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鼠C6脑胶质瘤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用于大鼠C6脑胶质瘤微循环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2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荷瘤大鼠分为二组,一组于接种后1、2、3周分别行MR检查以评价肿瘤生长,另一组于接种后2周时行CT灌注成像,每次检查结束后留取鼠脑标本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特征及MR表现符合文献报道。肿瘤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及瘤脑交界处CBV,MTT,PS值均明显大于对侧正常脑组织(P<0.05),肿瘤中心PS值大于肿瘤周边(P<0.05),CBF、CBV、MTT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区有较多新生血管,肿瘤周边更为丰富。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研究大鼠C6脑胶质瘤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2.
DSC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DSC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8例胶质瘤病人进行DSC MR灌注检查,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MR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及rMTT数值并将所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MR灌注曲线图像中,高级别胶质瘤实体和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处表现为高灌注;低级别胶质瘤表现为等或低灌注为主.不同级别胶质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级别胶质瘤之间rMTT值无统计意义差异(P>0.05).结论 DSC MR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OT磁共振在重组单纯疱疹病毒介导的Endostatin—Angiostatin(Endo-Angio)融合基因对大鼠C6胶质瘤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颅内接种C6细胞,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大鼠分别于接种后1、2、3周进行MR检查;第2、3周检查结束后每组留取2只鼠脑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治疗组大鼠于第1周检查后于肿瘤接种位置原位注入EndoAngio融合基因进行治疗。结果:第1周检查共25只大鼠成瘤(成功率83%),第2周两组肿瘤体积均增大,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检查显示治疗组大鼠微血管腔减少,问质水肿及细胞水肿较对照组明显严重;第3周时治疗组大鼠体积减小,小于对照组(P〈O.01)。结论:重组单纯疱疹病毒介导的Endo—Angio融合基因对大鼠C6胶质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0T磁共振可以较好地动态观察大鼠C6胶质瘤的生长及治疗变化。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MR灌注成像和病理分级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相对脑血流容积(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在评估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患者(低级别胶质瘤13例,高级别胶质瘤23例)行MR灌注成像及常规MRI检查。由灌注数据获取脑血流容积(CBV)图和脑血流量(CBF)图,计算出最大rCBV值和最大rCBF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最大rCBV值及最大rCBF值分别为6.55±4.23和3.34±1.85,低级别胶质瘤分别为1.70±0.49和1.18±0.36,两组间最大rCBV值和rCBF值均有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1);非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rCBV值和最大rCBF值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812,P<0.05)。对于脑胶质瘤的定性评价,MR灌注成像结果与常规T1增强图像结果有时不吻合,不吻合率达30%。结论:MR灌注成像能有效地在术前评价脑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最大rCBV值结合最大rCBF值可以更好地评估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技术评估大鼠C6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17只荷瘤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n=8)和对照组(n=9).治疗组腹腔注射人重组内皮抑素(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共7天.治疗前、后分别行MR检查,测量肿瘤周边区、肿瘤中央区及对侧相应正常脑实质区的血容量(BV)和血管管径指数(VSI_(MRI))值,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P<0.05).治疗后肿瘤中心区及周边区BV和VSI_(MRI)值均有下降,以肿瘤周边区下降更为明显(t=4.14、3.66,P均<0.01).结论 对比剂稳态磁化率MR成像技术评估人重组内皮抑素治疗鼠C6脑胶质瘤具有可行性,能够准确反映治疗前后肿瘤BV和VSI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CT灌注成像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其与MMP-2、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3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于接种后1 W、2 W、3 W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每次检查结束后留取鼠脑标本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组肿瘤区PS值均比对侧正常脑组织PS值增大(P<0.01),荷瘤2 W及3 W组肿瘤中心区PS值比相应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1),与荷瘤1 W组比较,荷瘤2 W和3 W组肿瘤中心、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5);肿瘤区MMP-2和MMP-9阳性表达随肿瘤生长而增加;肿瘤周边区PS值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x=0.540,P<0.05).结论 PS值可反映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肿瘤不同区域血管通透性的动态变化,肿瘤周边区域PS值变化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T2*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 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单发脑转移瘤及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高级别胶质瘤以及4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MRI常规扫描、T2DSCPWI扫描以及DWI扫描,对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区以及瘤周水肿区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相对脑血流(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进行测量,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CBF、rCBV、ADC、rADC在脑转移瘤和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结果 两组肿瘤实质区以及瘤周水肿区灌注情况、信号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ADC、rADC均显著高于高级别胶质瘤,rCBV、rCBF显著低于高级别胶质瘤(P0.05)。