比例为48.0%,救助后自负费用占比14.3%,救助后自负费用降低了13.1个百分点。救助前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27.1%,救助后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人数比例降为17.2%。结论:上海市医疗救助对降低自负费用作用、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较为明显,不同人群的救助水平有所差异。建议要实现救助对象的基本医保全覆盖,完善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3.
灾难性卫生支出是衡量健康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采用Logit、Tobit模型分别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28.20%,平均强度为0.076,因病致贫率为32.40%。家庭规模较小、有65岁以上老人、被访者无工作、有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显著更高;而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5岁以下儿童,被访者的受教育水平、居民医保的人均保障水平对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无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以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为标准建立医疗费用支出型救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protected from catastrophic household expenditure and impoverishment from medical expenses and to explore the health system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irst of these outcomes.

Methods

Data were derived from the Fourt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urvey. An analysis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and impoverishment from medical expenses was undertaken with a sample of 55 556 household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ed in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Findings

The rate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was 13.0%; that of impoverishment was 7.5%. Rates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were higher among households having members who were hospitalized, elderly, or chronically ill, as well as in households in rural or poorer regions. A combination of adverse factors increased the risk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Families enrolled in the urban employee or resident insurance schemes had lower rates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than those enrolled in the new rural corporative scheme. The need for and use of health care, demographics, type of benefit package and type of provider payment method were the determinants of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

Conclusion

Although China has greatly expande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financial protection remains insufficient. Policy-makers should focus on designing improved insurance plans by expanding the benefit package, redesigning cost sharing arrangements and provider payment methods and developing more effective expenditure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城市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对样本市的1 100户获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结果:调查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59.15%;影响调查地区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患慢性病和住院服务利用状况、医疗救助知晓和利用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结论:调查低保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极高;慢性病对调查地区低保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较大。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强化低保人群的慢性病社区管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以降低低保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16.
从公平的视角看上海市卫生筹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上海市卫生筹资公平现状,并与天津、黑龙江和甘肃等省市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市卫生筹资人均水平较高,且宏观公平性较好;家庭卫生筹资渠道中,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呈累退性;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影响相对其他省市低,但也集中发生在经济水平较低人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建立与收入挂钩的筹资机制、统筹医保资金和加强医疗救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以及新农合缓解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能力。方法:2011年分别选取浙江、湖北、重庆作为样本地区,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1 661份,计算参合家庭的年自付医疗卫生费用、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和集中指数。结果:补偿前后,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相对差距均最高,低收入组次之。补偿后,集中指数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进一步向经济困难家庭集中。结论:通过推进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和完善新农合配套措施等方式,帮助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居民抵御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