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广西青少年出现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就诊和确诊延误)情况及对疗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延误(就诊和确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2015年广西登记管理的10~19岁新发涂阳肺结核,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不同延误水平指标、预后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2 196例青少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6 d,确诊延误时间中位数为1 d。治愈2 122例,治愈率为9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就诊延误时间短,学生发生就诊延误时间较长的风险小于非学生患者。肺部有空洞患者就诊延误时间较长(OR=1.31,95% CI:1.10~1.57,P=0.002)。少数民族外地人口患者来源为转诊和追踪到位和肺部有空洞的患者发生确诊延误时间较长。治疗管理方式为全程督导和服药满6个月的患者治愈率更高。结论 广西青少年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时间低于普通人群,治愈率高于国家规划指标要求。就诊延误与患者职业、肺部空洞有关,确诊延误与民族、患者来源及肺部空洞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灰色定权聚类分析,对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各项工作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集群划分,达到科学防控和分类指导的目的。方法收集和汇总2016年全广西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年度报表,以市为单位计算主要工作指标,运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进行综合排名和聚类分析。按照聚类结果将各市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集群划分。结果结核病和艾滋病双向筛查指标达到了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但结核病和艾滋病综合治疗接受率偏低(57.044%),不同地区完成情况存在差异。通过关联度分析获得了以市为单位的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综合排名,与基准方案比较的关联度介于0.547-0.909;通过差异矩阵和差异距离矩阵,获得与排名临近地区间比较的灰色相似关系矩阵,灰色相关系数介于0.771-0.986。基于灰色相关系数绘制聚类系谱图,按照实数(λ)=0.15的水平,划分出4个集群(最好、较好、一般、较差)。结论灰色定权聚类法除了能够综合评价不同地区的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水平,还可以根据系谱图划分出来的工作指标及综合工作水平类似地区,科学识别同类的集群,为结核病防治规划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质量评价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特征变化,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历史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20世纪50~70年代为广西痢疾高流行期,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痢疾高流行地区逐步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转移和蔓延;每年3~9月为广西痢疾流行高峰期,但随着发病率下降,季节流行特征逐渐减弱;儿童、农民和学生人群报告痢疾病例较多,0~4岁组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已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已经不明显,但儿童、农民和学生等职业人群和低年龄人群仍然是痢疾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痢疾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0~2013年广西TB/HIV双重感染防治监测信息,评价广西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质量,为广西下一步TB/HIV双重感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3年广西各地上报的TB/HIV双重感染报表,分层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广西结核病患者的HIV检测接受率和HIV/AIDS患者的结核病筛查接受率均逐年提高(P<0.05);TB患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及HIV/AIDS患者TB检出率逐年下降(P<0.05);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接受率呈现出2011年有所下降,再逐渐提高的趋势(P<0.05);2010~2013年登记转归的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中抗TB成功治疗率为65.83%(2 067/3 140),肺外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较低,为61.30%(141/230),结核病病死率为1.24%(39/3 140)。结论广西的TB/HIV双重感染疫情随着TB/HIV双重感染防治综合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TB/HIV患者的治疗工作难度较大。今后应建立有效的部门沟通合作机制,加强对患者的治疗管理和关怀,尽可能减少治疗失败和死亡。  相似文献   
5.
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关男性HIV感染者精液和血液中病毒差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从HIV在精液和血液中释放的规律、HIV在精液和血液中毒株序列的差异尤其是耐药毒株的位点差异,以及产生HIV精、血毒株差异的可能机制进行阐述,为了解男性传播HIV的精、血病毒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西钦州市一起本地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调查处置过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本起疫情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和专题分析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COVID-19疫情自2022年3月12—24日共持续13 d,报告感染者97例。男性49例,女性48例;年龄中位数M(P25,P75)为32岁(17,44.5);无症状感染者79例,确诊病例18例。潜伏期中位数为3 d,潜隐期中位数为2 d。共排查出密接3 841人,61人转为感染者,密接续发率1.59%。明确家庭内传播的疫情共8起,家庭续发率为65%(95%CI:20%~100%);涉及3起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娱乐会所包厢内聚集、婚礼聚餐、新居宴聚餐,罹患率分别为63.64%、9.38%、12.16%。疫情首先在娱乐会所包厢内暴发,最长的传播链至少传至5代。病毒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2变异株。结论 通过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分析发现,早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用广西2003年-2010年从现症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分离出的脑膜炎奈瑟菌(Nm)进行12种药物的体外敏感实验,了解广西脑膜炎脑瑟菌的耐药性并指导流脑的防控工作。方法:运用E-test法检测A、B、C、W135群共计33株脑膜炎奈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33株菌对6种治疗用药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美罗培南100%敏感,6种预防药物四环素27.27%敏感,利福平100%敏感,阿奇霉素100%敏感,环丙沙星60.61%敏感,左氧沙星60.61%敏感,复方新诺明仅6.06%敏感。结论:广西部分脑膜炎奈瑟菌已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提示在流脑防控工作中应慎重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西居民流脑带菌情况和抗体水平,为科学防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柳州市、百色市、贵港市和合浦县作为监测点,在流脑流行前期按年龄段抽取部分居民采集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和血液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监测点共抽样896人,人群带菌率3.7%.抽样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群77.23%、C群64.96%、Y群39.90%、135群43.03%;流脑抗体中位值分别为:A群13.07mg/ml,C群4.49mg/ml,Y群<2mg/ml,W135群<2mg/ml.结论 监测点居民对A群、C群Nm所致流脑有一定抵抗力,对Y群、W135群Nm所致流脑则免疫力较低.0~2岁幼儿是易于受各型流脑侵犯的重点人群.广西应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合理选用疫苗,加强对薄弱人群重点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腹泻病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了解其诊治行为特征和治疗费用负担.方法 从腹泻病发病率较高的柳州市和罗城县城乡居民中搜集腹泻患者,调查腹泻病患者诊治行为和治疗费用使用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泻病患者就诊率为28.28%(125/442);50.91%(225/442)的患者购药在家治疗,20.81%(92/442)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腹泻患者以就诊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为主,就诊率冬季高于夏季(P<0.001);<5岁儿童就诊率较高;腹泻病例就诊治疗费平均41元,其中,门诊40元,住院533.5元,村/个体诊所20元,乡镇/社区医院99.5元,县级以上医院100元;在家自治费平均3元;就诊治疗费高于在家自费治疗(P<0.001),住院治疗费高于门诊治疗费(P<0.001);在乡镇/社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就诊治疗费高于村/个体诊所(P<0.001).结论 腹泻病以就诊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病后就诊率偏低,而治疗费并不低;应采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就诊意识,并加大基层卫生服务和腹泻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以有效降低腹泻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