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了解海南省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方式,对海南省4所本科院校4 097名在校生进行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横断面调查.结果 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26.6%(1 035/3 89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恋爱情况学生的总体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575,130.957,132.517,29.855,P值均<0.01).生殖健康知识的总得分为(45.30±19.18)分,女生高于男生(t=6.22,P<0.01),医学专业高于非医学专业(t=15.132,P<0.01),高年级高于低年级(F=51.224,P<0.01),现在或曾经有恋人的高于无恋人的学生(t=5.621,P<0.01).性别、年级、专业和恋爱情况是影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β值分别为-0.109,12.339,-0.245,-0.076,P值均<0.01).结论 海南省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探讨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为高校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某非医学高校10个班级的378名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193名)接受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健康素养教育,对照组(185名)不接受混合式健康素养教育,两组研究对象其他健康教育活动均不受限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总分、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技能得分分别为(54.34±6.03)(23.91±2.44)(12.39±2.32)分,6类健康问题中的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得分分别为(5.59±1.34)(10.17± 1.57) (12.88±1.55) (6.33±1.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0,2.50,3.94,2.50,2.79,2.48,2.12,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素养水平为71.5%(138/193),对照组为51.9%(96/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0,P<0.01).结论 微信和参与式课堂相结合的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可为高校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探讨以网络通信为主的干预模式对改善大学生营养相关知、信、行的效果,为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和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大学医学专业学生352名,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相关营养知识的短信及邮件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对2组分别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并分析干预后2个月时的追踪调查结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营养知识得分均值由(6.67±1.94)分提高到(7.68±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9,P<0.05);在水果摄入方面的行为得分由(2.95±1.49)分提高到(3.32±1.80)分(t=2.216,P<0.05);态度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除早餐食用方面的行为得分由(11.71±2.69)分下降到(10.67±3.32)分(t=2.744,P<0.05)外,知识、态度和其他饮食行为得分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知识、行为的改善延续性较好,其中早餐食用的行为得分由于预后的(11.27±3.10)分提高到追踪调查时的(12.09±2.91)分(t=2.579,P<0.05),而对照组各项得分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以网络通信为主的饮食行为干预模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部分饮食行为,延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评价同伴教育在大学生性教育及艾滋病预防中的效果,为同伴教育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前期基线调查,从南京市5所高校招募和培训同伴教育引导员,并在参与过基线调查的学生中以同伴教育的形式开展相应性教育工作,进一步比较参与者(497名)在干预前后性相关知识、态度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情况.结果 同伴教育干预后,参与者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由(6.61±1.97)分提高为(7.00±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0,P<0.05).UNGASS规定的5条核心知识知晓率由35.2%提高为50.1%,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同吃饭的学生比例由29.3%提高为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554,27.893,P值均<0.01).在干预前已有较高知晓率(>90%)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干预后知晓率仍为9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90.3%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内容很有意义.结论 同伴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性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教育内容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同伴教育引导员的培养和干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校442名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对442名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采用问卷(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等)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医科学生得分最高(74.82分),文科学生得分最低(6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基础知识的得分方面,理科、医科、工科学生在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值均<0.01).文科学生仅基础知识项得分在干预后明显提高(P<0.01),而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接受取向,采用不同的重点宣传手段,以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医护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前后的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教育前平均为(20.12±2.28)分,健康教育后平均为(20.77±4.04)分,(t=6.417,P<0.01);对典型问题回答正确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不同执业范围医务人员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典型问题回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导落实.  相似文献   

7.
梁静  徐振  李川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81-1883
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认知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模式和改善学校、家庭膳食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6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大讲课、展板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同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66.09%.合理膳食知识得分,小学生干预前为(16.50±2.72)分,干预后为(22.72±3.27)分(Z=-17.987,P<0.01);中学生干预前为(18.53±2.26)分,干预后为(23.99±2.68)分(Z=-19.047,P<0.01).干预前后合理膳食行为和身体锻炼行为报告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x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合理膳食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应从学校、家庭、学生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了解黑龙江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掌握水平及其影响,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7所高校的1 806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普遍缺乏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得分为(0.60±0.23)分;其次为自然灾害类知识得分为(0.79±0.24),事故灾难类知识得分为(0.78±0.24)、社会事件类知识得分为(0.81±0.26).医学生应急知识得分为(0.80±0.11)分,明显地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得分(F=347.70,P<0.01).学生的性别、年级、高中或大学入学是否参加过演练是应急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注重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优化应急课程的设置,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开展模拟演练,“多管齐下”提高大学生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9.
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技术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哈尔滨6所高校各专业大学生5 240名,用贝克抑郁量表筛选出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355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80名)和对照组(175名),对干预组大学生进行12周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大学生只进行阶段性的电话随访.结果 干预前、后大学生抑郁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F=301.357,P<0.01)、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10.71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43,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抑郁得分分别为(15.96±7.84) (14.66±7.39)分,干预后降低为(7.02±5.85) (8.55±5.75)分(F值分别为215.90,97.838,P值均<0.01);干预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抑郁得分(F=6.24,P<0.01).结论 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了解应用微信对痛经女大学生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讨痛经女大学生健康教育新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3-5月选取大连某高校180例痛经女大学生(非医学专业),随机分为干预组(90名)和对照组(90名),干预组通过微信发放健康教育内容,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对照组入组时只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痛经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及疼痛程度的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痛经知识、态度、行为及疼痛程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女大学生痛经知识得分为(13.25±2.36)分,态度(39.32±3.69)分,行为(42.93±7.60)分,痛经疼痛程度(3.65±1.14)分;对照组女大学生对痛经知识的得分为(11.80±2.93)分,态度(36.02±3.33)分,行为(37.84±4.72)分,痛经疼痛程度(4.53±0.90)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女大学生对痛经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健康教育的信念,养成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痛经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