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204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50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54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发生PVT30例,未发生PVT174例;发生PVT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血液流速及术后并发症与未发生PVT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脏部分切除术后患者PVT的发生率明显比脾脏切除患者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液流速及术后并发症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PVT形成的危险因素,脾脏部分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断流术后P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预测PVT的方法。方法选择皖北煤电集团集团总医院肝胆胰外科2015年1月~2019年6月间,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术后(4周)PVT的发生率为37.0%(20/54),单因素研究分析表明门静脉直径增宽、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门静脉压力降低、D-二聚体、手术前后血小板比值与PVT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是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压力、D-二聚体、手术前后血小板比值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尤其以监测D-二聚体对预测术后PVT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1例死于腹水感染及呼吸衰竭,1例死于肝昏迷。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的原因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6例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运用Logit分析PVT形成的因素.结果 本组有9例患者发生PVT,发生率为16%,其中预防性抗凝组PVT发生率为11%,未预防性抗凝组发生率为21%.Logit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小板值和术中是否结扎脾动脉均与患者并发PVT无明显关系;而术后血小板峰值(≥300×109/L)和门静脉血流方向与患者是否并发PVT有明显关系.未预防性抗凝组PVT Ⅰ、Ⅱ、Ⅲ和Ⅳ级分别为2、3、1和0例,而预防性抗凝组PVT Ⅰ、Ⅱ、Ⅲ和Ⅳ级分别为1、2、0和0例.溶栓治疗PVT有效,经抗凝治疗后9例均顺利出院,无1例死于该并发症.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PVT患者中门静脉离肝性血流是决定性因素,血小板峰值≥300×109/L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其诊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抗凝溶栓治疗,预防性抗凝可以明显降低P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对4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先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术,再改为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全组患者均完成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 154±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5±7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1.6)d.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3例,腹水4例,胰漏1例,伤口裂开1例.无围手术死亡.结论 改良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性好,操作方便,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6.
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然是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之一,其操作简便,易标准化,止血效果好,对肝功能影响小。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部分病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对7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并脾肿大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及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本组7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2h,平均出血量430ml.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 ~2.0年,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配合熟练的团队中开展是安全可行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例骨髓增生性疾病致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无脾亢表现,3例术前有消化道出血病史,且均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栓形成。全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患者均出现PLT明显增高,2例经化疗后PLT下降至正常并稳定,2例死亡。结论骨髓增生性疾病所致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困难,治疗十分棘手,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但必须谨慎。术后应密切观察外周血血象,PLT〉1000×10^9/L应及时采取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54例和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脏切除前、后两组间门静脉自由静脉压(F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断流后FPP均较断流前有所升高,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显著降低门脉高压症术后PVT发生率,合理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可改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手术简便易行,是外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因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46例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科1988-1998年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6例,合并有胆囊结石者46例(16.1%,其中2例伴有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壁水肿增厚者145例(壁厚4-13mm),并发胆囊结石的46例患者的胆囊均增厚,本组在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一期切除胆囊者38例,治愈35例,死亡3例,另8例患者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术,3-6个月后二期行胆囊切除术,无1例死亡。结论 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可引起严重出血。故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肝硬化程度、肝门部血管扩张的程度、胆囊的炎症程度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Risk factors of portal vein thrombosis after surgery for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LU Xiang, ZHAO Qing-chuan, HAN Guo-hong, et al.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Surgery, Xijing Hospital of Digestive Diseas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Qing-chuan, E-mail: zhaoqc@fmmu.edu.c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 after surgery for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7 consecutive patients received splenorenal shunt combined with devascularization or splenectomy combined with devascularization between March 2008 and August 2010 in Xijing Hospital of Digestive Diseas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VT was 17.24% (15/87). In patients performed splenectomy combined with devascularization and performed splenorenal shunt combined with devascularization, the incidence was 19.70% (13/66) and 9.52% (2/21) respectively. Wider portal vein diameter, slower portal blood flow, increased portal vein pressure, higher levels of D-dimer and cholesterol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PVT positively in the univariate analyze (all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ge, sex, Child-Pugh class, fibrinogen, prothrombin time and platelets cou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PVT was detect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increased levels of D-dimer (OR=8.083??P=0.014) and cholesterol (OR=5.888??P=0.017)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PVT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Higher levels of D-dimer and cholesterol indicate a higher incidence of PVT after surgery for 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level of D-dimer and cholesterol for the prevention of PV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的28例BCS并发PVT患者(PVT组)与随机选取同期确诊的40例BCS未并发PVT的患者(非PVT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与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最佳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患者在门静脉血流速度、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PVT组,D-二聚体(DD)、脾脏厚度水平明显高于非PVT组(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DD、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67、0.61、1.23,均P0.05)。