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静脉注射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T10脊髓外伤性截瘫模型,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MSCs移植组。rMSCs组、假手术组接受rMSCs单细胞悬液1ml(1×106个rMSCs)自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移植,对照组静脉注射PBS1ml。移植后3h、6h、12h、24h、3d、7d、14d,应用RT-PCR方法检测损伤大鼠脊髓BDNF、NGF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rMSCs移植组损伤脊髓BDNF、NGF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增加(P<0.05);rMSCs 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BDNF、NGFmRNA表达增加更为明显 (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损伤脊髓局部的BDNF、NGF表达增加,rMSCs静脉注射移植后能促进损伤脊髓局部的BDNF、NGF更进一步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大鼠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方法共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训练组。采用线栓法将对照组及训练组大鼠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制模期间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训练组大鼠制模后给予游泳训练,每日1次,每次持续10min,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制模后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于制模后3d、7d及14d时采用Bederson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量。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术后无神经行为缺陷,制模后3d、7d及14d时训练组大鼠Bederson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P<0.05),高于同时相点假手术组水平(P<0.05),并且制模后14d时训练组Bederson评分[(1.20±0.45)分]亦显著低于制模后3d及7d时水平(P<0.05)。训练组各时相点缺血侧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假手术明显增强(P<0.05);随着时间进展,制模后14d时训练组NGF及NT-3 mRNA含量[分别为(0.66±0.07),(0.79±0.06)]均较制模后3d及7d时明显提高(P<0.05)。 结论游泳训练能上调脑梗死大鼠缺血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这可能是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NGF组24只、脑出血组12只和假手术组12只。Ⅶ型胶原酶尾状核注射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NGF组给予NGF血肿内注射,脑出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进针。分别于术后1、3及7 d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灶周Nes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7 d,NGF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低于NGF组1 d及3 d时的评分(P<0.05),且低于脑出血组7 d时的评分(P<0.05)。各时间点NGF组Nestin及VEGF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高于脑出血组(P<0.05);NGF组7 d时Nestin及VEGF阳性细胞数高于同组1 d及3 d时(P<0.05)。结论:外源性NGF有助于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脑出血大鼠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及促进脑组织分泌VEGF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缺缸大鼠脑内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成活并迁移,可部分转变为神经元,并能促进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较神经保护剂具有更长的治疗时间窗.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后内源性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犁对照组、假手术组、干细胞移植组.另取成年SD大鼠4只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假手术组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其余大鼠制备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后,干细胞移植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推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于移植前、移植后7,14,21,28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结果与结论: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7d在梗死灶能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阳性细胞,移植后14 d增多达高峰,移植后28 d逐渐减少并消失;移植后7,14 d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损伤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随时间推移,模犁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逐渐降低,从移植后14 d开始,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脑梗死体积均显著减小(P<0.05).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并显著减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脑内移植治疗脑出血(ICH)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神经回路重建的作用。方法:进行大鼠NSCs的体外培养、传代、鉴定及BrdU标记,制备大鼠ICH模型,随机分为ICH组、移植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移植组予标记的NSCs移植于ICH大鼠脑内。在各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血肿周围区及正常脑组织VEGF、FN、LN的表达,观察移植组BrdU的表达及分布。结果: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快,其神经功能评分在ICH后7、14 d较ICH组低(P<0.05);移植组的VEGF、FN在ICH后7、14及30d和LN在ICH后7、14d的表达均高于ICH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1),移植组有BrdU阳性细胞存在并分布于血肿区及移植区周围。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NSCs移植入ICH大鼠脑内后,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移植后VEGF、FN、LN的表达增加为外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及神经回路重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联合电针治疗对大鼠缺血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线栓法将其制成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制模成功大鼠分成4组,分别是对照组、电针组、姜黄素组及电针+姜黄素组(简称观察组),每组15只。姜黄素组及电针组大鼠于制模后分别给予姜黄素腹腔注射或电针治疗,观察组大鼠于制模后则联合给予姜黄素腹腔注射及电针治疗,对照组大鼠制模后未给予特殊处理。于制模后14d时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各组大鼠分别取脑梗死区脑组织制成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区BDNF及NGF阳性细胞表达情况。 