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NT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5例NTC进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观察分析、随访及献复习.结果 瘤组织呈弥漫性或片团状浸润,瘤细胞体积小,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分裂象多见,每例均有坏死.2例可见菊形团样构.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K、低分子量CK(358H11),5例瘤细胞均表达CgA、Syn及NSE.电镜观察到菊形团样结构及神经内分泌颗粒.5例NTC中2例为典型类癌,3例方小细胞癌,2例伴鳞癌分化,1例伴腺癌分化.结论 宫颈NTC的组织形态类似于肺的NTC,除典型类癌外,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宫神经内分泌癌必须两项以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或电镜观察到神经内分泌颗粒.病理诊断应与子宫颈内膜闷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小细胞型低分化鳞癌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对这些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分析小儿交感神经系统肿瘤45例,其中神经母细胞瘤39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4例,80%病例年龄小于6岁。肿瘤细胞圆形,核大深染,胞浆少,呈弥漫状、腺泡状或菊形团排列,细胞间见有伊红色纤维样物;组织化学检查显示胆硷脂酶阳性,电镜观察细胞间见有桥粒样连接,树状突内除微管微丝外,主要有两种颗粒(致密蕊疱及壳疱)。对本瘤的鉴别诊断,自发性消退及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的特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嗅神经母细胞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李扬 《黑龙江医学》2004,28(4):267-269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为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2 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病理组织学特征是瘤细胞排列呈大小不等的片状或条索状 ,瘤细胞间可见由胞浆突起形成的嗜酸性纤维 ,12例可见Homer -Wright菊形团和 /或Flener菊形团。免疫组化染色 :NSE 2 1例均为阳性 ,Vimentin、S - 10 0、NF分别有 8例、5例、3例阳性 ,Keratin、LCA、GFAP均为阴性。结论 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尤其是NSE检测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 (olfactoryneuroblastom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总结分析、特殊染色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神经母细胞瘤少见 ,常见于鼻腔、副鼻窦 ;光镜下可见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 ;免疫组化神经标记阳性。结论 诊断本病应排除其他疾病并紧密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及脊髓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大脑及脊髓PNET18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患者年龄,菊形团、栅栏状坏死、核分裂相和CD99、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突触素(Sy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的半定量指标,共八项指标之间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CD99、Syn和NSE大部分阳性,其中CD99阳性率最高,GFAP也大部分阳性,与上述三项大部分重叠。此外,9例患者的肿瘤同时具有菊形团和胶质细胞分化。相关分析的结果:患者年龄与栅栏状坏死的数量、栅栏状坏死的数量与GFAP、NSE与Syn均呈正相关(P<0.05);菊形团及核分裂相数量分别与其他各项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多数PNET均有神经元、胶质细胞双潜能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皮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切除肿瘤的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是一种仅以上皮性成分为恶性的肺母细胞瘤,好发于10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镜下可见由恶性上皮性成分构成的假复层腺样结构,并见特征性的细胞团及菊形团样腺体。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成分表达CK,部分可表达Syn及CgA。结论 上皮型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恶性肿瘤,由于该肿瘤预后较好,需与其他类型的肺母细胞瘤及肺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对1例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0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发热、左上腹痛、中度脾肿大伴脾破裂,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发现脾内占位。病理检查见癌组织位于脾脏自发性破裂口的周围实质(局限于红髓)及脾门软组织内,癌细胞排列成实性、梁状、腺样、假菊形团样结构,间质纤维组织分隔瘤细胞团;细胞中等大小,形态相对一致,胞质嗜酸性,核居中,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清楚,病理性核分裂象少见,脾门淋巴结及血管可见癌累犯。免疫组织化学示癌细胞CD56(2+~3+),Syn (1+),CgA、CK (±)。结论:脾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甚罕见,形态与发生于其他器官的神经内分泌癌类似,免疫组织化学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伴假菊形团的树突状细胞神经纤维瘤(D CNW PR)近来被认为是神经纤维瘤的变型,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表现为小而黑的淋巴样细胞(I型细胞)向心排列在空泡状核淡染、胞浆丰富呈淡伊红染的大细胞(II型细胞)周围形成的假菊形团结构。虽然D CN W PR似乎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N F)无关,但1例DCN W PR患者已被发现有N F的多发性皮损,其中两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D CNW PR。本研究旨在明确D CN W PR中是否存在2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N F2)基因的突变。7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D CN W PR且有大量档存石蜡包埋组织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例之…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性,9岁.左下颌包块,渐增大一年.查体:见肿块紧附着颌下腺被膜、活动,与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粘连,临床以"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切除.病理检查:肿块2.5cm×2cm×2cm,界限清楚、包膜欠完整,切面灰黄,质中、滑腻感.镜下见瘤细胞小、周边细胞密集、呈椭圆或高柱状、边界不清、胞浆少、核深染、密集或呈片状分布,可见假腺样、流产型腺样及假菊团样结构、偶见核分裂(图3).并见透明软骨岛.部份区域见小细胞向神经胶质分化(图1-2),呈现多样分化的特点.肿瘤侵及唾腺组织.  相似文献   

10.
