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的应用价值,为BPH并发AUR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289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AUR者183例(AUR组),未并发AUR者106例(非AUR组).比较两组患者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tPSA/年龄、前列腺体积(PV)及PSA密度(PSAD)水平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不同tP-SA、PV及PSAD水平的分布率.结果 AUR组tPSA、tPSA/年龄、PV及PSAD均大于非AUR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Sperman's相关性分析表明,tPSA、tP-SA/年龄及PSAD间存在正相关性(r=0.921,P<0.05);tPSA与PV间呈正相关性(r=0.920,P <0.05).随着tPSA、PV及PSAD水平的逐渐增加,AUR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PSA的检测可作为BPH并发AUR的预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临床检测中应结合tPSA/年龄、PV及PSAD等结果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列腺癌检出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的关系。方法对134例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5区13针系统穿刺活检。根据PSA水平分为PSA≤4ng/ml组(7例)、4ng/mlPSA15ng/ml组(48例)及PSA≥15ng/ml组(79例)。测量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V)及PSAD,分析前列腺癌检出率及不同PSA、PSAD水平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V及PSAD的差异。结果前列腺癌总检出率为50.75%(68/134),前列腺患者共68例(前列腺癌组),非前列腺癌患者共66例(非前列腺啊组)。PSA≤4ng/ml、4ng/mlPSA≤15ng/ml及PSA15ng/ml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14.29%(1/7)、20.83%(10/48)及72.15%(5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4ng/ml时前列腺癌检出率随着PSA值的增高而上升。134例患者PSAD值为(1.09±1.72)ng/(ml·cm3),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95.59%(65/68),特异度为51.52%(34/66),阳性预测值67.01%(65/97),阴性预测值为32.99%(32/97)。4ng/mlPSA≤15ng/ml组中,以PSAD≥0.19ng/(ml.cm3)为截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0.00%(8/10),特异度为71.05%(27/38),阳性预测值为42.11%(8/19),阴性预测值为57.89%(11/19)。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值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PV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4ng/mlPSA≤15ng/ml组中,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PSA及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列腺癌患者PSAD高于非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血清PSA及PSAD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出率有关,PSA15ng/ml应行穿刺活检,PSAD对4ng/mlPSA≤15ng/ml的患者是否应行穿刺活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并利用本数据验证解放军总医院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301模型)。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233例患者在我院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或前列腺电切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9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38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游离PSA百分比(f/tPSA)、PSA密度(PSAD)及(f/t)/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PSA10.1~20.0ng/mL和20ng/mL范围内,f/tPSA、PSAD及(f/t)/PSAD三者在两组患者间均有差异(P0.05)。在tPSA 10.1~20ng/mL范围内,301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f/tPSA(P0.05),而与PSAD、(f/t)/PSA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D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f/tPSA(P0.05),与(f/t)/PSAD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f/tPSA和(f/t)/PSA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PSA20ng/mL组中,301模型明显低于其他指标(P0.05),而f/tPSA、PSAD及(f/t)/PSAD三者间ROC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tPSA、PSAD及(f/t)/PSAD均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f/t)/PSAD的诊断效能受f/tPSA和PSAD的影响;在tPSA 10.1~20.0ng/mL范围内,301模型比其他指标具有更高的预测前列腺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利用PSA及其相关参数建立能够简便查询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查询表.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收集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ree PSA,fPSA)和总PSA(total PSA,tPSA)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并利用相关因素建立前列腺穿刺阳性结果查询表.结果资料完整且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纳入研究,共1077例.根据PSA水平分为0~2.5、2.6~4.0、4.1~10.0、10.1~20.0和>20.0 ng/ml 5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20.9%、20.0%、37.3%、48.1%和80.2%,随着PSA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PSA、fPSA和前列腺体积均为前列腺癌的独立性预测因素,tPSA、fPSA百分比(free to total PSA,f/tPSA)和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利用上述3个指标建立前列腺阳性穿刺查询表.