结果制模后14d时发现观察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7±0.59)分]明显低于电针组、姜黄素组及对照组评分[分别为(1.59±0.38)分、(1.68±1.06)分和(1.98±0.26)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大鼠脑梗死区BDNF及NGF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强,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姜黄素联合电针治疗可促进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脑缺血组织BDNF及NGF表达,并可能通过该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发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取2月龄Wistar大鼠1只制备骨髓基质细胞,用第3~5代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浓度为3×109L-1。②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12只/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步骤相同,但不阻塞大脑中动脉。术后大鼠提尾右前肢屈曲内收、向右侧转圈或向右侧倾倒为造模成功,每只造模大鼠均符合标准。③造模24h后,细胞移植组取3~5代骨髓基质细胞,消化离心后抽取1mL骨髓基质细胞悬液(浓度为3×109L-1)于鼠尾静脉输入。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鼠尾静脉注射1mL生理盐水。④造模后14d,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选择侧脑室室下区部位制作标本切片,免疫组化检测BrdU反应阳性细胞数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评估: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3.2±0.84),(6.4±0.55)分,P<0.05]。②骨髓基质细胞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细胞移植组大鼠侧脑室室下区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43.1±12.7),(16.2±9.8),(15.6±9.1)个,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细胞移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10.44±3.57),(3.92±1.42),(3.86±1.39)%,P<0.05],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可增强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发生,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干预组通心络胶囊1.0 g/kg·d连续灌胃.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周边区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NGF、BDNF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后缺血周边区NGF、BDNF蛋白的表达,拈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8只7日龄Wistar大鼠幼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丰富环境组,每组再分为14 d和28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Rice方法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处理,丰富环境组在造模24 h后应用丰富环境进行刺激。造模后14 d和28 d,采用TUNEL法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区BDNF、Trk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14 d、28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区TUNEL阳性细胞数、双标记阳性细胞数以及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t 27.214, P 0.001),丰富环境组TUNEL阳性细胞数、双标记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模型组(t 12.687, P 0.001),丰富环境组造模后28 d海马BDNF和TrkB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组(t 137.998, P 0.001)。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可以降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上调BDNF、TrkB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安脑丸对大鼠脑出血后OX4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安脑丸组各60只;后3组又随机分为造模后12h、1d、2d、4d、7d、10d共6个时间点,各10只。模型组制作脑出血模型,安脑丸组加用安脑丸灌胃。于各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OX42、BDNF及SYN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及安脑丸组OX42及BDNF阳性细胞数及SYN、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1),安脑丸组OX42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BDNF阳性细胞数及SYN、BDN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BDNF及SYN的表达与脑出血密切相关,安脑丸可显著减少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加BDNF及SY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樊志刚  刘芳 《中国临床康复》2012,(14):2567-2570
背景:目前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还是以药物为主,细胞移植实验也多见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血来源干细胞移植能否改善帕金森病的旋转行为报道较少。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纹状体内植入用Hoechst33258标记的第4代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PBS。此后每周腹腔注射阿扑吗啡以观察大鼠的旋转行为;并在移植后3,6,9周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迁移情况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和突触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鼠的旋转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大鼠脑内存活,随时间延长迁移范围扩大,分布于纹状体、胼胝体和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酪氨酸羟化酶都有表达,突触素无表达。结果可见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陈达  朱杰  王斯闻  贾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12-731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PR)。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EPO(C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后12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NGF及BDNF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心肺复苏+EPO(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凋亡细胞明显降低(P〈0.05),低于B组。结论 EPO能促进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可测试伤害性的热刺激和机械刺激所引发的痛觉过敏及冷、触觉异常。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鞘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结扎。分别于造模后第3,10天进行鞘内移植,实验组注入30μL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空白组和对照组注入30μL的细胞培养液。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移植后3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降低,至移植后7d降低至最低点(P〈0.01),于移植后21d恢复至移植前水平;实验组移植后7,14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移植后7,14,21d各组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呈低水平(P〈0.05);移植后14,21d,实验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鞘内移植神经干细胞可提高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了周围神经损伤产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彭力  黄晓琳  韩肖华 《中国康复》2009,24(6):363-366
