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脊髓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收治的3例脊髓梗死患者病因、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结果脊髓梗死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变水平神经根痛、病变节段以下瘫痪和分离性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MRI可显示病变。治疗原则同脑梗死。结论脊髓梗死临床上少见。依据其临床表现,结合MRI表现,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SAS)的临床特点、MRI特点、病因和预后,提高医师对脊髓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1例ASAS患者的临床特点、MRI特点及治疗和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后背疼痛,双下肢瘫,痛温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正常,尿潴留及排便障碍,MRI检查弥散序列显示T_(7-8)、T_(11-12)水平脊髓横断前部区域呈高信号影,稍长T2信号,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搜索既往报道的ASAS患者207例,临床表现特征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变水平神经根痛,病变节段以下瘫痪和分离性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胸段脊髓梗死多见,发病早期MRI弥散序列检查可显示脊髓梗死范围。207例患者中,病因不明者74例(35.8%)。颈部外伤是年龄18岁患者脊髓梗死的首位病因;主动脉疾病是年龄18~45岁患者脊髓梗死的首位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年龄45岁患者脊髓梗死的首位病因。结论:ASAS较罕见,临床表现和病因差异很大,脊髓MRI检查弥散序列有助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岁雄性实验猴,行双侧T12肋间动脉栓塞致脊髓梗死的动物模型,连续动态观察MRI改变。回顾分析了9例患者脊髓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MRI表现。结果:实验猴,9例患者MRI矢状位T2WI显示脊髓中央区高信号,轴位T2WI显示脊髓内“H”型高信号及脊髓前角高信号(“猫头鹰”眼征),T1WI在急性期脊髓增粗,慢性期脊髓变细萎缩。结论:MRI是脊髓梗死唯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纤维软骨栓塞是由于椎间盘纤维软骨栓塞脊髓动脉导致的急性脊髓梗死,发病率低、诊断困难,常延误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有关纤维软骨栓塞的报道有所增加,临床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本文结合1例纤维软骨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介绍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及皮肤科收治的23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神经梅毒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麻痹性痴呆7例,脑血管梅毒9例,脊髓血管梅毒1例,脑膜炎型2例,脊髓痨1例。部分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数升高(占56.5%)及蛋白升高(占91.3%)。磁共振(MRI)表现:脑血管型主要为脑叶、半卵圆区、基底核区、脑干、小脑等梗死灶;麻痹性痴呆7例表现为额颞叶、海马萎缩或异常信号;脊髓血管梅毒1例,表现髓内异常信号。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血液、脑脊液梅毒试验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经头颅CT/MRI检查,结合临床诊断76例后循环梗死。结果头颅CT检查,梗死病灶检出率75%。MRI梗死病灶检出率100%。危险因素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有效率77%。结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头颅CT/MRI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患者的功能预后与受累部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肢体运动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DTI在评估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梗死时间为23~90 d的慢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后进行两次DTI扫描,对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rctional anisotropy,FA)伪彩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按病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把患者分为A、B两组,然后分别测量梗死灶、梗死同侧大脑脚及对侧相应区域皮质脊髓束的FA值。每次磁共振检查之前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然后分析临床评分与FA值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3例患者康复前病灶处FA值为0.221±0.085,对侧相应区域FA值为0.514±0.071,梗死灶同侧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为0.550±0.081,健侧FA值为0.682±0.051,经配对t检验两侧脑组织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梗死灶同侧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与对侧相应区域FA值的比值(rF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6,P<0.01);康复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下降的百分数与Fugl-Meyer运动评分增加的百分数之间呈负相关(r=-0.624,P<0.01),与BI变化的百分数没有相关性。结论:通过对梗死区远端皮质脊髓束FA值的测量,可以判断其变性程度,并预测患者的运动功能转归。FA值下降越明显则变性程度越重,神经运动功能恢复就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经头颅CT/MRI检查,结合临床诊断76例后循环梗死。结果 头颅CT检查,梗死病灶检出率75%。MRI梗死病灶检出率100%。危险因素主要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有效率77%。结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头颅CT/MRI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患者的功能预后与受累部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 方法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0例,在MRI常规检查的同时加做DTI检查,得到各向异性分数伪彩图并测量分析梗死灶各向异性分数值,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以梗死灶在双侧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分为纤维束外、纤维束旁、纤维束内3组;每次磁共振检查之前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最后分析梗死灶位置与运动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 结果 康复治疗前后病灶与皮质脊髓束越空间关系越密切的,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的百分数越低,呈负相关(P<0.01)。 结论 通过DTI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灶与双侧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水分子扩散各向异性分值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分级,可以较准确、直观地显示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为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区扩散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观察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12例脑干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7天内、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5次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各个时期梗死区部分各向异性分数的相对值(rFA),同时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分,并应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分析梗死区rFA值以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 随发病时间延长,梗死区rFA值逐渐降低(F=11.50,P<0.05),但与临床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DTT图显示皮质脊髓束无受压、中断者运动功能几乎不受累;皮质脊髓束受压、纡曲或少量中断者运动功能减退,但短期内明显改善;皮质脊髓束大部或全部中断、破坏者运动功能受损严重且恢复缓慢。结论 脑干梗死区rFA值随病程演变呈动态变化,具有规律性;患者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临床症状和运动功能恢复有关,可为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50-3951