嗅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免疫组化技术和电镜在嗅神经上皮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嗅神经上皮瘤进行了临床分析,光镜复查,免疫组化检测,4例做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嗅神经上皮瘤主要发生于中青年,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以单侧鼻塞和鼻出血为多见,病理形态为小圆细胞和短梭形细胞呈巢状及弥散分布,菊形团结构少见或缺如;免疫组化检测NSE、Syn阳性,CK、S-100等部分阳性,GFAP阴性;电镜超微结构2例在胞质内找到神经分泌颗粒,3例在胞质内发现中间丝、微丝和基膜,1例有细胞连接和神经突起。结论嗅神经上皮瘤这个名称较嗅神经母细胞瘤更确切,诊断除常规病理外,尚需借助于免疫组化检测,分化差的病例只能通过电镜或其他先进的手段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通过对生长激素腺瘤的电镜观察,探讨该肿瘤的电镜诊断类型以及电镜诊断生长激素腺瘤的临床指导意义。②方法将17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以不同的方法固定处理后,分别使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③结果电镜诊断为:密分泌颗粒型8例,疏分泌颗粒型8例,疏密颗粒混合型1例。光镜诊断为:嗜酸性细胞腺瘤10例,嫌色性细胞腺瘤4例,混合性(嗜酸性细胞腺瘤和嫌色性细胞腺瘤)细胞腺瘤3例。④结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电子显微镜诊断较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诊断更确切,其基础研究及临床作用也更有意义。电子显微镜诊断与血激素浓度测定相结合,对临床垂体腺瘤诊断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成年大鼠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获得成年大鼠嗅鞘细胞的方法.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2.5月龄的SD大鼠嗅球最外二层,经分散后将细胞种植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采用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抑制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定期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摄片.在培养第14 d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p75)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并计算嗅鞘细胞的纯度.结果 培养的嗅鞘细胞呈双极、多突起形、扁圆形三种,其中扁圆形较少,嗅鞘细胞的纯度在90%以上.结论 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化学抑制相结合进行成年大鼠嗅鞘细胞原代培养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可获得高纯度的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开始,美国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世界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典范之一。由Flexner报告引导的美国医学教育改革,是美国医学教育成功发展的重要基石。Flexner革命的发生,与社会生活变化所导致的医学观念和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密切相关,可以说,Flexner革命是理念先导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Analysis of 60 pituitary adenomas with acro- megaly iiS made. All 60 surgical specimens are studied by both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By light microscopy we classified the adenomas into strong acidophilic cell (16 cases) and weak acidophilic cell (20 cases), stem cell (2 cases) and mixed cell type adenomas (22 case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we classified them into densely granulated (14 cases) and sparsely granu- lated growth hormone (GH) cell adenomas (212 cases) in which there are fibrous bodies near the indented part of the nucleus which are of diagnostic value, corresponding to the round lucent area near the indented nucleus seen by light microscopy. The densely granulated and sparsely granulated GH cells may coexist within 1 adenoma (4 cases). Some adenomas may con- tain 2-3 kinds of secretory granules and are called multiple functional adenomas, in this series 18 had GH-;-PRL prolactin), 1 GH+ACTH and l GH+PRL+ACTH. Strong acidophilic cells correspond to densely granulated GH cells while weak acidophilic celIs correspond to sparsely granulated GH cells. The number of strong or weak acidophilic cells and number of secretory granules are not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GH blood level. By electron microscopy GH, PRL and ACTH secretory granules hav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which are not absolute. Correct diagnosis is based upon combin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blood hormone levels and secretory granule morphology. F'ibrous body diagnostic value and their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are dis- cuss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氧微环境下利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上清液诱导嗅黏膜间充质干细 胞(olfactory mucosa mesenchymal stem cells,OM-MSCs)更多地向神经元分化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OECs和 OM-MSCs,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进行鉴定;实验将OM-MSCs分为3%O2+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抑制剂利非西呱(lifi ciguat,YC-1)+OECs上清诱导组(A组)、3%O2+OECs上清诱导组(B组)及 21%O2+OECs上清诱导组(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分化后的神经元,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HIF-1α的mRNA及 βIII-微管蛋白(βIII-tubul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的表达,再用膜片钳检测分化后的神经元钾离子通道开放情况。结果:实验各组相比 较,B组OM-MSCs诱导后免疫荧光显示βIII-tubulin表达最多,Q-PCR显示B组HIF-1α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Western 印迹表明B组中βIII-tubulin蛋白表达显著增多,而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且诱导分化后的神 经元经膜片钳检测发现钾离子电流。结论:低氧微环境下的OM-MSCs经OECs上清液诱导能显著提高其向神经元分化 的比例,并明显降低了神经胶质细胞的产生,且与细胞HIF-1α信号通路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对42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体(AR)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ER和AR在癌旁组织、增生结节及肝癌3种组织中,ER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5例、12例及24例,AR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8例、8例及23例;癌旁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中的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结节ER及AR染色较正常肝细胞染色深;ER及AR的阳性表达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和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组织的ER和AR阳性表达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嗜酸性毛玻璃样肝细胞为性质改变的肝细胞,嗜酸性细胞结节为肝癌的癌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17.
大鼠嗅粘膜原代培养细胞的分类及细胞社会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嗅粘膜的细胞社会学特性,为嗅粘膜混合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提供可行性研究资料。方法:自成年大鼠鼻中隔活体剪取部分嗅粘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玻璃培养皿,用含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的贴壁、生长及分化过程,并用波形蛋白(vimentin)、层粘连蛋白(Iaminin)、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75,NGFRp^75)抗体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阳性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嗅粘膜细胞中包含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嗅细胞和嗅鞘细胞等,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存在差异。结论:嗅粘膜细胞之间具有协调的细胞社会学关系;成体嗅粘膜混合细胞群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行性具有细胞社会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一类十分活跃的免疫细胞,它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T、B、淋巴细胞亚群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巨噬细胞亚群的研究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量的实验证明,不仅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在功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使同一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亦有明显的功能上的不同。许多学者运用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将同一来源的巨噬细胞分为若干亚群,从不同角度证明单一组织来源的巨噬细胞,其特征和活性均具有异质性。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作用、Fc受体、巨噬细胞佩带的Ia抗原分子、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