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透析患者及危重症患者,为药物输入、血液净化治疗及完全胃肠外营养提供重要的血管通路保证.目前导管堵塞及导管感染已成为影响置管寿命的主要因素,也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一个严重问题[1-2].有文献报道,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达15.2%[3],封管技术也因此成为导管护理中确保中心静脉通畅、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环节.为避免导管留置期间发生堵管现象,临床普遍采用封管液进行封管,以保持导管通畅,但对封管液的选择并未达成一致意见[4].现有研究报道临床上用不同方式的封管技术减少了导管堵塞率和感染率,但有些同类报道效果不一.因此,本文就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不同封管液封管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儿童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临床使用中,有关血液净化深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技术、封管液的应用等的研究较多.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随着《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颁布,规范了血液透析的大量操作流程,但是如何封管,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方 法.为了寻找儿童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CVC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更有效的封管方法,减少并发症,我科采用了肝素尿激酶混合液组封管,能明显减少血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血液净化用中心静脉导管抗凝剂类封管液的研究现状,比较使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抗凝剂封管对管路及患者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抗凝剂类封管液提供依据,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导管堵塞风险及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中心静脉导管调查表》和《中心静脉导管评估表》对209例ICU患者置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9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堵塞,堵塞率为18.66%.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股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压>13mmHg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附加装置正压输液接头为保护因素.结论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发生与其置管部位、留置时间、封管液种类、附加装置类别、微量泵泵速、患者年龄、中心静脉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数量、输液种类以及穿刺次数密切相关.其中股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压>13mmHg是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正压输液接头为保护因素.为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做好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ICU已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治疗。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RI)也增加。在美国,每年医院血液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相似文献   

6.
程丽娟 《护理研究》2007,21(36):3350-335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管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管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管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中心静脉留置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在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0月ICU56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分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组(感染组)和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组(非感染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0例患者总体相关性感染率为19.6%,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1.8%,革兰阴性杆菌占41.8%,真菌占6.4%。经统计学分析,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糖(GLU)、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液净化治疗数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ICU中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血清ALB、GLU、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血液净化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拔管和抗生索治疗有助于降低CVC—RI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程丽娟 《护理研究》2007,21(12):3350-335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管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管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管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净化126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观察效果,留置导管时间及其并发症.结果 尿毒症治疗效果与内瘘相当,导管留置时间为3~50 d.按并发症出现例次,有血流量不足、导管脱出、堵塞、局部感染、渗血等.结论 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解决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正确选择.护理措施恰当,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ICU已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在ICU中通常有超过40%~60%的患者需要留置CVC[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4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完毕顺利拔管177例,导管堵塞8例,导管相关感染5例,导管脱出3例,移位11例。结论根据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霞  邵欣  旷璐  孙众  刘晨霞  刘聚源  蔡虻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371-1376
目的 了解国内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况,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个部分、29个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所三级医院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33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294名(87.50%)ICU护士填写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其发生率为0~20.01‰,中位数为0.77‰。在置管环节,275个(81.85%)ICU有置管核查员,77个(22.92%)ICU使用无菌巾覆盖患者全身,48个(14.29%)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52个(15.48%)ICU使用洗必泰醇消毒皮肤,仅23个(6.85%)ICU有消毒范围规范。在导管维护环节,分别有148个(44.05%)、123个(36.61%)ICU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冲管、封管,71个(21.13%)ICU对患者进行洗必泰擦浴,253个(75.30%)ICU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范,162个(48.21%)ICU使用酒精棉片进行输液接头消毒,195个(58.04%)ICU输液接头消毒擦拭的时间≥15 s。不同类型ICU在是否有置管督查表、导管维护集束化措施核查表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目前,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制度和流程已趋于完善,但在置管、维护、输液接头使用等环节的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同质化,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并制订具体措施促进指南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三级医院成人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留置与维护情况。 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编制问卷。于2020年5月—6月采用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20所三级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992份,回收9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外周动脉导管留置方面,ICU医生(41.1%)和ICU护士(45.2%)为留置外周动脉导管的主要人员;24.1%的护士行桡动脉置管前偶尔做或从不做Allen试验。外周动脉导管维护方面,58.6%的护士表示用肝素盐水作为常规冲洗液;42.2%的护士表示偶尔或从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冲洗液种类;54.4%的护士表示偶尔或从不做方波试验。经外周动脉导管采血方面,45.2%的护士表示开放式动脉导管采血前废弃血液量为导管前端容积的3倍,56.4%的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后会使用注射器抽吸接头处废血,42.9%的护士会将接头处废血冲洗到容器里。 