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肺炎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胸部X线片及64层螺旋CT检查系列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均有1次以上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术(CR)检查,其中8例接受CT检查。17例胸部X线及CT表现均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合并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病变累及单侧肺野者4例,占23.53%;双侧肺野均受累者13例,占76.47%;随访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结论 甲型H1N1流感肺炎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肺部病变以多叶段分布渗出性改变为其共有表现,病程后期两肺以纤维化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 方法 对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CT评分. 结果 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①主要表现为片状肺实质渗出病灶,早期和吸收期主要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②两肺小叶性或节段性散在分布,以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多见,下叶较重;③肺组织、胸膜及纵隔受累可同时存在;④病程早期CT评分4.41且逐渐下降,渗出性病灶短期内吸收较快,后期遗留纤维化病变CT评分1.64分. 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动态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但确诊需依靠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的胸部影像检查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结果 773例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78例接受CT检查,2例接受HRCT检查。胸部X线表现未见明显异常685例,占88.62%(685/773);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等肺间质改变45例,占5.82%(45/773);肺间质改变伴肺门结构模糊28例,占3.62%(28/773);双肺间质改变合并多发斑片状渗出灶15例,占1.94%(15/773)。5例合并胸膜炎(5/773,0.6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轻症患者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及CT动态复查是了解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HO关于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最新诊断标准明确了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指标。一般甲型H1N1流感病例X射线胸片多以正常或没有明显影像征象表现;重症甲型H1N1流感可以出现异常影像学表现(在X射线胸片或CT胸部扫描)。影像学诊断中除影像征象外,有无甲型H1N1流感病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肺炎影像特点,为今后该病的诊断提供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30例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从发热到出现胸部X线异常影像平均为4.2 d,从出现异常影像到极期(X线影像最重的1d)平均为6.8 d,从极期到大部或基本吸收消散平均为10.5 d.有16例双侧中、下肺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影,占53.3%;有13例早期表现为雾状、磨砂玻璃样浅淡阴影,占43.3%;全部病例均为多叶、多节段受损,占100%;有16例遗留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占53.3%.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发病后数天内胸片可无异常改变;大多数患者肺损害为多叶,多节段;胸片影像表现呈多种肺部炎性疾病影像表现;胸片阴影多发部位在中下2/3肺野;一部分患者遗留肺纤维化;胸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肺部X线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28例妊娠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肺部X线片,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门多个淋巴结肿大,肺门影扩大増浓5例;中心密度较高、边缘模糊、多发团块状影16例;肺野大片状高密度影,如磨砂玻璃状7例。结论妊娠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的肺部X线片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强烈提示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平片与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临床确诊的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X线与CT表现。结果首次X线胸部平片示双肺受累8例,单肺受累1例,8例行CT检查两肺均受累,1例死亡未行CT检查。受累肺叶3~5叶,受累肺段5~8个。9例均表现在两肺多叶,以中外带及下叶为甚,2例病变进展迅速,1例死亡。结论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1)病变主要发生在肺的外周;(2)两肺多叶受累,下肺野多于上肺野;(3)病变变化迅速;(4)两肺出现磨玻璃影、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气相,伴有胸膜增厚或少量胸水;(5)CT比胸片能更好地显示肺内病变特征。熟悉其影像学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部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6月~2010年3月住院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11例,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的主要特征是持续高热、咳嗽,部分出现呼吸衰竭和神志改变。肺部影像学特点是:①早期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②发病后1~3天达到高峰,重症患者肺部病变变化较快且易反复;③治疗后患者肺部大部分病变可完全吸收,部分可见肺间质的改变。④肺部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从美囝圣路易斯出发,经3d的飞机(美国圣保罗-东京-北京-成都)后抵达成都.由于感到不适,患者与接机的2名亲人从机场乘坐出租车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就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在美国一直居住于密苏里大学内,当地没有猪病死情况发生,附近没有活猪交易市场、农贸市场、饲养场、屠宰场;未曾与猪有接触史;发病前4d密切接触过有"感冒"症状的患者;患者发病前7d内未到过甲型HINI流感病毒学实验室.临床检验发现,患者发热(37.8-38.8 ℃),WBC:7.9×10-9 L-1:N:5.475×10-9 L-1;L:19.5%;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较多,心影增大;咽拭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四川省CDC第一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疑.四川省卫生厅组织防控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会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员发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省CDC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诊断为国内首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中国卫生部宣布,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经国家CDC和卫生部专家组认定为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1.
