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成都市2008 - 2017年HIV/AIDS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8 - 2017年成都市艾滋病疫情数据,导入GeoDa0.95i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关分析和疫情描述,确定艾滋病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2008 - 2011年全局Moran’s I 值均>0(P<0.05),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发病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 2012年至2017年Moran’s I 值均≠0(P>0.05),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发病率分布无空间自相关性。LISA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艾滋病多呈高_高和低_低型聚集。G■■分析结果表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并出现向北部转移趋势。结论 成都市2008 - 2011年艾滋病分布呈正向的相关性,2012-2017年分布呈随机性,热点区域由中心城区向北部转移的趋势,提示应加强热点区域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3-2009年江苏省肺结核发病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和特征,研究江苏省肺结核发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肺结核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2003-2009年肺结核发病资料建立数据库,在ArcGIS 9.3软件中与江苏省县级行政区划的数字地图进行关联,对肺结核疫情进行空间显示和分析.结果 肺结核发病地图和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均显示2008-2009年结核病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I=0.233,P=0.060);而2003-2007年发病不存在空间聚集(I=0.176,P=0.060);Local Moran’s I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别指出了各年段肺结核发病的“正热点”和“负热点”区域;趋势面分析显示2003-2007年肺结核发病自南向北方向呈略微下降趋势,东西方向趋势平缓;2008-2009年肺结核发病自西向东方向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明显改变趋势,而自南向北方向呈现不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空间回归分析显示肺结核发病率与纬度相关,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降低(t=-2.622,P=0.011);与经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t=-1.561,P=0.123).结论 江苏省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761-765
目的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描述并分析2013年甘肃省肺结核发病的空间分布模式,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甘肃省2013年各区(县)肺结核发病数据、相应区(县)人口数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软件分析甘肃省肺结核发病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性特征。结果甘肃省201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314,Z(I)=4.673,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内存在高-高(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昌市以西的河西地区)、低-低(或冷点区域,分布于兰州市部分地区、定西市安定区、平凉市与庆阳市相连地区)等关联模式的县(区)(P0.05);不规则空间扫描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病最大可能聚集区为河西地区(LLR=364.83,RR=1.888,P=0.001),且与局部空间自相关高-高关联模式区域相似。结论甘肃省201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非随机分布,河西及陇南部分地区为甘肃省肺结核发病聚集区域,是肺结核的重点防控地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我国新医改前后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口人均收入支出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为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平衡发展、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整理我国各个省份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支出的各年度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对该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07—2016年,人均收入、支出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P0.05,Z1.96),且数值在2010年后逐渐减小。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天津为热点聚集区,无冷点聚集区域,近十年来无变动。结论:医疗卫生机构人均收支出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新医改之后呈减弱趋势,说明医改推动医疗卫生区域平衡发展初见成效。建议在规划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时依据热点聚集区域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流行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为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淋病报告发病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克里金(Kirging)插值预测,采用ArcGIS 10.6软件实现可视化地图绘制。  结果  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淋病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呈空间正相关特征(Moran’I=0.335, Z=3.581, P<0.001),且发病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和福建省等东南沿海地区。Kirging插值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8年淋病发病率总体呈“东南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病率高值区与热点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  2014-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发病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需加强热点区域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2016 年山东省高血压患病率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特征,寻找高发的热点地区,为疾病防控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 Arc GIS 10.1 软件,运用自然间断点等级分布图、Moran’s I 空间自相关、LISA 检验及Getis-Ord Gi*统计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探讨2016年山东省高血压患病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 山东省的高血压患病率居于中高水平,且存在地域差异。山东省高血压的患病率东北部、西北部、西南偏高,鲁中部偏低;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I=0.48,Z>1.96),呈聚集性分布;邻近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某些局部地区之间的患病情况不均衡,威海市存在高高相邻的分布模式,潍坊市周围存在低低相邻的分布模式;威海市形成高血压患病的热点区域,烟台市形成较显著的热点区域。结论 山东省的高血压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其研究具有强大的优势,结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山东省各县手足口的分布及时空聚集性,为提高山东省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高效性、针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首先对每个年份的疫情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使用了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Geti-Ord)、时空扫描分析以研究手足口病的时空聚集性。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MoranⅠ均大于0)提示存在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均提示鲁中、鲁西北存在局部聚集性;时空扫描得出2014-2016年间的多级聚集性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RR=1.33,LLR=2045.94)和二级聚集区(RR=2.43,LLR=1321.5)包含鲁中、西北的44个区县,并且主要于温度回暖的月份出现。结论 山东省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时空聚集性。今后的防治工作、医疗资源配置应更加针对人口流动大的地区以及气候回暖的高风险季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湖南省安乡县洲滩阳性钉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了解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 建立2004-2010年安乡县基于行政村的垸外查螺空间数据库,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Anselin Local Moran''s I)与空间扫描统计量法探索洲滩阳性钉螺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安乡县发现有感染性螺的洲滩由2004年的23处减少为2010年的10处,阳性螺框出现率也逐年降低,由2004年的4.32‰下降到2010年的0.12‰.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区域上2004和2005年阳性螺框出现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1,P<0.10; Moran’s I=0.13,P<0.10),其他年份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呈随机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H-H模式的村呈减少趋势,2007、2008和2009年均出现了H-L相关模式的村,而2010年局部自相关分析,仅有1村有统计学意义,为H-L相关模式;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结果与局部自相关结果基本一致,聚集区域呈减少趋势,聚集半径也逐渐变小.结论 安乡县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洲滩阳性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应根据目前的分布特征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1-2018年我国登革热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对2019年我国登革热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  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1-2018年我国登革热的病例数据,借助R 3.6.0软件,使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登革热的发病趋势进行描述和预测。