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门菌(salmonel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是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我国70%~80%细菌性食物中毒由沙门菌引起,4.5%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1-2],在美国和加拿大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别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和45%[3].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属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其致病性强。近几年来许多国家报道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到LM或因食品污染LM而引起食物中毒爆发事件。  相似文献   

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 L M)是一种人畜共患致病菌 ,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死亡率高达 3 5 %~70 % [1 ] ,该菌分布非常广泛 ,在WHO关于L M菌食物中毒的报告中指出 ,有 4%~ 8%的水产品、5 %~ 10 %的奶及奶制品、3 0 %以上的肉制品被污染[2 ] ,有报道在欧、美、日本由此菌引起食品污染的严重性已超过了沙门氏菌[3] 。我国到目前为止 ,虽未出现有关L M菌引起食物中毒爆发流行的报道 ,但从国内多篇调查报道了解[4 - 6 ] ,L M菌对我国人群的潜在危害仍然很严重。不过这些报道中绝大多数阳性菌均从生食品中检出 ,在…  相似文献   

4.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食物中毒近年来在许多国家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根据近年对食源性疾病的分析 ,其中 2 0 -2 5 %系由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1] 。目前已发现的肠毒素有A、B、C1、C2 、C3 、D、和E型等。食物中带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是由原料带入或在生产、包装和烹调过程中污染 ,在适当的贮存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素。据报道 ,新鲜食品中少于 5万个菌 /g就能引起食物中毒[2 ] 。因此 ,如果食品和食品原料中污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有可能产生肠毒素 ,就有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改革开放后 ,国外食品及食品原料大量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自贡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检测按国标GB/T4789.30-2003程序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2005~2007年于253份食品中共检出LM21株;总污染率为8.3%(21/253)。样品中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及海水产品的污染率分别为18.3%(15/82)、3.4%(2/59)、4.4%(3/68)、2.3%(1/44)。对15株LM进行了18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其中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左氟沙星、先锋V、四环素、万古霉素、青霉素G、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全部敏感;对多粘菌素B、氯霉素等部分耐药。[结论]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分离LM,是一种理想途径,可明显提高检测效率。进行食品中LM污染卫生学调查,掌握该菌在主要食品中的污染分布特点及敏感药物,为预防与治疗因LM引发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及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该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造成各类食品的外源性污染, 引起食物中毒.在发达国家临床李斯特菌病发病率大约为2/10万~15/10万,病死率为13%~34%[1].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包括即食食品增加)以及食品冷藏设备的普及,单增李斯特菌对人们的威胁也日渐加重.为了解成都市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2006年连续对该市水产品进行抽样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邯郸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邯郸市2005—2009年食品中LM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共从377份食品中分离到LM16株,总污染率4.24%,熟肉类、生肉类、水产品及蔬菜的污染率分别为10.0%、8.73%、1.23%、1.10%。结论该市食品卫生状况不佳,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力度,防止LM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化学性食物中毒中,由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事件位居前列[1].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误食亚硝酸盐或者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物所致[2].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物,味微咸,外观及味道与食盐相似[3],因保管不当引起误食,导致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或死亡常有报道[4-8].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一般为20 min~3h,发病急、进展快.其毒性一次性摄人0.3~0.5 g可引起中毒,一次性摄入1.0~3.0 9即可致死[8],轻者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和皮肤紫绀等;重者嗜睡、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龙湾区发生的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属于弧菌科,弧菌属,1950年日本人藤野从大阪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最早分离得到此菌[1].Vp属于嗜盐菌,大量分布在海域沿岸、江河人海口的海水和底泥中,对人类和鱼类均具有致病作用,主要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及伤口感染等疾病.目前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病原菌[2,3].我国沿海城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比高达50.00% ~ 70.00%[4-7],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已经取代沙门菌占据首位[8].虽然副溶血性弧菌源性的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逐年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的副溶血性弧菌都能致病,从海产品和环境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绝大多数是非致病菌株[9].  相似文献   

