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至今不甚清楚,近年来,有些实验研究揭示,鸡松果体切除术后可导致脊柱侧凸。这一发现为揭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了新的启事。因为这种实验性脊柱侧凸的许多特点同样也发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过程中。松果体切除导致其产物即褪黑激素的减...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褪黑素对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褪黑素在切除松果体鸡脊柱侧凸产生中的作用,阐明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与给药方式及给药剂量的关系。方法刚孵化的雌性国产绍兴鸡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孵化后第3d行松果体切除术。(1)10只作为对照,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2)其余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即M-5、M-10、M-20及M-40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5mg/kg、10mg/kg、20mg/kg与40mg/kg的褪黑素制剂,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3个月后对所有动物行X线检查,观察脊柱的变化。结果3个月时共有25只发生了的脊柱侧凸。对照组、M-5、M-10、M-20以及M-40组中脊柱侧凸的发病数分别为6只(66.7%)、5只(50.0%)、5只(62.5%)、4只(50.0%)和5只(50.0%)。平均Cobb角为26.7°、23.5°、21.7°、24.5°和23.2°。M-5、M-10、M-20、M-40与对照组在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平均Cobb角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并不能降低切除松果体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侧凸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在鸡脊柱侧凸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和持续光照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验证褪黑素在鸡脊柱侧凸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刚孵育出的WhiteLeghorn鸡50只,随机分为三组。(1)10只作为对照,未行任何处理,在控制白天12h光照(光照度为500lx)、夜间12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lx)条件下饲养。(2)20只在出生后3d时行松果体切除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制造鸡脊柱侧凸模型。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3)20只行持续光照(光照度为500lx),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达到“生理性松果体切除”的目的。(4)每月行X线检查,观察所有鸡脊柱的改变。(5)3个月时,留取所有鸡白天和夜间的静脉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结果(1)3个月时,对照组均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中,术后第1个月X线检查时即发现4只鸡出现明显的脊柱侧凸,侧凸在随后的2个月中进行性加重。在2个月时共有7只鸡出现明显侧凸。3个月时,11只鸡发生侧凸,发生率为55%,Cobb角为11°~85°,平均30.63°。持续光照组3个月时仍无脊柱侧凸发生。(2)对照组血清褪黑素呈现明显的白天低(平均10.6pg/ml),夜间高(平均110.4pg/ml)的周期性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血清褪黑素白天平均为8.4pg/ml、夜间平均为6.9pg/ml,其白天低、夜间高周期性变化消失;持续光照组中,血清褪黑素平均为10.8pg/ml。松果体切除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者们对褪黑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成就,也出现了不少的争论。笔者就此作一综述。1松果体切除与褪黑素及脊柱侧凸的关系松果体切除术可以造成鸡脊柱侧凸模型,但很多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进行松果体切除的动物一定会发生脊柱侧凸。Machida等[1]报道切除松果体的小鸡均发展成脊柱侧凸,而其他学者报道发生率为48%~70%。Machida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术后观察时间不同造成的。不管怎样,鸡松果体切除后可产生脊柱侧凸是一个实验事实。由于松果体的基本功能是产生褪黑素,因此,学者们认为…  相似文献   

5.
光照后鸡褪黑素变化与脊柱侧凸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强光照射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诱导与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相类似的脊柱侧凸畸形,以探讨褪黑素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关系。方法:30只1d龄雏鸡,置于24h持续强光照射的环境中,另外10只相同的小鸡置于普通光照环境中,光照时间为7Am至7Pm。从第2周开始,每周给小鸡摄脊柱片观察,另外在第4周2Am及2Pm时取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褪黑素水平,第6周时将小鸡处死。结果:①实验组实验结束时存活的25只中有7只出现了脊柱侧凸,发生率为(7/25)28%,Cobb角10°~14°;对照组鸡均未出现脊柱畸形。②4周时对照组鸡2Pm和2Am时血清褪黑素水平分别为51.02±3.74pg/ml和193.84±12.25pg/ml,表现出明显的昼低夜高的节律性分泌特征。③实验组鸡无论脊柱侧凸发生与否,2Am和2Pm时血清褪黑素水平分别为49.98±2.42pg/ml和50.60±3.15pg/ml,其节律性分泌特征消失。结论:昼夜持续强光照射可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使其丧失昼夜节律性分泌,并可诱导与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相似的鸡脊柱侧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在脊柱侧凸的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国内外学者已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脊柱侧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59年,Thillard首次报道鸡切除松果体可制造出与人类脊柱侧凸解剖特征类似的脊柱畸形,发展至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简易、可重复性强、易推广的建模方式。因此,对脊柱侧凸建模方式的深入研究仍然很有必要。本文将脊柱侧凸的建模方式按机制不同分为8类。  相似文献   

