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拟诊为AICVD患者,于发病24h内行头颅CT平扫和全脑CT灌注(CTP)成像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于CTP检查后24h内复查MR,分析其CTP、4D-CTA及MRI表现。结果常规CT平扫示8例有脑缺血病灶,12例未见明显异常。全脑CTP20例患者共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32个缺血灶,MRI发现26个病灶表现为梗死灶。4D-CTA显示责任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20例患者中14例血管狭窄,2例闭塞,4例正常。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可同时获得CTP、4D-CTA图像,实现对AICVD的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中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0例正常组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数据,每例数据进行4次图像后处理,分别选择大脑前动脉、左侧(正常组)或患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右侧(正常组)或健侧(梗死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作为输入动脉,4次图像后处理均选择上矢状窦作为输出静脉。分别在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绘制ROI,梗死组额外在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边缘梗死侧绘制ROI,测量4次全脑灌注成像各ROI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取单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灌注参数平均值作为该侧灌注参数值,对4次测量所获灌注参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左、右侧大脑各灌注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组4次不同输入动脉全脑灌注成像健侧、患侧大脑及梗死边缘正常侧、梗死侧各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选择不同输入动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在进行CT全脑灌注成像后处理时,可以选择显示较好的任意大脑动脉作为输入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灌注的变化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一站式CTP(NCCT-CTA-C...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术前CT灌注(CTP)参数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人烟雾病(MMD)后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0例接受联合搭桥术的成年MM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n=18)和非CHS组(n=42);比较组间术前1周内头颅CTP参数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CHS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CHS的效能。结果 组间术前脑血容量(CBV)、流量提取乘积(FEP)及术后当日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FEP及术后当日MAP较高是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以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71及0.665,三者联合AUC为0.872,高于各单一因素(Z=2.17、2.77、3.13,P均<0.05)。结论 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有助于预测成年MMD患者接受联合搭桥术后发生CHS;联合应用三者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肺孤立性结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价值。 方法 分析63例直径≤3 cm肺孤立性结节的容积CT灌注成像表现,其中恶性结节组30例,慢性炎性结节组17例,急性炎性结节组7例,良性结节组9例。采用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用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得到肺动脉灌注值(PP)、支气管动脉灌注值(BP)、灌注指数(PI)和时间-密度曲线(TDC),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 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慢性炎性结节组及活动性炎性结节组PP值分别为(67.50±21.78)ml/(100 ml·min)、(30.11±13.24)ml/(100 ml·min)、(81.11±21.11)ml/(100 ml·min)、(106.34±7.80) ml/(100 ml·min),BP分别为(80.40±20.96)ml/(100 ml·min)、(27.00±14.18)ml/(100 ml·min)、(50.75±21.89)ml/(100 ml·min)、(11.06±4.31)ml/(100 ml·min),PI分别为(45.87±7.60)%、(51.13±7.44)%、(48.09±13.12)%、(75.91±10.13)%。4组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结节组的TDC A型27例(27/30,90.00%),B型3例(3/30,10.00%);良性结节组的TDC为C型(9/9,100%);慢性炎症结节组的TDC共4种类型,B型7例(7/17,41.18%),C型1例(1/17,5.88%),D型4例(4/17,23.53%),B-型5例(5/17,29.41%);急性炎症结节组的TDC为E型(7/7,100%)。BP在所得参数中鉴别各组最优。以PI>70%作为急性炎性结节的诊断阈值,敏感度100%(7/7),特异度100%(56/56);以PP<45 ml/(100 ml·min)且BP<50 ml/(100 ml·min)作为良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2%(9/11)、88.46%(46/52)、60.00%(9/15)、95.83%(46/48)。 结论 320层容积CT灌注成像对于在肺孤立性结节中鉴别恶性及良性结节,包括急性炎性、慢性炎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一站式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CTP)观察烟雾病(MMD)/烟雾综合征(MS)常春藤征与脑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纳入43例MMD/MS患者,基于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判断常春藤征,记录存在缺血灶/出血灶脑区(阳性区域);于CTP参数图测量688个脑区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延迟时间(DLY)。