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校园内疫情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2013-2016年报告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湖南省2013-2016年共报告17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总罹患率为5.64%,疫情均发生在秋冬季.暴发场所以小学和托幼机构(11起,64.71%)为主,疫情报告时间中位数为2.00 d,达到峰值时间中位数为1.00d,持续时间中位数为6.25 d.临床症状以呕吐、腹痛和腹泻为主,基因型以GⅡ为主(9起,52.94%).经水传播(5.53%)和食物传播罹患率(7.70%)均高于人传人罹患率(3.83%)(x2值分别为20.02,71.19,P值均<0.01).结论 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应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018年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对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8年松江区共发生16起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与1起暴发疫情,涉及病例254例,总罹患率1.56%。疫情集中于11月(64.71%)及10月(17.64%),疫情场所以小学(41.18%)、幼儿园(35.29%)为主。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80.31%)、腹泻(44.49%)、腹痛(25.59%)、发热(15.35%)。17起疫情均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疫情主动报告率为94.12%,首发病例发病-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趋势(rs=0.611,P<0.05)。 结论 2018年松江区诺如病毒聚集性及暴发疫情均发生于集体单位,高发季节为秋冬季,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及气溶胶传播为主,优势病原型别为诺如病毒GⅡ型。及时发现、报告与正确处置是防控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6年新会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校园内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新会区校园内发生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共发生12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病例122例,暴发率为1.14%,病毒分型为诺如病毒GII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呕吐、腹痛、腹泻等。疫情多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主要集中于冬春季节,以11月、12月为主;城乡和年级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幼机构和学校是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暴发防控的重点,应加强有关健康宣传教育,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减少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14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苏州市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2014年发生的14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病例肛拭子、粪便、呕吐物、水、环境涂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2011-2014年,苏州市共报告14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罹患率波动范围为0.89%~21.18%。14起疫情中12起(85.71%)发生于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医院、农村各1起。全年均有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发生较多。仅1起查明与二次供水受到污染有关,13起未证实暴发原因。核酸检测结果12起由诺如病毒GII基因组引起,2起由GI基因组引起。结论诺如病毒已成为苏州市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托幼机构和学校是高发场所,GII基因组是主要基因组。在暴发疫情处理中,应加强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安庆市某中学暴发的急性胃肠炎疫情进行病原鉴定,并进一步对部分基因序列测序分析,以确定其基因亚型。方法对采集的13份肛拭子,3份生活饮用水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GI/GII型检测,对阳性标本的病毒VP1区部分核酸序列测序和基因库数据比对,并采用MAGA5.0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在13份肛拭子样本7份诺如病毒阳性中,6份属于GI.3型,1份属于GII.17型;3份生活饮用水样本GI.3和GII.17型均有检出。结论该起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为GI.3和GII.17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市不同类型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学校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期间学校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41起,报告病例2 444例,罹患率为2.96%。5年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疫情数最多(25起,占60.97%);大专院校罹患率最高为5.10%,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期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为4 d,疫情持续时间为7 d;不同类型的学校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3,P<0.01)。结论 小学是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大专院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间中山市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中山市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依据。 方法 收集2013—2017年间中山市20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病例标本,采用 RT-PCR方法测定诺如病毒VP1基因全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 20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及小学,占疫情总数的80.0%(16/20)。获得了77株病毒的VP1基因全序列, 20起疫情分别由GII.4 Sydney_2012(25.0%, 5/20),GII.3(25.0%, 5/20),GII.17(25.0%, 5/20),GII.2(15.0%, 3/20),GII.21(5.0%, 1/20),及GII.6(5.0%,1/20)亚型引起,5起暴发中GII.4 Sydney_2012分为两个不同分支。 结论 GII.17型为中山市新发现流行毒株,2016年底发现的两起GII.4 Sydney_2012区别于以往出现GII.4 Sydney_2012,可能为新亚型的重组毒株(GII.P16-GII.4 Sydney_2012)。VP1基因序列分析可作为有效的诺如病毒分型工具, RdRp基因分析应作为重要补充以确定毒株的重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类似事件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诺如病毒调查问卷,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荧光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此次疫情共有诺如病毒感染病例47例,采集现症患者粪便标本3份,经检测3份为诺如病毒GII阳性;罹患率为27.65%。