结论 目前北京市三级医院ICU护士对于外周动脉导管留置、维护及采血等方面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医护人员共同制订统一标准和规范,加强外周动脉导管留置与维护的相关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质量及患者结局进行调查分析,为优化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结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7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和自制问卷调查河南省2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基本情况、人力资源状况、护理质量及患者结局。 结果 河南省2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实际开放总床位数为1 101张,注册护士总人数为3 005名,床护比为1 ∶ (2.48±0.95);ICU注册护士中,25~35岁占54.18%,大专学历占53.18%,工作年限<5年占51.41%,初、中、高级职称护士比例为1 ∶ 0.11 ∶ 0.01;ICU床护比与重症患者病死率、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中级职称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初级职称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P<0.05);ICU注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与重症患者病死率、非预期48 h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影响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医院管理者要高度重视ICU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调整护士的职称、学历结构,保障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刘晨霞  王霞  邵欣  刘聚源  蔡虻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2):2750-2757
目的 调查26个省(区、市)三级医院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防控的护理实践现状,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行设计的CAUTI防控护理实践现况调查问卷,于2021年9月22日—30日对26个省(区、市)179所三级医院ICU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ICU基本情况、CAUTI防控的相关制度、流程与培训以及重点环节防控情况3个方面。结果 共回收问卷436份,有效问卷3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40%。其中,330名(89.67%)被调查者所在科室常规进行CAUTI数据监测,仅有212名(57.61%)被调查者填写了上一年度CAUTI发生率,发生率中位数为0.86‰。置管环节,218个(59.24%)ICU有置管时的核查表,203个(55.16%)ICU常规使用硅胶导尿管,360个(97.83%)ICU有置管时的消毒操作规范,置管前使用的清洁消毒剂以含有效碘1 000~2 000 mg/L聚维酮碘溶液为主(89.95%);导管维护环节,245个(66.58%)ICU有导尿管维护期间集束化措施核查表,237个(64.40%)ICU有每日审核留置导尿管必要性的提醒单/系统,258个(70.11%)ICU每周更换1次引流装置,168个(45.65%)ICU常规使用碘制剂进行尿道口清洁,57个(15.49%)ICU置管期间常规进行膀胱冲洗,292个(79.35%)ICU拔管前夹闭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不同ICU在最近3年本病区是否有关于CAUTI的持续改进措施和改进项目以及留取少量尿培养标本的方法3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各ICU在预防CAUTI的制度和流程上已较完善,但导尿管的留置和维护环节的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建议进一步加强CAUTI防控的相关培训与考核,切实降低CAUT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病例223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193例(右181例,左12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21例,股静脉置管9例(右8例,左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8例(3.6%),皮下血肿10例(4.5%),穿刺部位渗血3例(1.3%).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28例(12.6%),导管栓塞9例(4.0%),导管意外脱落5例(2.2%),血流量不足(血流<180ml/min)21例(9.0%).带管时间3~155天.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陕西省(以下简称我省)ICU开展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现状。 方法2021年8月31至9月10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调查形式向我省境内各级医院ICU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开展现状信息数据,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146份调查问卷,剔除10份存在逻辑性错误的问卷,最终136份问卷纳入研究分析;本研究涵盖我省陕南、关中及陕北三个地域,涉及11个不同城市或区域。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重症血液净化主要在三级医院ICU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占比50.70%,三级乙等医院占比11.27%,二级甲等医院占比38.03%。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在医院级别、开展年限、科室床位数、机器保有量、月均治疗例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pearman检验,P<0.05)。调查结果还显示科室自配置换液为主要构成(50.00%);治疗病种主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及脓毒症休克(18.20%,17.38%,16.56%);常见重症血液净化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浆置换(PE)(28.18%,21.95%,15.96%);置管方法主要依靠解剖定位,常见部位为右股静脉(41.91%)。全身肝素抗凝与局部枸橼酸抗凝均为常见抗凝方式。出血与管路凝血仍为重症血液净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 结论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开展存在不均衡现状,基层医院开展重症血液净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将为我省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推动发展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培训制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危重病人短期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发生相关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1年4月我院ICU和CCU短期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SCRS)发生的原因及情况。结果:中心静脉插管800根,43根(5.38%)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9根(1.13%)出现导管定植;15根(1.88%)发生插管部位感染。SCRS多发生于插管后第2~7 d,且与病人的APACHEⅡ评分高,采用双腔静脉导管,置管位置在股静脉,置管时反复穿刺,应用静脉营养药物,合并白细胞降低、糖尿病,合用激素等因素相关。结论:危重病人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治疗操作多,导管使用频率高,存在其他感染灶等,是发生SCRS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prevent catheter occlusion, intermittently us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re frequently sealed with vitamin C solution or heparin solution between us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and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of sealing solutions. DESIGN AND SETTING: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performed on a 9-bed medical ICU and on medical wards of an academic tertiary care center. PARTICIPANTS. Ninety-nine central venous line placements were prospectively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ized into three treatment groups: sodium chloride 0.9%, vitamin C (200 mg/ml) and heparin (5000 IU/ml) sealing solutions. INTERVENTIONS AND MEASUREMENTS: Catheters were filled with the respective sealing solution and patency was tested once every 2 days using a standardized routine. Catheter patency was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using Kaplan-Meier statistics and log-rank testing.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theter patency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3, log-rank test). A comparison of catheter survival between the catheters filled with heparin and those filled with sodium chloride, but not between those filled with vitamin C solution and with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theter patency (p<0.04, log-rank test). CONCLUSIONS: Local anticoagulation of intermittently us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prolongs catheter patency. High-dose (5000 IU/ml) heparin solution is a useful anticoagulant for this purpose, while vitamin C solution does not prolong catheter pat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