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7年7月~2011年4月应用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年龄54~ 78岁,中位年龄64.4岁.其中T1期患者6例,T2期12例.术前均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均采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根治手术.结果:17例手术顺利,1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230min,平均出血量约310ml,2例术中输血,无直肠损伤病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12~21 d,平均16.7 d;2例尿道狭窄,4例发生漏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切缘阳性.随访6~51个月,平均28个月,除2例尿道狭窄所有患者排尿通畅,2例有轻微遗尿.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死亡病例,半年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0~0.15 rg/ml之间.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视野清楚、创伤小、出血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腹腔镜前在根治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1年6月年间,采用微创腹腔镜根治前列腺癌患者13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患者的平均年龄65岁(60~75岁)。常规穿刺行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结果:1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顺利完成,手术所用时间为120~34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量为130~750ml,平均350ml,3例患者因组织粘连,肿瘤边界模糊,分离较困难,术中出血较多,给予术中输血400ml,维持循环血量平衡。术后所以手术患者均采用留置尿管,时间为11~20d,平均13.8d。1例患者出现渗血及漏尿情况,采用积极的保守治疗措施后彻底治愈;术后3个月进行前列腺PSA血清学检查发现,PSA<0.2μg/L,未见复发迹象。结论:微创腹腔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打击创伤小、直视下进行切割、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是较为便捷安全有效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1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15~495 min,平均(416±62) min,术中出血量150~1500 ml,平均(546±135) ml,3例术后输血4~6 U,6例未输血。术后48 h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3~5 d下床活动,无直肠损伤,1例吻合口尿漏,留置切口引流管8d后漏尿消失。标本切缘阳性3例。3例患者术后半年仍有轻度尿失禁。随访至今,未发现肿瘤局部远处转移;3例患者术后6个月~1年出现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5例局限性(T1~T3期)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前5例PSA>40 ng/ml,直肠指诊阳性1例,彩色B超均阴性,MRI阳性1例,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2例开放行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3例腹腔镜下行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5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60~330 min,平均235 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60ml,围手术期2例分别输血400ml、800ml.标本切缘阳性1例,精囊转移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2~3周拔除导尿管,全部病例出现尿失禁,随访3个月后尿控能力都恢复,其中2例开放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尿道狭窄,予电切开后治愈,术后PSA<4 ng/ml,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现象.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近期尿失禁发生率高,大都可在半年内恢复正常排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前列腺癌,其中T1N0M0 7例,T2N0M0 8例,Gleason评分均≤7分.结果 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0~30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180~800 ml,平均300 ml.术后72h内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保留导尿2~3周,3个月后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示标本切缘阳性1例.术后复查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除1例切缘阳性患者为3.20μg/L外,其余均小于0.1 μg/L.结论 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腹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寡转移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0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围术期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7.2±30.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1.7±20.2)ml,无术中输血。术中发生直肠损伤1例,淋巴漏1例,平均留置尿管时间(14.4±2.1)d,平均住院时间(14.8±2.5)d。术后病理:10例(66.7%)切缘阳性。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86.6%(13/15),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33.3%(5/15)。术后1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9,P<0.05)。中位随访时间21.6个月,随访期间,5例(33.3%)患者于术后出现PSA复发,影像学检查证实局部复发;其中3例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结论:寡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经严格筛选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经腹膜外径路施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8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21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100-800 mL,1例患者术中输血800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14 d,未发生直肠损伤及腹腔并发症.患者在尿管拔除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尿失禁,经提肛训练等辅助治疗2-3个月后恢复控尿,最长1例2年后控尿功能恢复.术后随访6-40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时PSA 0.02-0.11 ng·mL-1,无发生复发病例.术后尿漏1例,2个月后愈合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腹膜外径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1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360ml,发生耻骨后静脉丛损伤导致大出血1例,腹壁下动脉分支出血1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结论: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取得了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同样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cctomy,eLRP)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4月-2006年1月前列腺癌10例。年龄62-78岁。平均68.5岁。病史2周~6年。患者均接受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手术时间210~380min,平均245min。术中出血量500~1200mL,平均85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3例出现尿漏。3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辅助治疗后好转。随访1~10月。未见肿瘤复发,PSA0~0.08ng/mL。结论 e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82例,年龄为60~75岁,中位年龄为68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0.7~23.6 ng/mL.TNM分期为T_1N_0M_011例,T_2N_0M_066例,T_(3a)N0_M_0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前列腺电切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均行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0~380 min,平均为(210±85)min;术中出血量为400~1 200 mL,平均为(600±230)mL,出血量500 mL者给予输红细胞悬液200~800 mL.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切缘为阳性的3例患者术后加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3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3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的患者经提肛训练等辅助治疗3个月后好转,能自主排尿.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术后3个月时PSA为0.02~0.10 ng/mL,平均为(0.040±0.016)ng/mL.其中局部复发2例,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近距离放射治疗后控制;生化复发26例,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控制.结论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clarify whether operative methods of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LRP) could become a standard therapy. The purpose was to evaluate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ncologic effectiveness and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LRP performed by a general urologist.Patients and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4 and May 2006, 30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consecutively underwent LRP by a single surgeon. Oncologic data were assessed by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by postoperativ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levels.Results: Complete laparoscopic removal of the prostate and seminal vesicles was achieved in all 30 patien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250.9 min (range, 168 to 394 min). The total positive surgical margin rate was 20.7% (6 of 29 cases), with a total PSA recurrence rate was 23.3% (7 of 30 cases), but the frequencies tended to be decreased in the later phase case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in 5 patients; four of these patients were in the initial 10 cases. Two of the 30 cases (6.7%) required a blood transfusion (first case and 11th case). There were thre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one ureter injury, one rectal injury and one sigmoid serosal injury. The catheter duration intervals were reduced in the later cases.Conclusions:From our experience with one surgeon, with whom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initial 10 cases, we conclude that LRP should be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surgeons after intensive training.  相似文献   

12.