平均年龄51岁,临床表现为腹泻(100.00%)、腹痛(80.85%)、恶心(89.36%)、呕吐(8.51%)等等胃肠道症状。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GII型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供水管网泄漏为本次疫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南岸区14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及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探索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内收集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8年重庆市南岸区累计报告诺如病毒感染聚集及暴发疫情14起,占全区事件发生总数的63.64%。累计报告发病268例,平均罹患率为2.19%;疫情发生时间主要在11月份(6起);幼儿园报告疫情起数最多(7起),其次是小学(5起);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80 d;14起疫情均由诺如病毒GⅡ型基因组引起,传播途径主要以人传人为主。  结论  学校是诺如病毒疫情发生高发场所,需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呕吐、腹泻症状监测,督促学校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牡蛎养殖区人群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特征,研究病例监测对暴发的预警作用。方法 2014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牡蛎养殖区选取部分社区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回顾其过去4周内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采用实时RT-PCR与半巢式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测序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调查共发现75例急性胃肠炎病例,年发病率为0.10次/人年;诺如病毒阳性率为20.0%(15/7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诺如病毒优势流行株为GII.4 Sydney 2012;发现新型GII.17变异株,检出时间为2014年3月。结论 GII.4 Sydney 2012仍是引起当地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流行株,在牡蛎养殖区哨点医院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监测中发现的GII.17变异株对2014年冬季的暴发流行具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广西诺如病毒聚集和暴发疫情报告及个案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比较罹患率、报告及时性、建立病例地理分布等指标。结果 2016—2020年广西共发生诺如病毒疫情50起,累计病例数2 707例,疫情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33.75%;50起疫情发生于城市29起,农村地区21起,罹患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 58.863,P<0.001),疫情主要发生场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共38起,占总报告数的76.00%(38/5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20岁年龄组,占74.17%(2 008/2 707);疫情分布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在一个潜伏期(1~2d)内疫情报告率为74.00%;对50起诺如病毒疫情进行基因分型,诺如病毒GII型感染占86.00%(43/50),其次混合型GⅠ和GⅡ基因型并存占8.00%(4/50)。采集病例肛拭子664份和外环境标本361份,检出率分别为51.66% (343/664)和9.44%(42/361)。结论 广西诺如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疾控中心在监测的基础上做好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提高集体单位应对疫情能力及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12.
胡喜梅  宋现  聂宇涛 《中国校医》2021,35(8):585-588
目的 调查分析某小学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查明原因,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出现病例1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班级罹患率25.00%(12/48)。2份肛试子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首发病例可能为食源性感染,续发病例呈点源暴发特征,发病曲线有一明显单峰。主要危险因素为近距离(1 m内)暴露呕吐物(OR=15.00,P<0.01))和参与呕吐物清理(OR=15.40,P<0.05)。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原因可能是首发病例发生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其呕吐物污染教室环境,引起诺如病毒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点源暴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标本进行腹泻相关病毒检测。结果 2013-2016年西城区共报告15起聚集性疫情,每起疫情发病人数在8~37例之间,罹患率在13.7%-53.3%之间。疫情流行期中位数为3d。四年报告疫情起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其中12月至次年4月共报告10起(66.7%)。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 10起(66.67%)。采集患者、密接及食品从业者便标本共188件,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03件,阳性率为54.8%,其中患者便标本阳性率最高80.8%。除1起聚集性疫情由GⅠ组诺如病毒引起外,其余14起均由GⅡ组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201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冬春季高发,小学为重点场所,应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工作,加强食堂员工及隐性感染者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东城区诺如病毒疫情流行特征及分布特点,为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处理的诺如病毒疫情报告及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处理 6起由诺如病毒所致疫情,累计病例17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41例(41/174,23.56%),病原携带者1例(1/38,2.63%),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罹患率波动在9.00%~46.51%之间。疫情集中在初夏季节(3-6月)和秋冬季节(11月),其他月份无疫情发生。病例全部为学生,平均年龄(6.70±1.32)岁,男女性别比为1.20∶1。检出诺如病毒RNA阳性标本44件(44/135,32.59%),经基因分型结果显示,3起疫情是由如病毒GⅡ6型引起的,另3起疫情分别由GⅡ4型、GⅡ7型和GⅡ17型诺如病毒引起。结论 对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是今后诺如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疫情防控关键点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浙江省3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选择部分阳性标本扩增部分多聚酶区(RdRp)和衣壳蛋白区,同时采用3′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3′ends)扩增诺如病毒基因组3′末端,获得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2和ORF3序列.