基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的2011-2016年全国以及各省市登革热发病率、发病人数数据,采用G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登革热时空热点区域。  结果  预测2019年全年登革热发病数为14 302人。2012年(Moran's I=-0.088,P=0.037)、2013年(Moran's I=-0.121,P=0.040)和2014(Moran's I=-0.076,P=0.045)年全国登革热发病呈现全局空间负相关关系,2016年(Moran's I=0.078,P=0.048)登革热发病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登革热发病高聚集区域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结论  2019年我国登革热的流行无明显波动趋势,且疫情呈空间聚集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医疗服务价格区域空间聚集性特征,为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区域协调、推动区域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三级医疗机构门诊诊查费为样本,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的空间聚集性。结果:长三角地区门诊诊查费Moran’s I=0.284 (Z=3.334,P=0.000 8),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嘉兴市、绍兴市、南通市、苏州市存在高-高聚集;蚌埠市、亳州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存在低-低聚集;舟山市存在低-高聚集(P<0.05);其他地区无显著聚集现象(P>0.05)。结论:长三角地区三级医疗机构门诊诊查费存在集聚性,该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服务价格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比价关系,推动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东省2011-2018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猩红热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2011-2018年猩红热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11-2018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45 93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84/10万;经χ_趋势~2检验,逐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 317.16,P<0.001)。4-6月和11月-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男女性发病率比为1.62∶1;3~9岁病例数最多,占88.94%;幼托儿童(42.42%)、学生(36.94%)和散居儿童(19.50%)占比例最高。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1-2018年山东省猩红热报告发病率全局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74、0.452、0.411、0.439、0.437、0.418、0.478和0.465(均有P<0.001),提示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济南和青岛两市的主城区,与高发病率地区较为一致。"低-低"聚集区则主要位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结论山东省2011-2018年猩红热发病存在流行和空间聚集性,应加大对高发季节、高危人群和高聚集区域的监测管理,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其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6—2019年麻疹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高危聚集区,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 基于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GeoDa 1.6和ArcGIS 10.7软件对河南省2006—201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和高危聚集区。结果 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河南省麻疹发病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在东西方向呈现明显的“U”分布,且东部略高于西部;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除2019年外,2006—2018年河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的全局Moran’s I值均为正值,提示麻疹发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2006—2019年共识别到139个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周边和省际交界县区。结论 2006—2019年河南省麻疹报告发病率存在空间聚集性,省会城市周边和省际交界的县区为今后麻疹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势及时空聚集性,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1月22日—3月25日新冠肺炎发病、死亡与治愈数据,描述疫情趋势,并通过GeoDa1.14.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2日 - 3月25日期间,湖北省共报告新冠肺炎67 801例,新增确诊病例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月12日当天新增人数激增;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较高地区集中在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为确诊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湖北省累计确诊全局自相关不显著(Moran’s I≠0,P>0.05),累计死亡则在1月22日存在全局空间负相关(Moran’s I = - 0.01306,z = - 1.7797,P = 0.01),此后全局自相关不显著(P>0.05);累计确诊及死亡人数局部空间自相关均存在显著聚集与异常情况(P<0.05),武汉市呈“高—低”异常,其周围地区(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呈“低—高”异常。结论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未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武汉市作为疫情高值区未发生转移。建议 湖北省的防控工作仍应将武汉市作为重点,复工复产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当分区、分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4-2018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时空自相关统计量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8年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4-2018年九龙坡区累计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1起,以未分级为主(73.24%);发生场所全部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54.93%);3-6月、10-12月季节性高发;事件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和水痘。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经时间序列arima模型拟合,ma1=-0.8627(95%CI:[-1.030,-0.695]),sar1=0.430(95%CI:[0.212,0.648]),有统计学意义。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局Moran’s I指数0.334(P<0.05),其中谢家湾街道(局部Moran’s I 1.598,P<0.01)、石坪桥街道(局部Moran’s I 1.238,P<0.01)和石桥铺街道(moran.plot影响显著性测量cov.r=1.382,影响显著)存在显著的高-高空间聚集模式。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为主要场所,发生水平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双峰形态的季节性高发以及显著的高发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中国大陆肉类及其制品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大陆2005—2017年肉类及其制品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利用ArcGIS 10.8和Geoda软件绘制空间分布地图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2005—2017年肉类及其制品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月份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高峰期集中在6—9月份,并呈现南方地区高北方地区低,东、南部沿海地区高西北、东北地区低的分布特征。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各个城市发病人数呈空间正自相关(Moran I = 0.18,Z = 5.12,P<0.01),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12个城市呈高-高聚集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共检测到15个聚集区域,涉及的城市的数量分别为4、1、1、44、1、2、1、1、22、1、1、1、6、7、1,其中一类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4个城市。结论 2005—2017年中国大陆肉类及其制品食源性疾病存在一定的时空聚集性,各时空聚集区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1—2018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 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收集河南省2011—2018年人口资料和各项卫生人力资料,采用集聚度方法测量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卫生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演变态势。结果 2011—2018年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总体HRAD接近于1,但总量仍然不足,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各项Moran’s I指数均大于0,热点区域位于豫中地区,冷点区域位于豫南地区。结论 2011年以来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逐渐优化,空间集聚性下降,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建议强化政府主导责任,综合多种因素配置卫生人力资源,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Diet is an important modifiable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dietary patterns in order to promote healthy ageing, new approaches considering contextual factors in public health medicine are warran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dietary patterns in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adults.

