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系统疲劳教育管理课程,并利用床旁呼吸训练来观察其对于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从而得出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观察对象,将武汉市第一医院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该院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当作样本,样本基数为80例,并将之划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除了进行一般的康复训练以外,还辅以系统疲劳管理教育课程,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前提下,辅以床旁呼吸训练,将首月及第三个月当作观察节点,并利用疲劳度表来对患者在干预前及1个月和3个月卒中后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并同时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在康复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脑卒中疲劳程度均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血浆D-D、Fbg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单纯的系统疲劳管理教育课程治疗脑卒中后疲劳有一定的效果,且配合床旁呼吸训练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振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止咳等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金振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IL-8、TNF-α及SOD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8、TNF-α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8、TNF-α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儿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SOD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患儿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咳嗽、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振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更快改善,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清TNF-α、IL-8、SOD含量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防治干预对动脉粥样硬化(AS)动脉斑块及科水平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筛选特征性菌群,探析电针抗AS的机制。方法:实验兔平均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防治组,每组6只。模型组以高脂饲料结合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方法造模;防治组先予电针干预后造模,后再予电针干预。观察油红O染色、16S rRNA测序与生信分析结果。结果:防治组颈动脉内壁沉积脂质斑块明显少于模型组;空白组与防治组组间肠道菌群群落差异更小;防治组S24-7、Synergistaceae、Veillonellaceae、[Mogibacteriaceae]科菌群相对丰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空白组相近。结论:AS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电针能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并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可能与S24-7 Veillonellaceae、[Mogibacteriaceae]科菌群相对丰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孙瑞  马艳 《中国康复》2015,30(5):355-357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方法:M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rTMS治疗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MoCA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MoCA量表各因子中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语言、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命名及抽象力得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5);2组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大(P<0.05)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疗效,且明显优于单纯认知功能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光动力治疗.并于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痊愈例数及复发例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痊愈分别为22例、29例、31例,均高于对照组的11例、15例、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未痊愈分别为13例、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9例、12例,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可提高患者临床效果,降低6个月内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宝石CT碘-水基图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即刻宝石CT平扫QC图发现颅内异常高密度影,采用碘-水基图进行重建分析,同时测定高密度影碘基值、水基值,并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通过采用碘-水基图,17例诊断为碘对比剂渗出,14例诊断为脑出血转化,与术后24 h普通CT复查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1,P0.01);术后即刻碘基图之碘基值:碘对比剂渗出(32.09±5.36) g/L,脑出血转化(6.86±2.26)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91,P0.01);术后即刻水基图之水基值:碘对比剂渗出(1 027.93±8.29) g/L,脑出血转化(1 069.68±7.18) 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7,P0.01)。结论宝石CT碘-水基图可以准确诊断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后颅内碘对比剂渗出和脑出血转化,值得向临床介绍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nm23H1基因蛋白在血清、胃癌组织的表达与胃癌临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ELISA法对患者的nm23H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与胃癌临床TNM分期的关系。结果Ⅰa期~Ⅱa期与Ⅲa期~Ⅳa期患者的组织学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a期~Ⅱa期与Ⅲa期~Ⅳa期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胃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胃癌临床TNM分期具有一定的关系,可帮助早期诊断病情以制定积极的诊治对策,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孙瑞   《中国医学工程》2014,(8):38-38
目的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以7 d为1疗程,在治疗2疗程后行妊娠组织切除术。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HCG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子宫保全率,大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孙瑞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26-2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44例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4例同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肿瘤病理分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比较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层浸润、腹腔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等是导致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几种高危因素。因此,对伴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给予其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行针对性的术后综合放疗及化疗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密切的术后随访,以便能及时发现术后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疲劳程度及白介素-1β(IL-1β)、IL-9、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PSF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疲劳缓解情况进行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含量,并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疲劳改善程度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疲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肢体FMA评分与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P<0.05),FSS评分与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 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PSF患者运动功能及疲劳程度,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中IL-1β、IL-9、IL-10、TNF-α及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