以CTA评估侧支循环评分,观察常春藤征(IS)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 688个脑区中,166个(166/688,24.13%)可见(IS组)、522个(522/688,75.87%)未见常春藤征(NIS组);较常见IS脑区依次为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层面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半卵圆中心层面大脑前动脉供血区。IS组内阳性区域占比高于NIS组(17.47%vs. 8.05%,P=0.001)。相比NIS组,IS组CBV增加,MTT、TTP及DLY均延长(P均<0.001)而侧支循环分级较低(P=0.006)。结论 MMD/MS患者出现常春藤征提示存在更严重脑灌注损害及侧支循环不良,具有潜在脑缺血/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成像扫描时间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缩短扫描时间对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CTP)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诊断为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全脑CTP资料。按不同扫描时间(56 s、52 s、48 s、44 s、40 s及36 s)分组,对灌注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各组上矢状窦灌注时间密度曲线(TDC)、灌注伪彩图和灌注参数值,并记录上矢状窦首次通过时间。结果 与扫描时间56 s组比较,52 s组及48 s组CTP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扫描时间52 s组、48 s组、44 s组、40 s组和36 s组CTP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上矢状窦首次通过时间呈负相关。与扫描时间56 s组比较,当扫描时间缩短至44 s及以下时,对部分灌注参数值的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适当缩短全脑CTP扫描时间,在保证CTP图像质量和灌注值测量准确性同时,可减少辐射剂量,推荐全脑CTP选择延迟8 s,扫描时间48 s。  相似文献   

8.
320排容积CT低剂量左心房肺静脉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320排容积CT低剂量左心房肺静脉成像的可行性。 方法 收集33例心房颤动患者(男24例,女9例),行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按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分为3组:BMI<22 kg/m2,BMI 22~28 kg/m2及BMI>28 kg/m2,分别评价左心房肺静脉图像质量(优、良、差),测量左心房及各肺静脉分支的CT值,计算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等辐射剂量指标。 结果 33例患者扫描辐射剂量为:CTDI (10.25±2.63)mGy(8.5~12.3 mGy);DLP (134.84±13.50)mGy · cm(118.81~172.14 mGy · cm);ED (2.29±0.23)mSv(2.02~2.93 mSv)。图像质量评价优22例,良11例。左心房及各肺静脉分支近段CT值在BM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应用320排容积CT进行低剂量左心房肺静脉成像,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128排CT灌注成像诊断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28排CT全脑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40例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头颅CT平扫、头颅CT灌注(CTP)检查,在发病24~72 h内复查MR DWI。分别将CT检出的病灶和MRI检出的病灶与CTP结果相比较。 结果 40例患者中,常规CT平扫于17例患者中共发现20个病灶,CTP检出42个病灶。CTP较常规CT平扫多检出的22个病灶中,15个病灶表现为脑血流量(CBF)与脑血容量(CBV)均较健侧下降,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均较健侧明显延长或不可测量;4个病灶CBF较健侧降低,CBV较健侧稍增加或维持正常;3个病灶表现为整个大脑半球MTT及TTP较健侧明显延长,CBF与CBV较健侧未见明显减低;复查MR DWI证实其中35个病灶CBF与CBV均下降的病灶发展为梗死灶。 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24 h时间窗内,与常规CT平扫相比,128排CT全脑灌注能明显提高脑缺血灶的检出率,对早期发现脑缺血灶和避免病灶漏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灌注成像评价甲状腺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良性组33例和恶性组10例,良性组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17例)和甲状腺腺瘤亚组(16例),恶性组为甲状腺癌10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常规CT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绘制颈总动脉、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各组BF、BV、MTT、PS值.对灌注参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TDC为单峰型,良性组的TDC表现为速升-缓降的小峰,恶性组TDC可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BV、BF、MTT、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3、<0.001);BV值和MTT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F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值恶性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在BF、BV、MTT、P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PI可准确反映甲状腺病变的血流特点;分析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值有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烟雾病患者均行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扫描,并利用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重组且采用电影模式观看,同时完成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DS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及颅底异常血管网,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9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的粗大、增多及迂曲延长。