7.
脊柱侧凸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范宁  藏磊  海涌  杜鹏  袁硕 《中国骨伤》2018,31(4):391-394
脊柱侧凸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三维复杂脊柱畸形,常合并胸廓畸形、肩失衡等并发症。由于其尸体标本难以获取以及动物模型制作困难,致使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和图像处理的不断发展,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人类脊柱有限元数字模型的技术日臻成熟,已为脊柱侧凸的病理机制、支具的设计及应用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为脊柱侧凸生物力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建立高质量的脊柱有限元数字模型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但有限元建模方法多样且过程复杂,因而如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成为有限元研究者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章后,对脊柱侧凸有限元建模过程包括脊柱侧凸数据的获取方式、几何模型的建立、各组织材料属性及参数设定、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等方面作一综述,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测量侧凸脊柱高度损失方法的一种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侧凸脊柱高度损失方法的一种设想王伟,汪功久,高成杰,范时雨临床确定脊柱侧凸畸形程度的测量方法有Cobb法、Ferguson法及Moe法等。脊柱侧凸常伴有脊柱垂直高度的损失,本文介绍一种测量脊柱侧凸时脊柱高度损失的简便方法,以辅助确定侧凸畸形的严重...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初步应力统计分析,量化比较部分应力值.[方法]对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得目的原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上直接进行相关测最,并选取若干应力点分析止常载倚下目的受力情况.[结果]侧凸段各椎体楔性变在顶椎区域最大,椎体各点应力分布也呈现顶椎区域集目的现象,楔变和应力大小均呈现向端椎逐渐减小目的趋势.[结论]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脊柱侧凸各种条件下目的应力变化分析,为脊柱侧凸目的相关生物力学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脊柱侧凸患者对自行设计的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应用的依从性。方法将4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自身悬吊牵引,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牵引。结果观察组对牵引认知、牵引舒适情况、牵引耐受时间、牵引方式选择和主观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患者按计划完成牵引,而对照组仅为21.1%。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应用自制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可提高患者牵引依从性,为脊柱侧凸的术前准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柱侧凸的分类与手术治疗的关系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维矫正技术治疗10例脊柱侧凸(先天性5例,特发性5例)。结果随访6~30个月,10例脊柱侧凸矫正率平均4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明确分类、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是提高侧凸矫正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僵硬性脊柱侧凸前、后路松解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前、后路松解在僵硬性脊柱侧凸分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前、后路松解的手术适应证。方法:79例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均为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别一期行脊柱前路或后路松解,头颅骨盆环牵引2~5周,平均18d,二期行矫形内固定术。前路松解组40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2例。后路松解组39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0例。对两组患者松解术前、术后Cobb角及脊柱畸形改善率、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路松解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Cobb角由101°矫正至61°,特发性脊柱侧凸由96°矫正至53°;后路组先天性脊柱侧凸由106°矫正至78°,特发性脊柱侧凸由89°矫正至63°,脊柱畸形改善率前路松解优于后路松解(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路松解的脊柱畸形改善率明显优于后路松解,前路松解更适合于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一期松解,不适合行前路松解的患者可选择后路松解。  相似文献   

13.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脊柱侧凸可分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Ⅰ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Ⅱ型)和继发性脊柱侧凸(Ⅲ型)[1、2]。退变性脊柱侧凸在成年后才出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最为常见,近40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改进、分型方法的完善、麻醉技术的提高和术中诱发电位的监测及三维概念的引进等,使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就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和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脊柱侧凸患者对自行设计的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应用的依从性.方法 将41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自身悬吊牵引,观察组应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牵引.结果 观察组对牵引认知、牵引舒适情况、牵引耐受时间、牵引方式选择和主观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患者按计划完成牵引,而对照组仪为21.1%.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应用自制滑动式脊柱侧凸牵引床可提高患者牵引依从性,为脊柱侧凸的术前准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治疗脊柱侧凸的最新的手术技术进行综述,包括前后路脊柱融合技术、胸腔镜治疗脊柱侧凸技术,以及针对具有生长潜能的儿童性脊柱侧凸的非融合手术技术,包括:生长棒技术,VEPTR技术、椎体U形钉侧凸矫形技术,还有目前多用于僵硬性严重脊柱侧凸的多椎体楔形截骨术.通过回顾复习各种治疗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技术,继承发展适合不同类型脊柱侧凸类型的手术技术,提高脊柱侧凸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方法:2005年3月~2006年1月对北京市12个区县、73所医疗卫生监控点学校的5758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首先由学校校医或疾病控制中心的体检医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再由骨科医师对阳性或可疑阳性者进行复查;对医师检查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到医院行X线摄片检查。结果:共检出脊柱侧凸患者64例(Cobb角≥10°),患病率为0.11%。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59例,占92.19%,女性52例,男性7例,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36.147,P<0.001);先天性脊柱侧凸4例,神经肌肉源性脊柱侧凸1例。结论:北京市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为0.11%,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对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凸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矫治,对防治脊柱侧凸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引起疼痛性脊柱侧凸畸形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所致疼痛性脊柱侧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治的3例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合并疼痛性脊柱侧凸畸形病例的症状学、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痛症状消失,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继发的脊柱侧凸都得到了良好的矫形。结论: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引起疼痛性脊柱侧凸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切除,无需术后化疗与放疗,继发的脊柱侧凸多为功能性侧凸,不需额外矫形,若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可按脊柱侧凸的矫形原理进行侧凸矫形术。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柱照片采用Coob法进行测量 ,Coob角≥ 10°者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 :经三检诊断为脊柱侧凸者6 5 3人 ,脊柱侧凸患病率为 7 5‰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1‰ ,女性患病率 9 0‰ ,男 /女 =1/ 1 4 8。特发性脊柱侧凸6 33人 ,占 96 9%。结论 :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应大力提倡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工作 ,提高我国青少年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20.
脊柱侧凸手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随着各种新器械的诞生而得以迅猛发展。本文旨在综述脊柱侧凸手术技术的进展,讨论各种器械的优缺点,并概述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脊柱侧凸手术器械的进展 60年代开始应用和推广的Harrington器械[1]已成为脊柱侧凸手术中最常见的矫形和内固定方法,它同时又成了评价其他器械的标准。哈氏系统经过25年临床检验,证明是有效的。 矢状面的总体平衡(即生理弧度)极为重要[2,3];腰椎前凸对外观与预防疼痛,对步行时能量消耗的减低都很重要。圆头哈氏棒在矫正侧凸时无法保留胸谁的生理后凸和腰椎的生理前凸,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