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优良率66.7%,有效率77.8%。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及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以下肢麻木无力为主要症状,其中14例患者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胸椎X线片仅能提供有限的诊断信息,MRI和CT重建可清晰显示黄韧带骨化的范围、形态、椎管占位率及脊髓受压变性情况;联合应用“揭盖法”、“蚕食法”和“漂浮法”行椎管后路减压可安全有效地解除胸脊髓压迫;9例病变位于颈胸或胸腰移行区的患者附加关节突关节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1年均达骨性融合,无迟发性局部后凸畸形发生.[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确诊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术中尽量避免加重脊髓损伤,对病变位于颈胸或胸腰移行区的患者需附加后路融合和内固定.病程长短及是否合并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Scheuermann病引起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因Scheuermann病所致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共3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术后1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加重,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相应处理后获得治愈.平均随访20个月,获得较好的植骨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导致胸椎椎管狭窄的影像学特点,探讨改良椎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症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6—73岁,平均45.7岁。术前均行MR、CT检查以明确诊断。合并颈椎管狭窄3例、腰椎管狭窄5例,颈胸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者2例;合并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和椎间盘突出症9例。单节段3例,双节段12例,三节段11例,四节段以上5例。局限型6例,连续型17例,跳跃型8例。共94个病变节段,其中上胸段(T1~T4)23个节段、中胸段(T5~T8)19个节段、下胸段(T9-T12)52个节段。手术采用全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椎管扩大成形术。对9例合并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和椎间盘突出者,在后方减压的同时,行切除椎管前方突出椎间盘的环脊髓减压及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参照Epstein标准。结果24例患者随访6—63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疗效优1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7.5%。1例因术后停用脱水药物过早引起下肢瘫痪症状加重;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硬脊膜撕裂。结论MR结合CT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最有效的手段,全椎板截骨再植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后方毗邻及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嵌入作了较细致的观察,同时手术探查无椎间盘突出症者行小切口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突出处切除椎管减压术。结果观察的人脊柱腰段35例,对黄韧带的分布,建议使用"盘-黄间隙"一词并对国内外LDH插图提出修改意见。对224例LDH中28例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者行手术治疗。随访5~12年,本组治愈率为89.3%。结论探查腰椎无椎间盘突出时,应考虑到由于椎板内聚而致黄韧带皱褶的嵌入所致的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有合并症者应同时处理。本术式是一种远期疗效较高的安全及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术,7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加前路经胸腔侧前方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8个月,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优21例、良10例、改善5例、差1例。优良率83.7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手术疗效与脊髓损伤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7.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麻下应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2月,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50.5岁(33~69岁);单节段4例,多节段1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 min(125~250 min);平均失血量360 ml(230~530 ml);平均每例减压2.9个椎板(1~9个).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8.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4.812±1.109,术后JOA评分为8.313±1.7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 P<0.01),JOA恢复率58.6%,疗效优良率81.3%,总有效率93.8%.所有病例无后凸畸形、慢性背痛等并发症.[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手段.局麻下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减压后并不一定需要椎管成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或不伴黄韧带骨化的胸椎和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选择.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伴或不伴黄韧带骨化的胸椎和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24~71岁,平均54岁;病变节段T4~L2.根据Anand和Regan临床分类:2度1例,3a度2例,3b度3例,4度6例,5度19例;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11例,E级12例.18例不伴黄韧带骨化者行前路手术,采用椎体后缘切除、椎体后侧开槽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并植骨内固定.13例伴有明显黄韧带骨化者行后路半关节突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未切除前侧突出的椎间盘.结果 前路术后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神经根袖损伤1例,肋间神经痛3例,肺不张1例,取髂骨区麻木2例.后路术后发生椎管内血肿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7例,E级21例;Anand和Regan分类:1度2例,2度1例,3a度1例,4度2例,5度10例,15例无明显症状.X线片示内固定均无失败,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胸椎和胸腰段椎间盘突出以脊髓前侧压迫为主者可选择前路椎体后侧开槽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伴黄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前后侧压迫者可行后路半关节突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1995年9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5岁。该病常见于下胸椎,临床表现为多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结果:11例随访6-62个月,平均23个月。根据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72.7%。结论:临床表现结合MRI和CT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的重要手段,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为治疗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MRI及CT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后,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2例38个节段(下胸段22个,中胸段6个,上胸段10个),均采用磨钻加"揭盖法"切除椎管后壁减压。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6~41个月。参照Epstein et al标准评分:优6例,良4例,可2例。结论临床表现结合MRI及CT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手段;用磨钻加"揭盖法"切除椎管后壁减压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龄病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6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均行手术治疗,行多节段开窗、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6个月,优良率83%。