目的分析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收治的31例胼胝体梗死病例纳入研究,对31例病例的临床表现、血管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胼胝体梗死患者影像学诊断病灶分布情况,以及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诊断病灶分布情况。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为感觉障碍、肢体偏瘫、智能障碍、语言障碍、构音障碍、头晕等。胼胝体梗死部位以膝部、体部多见,同时常累及基底节、额叶、顶叶、颞叶、侧脑室等部位。不同的临床症状,病灶累及部位有所不同。结论胼胝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不典型,临床医生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血管检查结果、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进行定位和判断病情,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后循环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该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和海马及部分颞叶和脊髓的血液。后循环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大多病情凶险,近年来,我们在采用脱水、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被定义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判断TIA或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的唯一依据是有无梗死,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无关。临床上TIA常依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常规MR检查一般多无阳性发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是目前比较流行且突出的灌注成像技术,可以产生定量的灌注图像,作为研究大脑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临床手段而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3D-ASL可以提供诊断TIA的依据,当联合DWI、MRA或者DSC-PWI检查时,对TIA的诊断、治疗、预后、风险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且对于不同身体耐受情况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诊断模式。本文将对不同身体耐受情况TIA患者进行3D-ASL与DWI、MRA、DSC-PWI联合诊断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急性肾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表现为左腰部胀痛不适,首诊外院及我院均按输尿管结石予抗感染、解痉治疗无效,后在我院行腹部B超、强化CT检查诊断为急性肾梗死.予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同时予抗凝、抗感染、扩血管、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消失,治愈出院.结论 急性肾梗死临床少见,接诊腰背部或腹部疼痛者按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欠佳者应想到急性肾梗死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15.
神经梅毒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9例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患梅毒性血管炎6例、梅毒性脑膜炎2例、脊髓梅毒1例;血清和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plasmareagin,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pallia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均呈阳性;头颅CT显示大脑皮质梗死4例、基底节区梗死2例;TCD、颈动脉超声提示多发性血管炎;脑脊液检查2例呈炎性改变。结论:神经梅毒分型不同、发病形式多样,早期误诊率较高,冶游史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可协助确诊,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脊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的1例脊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1989-2019年国内外关于脊髓结核的文献报道,筛选并总结分析脊髓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者为18岁青年女性,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腹腔结核。患者主要以反复发热、头部及颈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随双下肢肌力下降,排尿功能障碍,结合病史、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合相关文献和该病例,共16例患者,平均年龄32.5岁(17~50岁)。13例患者行脊髓MRI检查,3例行脊髓造影检查,11例行病理检查。经治疗,有8例患者好转。结论脊髓结核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尽早明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应根据脊髓病变的范围、程度、大小以及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的位置关系,从而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方法 将40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30名健康对照组行DTT检查,进行CST三维重建,了解CST受损情况,同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的ADL进行相关评分,从而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作DTT成像,健康对照组双侧皮质脊髓束重建,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和延髓,每条连续形态一致性良好.研究组患者健侧皮质脊髓束形态与对照组一致,连续性好;患侧皮质脊髓束因受梗死区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及解剖结构形态一致性的丧失.根据CST受累程度,1级9例、2级20例、3级11例.DTT所示CST的损伤程度与治疗后2个月ADL评分呈负相关(r=-0.914,P<0.05).结论 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病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作为早期判断运动功能受损和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急性肾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以来6例急性肾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成功治疗病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区疼痛,经过CT增强扫描和肾血管造影确诊为肾梗死。结论肾区疼的患者应考虑到肾梗死,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梗死灶的发现,动脉造影对于进一步明确肾血管病变部位和动脉阻塞程度及明确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A及相关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经临床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做头颅MRA检查,从其MRA表现及其梗死的类型以及MRA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中MRI显示12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29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27例为腔隙性梗死。MRA显示56例(82.4%)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分支减少或闭塞,48例存在多根血管病变。结论 MRA结合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无创性准确定位、定性,且可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诊断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并可为血管内治疗及二级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男,57岁.因颈背部疼痛1个月,突发四肢无力1d入院.1个月前因颈部突感不适,剧烈疼痛,伴四肢无力,于当地卫生院拍摄X线片.诊断:颈椎病.给予口服颈复康、中医拔罐治疗,次日可以下床活动,二便无异常.几日休息后颈部疼痛减轻,四肢力量有所恢复,可以简单做些家务劳动,入院前1d患者因感冒咳嗽后突感颈背部剧烈疼痛,并向左上肢、肩部放射.然后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120"救护车接至医院,到医院后四肢肌力0级.急诊给予颈部CT检查,报告示:颈椎病,颈4.5、颈5.6椎间盘突出.急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考虑颈脊髓血管疾病:(1)脊髓梗死;(2)脊髓血管出血.治疗:给予持续颅骨骨牵引,甘露醇脱水,甲强龙激素冲击治疗.次日查颈椎MRI:颈4.6段颈脊髓水肿,硬膜内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后转入神经外科行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