结论本研究根据 tPSA、f/tPSA和PSAD建立的查询表为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提供了一个简便实用的阳性率查询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寻找廉价且较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具有更高效能的早期前列腺癌(PC)检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PC患者(PC组)、15例偶发前列腺癌(iPC)患者(iPC组)和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BPH组)初诊时的年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前列腺体积、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检测结果。对比分析3组样本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PSA密度(PSAD)、tPSA(ng/mL)与Hb(g/L)比值(tPSA/Hb)、tPSA(ng/mL)与Alb(g/L)比值(tPSA/Alb)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Hb、Alb基线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PH组与iPC组之间tPSA、PSAD、tPSA/Hb、tPSA/Al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P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tPSA仅在BPH组和P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iPC组与PC组之间tPSA/Alb(P0.001)的差异较PSAD、tPSA、tPSA/Hb(P0.01)更为显著。结论 常规检测方法不易鉴别BPH和iPC,但结合Alb校正的tPSA可能提升PC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然而穿刺诊断的总体阳性率仍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体积(PV)、PSA密度(PSAD)、移行带PSA密度(TZPSAD)和复合PSA密度(CPSAD)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在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PSAD)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和入院时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水平,超声或MRI测量患者前列腺三横径的大小。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fPSA/tPSA、前列腺体积、PSAD和fPSAD,再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绘制游离PSA密度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通过曲线确定游离PSA密度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界值,再使用卡方检验,从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诊断符合率及Kappa值等方面比较tPSA、fPSA/tPSA、PSAD及f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评价fPSAD的水平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94例,其中前列腺癌144例(36.5%),前列腺增生250例(63.5%)。f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最佳临界值为fPSAD=0.06,此临界值的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89.6%)、约登指数(0.653)和诊断符合率为(84.5%)。tPSA、fPSA/tPSA、PSAD及f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Kappa值分别为0.034、0.207、0.231和0.662。当PSA≤4 ng/mL、4 ng/mLPSA≤10 ng/mL及PSA10 ng/mL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1.8%、12.5%和47.3%,fPSAD预测前列腺活检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87.5%和83.5%。结论:当临界值为0.06时,fPSAD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准确性优于tPSA、fPSA/tPSA和PSAD,是前列腺癌诊断和预测穿刺结果的最佳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8点及12点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前列腺体积(PV)对前列腺癌检出率(PCD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因PSA异常增高而接受首次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相关资料,其中132例患者接受8点穿刺,128例患者接受12点穿刺。结果依据PSA、PV、PSA与PV及PSAD,患者被进一步分组。8点及12点的总的PCDR没有显著的差异,在PV≥45mL、PSA≥10ng/mL且PV≥45mL及0.15ng/(mL·cm3)≤PSAD≤0.25ng/(mL·cm3)组中,12点的PCDR明显高于8点。结论 8点及12点前列腺穿刺总的PCDR没有显著区别(P0.05),但在PV较大同时PSA较高或者PSAD处于中等大小时(0.15~0.25)ng/(mL·cm3),12点的PCDR明显高于8点(P均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ROC曲线分析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总PSA(tPSA)和游离PSA/总PSA(fPSA/tPSA)3者在PSA灰区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tPSA在4~10ng/ml之间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5例和前列腺癌患者31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PSA和fPSA,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fPSA/tPSA和PSAD.比较BPH组和PCa组间tPSA、PSAD和fPSA/tPSA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在ROC曲线卜的面积、各指标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PCa组与BPH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PSA/tPSA比值较BPH组降低(P<0.01),PSAD值较BPH组升高(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为fPSA/tPSA>PSAD>tPSA.在诊断敏感性相同的情况下,fPSA/tPSA比值诊断特异性高于PSAD的诊断特异性.当fPSA/tPSA临界值取0.16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7.7%和79.7%,PSAD临界值取0.12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1.3%和62.7%.结论 当tPSA在诊断灰区时,PSAD和fPSA/tPSA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fPSA/tPSA较PSAD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PSA 4~10ng/mL)患者中,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f/t) PSA/PSAD值对穿刺病理结果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受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的患者929例,对其中249例PSA 4~ 10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38例(15.26%),前列腺增生组(BPH组)211例(84.74%).