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5—2018年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中获取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急性心脑血管病共报告发病例数35628例,粗发病率为528.23/10万(标化发病率为466.97/10万),发病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P<0.05),急性心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50.46/10万(标化死亡率125.28/10万),粗病死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P<0.05)。年轻人群(35岁至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分别占总数的30.53%、68.09%。男性各病种类型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比女性大。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存在季节分布特征,以冬春季的12月和1月发病明显。结论 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是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州市白云区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白云区各监测点医院上报的、由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和审核的心脑血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户籍居民2013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28.86/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56/10万;死亡率为33.2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72.07/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85.20/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3.6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2.81/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99.36/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8.21/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29.4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5.01/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6.21%,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0.00%。结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7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55 669例,发病率为741.6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97.35/10万;死亡14 658例,死亡率为19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2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718.34/10万,死亡率为167.21/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435.48/10万,死亡率为89.78/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87/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16.82/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2.10/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03.1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发病和死亡均集中在75~岁组人群,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的83.22%,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4.40%。心脑血管疾病以脑卒中为主,不同类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结论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59 291例,发病率为806.67/10万,标化发病率为574.32/10万;死亡13 672例,死亡率为186.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5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907.56/10万,死亡率为209.28/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704.92/10万,死亡率为162.54/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09/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82.58/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9.07/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96.94/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94%,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99%。结论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资料,对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海安县≥65岁人口占总人口17%,心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占全死因的39.23%。心肌梗死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32.27/10万、1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24.60/10万、10.87/10万;脑卒中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299.93/10万、133.45/10万;脑卒中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131.53/10万、48.11/10万。各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为226.31/10万,占76.87%。不同性别人群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结论提示海安县心血管病流行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一、二级预防,针对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4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江阴市监测病种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分析该市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4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总发病率为723.59/10万,以脑血管病为主,占心脑血管病发病总数的94.37%。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3.90/10万,占总死亡原因的第2位。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后应重点加强对中老年居民尤其是男性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急性心肌梗死系统南山区2013-2016年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深圳市南山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 2013-2016年深圳市南山区AMI新发2 054例,死亡343例。男性、女性AMI发病率分别为60.85/10万和20.47/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94.89/10万、88.89/10万)。男性、女性AMI的死亡率分别为9.46/10万、4.22/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57/10万、20.17/10万)。男性AMI发病平均年龄为(60.43±14.67)岁,女性为(71.75±12.78)岁。男性死亡平均年龄为(63.44±17.71)岁,女性为(77.43±12.86)岁。男性、女性AMI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结论 南山区2013-2016年AMI发病率、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AMI总体发病率趋于稳定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其中脑卒中报告发病率237.99/10万,标化发病率244.12/10万,发病以脑梗死为主,冠心病报告发病率80.09/10万,标化发病率82.27/10万,发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亡率132.43/10万,标化死亡率136.21/10万,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0.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4/10万,死亡以脑出血为主,冠心病报告死亡率52.29/10万,标化死亡率53.78/10万,死亡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χ2发病=64 537.26,P=0.000;χ2死亡=32 646.53,P=0.000),且男性均高于女性(χ2发病=194.66,P=0.000;χ2死亡=178.54,P=0.000),发病与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38.03%。 结论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复发率和报告死亡率呈“三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发病与死亡以脑卒中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的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昌市城区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宜昌市健康大数据平台2015—2019年监测数据,采用年估计百分比评价AMI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2015—2019年宜昌市AMI新发病例1976人,粗发病率41.96/10万,标化死亡率87.52/10万,男性AMI粗发病率为57.69/10万,女性粗发病率为29.8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01);2015—2019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838人,粗死亡率39.03/10万,标化死亡率27.27/10万,男性AMI粗死亡率为44.03/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3.3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01),男性、女性AMI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2015—2019年宜昌市AMI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处于全国中等偏低水平,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率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其中男性、≥60岁的老年人情况更为严重,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苏州市相城区胃癌发病和死亡特征,为相城区开展胃癌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20年相城区胃癌发病和死亡的数据,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2006—2020年,苏州市相城区胃癌新发病例为4 751例、死亡3 151例,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分别为80.20/10万和53.19/10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2.19/10万和26.55/10万。2006—2020年,相城区胃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胃癌平均发病年龄由64.26岁上升至70.22岁,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相城区胃癌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江苏省和全国水平,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胃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斌  张金玲  陈希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9-2520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各类监测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对预防控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监测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收集浦江镇监测病种的发病率、死亡率资料,与上海市同期数据做出比较,对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浦江镇监测病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7/10万、9.2/10万、38.5/10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数量随之增加,80岁以上居民占30%以上,其中卒中未分型(脑中风)、冠心病死亡人群中80岁以上患者占60%以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或死亡的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占40%以上,其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80%以上,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覆盖、分片负责的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飞  周权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8):961-963