[结论]高龄腰椎管狭窄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彻底减压兼顾脊柱稳定性、注重术后的腰背部力量锻炼是影响手术疗效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压缩性骨折7例,爆裂性骨折8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9.6个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无慢性腰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注入椎体内的人工骨均在3个月内吸收。合并有不全瘫痪12例,按Frankel分级:术前B级4例,C级6例,D级2例。术后C级3例,D级5例,E级4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00,P=0.000〈0.01)。[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能提供早期负重、维持良好椎体高度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技术。[方法]对2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28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al分级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满意。[结论]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理想、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方式选择相关因素.[方法]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因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不稳症及多间隙椎管狭窄症等行脊柱手术(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等)治疗的患者134例,根据不同原因,需行相应再手术者17例,再手术率12.7%.同期在外院行腰椎内固定术后而在本院再手术者5例.[结果]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0~85岁(平均64.21岁),其中椎间盘摘除术后脊柱不稳者5例,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术后加重者4例,椎管成形术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4例,椎弓根螺钉系统术后感染者3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神经根受压2例,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内固定松动2例.22例再手术患者随访至今(8~41个月),90%的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86.4%.[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指导患者合理的脊柱康复运动等是减少再手术的有效途径,再手术只要处理得当,术后仍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并作出对比,评出其优越性。方法总结2005年至2008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38例,其中采用后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手术治疗20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手术治疗18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病椎高度变化,脊柱后突角度改变,内固定有无松脱,折断及椎管狭窄程度改变。结果全部患者均接受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月,X线复查示:前路手术组病椎植骨均骨性愈合,高度未见明显丧失。后路手术组有9例高度明显丢失,后突畸形明显,3例出现断钉、脱钉.后路组有明显椎管狭窄。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技术操作特点和疗效.[方法]采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前柱骨折或伴随不严重的中柱骨折(后纵韧带完整,CT显示椎管狭窄<30%)14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X线片检查,测定正侧位X线片成角段Cobb's角度变化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变化,对比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观察骨折愈合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术后3~5 d常规下地活动,随访6~18个月,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达到1.29±0.91,术前侧位Cobb'S角13.64°±4.67°,术后2.53°±7.57°,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0.67±0.12,术后为0.96±0.0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随访病例未出现明显的椎体高度的再丢失,无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Rekha创伤钉棒系统结构设计特殊,操作方便快捷,手术时间短,椎体高度回复满意,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断钉断棒的风险小,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共有患者31例,平均年龄68.3岁(61~84岁)。术前诊断为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并马尾神经或腰神经根损害。全部病例接受了骨折复位、椎管减压、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手术治疗。采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影像学观测脊柱Cobb角和受伤椎体高度回复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0.7个月(6~36个月),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术后VAS为2.8分、ODI为32.2%。术后压缩性骨折基本复位,观察期间内固定物无松脱、折断。[结论]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有利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复位和维持,进而减轻疼痛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用于伴有神经损伤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有限切口在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中采用有限切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4例严重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不是常规采用高于伤椎二位肋骨的胸腹联合切口,而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术前通过X线平片、CT和/或MRI扫描来确定骨折的类型、脊髓受压情况等,确认导致脊髓神经压迫或损伤的致压物来自硬膜囊前方的椎体碎骨折块及破裂的椎间盘组织,作为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参考因素。[结果]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34例,均无术中并发症,出血量300—800ml,平均600ml,手术时间120—150min。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有限的胸腰段骨折前路入路操作技术,可减少对患者肺功能的严重影响,减轻前路手术创伤,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各种原因致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治疗效果。结果:69例获得平均6年8个月随访。采用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包括8例加行侧前方减压术)共治疗41例,优33例。良5例、无改变2例,差1例;前路椎体部分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2例为优;传统椎板减压术26例,优13例、良3例、无改变5例,差5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可由多种脊柱疾患引起;根据不同病理改变相应采用整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或加侧前方减压、前路减压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0.
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8):1382-1384
[目的]探讨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及优点。[方法]2003年7月—2006年7月,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A、B型胸腰椎骨折(按AO分类)23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丧失均在40%以上;70%患者CT扫描椎管内有骨折块占位。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行横突间及椎板间植骨融合术。评价骨折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间角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3、6、12个月与术后即刻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38%,术后3个月为12%,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为81%。[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有助于恢复椎体高度、纠正成角畸形、恢复椎管容积、防止继发性神经损伤及重建脊柱即刻稳定性。为了获得长期稳定性,应辅以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