对患者年龄、tPSA、f/tPSA、体积、PSAD、(f/t) PSA/PSA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tPSA、体积、(f/t) PSA/PSAD水平,BPH组大于PCa组;在tPSA、PSAD水平,PCa组大于B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患者中f/tPSA或PSAD异常者32例,占84.21%:BPH组中f/tPSA或PSAD异常者110例,占5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2,P <0.005).结论 f/tPSA和PSAD异常对PSA灰区的患者是否行前列腺穿刺具有指导意义.如果f/tPSA和PSAD结果相矛盾,f/tPSA联合PSAD、PSAD联合(f/t) PSA/PSAD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预测BPH发生急性尿潴留(AUR)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9月收住我院确诊为BPH的患者临床资料,共386例,将其分为尿潴留组与非尿潴留组,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之间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是否存在差异,寻找能够准确预测尿潴留的临床指标;应用Sperman's相关分析,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相关指标预测AUR的分界值。结果:尿潴留组中tPSA、PV、PSAD均明显高于非尿潴留组,上述指标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随着tPSA、PV、PSAD的增高,尿潴留的发生率逐渐增加;tPSA、tPSA/年龄、PSAD的ROC曲线下面积大致相同。结论:tPSA、tPSA/年龄、PV、PSAD可作为前列腺增生发生AUR的预测因素,从而对是否对疾病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及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游离PSA(fPSA)、fPSA与血清总PSA(tPSA)的比值 (f/t)跟年龄、前列腺体积 (PV)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42 5名老年男性进行前列腺指检 (DRE)和PSA测定 ,然后对其中tPSA >4μg/L者进行了随访复查 ,检查项目包括DRE、tPSA、fPSA和经直肠前列腺B超 ,并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142 5例调查者中 ,tPSA >4μg/L者 16 9例 (11.9%) ,其中 84例得到随访 ,发现tPSA、f/t与年龄无相关性 (P >0 .0 5 ) ,而PV与年龄呈正相关 (P <0 .0 5 )。 17例接受了前列腺穿刺活检 ,1例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 9例被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增生 (BPH) ,9例被证实为前列腺癌 (PCa)。BPH组与PCa组tPS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而两组P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PSA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瘤标 ,前列腺“6点法”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有效而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为阴性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为阳性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MRI为阴性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相关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27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 PSA)、前列腺体积(PV)和tPSA密度(PSAD)与MRI阴性且活检阳性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58,95%CI:1.010~1.108,P=0.017)、tPSA(OR=1.039,95%CI:1.014~1.065,P=0.002)、PV(OR=0.978,95%CI:0.962~0.994,P=0.008)和PSAD(OR=0.489,95%CI:0.313~0.764,P=0.002)是MRI阴性但穿刺活检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Logit P=IN{P/(1-P)}=-3.559+0.056×年龄+0.038×tPSA-0.023×PV-0.716×PSAD。当预测概率P0.20时,患者穿刺结果为阳性的可能性较大,模型预测概率的AUC为0.774。结论 年龄、tPSA、PV和PSAD是MRI阴性患者穿刺活检呈阳性的预测因素,运用预测模型可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相关新参数在前列腺癌(PCa)早期筛查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新参数前列腺游离抗原比值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PSA质量(PSAM)、PSA质量比(PSAMR)与总PSA(tPSA)、游离PSA(fPSA)、PSA游离抗原比值(f/t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等指标对PCa筛查的预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7例患者,其中病理确诊PCa317例,BPH 400例。当PSA在0~20ng/mL时,tPSA、f/t PSA、PSAD、(f/t)/PSAD、PSAM及PSAMR在PCa组和BPH组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当PSA在20~100ng/mL时,除f/t PSA外(P0.05),tPSA、PSAD、(f/t)/PSAD、PSAM及PSAMR在两组中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PSAD在PSA灰区时诊断效能最高,取截点为0.475时,灵敏度为72.28%,特异度为61.07%。PSAMR在灰区外诊断效能较好,取截点为0.135时,灵敏度为66.17%,特异度为55.95%。而PSAM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广义对数线性模型探讨(F/T)/PSAD对血清总PSA(tPSA)4.0~10.0 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0月513例PSA4.0~10.0 μg/L、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162例、良性病变351例.记录血清tPSA、游离PSA (fPSA)和前列腺体积,分别计算PSA密度(PSAD)、fPSA百分比(F/T)和(F/T)/PSAD,构建PSAD、F/T和(F/T)/PSAD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广义对数线性模型比较相同高敏感性时(F/T)/PSAD与PSAD和F/T的特异性差异. 结果 前列腺癌组的PSAD为(0.34±0.21)μg/L2,高于良性病变组的(0.16±0.12)μg/L2(Z=一11.59,P<0.01);F/T为0.10±0.08,低于良性病变组的0.22±0.17(Z=-8.91,P<0.01); (F/T)/PSAD为(0.44±0.59) L2/μg,低于良性病变组的(2.03±2.26) L2/μg(Z=-11.93,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T)/PSAD的AUC为0.827,显著高于F/T的0.744(Z=2.86,P<0.01),与PSAD的0.819相近(Z=0.29,P=0.39);保持相同的高敏感性(90.1%),广义对数线性模型分析显示(F/T)/PSAD的特异性为65.0%,高于PSAD的51.3%和F/T的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F/T)/PSAD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医疗费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PSA 4.0~10.0 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在高敏感性时具有比PSAD和F/T更高的特异性,(F/T)/PSAD水平越低,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民族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清PSA、PSAD及前列腺体积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总结5年来前列腺增生症住院患者,其中汉族150例,维吾尔族114例,在检查治疗前行放免法检测血清PSA,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并分别计算患者的PSAD,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血清PSA、PSAD及前列腺体积的比较。