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判断发生死亡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病例数据用于建立死亡风险模型,2014年1~6月的病例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以入住PICU首次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乳酸、WBC计数、血糖、心肌酶谱(CK、CK-Mb、LDH、 Mb)、PCT、CRP 检查结果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0.7的实验室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佳界值。以 Logistic 回归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以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各项实验室指标的β值作为原始赋分,同时对β值取整后作为简化赋分,建立风险模型并验证,考察不同总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362例数据纳入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男230例(63.5%),女132例,年龄(24.0±14.8)个月,死亡25例(6.9%);验证数据共171例,男111例(64.9%),女60例,年龄 (24.3±13.5)个月,死亡11例(6.4%)。①血 NT-proBNP、乳酸、WBC、血糖、心肌酶谱和PCT的 ROC AUC均>0.70。②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NT-proBNP、乳酸、WBC和血糖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67 (3.64~258.68)、5.22 (1.22~22.33)、10.04 (2.12~ 47.53)和10.56 (1.88~59.27)。③WBC>16.5×109·L-1、血糖>7.8 mmol·L-1、NT-proBNP>10 ng·mL-1、乳酸>3.2 mmol·L-1、NT-proBNP 1.3~10 ng·mL-1分别赋2.31、1.65、3.42、2.36和1.98分,简化赋分分别为2、2、3、2和2分。④使用原始赋分和简化赋分,以验证数据预测死亡的ROC 曲线 AUC均为 0.99;简化赋分以4分为界值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100%和 95.6%。结论 4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简化赋分对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有较好价值,总评分≥4分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在辅助救治儿童重症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接受救治的重症HPS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常规组(n=20),常规组患儿进行病因和对症常规支持治疗,置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和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入院前病程、病因构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器官或系统功能累及情况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指标的比较上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缓解和改善。治疗后置换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铁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置换组的PICU住院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总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总的住院时间和3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置换在辅助治疗儿童重症HPS上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部分实验室指标,缩短PICU住院时间,可能成为治疗儿童重症HPS的一项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哮喘患儿利用机械通气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支持(SIMl V+PRVC+PSV)通气模式,对比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PH、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通气治疗时间介于24~98 h,平均(42.9±21.1)h,所有患儿经治疗后HR、p H、Sp O2、Pa CO2、Pa O2等指标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1周内所有患儿都转出ICU病房。结论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哮喘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肌疲劳症状,迅速解除患儿呼吸衰竭,挽救患儿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2~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连续病例的病史资料,提取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资料。依据入住PICU24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5g·L^-1),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0g·L^-1),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5g·L^-1)和正常白蛋白组(〉35g·L^-1)。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1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4例,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50例,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61例,正常白蛋白组77例。①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腹泻、腹胀、肠鸣音减弱、应激性溃疡、水肿和脏器功能衰竭数量〉3个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②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WBC计数、CRP≥8mg·L^-1和PCT〉2mg·L^-1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血糖≥6.7mmol.L^-1的发生率和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③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PRISMⅢ评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PIC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重度低白蛋白血症、PRISMⅢ评分≥8分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8.20(1.33~18.96)、2.85(1.34~10.73)和1.22(1.02~15.78)。⑤存活患儿第1、3和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死亡患儿。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感染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1可作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2~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住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连续病例的病史资料,提取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资料。依据入住PICU 24 h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5 g·L-1),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0 g·L-1),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1)和正常白蛋白组(>35 g·L-1)。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12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24例,中度低白蛋白血症组50例,轻度低白蛋白血症组61例,正常白蛋白组77例。①重度低白蛋白血症组腹泻、腹胀、肠鸣音减弱、应激性溃疡、水肿和脏器功能衰竭数量>3个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②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 WBC计数、CRP≥8 mg·L-1和PCT>2 mg·L-1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血糖≥6.7 mmol·L-1的发生率和乳酸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③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PRISM Ⅲ评分、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呈升高趋势(P<0.05),PIC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重度低白蛋白血症、PRISMⅢ评分≥8分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8.20(1.33~18.96)、2.85(1.34~10.73)和1.22(1.02~15.78)。⑤存活患儿第1、3和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死亡患儿。结论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感染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血清白蛋白水平≤25 g·L-1可作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血浆IL-1 IL-6 IL-8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血浆IL-1,IL-6,IL-8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入住PICU的危重患儿入院时IL-1,IL-6,IL-8与入院时危重病例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IL-1,IL-6,IL-8对危重病例评分都有明显影响。结论:IL-1,IL-6,IL-8升高越明显,患儿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病情越危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中毒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小儿血液净化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及使其顺利进行的方法.方法 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疗法治疗13例急性中毒患儿和危重肾功能不全患儿,共进行29例次血液净化.结果 所有患儿都能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均可达到有效的血液量,穿刺部位无组织损伤,封管后无出血及管道堵塞.血液净化过程顺利,血液净化后比净化前症状减轻,抽搐及意识障碍严重程度均得到控制,升高的心肌酶和转氨酶均下降,肾功能改善或毒物血浓度明显下降.13例患儿中,痊愈、好转9例,占69%;死亡1例,占8%;自动出院3例,占23%.并发症的发生为低血压12例次;寒战2例次;失衡综合征、过敏各1例次.结论 儿童血液净化与成人不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血管通路的建立、血容量的稳定和并发症的预防.血液净化是抢救小儿急性中毒及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昏迷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一般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及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昏迷组及对照组患儿(其中56例昏迷患儿)脑血流变化;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昏迷患儿不同时期及不同昏迷程度时的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昏迷组收缩期峰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昏迷患儿在治疗前Vp、Vm、PI、RI均高于治疗后;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甘露醇使用前Vp、Vm、PI、RI均高于其使用后;Glasgow评分分值低者Vp、舒张期流速(Vd)、Vm偏低,而RI、PI偏高。结论昏迷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异于正常,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参数可随颅内压而变;因此TCD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