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报告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为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微创开放式手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做3~3.5cm长的皮肤切口,剥离椎间的部分骶棘肌,咬除部分椎板上缘及小关节内侧缘后摘除髓核,并根据需要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21(平均11.5)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45例(75%);良12例(20%);可2例(3.3%);差1例(1.7%)。结论:微创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比传统的手术小,手术适应证比椎间盘镜手术宽,而且疗效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9年9月~2002年10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患者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13例获得3~19个月随访,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86例,良21例,可4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94.6%。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好等优点,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式的临床手术策略和适应证选择。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5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男29例,女23例;年龄21-67岁,平均41.5岁。病史2个月~3.8年,平均9.5个月。椎间孔内型(Ⅰ型)32例,椎间孔外型(Ⅱ型)11例与混合型(Ⅲ型)9例。L2-3 1例,L3-4 5例,L4-5 37例,L5S1 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和CT扫描,对部分患者还辅以脊髓和腰椎间盘造影、CTM和MR检查。分别采用YESS经侧后路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孔扩大成形术25例,METRx后路经横突间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13例,X—Tube后路经小关节突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4例。结果 52例患者经平均13.5个月随访,疗效按照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和Nakai分级评定。结果表明3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肢放射性疼痛(P〈0.05):术后优良率分别为:YESS手术84.0%,METRx手术84.6%和X—Tube手术92.9%:3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比较:YESS术的麻醉方式最简单、手术时间最短和创伤最小,特别适于单纯Ⅰ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METRx术特别适于单纯Ⅱ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而X—Tube术适于伴有腰椎退行性失稳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结论 临床上应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微创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经治疗证实的16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介入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其显著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介入治疗后经3~43个月随访,显效13例(81.25%),有效2例(12.5%),无效1例(6.25%)。结论 介入治疗对青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极好的疗效,除保守治疗外,介入治疗可作为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6,自引:4,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臭氧椎间盘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椎间盘膨出234例,突出361例,脱垂5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3~5ml,椎旁间隙注射10~15ml,O3浓度为30~50μg/ml。结果随访6~54个月.总有效率为80.2%。显效409例(68.2%),有效72例(12%),无效119例(19.8%),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顺性分析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MED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2例.男171例,女71例:年龄19—71岁,平均34岁。术前均行CT检查,常规扫描L3-S1三个椎间隙,48例术前行MR检查,检查结果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193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6例,三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手术切除单节段205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1例。结果:术后1-6d下床活动,平均2.2d,术后住院3~12d.平均5.2乱切口浅层感染1例,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2-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平均3.6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恢复原工作率52.4%,接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183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94%。术中发生硬膜及神经根袖损伤6例.椎间隙定位错误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经卧床制动、理疗和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行腰椎融合的指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在我国开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侯树勋等报告104例术后随访8~20年(平均12.66年)的优良率,开窗组为83.8%,半椎板切除组为77.3%,全椎板切除组为43.5%。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对2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典手术的病例随访3~10年以上,总优良率为85.71%,随访3~4年时(中期随访)的优良率95.58%,5~9年时(长期随访)为85.82%,10年以上优良率为75%。此两组报告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有良好的长期疗效。但在优良组的随访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在手术节段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 方法  1993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6 4例 ,其中再手术者 42例 (5 5 % )。再手术方式为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 2 5例 ,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6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9例 ,前路经腹膜外椎间盘切除 2例。 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 0月~ 81月 ,平均 5 2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19例 (45 3% )、良 14例 (33 3% )、可 6例 (14 3% )、差 3例 (7 1% )。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主要原因为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 ,术后出现腰椎节段性不稳定以及合并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中央椎管狭窄。如果再手术时机及再手术方式选择适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对行经椎问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平均6.7年随访研究,分析患者的术后症状缓解、恢复工作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临床疗效优良率86.6%,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为1月,恢复原工种,占83.9%。影像学结果表明手术节段椎间隙无明显的高度下降或间隙失稳表现。结论经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其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回植式髓核摘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8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回植式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28例经6~54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据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9%。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全椎板切除回植式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7.
18.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