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近年来在许多国家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根据近年对食源性疾病的分析 ,其中 2 0 -2 5 %系由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1] 。目前已发现的肠毒素有A、B、C1、C2 、C3 、D、和E型等。食物中带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是由原料带入或在生产、包装和烹调过程中污染 ,在适当的贮存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素。据报道 ,新鲜食品中少于 5万个菌 /g就能引起食物中毒[2 ] 。因此 ,如果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污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有可能产生肠毒素 ,就有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改革开放后 ,国外食品及食品原料大量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l monocytogenes,LM)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家畜、家禽为宿主,可引起人和动物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症状,是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病死率达20%~30%[1].近30年来,国外多次报道由LM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国内虽没有LM引起食物中毒暴发的相关报道,但食品监测显示食品中LM污染情况较为严峻[2-3],同时我周也曾报道多起由该菌引起临床感染的病例报告[4-5].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5类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沙门菌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肠道病原菌 ,在国内外报道的食物中毒中 ,沙门菌食物中毒占首位[1] 。因此 ,了解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水平 ,控制和减少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建立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检测系统 ,是全球卫生工作者所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单位参加了 2 0 0 1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的《建立全国食品中污染物检测系统》的课题协作工作。按照课题要求 ,对我省的南京、扬州、扬中、金湖等 4个市县的 5类食品 (生肉、卤菜、乳、冷饮、水产品 )计 3 4 1份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现将…  相似文献   

4.
速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检测方法探讨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斯特菌 (Listeria)病是一种能引起人兽共患病 ,致病性强的食源性病原菌 ,其临床症状为人类脑膜炎、菌血症 孕妇流产等。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不易被寒冷日晒等因素杀灭。多种食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该菌所致疾病多次在世界上引起爆发 ,且死亡率在 3 0 %左右[1 ] ,它是 2 0世纪 90年代的主要致病菌之一[2 ] 。由于近年来不断从食品中分离到致病性李斯特菌 ,在我国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在 2 0 0 0年 3月卫生部法监司发出加强李斯特菌监测 ,预防食物中毒发生的通知。为了解我市速冻食品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我们于 2 0 0 3年 4-6月份对本市…  相似文献   

5.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重要的病原菌属,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1]。由于沙门菌分布的广泛性,其污染食品和环境的机会相当多,可从如牛肉、禽肉、牛奶、水、新鲜及加工后肉、无症状带菌的人和动物中分离[2]。在世界各国的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居榜首(英国为首位,美国为第二位),每年有100万-400万病例[3-4]。  相似文献   

6.
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见的一类弧菌,在食品中特别是海产品中的数量远比副溶血弧菌为多,它的检出以前被认为与食物中毒无关[1]。溶藻弧菌可经创面感染人体引起蜂窝组织炎,游泳者中耳炎,甚至引起败血症等肠道外感染。近年来,嘉兴市郊区[2]、济南市[3]、我市溧水县[4]等都曾有由溶藻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中毒频繁报道。2005年9月在我区梅山一某大型超市也发生了1起因溶藻弧菌污染卤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这次食物中毒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1中毒经过2005年9月12日,梅山某医院从晚上7时至13日上午陆续收治了33例急性腹泻病人,其中女…  相似文献   

7.
产气荚膜梭菌污染了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后 ,能引起食物中毒。有关文献报道 ,它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继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 ,排列为第三位[5] 。 80年代初 ,我国也有报导[2 ] 。我国的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中已明确将该菌列入食品致病菌的检验范围 ,所规定使用的计数培养基为亚硫酸盐 -多粘菌素B -磺胺嘧啶琼脂 (以下简称SPS)。我们在研制商品化的脱水培养基时发现 ,用国产培养基原料 ,按国际SPS配方 ,所配制的培养基效果不理想 (经 2 4h厌氧环境培养后细菌集落无黑色产生 )。按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规定 ,产气荚…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布及其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李氏菌)是引起人、畜单核细胞增生的一种致病菌,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对多种食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十几年来,由李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北美、欧州一些国家相继暴发,其严重性超过沙门氏菌[1],现已确认食品中污染李氏菌危害极大,是一种病贝)率极高的主要病原菌,已引起人们对该菌的极大重视。在我国尚无食源性李氏菌病暴发的报道,对食品污染李氏菌的报道也较少。为了解我省主要食品中李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2年7月一1993年…  相似文献   

9.
李斯特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 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能引起人畜共患李斯特病的病原菌,感染此菌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病死率较高。自然界广泛存在,食品中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传播。近年来,国外对李斯特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国内虽未见该菌食物中毒报道,但因食品污染而引发该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3]。为掌握我市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防止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于2005~2007年对…  相似文献   