目的:研究电针(EA)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不同脑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mRNA的表达。方法:1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EA组、rTMS组和EA+rTMS组(分别为A、B、C、D、E组)各24只。除A组外,其它组均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选取1d作为开始治疗的时间点,C、D组和E组分别施以EA、rTMS和EA结合rTMS方法处理。在治疗后的7、14及28d3个时间点各组分别取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Westernblot以及Realtime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GF、BDNF及mRNA的表达。结果:C、D组和E组大鼠梗死灶周围以及海马区NGF、BDNF及mRNA的表达增强(P〈0.05),尤其以E组表现更明显,28d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A结合rTMS治疗能上调NGF、BDNF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损伤脊髓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T10脊髓外伤性截瘫大鼠模型,假手术组6只,脊髓损伤组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假手术组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悬液1mL(1×10^6cells)自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移植,对照组静脉注射PBS1mL。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移植后能促进脊髓损伤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更进一步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将骨髓基质细胞经侧脑室移植治疗大脑中动脉阻断缺血所致脑梗死模型鼠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尚未见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侧脑室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阻断缺血模型大鼠行为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脑梗死灶大小的变化和植入骨髓基质细胞的迁移路径。方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缺血2h再灌注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骨髓基质细胞组及磷酸缓冲液组分别于梗死侧侧脑室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5μL(含约1.0×106个细胞)或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模型组和不造模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应用平衡木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协调能力,水迷宫实验观察其游泳速度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梗死灶大小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BrdU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结果与结论:骨髓基质细胞组在移植后第3,7,14天平衡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移植后第7~10天,骨髓基质细胞组大鼠的游泳速度均快于磷酸缓冲液组(P〈0.05)。骨髓基质细胞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原平台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和路程百分比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移植后7,14d,各模型组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均可见典型的脑缺血梗死病灶,梗死面积百分比无明显差异。BrdU染色显示,移植后第1天,阳性细胞都聚集在移植侧侧脑室,以紧密排列的细胞团形式存在于脑室壁;第3天大部分细胞穿越脑室壁以单个细胞形式向周围缺血区迁移;第14天移植细胞在梗死的纹状体、皮质可见。提示大脑中动脉阻断缺血后24h侧脑室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可明显改善运动协调能力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移植骨髓基质细胞未能减小梗死灶大小,但侧脑室移植的骨髓基质细胞可存活并定向性地迁移至缺血的纹状体和皮质。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于24h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制动组。前者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和滚笼训练,后者置于筒状网笼内限制活动。分别在1d,3d,7d,10d,14d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每组每个时间点各6只,观察各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BDNF的表达。结果:1d两组梗死灶周围BDNF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多;3d训练组较制动组有更多BDNF阳性神经元(P<0.01);随时间延长,BDNF阳性神经元减少,染色亦变浅,在7d两组梗死灶周围仅有少量BDNF阳性神经元;10d,14d两组梗死灶周围偶见BDNF阳性神经元;BDNF阳性胶质细胞在3d,7d,10d,14d大量表达,且康复训练组较制动组多(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BDNF。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通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GM1,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GM1组.脑损伤后4 d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并于脑损伤后24 h,3 d及伤后1,2,3,4 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脑损伤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大鼠行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及结论:脑损伤后4 d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于神经干细胞+ GM1组(P 〈 0.05);移植后1,2,3,4 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及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移植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干细胞+ GM1组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软化灶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干细胞+GM1组高于NSCs移植组和损伤组.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艾灸预处理百会和肾俞两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预艾灸组各10只。预艾灸组采用艾灸百会及肾俞穴40次后,于模型组同时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制备AD大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4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NGF和BDNF的阳性细胞计数。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预艾灸组和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预艾灸组则表现为明显升高(P〈0.01)。结论:预艾灸处理百会、肾俞两穴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D大鼠海马CA1区NGF、BDNF的阳性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