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龄T3期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并输尿管皮肤造瘘的经验。方法:2004~2011年,47例超过75岁T3期膀胱肿瘤患者接受全膀胱切除并输尿管皮肤造瘘,9例为初发,38例为复发肿瘤,既往平均手术次数(2.7±1.7)次。25例(53.2%)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慢性疾病。所有患者于术中同时行双侧盆腔淋巴清扫,1例因尿道腔内肿瘤生长行尿道全切除并阴道前壁部分切除。术后输尿管内留置F7单J支架管并定期更换。以QLQ-C30(v3.0)中文版量表评价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平均时间(266±33)min,围手术期平均输血(728±309)ml。术后病理分级T2b2例,T3a26例,T3b15例,T4a4例,N214例,N31例。随访11~67个月,平均(32.4±15.1)个月。23例(48.9%)术后3~36个月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24例(40.4%)随访中死亡,17例死于肿瘤转移,7例死于非肿瘤相关原因。23例生存至今,19例(40.4%)无瘤生存15~67个月,平均(41.5±16.2)个月,4例(8.5%)带瘤生存19~30个月。17例(36.2%)出现并发症:7例单侧肾功能下降,1例双侧肾功能减退。11例经历至少1次肾盂肾炎(2例合并单侧肾功能减退)。32例完成术后6个月QLQ-C30测定,22例完成术后12个月测定,经统计检验,术后6个月患者情绪功能改变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的主观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与术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T3期膀胱肿瘤患者可耐受全膀胱切除,应于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区域,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对于高龄患者,输尿管皮肤造瘘并于输尿管内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是全膀胱切除后简便,安全,并发症少且处理简单的尿流改道方式。全膀胱切除术对提高高龄T3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主观健康状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比较,探讨2μm连续式激光治疗初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MIBC)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化分组方法,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400例初发膀胱肿瘤患者分为TURBT组及2μm连续式激光治疗组(TULVBT组),TURBT组行标准TURBT,TULVBT组采用2μm连续式激光汽化处理膀胱肿瘤后,以环形附件清理肿瘤基底部焦痂,随后改以膀胱镜行基底部活检。对疑有首次腔内手术肿瘤残余或术后病理缺少膀胱肌层者,于术后3~4周行重复TURBT(reTURBT)。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膀胱镜至术后2年,随后改为每6个月1次。结果:共292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其中TURBT组143例,TULVBT组149例,两组肿瘤相关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BT组手术时间(28.43±13.19)min,TULVBT组(31.51±12.80)min(P=0.044)。TURBT组中6例因闭孔反射致膀胱穿孔,其中1例中止手术,TULVBT组未出现严重术中并发症。44例接受re-TURBT,TURBT组17例(11.9%),TULVBT组27例(18.1%)(P=0.137),其中因切除物病理无肿瘤下膀胱肌层27例,TURBT组9例(6.3%),TULVBT组18例(12.1%)(P=0.088)。129例36个月内出现肿瘤复发,TURBT组61例(42.7%),TULVBT组68例(45.6%)(P=0.608)。平均无肿瘤复发生存时间TURBT组为(25.46±13.18)个月,TULVBT组(24.88±12.85)个月(P=0.729)。19例肿瘤进展,TURBT组11例(7.7%),TULVBT组8例(5.4%)(P=0.421)。结论:2μm连续式激光可作为治疗初发NMIBC的手段,辅以常规膀胱镜下活检即可获得较完整的肿瘤病理资料,可获得与TURBT相似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61岁。因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入院。体检:左输尿管近膀胱入口处有压痛。尿常规检查红细胞3301/ul。静脉肾盂造影(IVP)示左侧输尿管下段近膀胱人口处呈囊袋样膨大,其内可见小片状充盈缺损,边缘欠光滑,其上段输尿管无扩张,考虑为输尿管憩室内占位性病变。核素肾图显示左侧肾小球滤过率(GFR)为36.6ml/min,右侧GFR为48.1ml/min,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建立预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2004~2016年158例血清PSA位于4~10ng/ml且首次穿刺病理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行重复穿刺,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PV)、PSA、游离PSA(fPSA)/总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TZ)、超声检查(TRUS)、直肠指检(DRE)、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SAP)等重复活检结果的潜在预测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结果:158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25.9%(41/158),单变量分析结果中统计学上有意义的指标包括Age、PV、f/tPSA、PSAD、PSAD-TZ、DRE、TRUS、Previous HGPIN、Previous ASAP(P<0.05),对以上所有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指标ASAP、HGPIN、f/tPSA、TRUS、DRE被纳入该模型。该模型AUC为89.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该数学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PSA患者重复穿刺阳性的概率,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哪些PSA灰区患者更适合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重复穿刺活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浆膜间隧道技术(the serous-lined tunnel principle)在回肠原位膀胱输尿管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浆膜间隧道技术行原位回肠膀胱输尿管再植32例,其中膀胱癌27例,间质性膀胱炎5例.取40~45 cm末端回肠w成形原位新膀胱,双侧输尿管分别埋植w回肠新膀胱外两根浆膜间隧道中,以最小的张力吻合于回肠新膀胱.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行膀胱或储尿囊造影和IVU进行评价,造影显示64根再植入回肠新膀胱的输尿管功能良好,无梗阻或反流.结论:应用浆膜间隧道技术进行回肠原位膀胱的输尿管再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83岁的老李因血尿经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医生建议老李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听到“生癌”的消息,已让老李五雷轰顶,其后又听到要把膀胱切除的建议,更让老李无法接受。如果没有膀胱,小便将无时无刻从体内流出来,不但今后要每天守着尿袋,时时提防尿液漏出,更是无法洗澡擦身,不能出门走亲访友,身上散发的“尿骚臭”一定会让人退避三舍。  相似文献   
9.
下尿路症状与勃起功能障碍之间诊断与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了下尿路症状(LUTS)与阴茎勃起障碍(ED)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这一发现为两者的临床诊疗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揭示了LUTS和ED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并提示在两种疾病的个体化诊疗中应考虑到这种相关性。Ponholzer A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 J Impot Res,2007,19(6):544—550],提出LUTS和ED的相关性可能有以下五种机制:①Rho-激酶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游离黏膜组织重建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用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04年7月采用2种游离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73例复杂性尿道狭窄。术前42例已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余31例最大尿流率1.2~6.5ml/s。用游离结肠黏膜(n=22)重建尿道长10~18cm,平均13cm;用口腔黏膜(n=51)重建尿道长3~11cm,平均5cm。术后随访分别行逆行尿道造影及尿流率,部分患者行尿道镜检查。结果随访2~4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排尿通畅67例(91.8%)。发生再次狭窄4例,其中结肠黏膜重建者1例,口腔黏膜重建者3例;排尿欠畅2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尿道皮肤瘘2例;结肠腹壁瘘1例。1例结肠黏膜重建尿道者术后47个月移植物活检示结肠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基本无变化。结论口腔与结肠黏膜均可作为较理想的尿道替代物,口腔黏膜较适合狭窄段不长的尿道修复,结肠黏膜较适合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