ROC曲线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对BCS并发PVT无诊断价值(AUC0.5),而DD、脾脏厚度的AUC分别为0.724、0.673,诊断BCS并发PVT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0.283μg/L、49.5mm。结论:血浆DD水平、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是BCS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DD0.283μg/L、脾脏厚度49.5mm的BCS患者,PVT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233例病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流速.结果: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占其中25.89%,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10.91%.与术前相比,血栓组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流速下降显著,无血栓组术后PV和SV的流速无显著下降.术后血栓组SV的流速与无血栓组病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在术前和术后的相同时间,病人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T延长时间两组手术前后及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高达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液流速减缓在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脾切除后病人血小板升高并非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在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LSED)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预测意义。 方法:选择47例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LSED患者,测定患者术前与术后1、7、14 d的血浆 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术后7、14 d行彩超检查明确有无PVT;对D-二聚体水平的LSED后PVT诊断效能行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结果:47例患者中有21例于术后发生PVT。PVT组与非PVT组患者LSED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持续升高,但PVT组术后7、14 d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VT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PL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LSED后PVT诊断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1(P<0.05)。 结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LSED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术后血浆D-二聚体持续较高水平(≥14 mg/L)者,发生PVT的危险性较大,应加强血栓监测及抗凝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与血栓形成部位及发生率的关系,探讨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7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脾切除+断流手术25例,选择性断流术15例,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断流的联合手术32例,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况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①术前在有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两组问各项凝血功能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唯门静脉血流速度在血栓组较无血栓组显著减慢(P〈0.05)。②术后有无血栓形成的两组间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差异,D-二聚体均较正常值为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行断流术的25例患者,在术后2周和2个月时,血栓形成率可达100%,主要为脾静脉血栓,其中12例(48%)合并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血栓。④选择性断流术后以脾静脉血栓为主,部分可向门静脉主干或分支蔓延,将胃冠状静脉一食管旁静脉闭塞;部分患者仅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胃冠状静脉-食管旁静脉,门静脉主干、分支及脾静脉均闭塞。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后2个月时血栓形成率最高(75%),至6个月时下降至41%,为3组中最低(P〈0.01)。主要为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除1例外,肠系膜上静脐-脾静脉-吻合口血流通畅。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术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改变无明显关系。无论何种手术,术后门静脉系统均有血栓形成可能,术式不同其血栓发生的部位可不同,血栓形成主要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联合手术后,虽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内可有血栓形成,但吻合口通畅,基本上无术后再出血,且肝性脑病发生率低、易被处理,应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围手术期的预防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病人70例,其中术后形成PVT组18例,术后未形成PVT组52例,对其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70例病人中18例出现PVT,发生率为25.7%(18/70)。PVT组与非PVT组围手术期一般资料中,PVT组手术时间为(190.1±37.7)min,明显长于非PVT组的(168.7±32.6)min(P=0.024);PVT组脾静脉直径为(10.4±2.7)mm,明显宽于非PVT组的(9.2±1.9)mm(P=0.043);PVT组门静脉直径为(15.1±1.8)mm,明显宽于非PVT组的(13.4±2.1)mm(P=0.024);PVT组术后3 d的D-二聚体值为(2.47±1.32)mg/L,明显高于非PVT组的(1.83±1.10)mg/L(P=0.047)。结论肝硬化脾切除术后PVT形成与手术时间、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术后3 d的D-二聚体值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这些指标观察来预测术后P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建立大鼠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诱导PVT,对照组仅开腹后行门静脉系统的游离。于术前、术后30 min以及术后3、6、12、24 h用血管超声多普勒观察两组PVT形成情况,测定两组大鼠静脉血P-选择素、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于24 h后处死所有大鼠,肉眼观察两组大鼠PVT形成情况同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死亡5只,未形成血栓大鼠6只,形成稳定的PVT大鼠34只(75.56%);对照组大鼠死亡2只,形成少量附壁血栓大鼠3只,未形成血栓大鼠40只,两组PVT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血栓长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两组大鼠血栓形成相关指标在术前、术后30 min及术后3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术后6 h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间断结扎阻断门静脉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符合临床实际的PVT大鼠模型,P-选择素、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术前门静脉血流速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同一外科小组行脾切除和断流术的连续4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术前1 d门静脉直径、流速以及术后7 d有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同时计算患者术前Child-Pugh评分.术后测量去脾脏血液后的脾脏重量,检测术前1 d、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PLT).并将患者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高速组与低速组,分别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13例(28.9%),血栓组(n=13)术前门静脉流速为(19.5±5.3)cm/s,其中12例低于25 cm/s[平均(18.4±3.8)cm/s],1例为32.3 cm/s;非血栓组(n=32)术前门静脉流速为(29.6±8.0)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速组(n=17)和高速组(n=28)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0.6%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比较两种分组的患者术前Child-Pugh评分、脾脏重量、手术前后PT和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cm/s作为指标预测术后血栓形成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70.6%.结论 术前门静脉直径增加及血流速度降低是导致术后门静脉系统发生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当门静脉流速降低(<25 cm/s)时,断流术后血栓发生率将显著增高.门静脉直径与血流速度存在负相关系,可根据门静脉流速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的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患肝内胆管结石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门静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其中22例患者有门静脉系的静脉血栓形成(血栓组),其余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术前所检测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剂(t-PA)水平及生化肝肾功能等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统计结果发现,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PVT形成的危险因素(OR=15.89,95% CI:3.89-71.36,P=0.002),研究未能提示年龄、性别、血小板数量和APTT等传统凝血指标是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其门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