全脑灌注图像中,显示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为0.5~13.0s;局部脑血流量(rCBF)下降10例,降低幅度为26.0%~54.5%;局部脑血容量(rCBV)显示有8例在正常范围内,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0.0%~68.5%)。结论:320排全脑动态容积CT成像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的形态及动态血流信息,全脑灌注图像可以量化评价烟雾病患者全脑灌注情况,真正实现了全脑一站式容积扫描,对于烟雾病的诊断和评价脑组织血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5例胶质瘤患者(低级星形细胞瘤11例,高级星形细胞瘤14例)术前行CT灌注检查,分析CBF、CBV及PS图,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CBF、CBV及PS的绝对值及相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胶质瘤的CBF值、CBV值及PS值均较正常脑组织升高,低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1.41±0.16,rCBV 2.31±0.28,rPS 6.67±2.88;高级星形细胞瘤病变区的rCBF 4.96±2.17,rCBV 4.69±1.98,rPS 19.19±9.19.二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BV值P<0.05,CBF值及PS值P<0.01.肿瘤病变区CBF值、CBV值与PS值之间统计学处理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2、0.753、0.657,P≤0.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定量分析儿童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与传统脑血管造影之间的关系,评估首次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儿童烟雾病患者(5~15岁,平均9.88岁)血管重建术前及首次术后(平均间隔4.08个月)MR-PWI参数,包括局部达峰时间(regional time to peak,rTTP)、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lfow,rCBF)、局部平均血流通过时间(regional mean transit time, rMTT)及每侧大脑半球(共32侧)的铃木分期(Suzuki Stages)情况,并与临床预后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MR-PWI参数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PWI参数变化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MR-PWI参数与铃木分期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水准:P<0.05。结果儿童烟雾病患者早期血流灌注变化与铃木分期相关,当疾病进展至Ⅱ期以上时,灌注参数变化与铃木分期不相匹配;血管重建术后,rTTP较术前显著缩短,而rCBV、rCBF、rMT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TTP的变化情况与不同的临床效果相关。结论利用磁共振灌注扫描可以定量评估儿童烟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血管重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且由于其无辐射与简便易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四维CT灌注(4D-CTP)技术研究不同比例肝切除(PH)术后大鼠残肝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sham)组及50%、60%、70%、80% PH组,每组24只,余24只做补充实验。术后1 h、1、3和7天,sham组和手术组各取6只大鼠行4D-CTP检查,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之后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共21只大鼠符合小肝综合征(SFSS)表现,70% PH组1只,80% PH组20只。各PH组PVP、TLP均于术后1 h达峰值,术后1天下降,术后3、7天趋于稳定;50%、60% PH组HAP、HPI术后1 h、1天降低,3天和7天略增高;70%、80% PH组HAP术后1 h最高,术后1、3、7天逐渐下降,HPI于术后1 h显著降低,术后1天进一步轻度降低,术后3、7天稍增高。术后1 h,80% PH组PVP、TLP高于50%、60% PH组和sham组(P均<0.05),HPI低于sham组(P<0.05);术后1天,80% PH组PVP、TLP高于sham组(P均<0.05),HPI低于sham组(P<0.05);术后3、7天各组PVP、TLP、HPI、HA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4D-CTP技术可定量分析大鼠PH术后残肝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效区分肝动脉、门静脉血流灌注异常。  相似文献   

15.
CT灌注成像(CTP)是一种可定量反映组织器官功能的技术,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MSCT技术不断进步,CTP检查的操作流程变得相对简单,辐射剂量较前明显减少,图像质量大幅提高。CTP在脑缺血性疾病及脑肿瘤等方面研究及临床应用都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脑CTP的原理、扫描参数的优化、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化疗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5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组(n=14)和化疗组(n=11),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行64层螺旋CT扫描,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及灌注参数的差别,并对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该组患者血流量(BF)、血容量(BV)、Patlak血容量(PBV)和对比剂起始时间(TTS)下降显著(P<0.05),毛细血管通透性(PS)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变化不明显(P>0.05)。化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变化均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肿瘤体积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F、BV、PBV和PS值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TTS、TTP与MVD无相关关系(P>0.05)。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组和化疗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84.71%、55.25%,两组生存曲线整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可为观察骨肉瘤治疗后改变及判断预后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