Methods

Dietary patterns were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a 111 item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mong n?=?117,570 adult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We quantified the spatial clustering of dietary pattern scores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using the Global Moran’s I spatial statistic,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individual demographic and (neighborhoo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Results

Four dietary patterns explaining 27% of the variance in dietary data were extracted in this population and named the “bread and cookies” pattern, the “snack” pattern, the “meat and alcohol” pattern and the “vegetable, fruit and fish” pattern. Significant spatial clustering of high (hot spot) and low (cold spot) dietary pattern scores was found for all four dietary patterns irrespective of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neighborhood income explained the global clustering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clustering at smaller regional scales persisted.

Conclusion

The significant region-specific hot and cold spots of the four dietary patterns illustrate the existence of regional “food cultures” and underscore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s targeted at the sub-national level in order to tackle unhealthy dietary behavior and to stimulate people to make healthy dietary choic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中国猩红热的时空聚集性特征,探讨猩红热高发聚集特征,为各省制定猩红热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获取2014—2018年中国猩红热报告发病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方法分析我国猩红热空间相关性和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猩红热发病率全年呈双峰分布,以春末夏初(5—6月)、秋末冬初(11—12月)为流行的高峰季节;2014—2018年中国猩红热存在空间正相关性(Moran I>0,P<0.05),“热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一类聚集区位于我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 聚集时间为2018年11—12月。结论 2014—2018年中国猩红热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时空聚集性,应加强对猩红热重点防制区域的防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