结果 3起暴发疫情共检测标本62份,诺如病毒阳性41份,其中诺如病毒Ⅰ(G Ⅰ)基因组阳性27例,Ⅱ基因组(GⅡ)阳性9例,G Ⅰ+GⅡ阳性5例.结果 显示,引起浙江省2008-2009年3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具有病毒基因型的多样性,包括G Ⅰ.8、GⅡ.b、GⅠ.2与GⅠ.6重组株、GⅠ.8和GⅡ-b混合感染.结论 诺如病毒是浙江省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呈现出病毒基因型的多样性,并在省内首次检测到诺如病毒的重组和混合感染毒株.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 of norovirus in 3 outbreaks of gastroenteritis in Zhejiang province. Methods During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fecal specimens of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3 outbreaks of acute viral gastroenteritis. Norovirus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RT-PCR. Part of the positive sampl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etected by RT-PCR.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Sequence analysis was undertaken based on partial sequence of 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and capsid protein gene. Some positive samples were amplified by 3' 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3' ends), 3200 bp in length. The exact whole ORF2, ORF3 and 3' untranslation regions(UTR)gene of norovims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There were in total 3 outbreaks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caused by norovirus being reported. A total of 62 stools were obtained from cases with acute gastroentefitis. Noro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41 cases including 27 strains of genogroup Ⅰ norovirus and 9 strains of genogroup Ⅱ norovirus, 5 strains of genogroup Ⅰ + Ⅱ norovirus. Four genotypes including G Ⅰ .8, G Ⅱ .b, G Ⅰ .2/0 Ⅰ .6 recombination together with co-infection of G Ⅰ .8 and G Ⅱ .b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 Norovirus was confirmed as the major cause of outbreaks of viral gastroenteriti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multiple genotype of noroviru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outbreaks. It was the first time to have found a recombinant of G Ⅰ .6 capsid and G Ⅰ .2 polymerase norovims as well as the co-infection of G Ⅰ .8 and G Ⅱ .b norovirus in the same sampl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6-2007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疫情患者的粪便标本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随机选掸部分阳性标本扩增部分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合诺如病毒I(GI)、Ⅱ(GⅡ)基因型参考株进行进化分析.结果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性胃肠炎共5起,发生时间均集中于9-12月,送检标本63份,诺如病毒检测阳性45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诺如病毒序列与诺如病毒GⅡ/4型参考株同源性最高,其中与北京2006年、荷兰2006年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最为接近,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8.5%~99.0%.诺如病毒与北京、荷兰流行的GⅡ/4型变异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 诺如病毒是浙江省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流行时间集中于秋季,其流行株为GⅡ/4型变异病毒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追踪其分子流行病学演变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哨点监测结合暴发疫情监测的方法,收集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标本,对细菌病原采用细菌培养、生化鉴定进行检测;对病毒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型鉴定,并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总阳性率为35.61%,病毒检出率20.26%高于细菌检出率11.26%,混合病原感染检出率为4.09%。细菌病原谱以沙门菌O∶4群鼠伤寒型为主,病毒病原谱以轮状病毒A组G9P[8]型和诺如病毒GⅡ.4Sydney[P31]型感染为主。不同监测、不同年份的病原谱构成及其基因型变迁规律各不相同:哨点医院监测细菌阳性率低而病毒阳性率高时,诺如暴发疫情随之增加;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感染为86.78%,其中69.43%为GⅡ型感染,12.42%为GⅠ型感染,混合感染占3.03%。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具有明显季节性,优势基因型为GⅡ.2[P16]占42.97%。 结论 2015—2020年湖南省感染性腹泻病毒类病原体高于细菌类,鼠伤寒沙门菌、A组轮状病毒G9P[8]和诺如病毒GⅡ.4 Sydney [P31]是最主要的病原体和优势血清/基因型;GⅡ.2 [P16]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优势基因型;通过连续哨点监测的数据支持,提前为暴发疫情做好了防控,促成了湖南省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现况描述,为合理有效防控校园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并整理2017—2019年湖南省上报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信息。结果 2017—2019年湖南省共报告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34起,共发病1576例,总罹患率为2.42%,疫情多发生在冬春季(27起,占79.41%);暴发场所以中学(21起,61.76%)为主;疫情中位报告时间为3.75天,达到峰值中位时间为3.83天,持续中位时间为6.96天,疫情报告时间越晚,事件持续时间越久(rspearman=0.832,P<0.05)。农村罹患率(2.60%)高于城区(2.31%)。近三年病毒基因型以GⅡ型为主(28起,占82.35%)。经水传播罹患率(3.74%)高于人传人的罹患率(1.36%)。结论 湖南省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多发生在中学,提示应加强学校疫情报告、饮水卫生监测及病原学监测等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