瘤周水肿区ADC、rADC、rCBF、rCBV对脑转移瘤诊断的AUC值为0.841、0.857、0.793、0.827。结论 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瘤周水肿区T2DSCPWI参数rCBF、rCBV及DWI参数ADC、rADC均高于高级别脑胶质瘤者,在单发脑转移瘤和胶质瘤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CT灌注成像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血流量(CBV)和血管通透性表面值(PS)的变化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3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于接种后1周、2周、3周分别进行CT灌注成像,每次检查结束后留取鼠脑标本作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肿瘤区CBV和PS值均比对侧正常脑组织PS值增大(P〈0.05),荷瘤2周及3周组肿瘤中心区PS值比相应肿瘤周边区PS值增大(P〈0.01),与荷瘤1周组比较,荷瘤2周和3周组肿瘤中心PS值增大(P〈0.05);肿瘤区VEGF阳性表达随肿瘤生长而增加;肿瘤中心区CBV和PS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均为0.453(P〈0.05),肿瘤周边CBV和PS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43和0.742(P〈0.05)。结论: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伴随着肿瘤不同区域CBV和PS的增加,肿瘤区CBV和PS值变化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观察大鼠超急性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缺血半暗带的演变,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24)及假手术组(n=6).各组术后6 h内,每间隔1 h分别行CT灌注扫描及TTC、HE染色. 结果 缺血组CTPI表现:①梗死中心区CBF、CBV较对侧明显减低,M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CBF较对侧减低明显(P<0.05).②梗死中心区缺血1 h、2 h与3 h、4 h、5 h、6 h比较rCBF、rCBV及MTT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中心区与IP区、周围正常组织区比较,rCBF、rCBV及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区较周围正常区r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梗死中心区梗死面积随缺血时间延长扩大,1 h、2 h与3 h、4 h、5 h、6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不同样本之间梗死体积的差别与CBF减低的程度关系密切.假手术组:在CTPI及HE染色均表现阴性.缺血组HE染色表现:缺血1 h、2 h、3 h 血管间隙增宽,神经细胞水肿;4 h、5 h、6 h,神经核固缩,血管周围大量空泡状改变. 结论 CTPI检查无创、简单快捷,可以在超急性脑梗死实验中及时、准确显示梗死及IP的部位及范围,并定量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窗,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5例胶质瘤患者(低级星形细胞瘤11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术前行CT灌注检查,分析CBF、CBV及PS图,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CBF、CBV及PS的绝对值及相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质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41±0.16,rCBV 2.31±0.28,rPS 6.67±2.88;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二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BV值P<0.05,CBF值及PS值P<0.01.肿瘤病变区CBF值、CBV值与PS值之间统计学处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2、0.753、0.657,P≤0.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AICH)"动态点征"区域CT灌注(CTP)参数定量预测血肿扩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AICH首诊平扫CT、CTP原始图像、灌注参数图及24 h内复查CT,根据CTP原始图像有无"动态点征"分为阳性组(n=21)和阴性组(n=24);比较组间血肿体积变化、"点征"/密度最高区域(强化区),血肿全部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容量(rCBV)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强化区灌注参数预测血肿扩大的效能;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阳性组血肿体积变化与"动态点征"总出现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首诊2组血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中,阳性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17例(17/21,80.95%)、阴性组2例血肿扩大(2/24,8.33%)。阳性组强化区rCBF、rCBV及强化区与血肿区rCBF、rCBV差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以rCBF=8.90 ml/(min·100 g)、rCBV=6.55 ml/100 g为截断值,预测血肿扩大的AUC分别为0.877和0.889。阳性组血肿体积变化与"动态点征"总出现时间呈正相关(r=0.628,P<0.05)。结论 CTP"动态点征"区域灌注参数可用于预测血肿扩大;血肿体积变化与对比剂渗漏总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灌注(CTP)一站式扫描中,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脑缺血症状患者的标准脑CTP图像(标准组),于颅脑CTP图像中将动脉峰值期前后各1组扫描数据剔除,使得其前后间隔时间增加至4.5 s,模拟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P一站式扫描(模拟组)。计算标准组与模拟组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并分析脑灰质左侧与右侧、白质左侧与右侧灌注参数比值(rCBF、rCBV、rMTT)的相关性。结果 基底核层面CBF、CBV、MTT的绝对百分比误差值均值均<10%。灰质左侧与右侧rCBF(r=0.988,P<0.001)、rCBV(r=0.963,P<0.001)、rMTT(r=0.983,P<0.001)均呈正相关,白质左侧与右侧rCBF(r=0.980,P<0.001)、rCBV(r=0.957,P<0.001)、rMTT(r=0.986,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 头颈部CTA联合全脑CTP一站式扫描中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CT灌注扫描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放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放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兔VX2腹腔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肿瘤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饲养1周.对治疗组放疗前和放疗1周后及对照组均行CT灌注扫描.