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天舒  齐腾澈 《中医杂志》2012,53(19):1671-1676
目的 从抗氧化应激角度比较海藻玉壶汤及其拆方对碘缺乏甲状腺肿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4周龄Wistar大鼠150只,随机选取3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20只建立碘缺乏动物甲状腺肿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海藻玉壶汤原方组(原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每组30只.在造模成功0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大鼠尿碘含量(MUI);甲状腺功能[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及相对重量;光镜下定量观察甲状腺形态及电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超微结构;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检测大鼠甲状腺4-羟基壬烯醛(4-HNE)、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5( PRDX5)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药8周后,模型对照组和拆方1组MUI减低,原方组和拆方2组MUI增高.3个给药组TSH值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TT3值原方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拆方1组较模型对照组和原方组均显著增高(P<0.05).TT4值原方组和拆方2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拆方1组明显低于原方组(P<0.05).甲状腺相对重量原方组和拆方2组明显较模型对照组减低(P<0.01),拆方1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方组S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和拆方2组明显增高(P<0.05).GSH-Px活力原方和拆方1组较拆方2组明显增高(P<0.05).原方组H2O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拆方1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X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其中拆方1组明显高于原方和拆方2组(P<0.01).甲状腺4-HNE表达原方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原方组甲状腺PRDX5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海藻玉壶汤原方较其拆方抗氧化能力更强,可使甲状腺肿恢复完全,并未造成甲状腺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麻黄汤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含麻黄组其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用L8(27)正交设计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50 m in后记录小鼠10 m in内自主活动次数,分别用单向方差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结果麻黄汤各拆方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但各拆方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小鼠自主活动为指标,未能体现麻黄汤各拆方组间的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3.
董洪根 《四川中医》2006,24(9):53-54
目的:观察柴枳理气颗粒治疗慢性胃痛的疗效。方法:对70例慢性胃痛患者采用柴枳理气颗粒(柴胡、枳壳、白芍、木香、丹参、栀子、厚朴、茯苓、焦楂、甘草)治疗。结果:显效42例(60%),有效20例(28.6%),无效8例,总有效率88.6%。结论:柴枳理气颗粒治疗慢性胃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及其拆方组对小鼠睡眠和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配伍组的作用效果差异。方法:以含与不含镇静药、安神药对天麻钩藤饮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60min后记录小鼠5min内自主活动次数及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天麻钩藤饮全方及去夜交藤、茯神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时间(P0.05,P0.01),其余各组均有相应趋势。结论:天麻钩藤饮去夜交藤、茯神后,在镇静、催眠作用方面均与原方等效。  相似文献   

5.
宣肺中药对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减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便秘模型小鼠肠道传输功能改变及加味桔梗汤的干预效果,为开展便秘"从肺论治"相应效应机制研究、探讨"肺合大肠"相关生物学基础奠定基础。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采用自身粪便与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建立小鼠复合便秘模型。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以加味桔梗汤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连续7天,观察小鼠的排便情况及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延长,4h排便粒数、4h排便重量、小肠炭末推进率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给药组小鼠首粒黑便时间缩短,4h排便粒数、4h排便重量、小肠炭末推进率增加(P<0.05)。正常组与正常给药组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自身粪便与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制备的小鼠复合便秘模型,存在明显肠道传输功能障碍;加味桔梗汤宣肺降气,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小鼠肠道的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玉液汤原方及其2组拆方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探讨玉液汤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及配伍意义。方法设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饮食叠加腹腔注射β-cytotoxins制作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玉液汤原方组、玉液汤拆方1组、玉液汤拆方2组、二甲双胍组,治疗8周,检测血脂全套、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玉液汤原方组及其拆方组大鼠血Tch、TG、LDL-c降低、HDL-c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与二甲双胍组相比,玉液汤各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改善糖尿病大鼠血脂异常,增强胰岛素分泌水平,玉液汤原方组效果最佳,优于拆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拆方2组优于拆方1组。调节血脂异常、调节免疫网络、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玉液汤防治DM大鼠及其并发症的机理之一;也证实方剂配伍中君药与臣药的作用有别,在辨病治疗中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9)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及其拆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炎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头孢羟氨苄)及麻杏石甘汤全方组、拆方Ⅰ组(杏仁、石膏、甘草)、拆方Ⅱ组(麻黄、石膏、甘草)、拆方Ⅲ组(麻黄、杏仁、甘草)、拆方Ⅳ组(麻黄、杏仁、石膏),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感染肺炎链球菌致肺炎。