结果维、汉民族各年龄段血清PSA及PSAD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SA及前列腺体积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它们之间关系呈正相关。两民族前列腺体积在60岁组和80岁组差异显著(P<0.05),维吾尔族明显高于汉族。结论两民族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间血清PSA、PSAD差异无显著性,且与前列腺体积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SAD是更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预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2004~2016年158例血清PSA位于4~10ng/ml且首次穿刺病理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行重复穿刺,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PSA、游离PSA(fPSA)/总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TZ)、超声检查(TRUS)、直肠指检(DRE)、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SAP)等重复活检结果的潜在预测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结果:158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25.9%(41/158),单变量分析结果中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指标包括Age、PV、f/tPSA、PSAD、PSAD-TZ、DRE、TRUS、Previous HGPIN、Previous ASAP(P<0.05),对以上所有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指标ASAP、HGPIN、f/tPSA、TRUS、DRE被纳入该模型。该模型AUC为89.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该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PSA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概率,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哪些PSA灰区患者更适合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的前列腺癌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探索如何提高灰区PSA水平的前列腺癌活检诊断率。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间,PSA介于灰区、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72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肛指检查、IPSS评分、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PSA密度(PSAD)、游离/总PSA(F/T)比值以及病理学酶标检查。结果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14例(19.2%),平均年龄(74.2±2.4)岁,IPSS(12.9±4.5),PSAD(0.29±0.04),F/T(0.11±0.02)。GS评分≤6共9例,GS=7共2例,GS≥8共3例。肛指有结节3例,无结节11例。TRUS低回声区2例,等回声区2例,回声不均6例,回声均匀4例。前列腺尖部穿刺阳性率占51.4%。结论PSAD和F/T在PSA灰区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SA灰区范围内,前列腺尖部是前列腺癌的高发部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共145例患者。入选标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10 ng/mL,4 ng/mL≤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tPSA)<10 ng/mL且f/t≤0.16,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或超声、MRI发现异常影像的患者;排除标准:tPSA>100 ng/mL,或穿刺病理为非前列腺腺癌的患者。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t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PSA密度等。结果 前列腺体积<25 mL(Ⅰ度)、25~55 mL(Ⅱ度)和≥55 mL(Ⅲ度)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1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1653,P=0.010)。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方法,提示:穿刺阳性率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而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9948,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V是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V为Ⅰ度相对Ⅲ度的优势比为6.268(95%CI:1.802~21.805,P=0.004);PV为Ⅱ度相比Ⅲ度的优势比为2.444(95%CI:0.962~6.205,P=0.060)。结论 对tPSA<100 ng/ mL的患者行前列腺穿刺,前列腺体积越小则是前列腺癌相对高发的危险因素,前列腺癌的穿刺阳性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拟建立包含常用临床指标及磁共振参数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结果、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结果(TRUS)、fPSA/tPSA、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动态对比增强、表观弥散系数(ADC)等临床及核磁共振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前列腺穿刺活检预测模型,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直肠指检结果、前列腺超声结果、ADC、动态对比增强及PI-RADS v2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分析显示fPSA/tPSA、经直肠超声结果、ADC及PI-RADS v2评分为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指标建立前列腺穿刺活检预测模型为P=1/1+exp[11.1–3.49×(fPSA/tPSA)–2.02×TRUS–1.59×ADC–1.73×PI-RADS]。结论 基于PI-RADS v2评分及ADC建立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预测模型,与单独应用PSA及其他临床指标相比能够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