目的 了解常德市鼎城区居民2013-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利用鼎城区2013-2015年各年度死因登记资料及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健康寿命年损失年等指标。结果 2013-2015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6 207人,粗死亡率为257.5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2.27/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75.69/10万和233.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按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进行排序如下: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循环系统其他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炎症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平均每千人健康寿命年损失(YLL率‰)为20.77人年,标化后YLL率‰为18.57人年,平均每位因心脑血管疾病死者健康寿命年损失(YLLd) 8.07人年。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鼎城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已成为鼎城区居民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目标人群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烟台市2012 - 2018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死亡流行趋势以及疾病负担,为制定本地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烟台市2012 - 2018年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运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采用WHO推荐的疾病负担分析方法,计算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结果 烟台市2012 - 2018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年均报告发病率546.40/10万(标化发病率273.56/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232.93/10万(标化死亡率104.76/10万),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分别为11.55%和9.25%;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82%和 - 6.34%。烟台市脑卒中的DALYs强度为17.35人年/千人,冠心病急性事件的DALYs强度为11.51人年/千人,二者死亡负担所占比例均大于失能负担,且男性DALYs强度均高于女性。60岁以后均明显增加,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结论 烟台市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应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和适合烟台当地特点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及其潜在寿命损失,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平均减寿年等指标。结果 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19.96/10万,标化率为150.58/10万,男性死亡率(231.77 /10万)高于女性(197.32/10万);0~14岁组、15~44岁组、45~64岁组、65岁以上组死亡率分别为1.02/10万、13.02/10万、133.10/10万以及1 370.20/10万。2017年泸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41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增加4.18岁,其中男性增加3.76岁,女性增加4.61岁;去除脑血管病与心脏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2.52岁与1.97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PYLL为70 524人年,PYLLR为14.59‰,AYLL为11.77年/人,男性PYLL、PYLLR与AYLL(48 220人年、18.93‰、12.43年/人)均高于女性(22 304人年、9.56‰、10.56年/人),脑血管病导致了最多的寿命损失(37 988人年、7.86‰、11.16年/人)。结论 泸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重,在男性中导致了更高的期望寿命损失与潜在寿命年损失,6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主要人群,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死亡登记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预计2022年及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 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户籍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180.45/10万(男性203.79/10万、女性156.72/10万、心脏病99.27/10万、脑血管病81.18/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为0.40%,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平均标化死亡率为81.94/10万(男性102.91/10万、女性60.81/10万、心脏病45.03/10万、脑血管病36.90/10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为-2.66%,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除80~84岁组外,35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照2012—2018年变化速度预测,2022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191.13/10万,2030年为201.64/10万。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以达到健康中国行动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四川省全人群死因监测地区2002—2010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资料,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构成、死亡率变化特点、城乡、性别、年龄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是四川省居民的首要死因,在全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当中,以脑血管病为主,占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的59.46%。2002—2010年,四川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波动性上升,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高于心脏病,但心脏病标化死亡率的上升幅度和速度均大于脑血管病。城市居民心脏病的死亡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879,P〈0.01),但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低于农村居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6817.804,P〈0.01)。男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30,P〈0.01;χ2=1613.255,P〈0.01)。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55~岁年龄组开始明显升高。结论四川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变化特点、城乡分布、性别分布存在差异,55岁以上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高危年龄段。  相似文献   

17.
习婧媛  韩颖  陈湘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19-2125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我国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 数据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数据资料,运用Joinpoint模型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解释该趋势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9年我国居民四种慢性病的粗死亡率由456.22/10万上升至556.00/10万,标化死亡率由541.40/10万降至419.83/10万。死亡率变化是人口构成和其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构成因素促进了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上升,贡献值分别48.52/10万、5.12/10万、135.28/10万、38.39/10万;其它危险因素促进糖尿病死亡率上升,而驱使另3种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值分别- 23.11/10万、1.27/10万、- 55.87/10万、- 49.83/10万。结论 我国综合防控重大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上述疾病依然是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海门市居民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居民疾病死亡率来探讨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海门市人口死因资料,应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海门市居民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男性从1989年的1.98/10万、83.44/10万、20.22/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9.74/10万、180.69/10万、44.21/10万;女性从1989年的4.52/10万、107.84/10万、27.8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22.95/10万、175.29/10万、62.53/10万,糖尿病的上升幅度特别明显,男女分别上升9.97倍、5.08倍。脑血管疾病(男r=0.922,女r=0.933)、心血管疾病(男r=0.902,女r=0.910)的死亡率与糖尿病的死亡率呈显著相关(P〈0.001),且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间也有相关性(男r=0.926,女r=0.939,P〈0.001)。结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与糖尿病的死亡率呈显著相关,临床学与流行病学专家应携手针对三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