10.
于洁 《预防医学论坛》2013,(5):366-367,369
[目的]为及时查清沂源县内同日4处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进行食物中毒的病原溯源,为监督执法提供执法依据。[方法]根据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1-2],对可疑食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经培养,从剩余烧鸡、现场送货的烧鸡及患者的呕吐物、腹泻物中分离到8株沙门菌,并进行了血清学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和毒力试验,证实该菌株为肠炎沙门菌。[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验结果,按照WS/T13—1996沙门氏菌中毒诊断标准^[3],确定为该次4处中毒事件是由于食用被肠炎沙门菌污染烧鸡而引起的多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1.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70%。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是主要的贮主,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以及健康人群被认为是该菌的携带者,Gray和killinger从37种不同动物和17种禽类中分离到本菌。家庭环境和多种食品均可被污染。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食品中L.m检验方法(GB4789-1994)。目前国内由L.m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沙门氏菌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肠道病原菌,在国内外报道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1]。为了解黑龙江省居民消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查明沙门氏菌污染的重点食品、分布特点及主要血清型,为我省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食品中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5个地区抽检生畜(禽)肉、水产品、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5类食物样品共929份,依据国标法和特定新方法,运用API卡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929份样品中共检出180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9.4%,其中弯曲杆菌17株,检出率9.0%,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30株,检出率14.0%,O157大肠杆菌17株,检出率2.5%,沙门菌5株,检出率0.7%,副溶血性弧菌11株,检出率5.7%;5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是水产品(35.8%),其次为生畜(禽)肉(26.1%),第3为熟肉制品(9.4%)。[结论]四川地区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禽)肉是主要的污染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冷冻(藏)禽肉和水产品中污染严重,分别为47.5%和28.5%,在直接入口的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达到8.8%。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秦皇岛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用LB增菌液增菌后,接种青岛海博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动力试验、溶血实验及API生化鉴定。[结果]从120份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总检出率为7.5%,其中从豆制品中检出2株,检出率为20%,速冻米面食品中检出4株,检出率为20%,水产品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15%,其他样品未检出。[结论]我市首次从豆制品水产品速冻米面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且超市食品中该菌污染严重,应对超市食品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方法]依据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检验标本。[结果]从2份患者粪便和4份剩余食物(潮州风味卷)中检出都柏林沙门菌。[结论]现场调查、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食用被都柏林沙门菌污染的潮州风味卷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副溶血性弧菌致食物中毒事件的特征,为预防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有效控制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4~2009年深圳市罗湖区食物中毒资料,对其中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占总起数35.42%,发生时间集中在5~10月,中毒场所主要为餐厅,主要中毒食品为凉拌菜,潜伏期最短为2.5h,最长为23.5h。[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深圳市罗湖区集体性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应加强市售食品制售过程中副溶血性弧菌各可能污染环节的监控,控制好关键时期以及关键人群,做好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 (EHEC)的一个常见血清型。自 1982年美国首次发生由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爆发以来 ,欧美各国、日本相继有该菌所致疫情爆发的报道。我国也从猪、鸡、鸭、羊、鸽、猪肉及钻板、市售鸡肉、蔬菜、熟肉中检出O157:H7[2~ 4] ;2 0 0 0年河南省濉县发生EHECO157:H7爆发 ,发生可疑病例 35例 ,血清学确诊 8例。肠出血性大肠希氏菌 (EHEC)污染食品后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威胁。为了解我市O157:H7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 ,防止O157:H7病例在我市的发生 ,1998年 11月在我市城区进行了预实验。2 0 0…  相似文献   

18.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致病性的嗜盐菌 ,食入被该菌大量污染的食品 ,特别是海产品或盐渍菜 ,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在沿海一带发生率较高 [1 ,2 ] ,内陆城市发生率较低 ,西昌市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该市发生的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集体就餐人群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发病经过  2 0 0 1年 5月 2日下午 5时 ,12 0人在该市某餐馆集体就餐 (举办婚宴 ) ,至当晚 12点 ,部分就餐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烧等中毒症状。次日凌晨 3点过又有多个病人出现上述症状 ,发病人数达 2 2人 ,到中午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一起混合性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与建议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对中毒患者进行统一个案调查,对中毒现场的各种工具容器以及患者的排泄物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发病患者25例,罹患率69.4%。在采样检验的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结论]根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判断为一起由混合性细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生熟食品及工具容器交叉污染是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中毒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经卫生学检测,确定该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及菌属。方法对患者食用的食物及腹泻物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操作程序检测[1,2]。结果食品及呕吐物中分离出福氏志贺及鼠伤寒沙门两种细菌。结论本起食物中毒是因食用被志贺菌及沙门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