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前后两次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两组肿瘤大小变化、灌注参数与MV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10只实验兔,放疗1周后治疗组实验兔瘤区BF、BV和PS均较放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瘤区前后两次BF、BV和P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VD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P<0.01).肿瘤实质区BF、BV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2及0.63,P均<0.05);而PS与MVD计数无明显相关(r=0.40,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技术能够用于评价兔VX2腹腔移植瘤的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自发性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shICH)血肿周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测量,评价脑血肿周围组织灌注参数改变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临床及CT确诊的幕上shICH患者行CTP检查,自发病到灌注扫描的时间为8~19 h.以血肿最大层面为参照,测量血肿周围1 cm内及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获得相对灌注参数值rCBF、rCBV、rMTT(患侧/健侧).电话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个月生活表现,并记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分值.结果 shlCH血肿周围带CBV值为(1.61±1.53)ml/100 g、CBF值为(16.48±12.58)ml/(100 g·min),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Z=-2.603、-4.178,P<均0.05);MTT值为(9.12±2.57)s,较对侧镜像区明显延长(t=4.747,P<0.05).血肿周围CBV、CBF值与BI相关(Z=-3.40、-2.98,P均<0.01),参数MTT、rCBF、rCBV、rMTT与近期预后无关(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7、0.848,且CBV界限值为1.24 ml/100 g时,敏感度66.67%,特异度为100%;CBF界限值为8.44 ml/(100 g·min)时,敏感度100%,特异度为72.70%.结论 CTP可预测shICH血肿患者近期预后,在一定范围内,血肿周围CBV、CBF值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和术后320排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的常规CT图像、CTA表现及全脑灌注资料。结果 术前:常规轴位CT显示脑出血7例,脑梗死8例。CTA显示颈内动脉末段轻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26支;大脑中动脉闭塞19支,大脑前动脉闭塞13支;灌注成像显示脑内异常灌注区22处,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均表现为rCBV、rCBF减低,TTP、MTT及DLY延长(P<0.05)。术后:常规轴位CT无新发出血、梗死,CTA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情况与术前相似,搭桥动脉显示率为100%;灌注成像相对应术前22处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TTP、DLY及MTT较术前缩短,但仅DL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不仅可显示烟雾病闭塞的血管及异常血管,还可为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提供血流灌注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CT灌注(CTP)成像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PTAS)效果。方法 选取单侧MCA狭窄患者40例, 根据CTA测量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50%-69%)组14例和重度狭窄(70%-99%)组26例, 另根据药物疗效将重度狭窄组分为有效亚组16例和无效亚组10例。利用CTP评估狭窄侧与对侧的绝对灌注值, 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达峰时间(TTP), 及相对灌注值(rCBF、rCBV、rTTP), 评价支架治疗术前及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中度狭窄组狭窄侧与对侧比较, 仅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 P <0.01), 重度狭窄组CBV和TT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BV:t=3.83, P <0.001;TTP:t=8.89, P <0.001)。治疗无效亚组rTTP较有效亚组显著延长(t=-2.18, P=0.04)。无效亚组接受PTAS后, rTTP较术前明显缩短(t=5.94, P <0.001)。结论 CTP能有效评估MCA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筛选介入治疗患者, TTP能敏感反映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CTA检查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分布影响的价值。方法 对经颅多普勒(TCD)诊为单侧颈动脉狭窄的42例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程度、Willis环形态及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 经CTP联合CTA检查,29例为颈内动脉狭窄,13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14例,闭塞4例。狭窄侧与对侧血管相比,轻度狭窄患者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狭窄患者狭窄侧MTT、TTP高于对侧(P均<0.05);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侧CBF低于对侧,CBV、MTT、TTP高于对侧(P均<0.05)。42例中21例存在灌注异常,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间异常灌注区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联合CTA检查可较好地评价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Willis环血管形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成人型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TH)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探讨成人型甲减致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原因。方法 对15名正常对照组及27例成人型甲减患者TH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局部脑血流灌注SPECT显像。结果 27例成人型甲减患者24例出现rCBF降低,其中两侧大脑半球呈弥漫性、斑片样稀疏、缺损改变8例;大脑皮质局部稀疏、缺损改变16例;3例患者脑显像基本正常(包括1例轻型临床甲减和2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经过TH治疗后15例患者rCBF基本恢复正常,9例rCBF明显改善。TH治疗后双侧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rCBF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成人型甲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rCBF减低,这与其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可能密切相关,早期、积极、正规的TH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