10.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导致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病死率高达30%~70%。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土壤是主要的贮主,各种野生和家养动物以及健康人群被认为是该菌的携带者,Gray和killinger从37种不同动物和17种禽类中分离到本菌。家庭环境和多种食品均可被污染。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食品中L.m检验方法(GB4789-1994)。目前国内由L.m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李旦  陈天林  王占成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914-1915
学生餐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的管理,保证饮食卫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于1996年发布了《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由学生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仍有发生,其中很多由微生物污染引起[1-3].湖北省荆门市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如2012年某重点小学发生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学生中餐豆皮炒肉引起的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4].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荆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2-10月期间抽检28所市直学校学生餐样本,对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李斯特氏菌的分布及其对理化因素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斯特氏菌(以下简称李氏菌)是引起人、畜单核细胞增生的一种致病菌,可使人和动物患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疾病。该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对多种食品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十几年来,由李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北美、欧州一些国家相继暴发,其严重性超过沙门氏菌[1],现已确认食品中污染李氏菌危害极大,是一种病贝)率极高的主要病原菌,已引起人们对该菌的极大重视。在我国尚无食源性李氏菌病暴发的报道,对食品污染李氏菌的报道也较少。为了解我省主要食品中李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92年7月一1993年…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5类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沙门菌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肠道病原菌 ,在国内外报道的食物中毒中 ,沙门菌食物中毒占首位[1] 。因此 ,了解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水平 ,控制和减少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建立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检测系统 ,是全球卫生工作者所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单位参加了 2 0 0 1年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组织的《建立全国食品中污染物检测系统》的课题协作工作。按照课题要求 ,对我省的南京、扬州、扬中、金湖等 4个市县的 5类食品 (生肉、卤菜、乳、冷饮、水产品 )计 3 4 1份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污染状况调查。现将…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上城区2005~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调查分析杭州市上城区2005年-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动向,重点对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即不同血清型的耐热溶血素基因分析,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采集自2005年-2007年上城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的食品、患者粪便、患者肛拭、呕吐物、厨师手涂抹样、食品操作间涂抹样等,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应用PCR技术对其中4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验。结果:2005-2007年共发生27起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16起(59.2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7起(25.93%)。有4起食物中毒事件由2种及2种以上致病菌引起,其中2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引起食物中毒;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引发食物中毒;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引发食物中毒。1位凉菜制作厨师同时带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三种致病菌引发食物中毒。对8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单独1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14起(70%),由2种或2种以上混合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6起(30%)。26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8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检出01型23株(26.14%),检出02型1株(1.14%),检出03型37株(42.05%),检出04型25株(28.41%),检出05型1株(1.14%),检出010型1株(1.14%)。45株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DH和TRH)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O1型的16株菌中有15株TDH阳性,1株TDH阴性;O3型的9株菌全部TDH阳性;O4型的20株菌中,17株TDH阳性,3株TDH阴性。45株菌的TRH1和TRH2全部阴性。结论:加强对食品卫生饮食行业的监督管理,提高对食物中毒病原体快速准确检测,以控制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污染肉禽类、乳类、鱼贝类及蔬菜等食品引发食物中毒。新生儿、高龄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染,主要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死亡率较高。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多次爆发由该菌污染空心菜、奶酪等引起食物中毒,病死率达30%。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致病菌[1].为了解浙江省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分布特点、血清型及耐药性,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本文对2006年生禽肉、散装熟肉制品、水产品、生食蔬菜等1 651份样品中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型、耐药性监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群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沙门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少数对人致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感染,是导致人类胃肠炎及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1].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居于首位;沙门菌亦是我国内陆地区食源性疾病的首要致病菌[2-3].传统的沙门菌检测方法 耗时长,操作繁琐,常不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快速检测的需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传统方法 为基础,结合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创建了不少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现将沙门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食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转基因食品、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各种新名词见诸于报纸媒体同时 ,各类食物中毒的事件也屡见报道。 9.14南京发生的特大投毒案 ,一次中毒 30 0余人、死亡 42人的严重后果震惊全国。食物中毒通常按病原学可分为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副溶血性弧菌 (也称“嗜盐菌”)、致病性大肠菌属、韦氏梭状芽胞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 ,和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引起的毒素型食物中毒。②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菌属为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 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能引起人畜共患李斯特病的病原菌,感染此菌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病死率较高。自然界广泛存在,食品中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传播。近年来,国外对李斯特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国内虽未见该菌食物中毒报道,但因食品污染而引发该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3]。为掌握我市单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防止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发生和流行,于2005~2007年对…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菌[Listeria monolyt-ogeses,LM]是李氏菌属中唯一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人畜共患条件致病菌,它广存于人和多种动物、牛奶、肉类、蔬菜、鱼介类、河水和青饲料等中,近年欧美等国常发生消毒奶制品或色拉等所致的食源性暴发和散发病例,并定为食源性人畜共患病。本文就LM理化特性、食品中的消长及污染实态、检测方法和防制措施等作综合报道。 1.理化特性 (1)耐盐性 LM耐盐性与葡萄球菌相似。据报道LM在37℃10.5%NaCl中存活15天,30%NaCl中为5天,低于22℃存活时间加倍,4℃10.5~30%NaCl中可活100天。LM还可在2%NaCl的卷心菜汁中生存。 (2)消毒剂耐性 LM对消毒剂致死浓度与时间关系:0.1%HgCl 30min,5%苯酚5min,1%苯酚24h,1~5%来苏液5min,1%甲醛30min,50~70%酒精或3%H_2O_2 5min,而3ppm次氯酸钠无效,0.1%碲酸钾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