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已成为许多疾病的重要临床治疗方法[1],但是BMT后出现的许多并发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也不可忽视.BMT后的早期CNS并发症主要有代谢性脑病、脑血管病、CNS感染等[2].现在,随着移植技术的改善,术后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有些长期幸存者常出现CNS并发症,以往对其原因不甚了解,近来研究表明,这类并发症可能与BMT后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有关.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e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1个序列,连续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低频rTMS治疗后,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13.8&;#177;7.8)分,而治疗前平均HAMD评分为(26.6&;#177;6.0)分,治疗后平均HAMD评分显著降低(P&;lt;0.0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17/20)。结论:低频rTMS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应。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2例为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所有患者脑卒中病程均〉2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分均〉17分,并排除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32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抗抑郁药物。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期间无显著不适应现象。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5.9&;#177;5.2,15.4&;#177;6.7),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也明显降低(22.4&;#177;7.1),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97,3.43,P〈0.01)。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治疗后(12.6&;#177;4.6)较治疗前评分(18.3&;#177;4.8)明显降低(t=3.43,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6.6&;#177;4.7)也有所降低(t=2.43,P〈0.05)。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88%(14/16),对照组为12%(2/1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意义明显(x^2=-31.64,P〈0.01)。结论:0.5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患者无特殊不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视觉诱发电位(V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者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SEP、BAEP中的一项或多项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患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1.5%、76.2%、52%,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躯体感觉、脑干损害者VEP、SEP、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83.3%、69.2%,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3者的异常率分别为78.6%、73.3%、33.3%。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SEP,但明显高于BAEP。联合检测VEP、SEP、BA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6.
基底节内囊区梗塞患者19例,经CT检查证实为基底节区梗塞16例,内囊区腔隙性梗塞3例,均为首次发病,其中急性发病者15例,亚急性发病者4例。临床表现均有轻微的语言障碍,即说话含糊不清,发音不准确,但均能完全被理解,复述相对好。19例中或伴有不同程度锥体束征,或分别伴有头晕、面部麻木、舌发麻或运动不灵活、口角流涎等。头颅CT检查病灶均位于皮层下,均为单发病灶。经治疗在1~2月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本文重点对基底节内囊区梗塞与构音障碍的机理和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脊髓肌萎缩(SMA)是运动神经元病(MND)的一种类型,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而无感觉障碍的综合征。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无力、萎缩和肌束颤动,不伴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雷诺现象是因血管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而致肢端血管痉挛,具体病因不清,引起皮肤的发作性色泽变化,遇寒冷出现苍白、紫绀、发红并伴有麻木或疼痛。表现为两病同时出现尚未见报道,本文就1例伴发雷诺现象的SMA,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角化棘皮瘤是从毛囊发生的,发生在球结膜的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一例发生在球结膜的孤立性角化棘皮瘤如下。患者张××男58岁工人1990年10月初开始左眼发红,有时磨痛。10多天后,在球结膜靠近角膜缘处有一红色小斑点,如小米粒大小。到11月初,该斑点长致高粱粒大,尖端隆起呈白色。当地医院诊断为泡疹性结膜炎,用氯霉素眼药水治疗,未见好转,并自觉眼眶肿痛。11月中旬,肿物长致麦粒大小,穿刺后发现肿物为实质。11月末肿物长至黄豆大小,色白,周围发红,转我院就诊。左眼视力正常。左眼内毗处有一5×8mm 不规则肿物,呈灰白色,无完整包膜,位于内侧球结膜,靠近角膜(距角膜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因复杂,部分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特别是胃排空功能障碍并与精神因素有关。1998-2001年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多潘立酮治疗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石杉碱甲治疗多梗死性痴呆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石杉碱甲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MID患者均口服石杉碱甲150 μg,bid,连服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15.92±5.9)分,较治疗前(10.98±4.9)分显著提高(P<0.05),认知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70.0%,其中显效率25.0%,有效率45.0%.结论;石杉碱甲对MI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