儿童禽流感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胸部放射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H3N1型禽流感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的胸部放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H3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胸部放射表现,并与65例儿童细菌性肺炎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例H3N1型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初期表现为单发片絮状渗出病变,密度高,边缘模糊,短期内病灶变化快;进展期由下至上扩展到多个肺叶、肺段,进展迅速;恢复期病变由弥漫性多发病变逐转变为局限病变;磨玻璃样密度病变影存在于各期。细菌性肺炎多无此特点,细菌性肺炎初期多为单发片状渗出病变,进展期病变局限于肺段、肺叶,恢复期多从近肺门侧开始吸收,病灶吸收较禽流感病毒性肺炎快,且吸收完全。[结论]儿童H3N1型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放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放射动态观察则是与儿童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9年9月19日~12月30日收治的48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结果 14例为轻症患儿,30例为重症患儿,4例为危重症患儿。48例确诊病例均为本地发病者,其中10例有明确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接触史。表现为发热(100%),咳嗽(93.8%),气促(35.4%),喘息(25%),呼吸困难(4.16%),腹泻(12.5%);50%患儿合并肺炎,2例并发心肌炎,5例患儿合并胸腔积液,其中2例出现呼吸衰竭;75%患儿白细胞正常或减低,45.8%患儿有肌酸激酶(CK)增高。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预防感染、吸氧、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胸腔穿刺引流,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肺炎是常见并发症,少数患儿合并胸腔积液,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接近半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心肌酶损害,少数并发心肌炎;尚未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奥司他韦治疗敏感,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2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例重症甲型H1N1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22例患者年龄39.9±12.7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休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正常值偏低,X线胸片或胸部CT提示双侧广泛性或多肺叶性的弥漫性病变;22例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奥司他韦75mg或150mg,每日2次口服),全部患者均应用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80~240mg.d-1,平均治疗剂量为136.4±58.8mg.d-1,14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例患者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例患者死亡。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两肺弥漫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进展快、病情重,需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合理地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同时予积极合理地氧疗,机械通气能增强氧疗的效果、迅速改善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型H1N1肺炎患者的转归并随访其恢复期胸部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甲型H1N1肺炎的转归,随访观察32例甲型H1N1肺炎患者恢复期的CT表现.结果 32例甲型H1N1炎患者,随访50-90d,CT表现阴性的有25例(78.1%),4例有肺间质增生(12.5%),3例有少许纤维化改变(9.4%).结论 大部分甲型H1N1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完全治愈,极少数重型肺炎患者可有肺间质增生及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危重症甲型H1N1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H1N1患者均机械通气治疗,选择压力通气模式,即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模式(SIMV+PSV+PEEP),PEEP及FiO2的设定根据患者的氧合水平进行滴定式设定。控制潮气量(6—8ml/kg),PEEP不超过20cmH2O,限制平台压不超过35cmH2O,每小时记录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左、右侧俯卧位通气每2h交替一次,每次吸痰后及时给予肺复张(LR),每天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凝血指标,肝功、肾功、心肌酶监测、胸部x线检查。结果32例中26例动脉血气指标得到改善,PaO2〉80mmHg,病情好转,并逐步脱机,6例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结论甲型H1N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尽早给予奥斯他韦治疗,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监测化验项目,加用俯卧位通气,加强气道管理、减少吸痰次数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甲流)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分析各临床检验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17例危重症甲流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7例患者以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双肺多发实变影12例(71%)。入院后白细胞为(3.4~25.1)×109/L,中性粒细胞(2.72~21.8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8.6%~96.4%,淋巴细胞5.1%~21.6%。CRP 34.6~381.9 mg/L,乳酸脱氢酶(LDH)310~820 U/L,白蛋白<30 g/L10例(59%),ALT升高6例(35%),血清肌酐升高5例(29%),脑钠肽升高4例(24%)。氧合指数<300 mm Hg 13例(76%)。均予奥司他韦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治疗3例(18%)。死亡2例(12%),均为男性,均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结论:LDH、CRP升高、炎性细胞增多提示危重症甲流肺炎患者肺部损害加重;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对于部分肺内广泛实变者效果不理想,且相关的并发症是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Little is known about pandemic 2009 influenza A (H1N1) among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We report a case of 2009 influenza A (H1N1) in a patient who was newly diagnosed as having HIV. His general condition was good, and 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infection control of pandemic 2009 influenza A (H1N1) among those who have HI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