肺耐药蛋白对常规化疗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对常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采用预后分析比较肺耐药蛋白阴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及分析对比有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 152例乳腺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阳性 122例 (80. 2% ),淋巴结转移组阳性 62例 (88. 6% ),无转移组阳性 60例 (73. 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x2=5. 654, P< 0. 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 LRP阳性组生存期明显低于阳性组 (x2=7. 092, P< 0. 01)。结论 (1)肺耐药蛋白可降低常规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能与多药耐药有关。 (2)肺耐药蛋白阳性乳腺癌细胞更容易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黄昆  朱明 《医学综述》2011,17(16):2513-2514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与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RP组18例和RRP组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前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8例行LRP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LRP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RR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两组在生化复发率、尿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RP不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而且可以达到与RRP相同的控瘤、控尿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开展初期术中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开展初期阶段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总结经验。方法通过视频回顾的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3名泌尿外科医生在独立开展前20例LRP时出现的术中并发症,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分期等相关因素,分析发生术中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60例LRP中共出现并发症23例(38.3%),其中导尿管被误缝7例,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5例,前列腺组织残留5例,二次吻合4例,直肠损伤1例,标本遗失1例。所有并发症均在术中得到处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包括解剖层次不清、解剖标记不明、助手配合不默契、手术细节考虑不周全等,其中部分病例肿瘤分期偏晚、手术难度较大。结论 LRP在开展初期应尽量选择难度较低的病例,形成相对固定的手术团队,通过观摩手术,对器械选择、手术步骤、解剖标记、操作手法形成相对完善的套路,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腹膜外入路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进行50例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的一般资料,按照手术入路分为经腹入路(经腹组)29例和接受经腹膜外入路21例。结果2组术中及术后的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外入路组较经腹入路组低(P < 0.01)。腹膜外入路组较经腹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完全经口饮食的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P < 0.05~P < 0.01)。经腹入路组术后拔出尿管后即刻控尿率低于腹膜外入路组(P < 0.05)。经腹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膜外组(P < 0.05)。结论经腹入路与经腹膜入路两种方式手术均安全有效,且切缘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腹膜外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尿漏的防治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51例,其中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58例、传统尿道膀胱缝合法93例。出现持续性尿道膀胱吻合口尿漏8例(5.3%,8/151),平均年龄66(53~78)岁;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平均34.3(1.1~165.0)ng/ml;Gleason评分<7分4例、7分2例、>7分2例;TNM T1c5例、T2a2例、T2c1例;平均手术时间202(60~360)min;均采用调整导尿管位置、持续低张力牵拉导尿管,并保持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减少液体摄入量,同时加强营养等保守处理方法。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行腹腔镜下吻合口尿漏修补。结果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的病例,均未出现持续性吻合口尿漏,明显优于传统法缝合组[0vs 8.6%(8/93),P<0.05]。6例经保守处理治愈,2例行腹腔镜下吻合口尿漏修补治愈。平均33(21~43)d拔除导尿管,术后平均随访39(22~60)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结论采取双针连续尿道膀胱吻合法可以有效防止吻合口尿漏的发生,保守治疗、腹腔镜下修补是处理术后持续性吻合口尿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科对81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游离前列腺直肠间隙达前列腺尖部,游离膀胱前间隙及耻骨后间隙,离断膀胱颈部、耻骨前列腺韧带及尿道,重建膀胱颈并与尿道吻合。结果:8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0-27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00-700ml,平均210ml。需要输血5例(6.17%)。标本切缘阳性5例(6.17%)。术后膀胱尿道吻合口尿漏2例(2.47%),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出现尿失禁8例(9.87%),其中7例(8.64%)随访6个月尿控恢复良好,1例未能恢复。81例术后随访21-45个月,平均30个月,排尿均通畅,未出现生化复发。术前41例(50.6%)有阴茎勃起功能的患者根据国际阴茎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分组进行术后变化评估。术后IIEF-5评分显著下降,各评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例(54.3%)可通过使用药物进行性生活。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法。但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证的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26例TNM分期T1b-T2期的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统计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总结预防和治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结果 2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35(220-660)min;平均出血量430(200-1100)ml。开展此术式早期耻骨后静脉丛损伤导致大出血3例;术中分离损伤膀胱5例、直肠损伤3例;未发生输尿管损伤。前15例中有7例术中出现尿外渗,后11例仅有1例出现尿外渗。所有患者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和心血管并发症.术后3周拔除尿管排尿通畅。术后1年有2例活动时仍有尿液经尿道流出,须使用尿垫,但每天尿垫使用量不超过1块。2例术后出现尿道膀胱吻合口狭窄,经定期尿扩后治愈。术后复查PSA值小于0.3ng/ml。结论 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及使用适当的设备,术后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MDR)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42例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和16例正常骨组织中LRP、PCNA的表达.结果:42例骨肉瘤中LRP、PCNA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8/42)、95.24%(40/42).正常骨组织中无LRP的表达,PCNA的阳性率为6.25%(1/16).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LRP和PCNA的表达在不同的分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7例患者进行了随访,LRP阳性15例,LRP阴性12例.其2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0%(6/15)、、6.67%(1/15)和75%(9/12)、33.33%(4/12).结论:骨肉瘤预后差与LRP的表达有关,LRP的表达和PCNA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