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三者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杏石甘汤全方组、拆方Ⅱ组、拆方Ⅳ组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全方组、拆方Ⅲ组、拆方Ⅳ组Bcl-2/Bax显著升高(P<0.05,P<0.01),以全方组更明显,各拆方组调控作用依次为Ⅳ>Ⅱ>Ⅲ>Ⅰ;全方组、拆方Ⅳ组Bax、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能有效抑制肺炎链球菌诱导的小鼠肺炎,以全方效果最佳,方中麻黄、石膏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涤痰汤加味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大鼠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空白组20只,造模组100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复合颈总动脉结扎制作VD模型,将模型制作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活血组、涤痰汤原方组、涤痰汤加味组,每组1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他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4周。采用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行为学,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均减少(P<0.05,P<0.01)。与涤痰汤原方组比较,活血组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增多(P<0.05,P<0.01),涤痰汤加味组发现平台时间和游泳总路程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1);涤痰汤原方组、涤痰汤加味组和活血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时间均增加(P<0.05,P<0.01),首次抵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环磷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内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增高(P<0.05,P<0.01)。与涤痰汤原方组比较,活血组大鼠海马中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减少(P<0.05,P<0.01),而涤痰汤加味组大鼠海马中cAMP、PKA、CREB、BDNF、NGF含量均增加(P<0.05)。结论涤痰汤加味可以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海马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化裁龙胆泻肝汤对动物实验性皮炎的影响,并分析其毒性.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龙胆泻肝汤原方组(B组),龙胆泻肝汤原方去木通组(C组),龙胆泻肝汤原方去木通加通草和淡竹叶组(D组).分别于给药后观察它们对DNFB诱发的小鼠皮炎和大鼠的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抑制DNFB诱发的皮炎方面,龙胆泻肝汤原方去木通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管通透性方面,龙胆泻肝汤原方去木通加通草和淡竹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草、淡竹叶可以代替木通.本方宜短期、规范剂量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别考察冠心Ⅱ号全方、全方中的活血药和全方中的理气药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以及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冠心II号方剂配伍规律。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用体外血栓形成仪制作血栓并测量其长度、湿重和干重;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小板聚集率。小鼠连续灌胃给药4~5天后,分别用腹腔注射醋酸法和热板致痛法制造小鼠疼痛模型,记录小鼠醋酸致痛的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及热板致痛的痛阈值。结果: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全方组和活血药组的体外血栓长度,血栓干、湿重,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二者作用强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理气药组的上述各指标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在镇痛试验中,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冠心Ⅱ号全方组和理气药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减少、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显著增高,且两组作用强度无统计学差异;而活血药组的上述各指标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Ⅱ号全方中发挥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主要是方中的活血药,理气药在该作用上不起主导作用;而冠心Ⅱ号全方中发挥镇痛作用的则主要是理气药,活血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脾通秘饮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运脾通秘饮组、麻子仁丸组。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排便情况,计算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运脾通秘饮组小鼠排出首粒黑便的时间缩短,6h内排便总粒数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麻子仁丸组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运脾通秘饮组小鼠碳末移动距离长,小肠碳末推进率高,与模型对照组及麻子仁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脾通秘饮能够促进肠蠕动,对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甘麦大枣汤及其不同加味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甘麦大枣汤及加味不同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11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西药对照组(B,安定),方l组(C,甘麦大枣汤原方)、方2组(D,原方加枣仁、夜交藤)、方3组(E,原方加远志、菖蒲)、方4组(F,原方加枳实、竹茹),方5组(G,在上述4方的基础上,加丹参),每组小鼠16只,分别观察上述各方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阈剂量、阈下剂量小鼠睡眠及对硝酸士的宁诱发的惊厥的影响。结果:各用药组均能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E、F组均能增加入睡动物数;F组能降低硝酸士的宁诱发的小鼠惊厥次数。结论:甘麦大枣汤加枳实、竹茹的配伍在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入睡率、降低惊厥数方面,优于其他配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肠颗粒对实验性功能性便秘的影响。方法:清肠颗粒低、中、高(按生药量计6.5,13,26 g.kg-1.d-1)剂量组,大黄通便颗粒(3.12 g.kg-1.d-1)组,聚乙二醇4000散剂(5.2 g.kg-1.d-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5 d。通过清肠颗粒对小鼠排便时间和数量、肠容积、小肠推进运动等(排便实验、肠容积实验、炭末推进实验)的作用与影响,考察清肠颗粒对实验性功能性便秘的效应。结果:与燥结失水模型组比较,清肠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首次排便时间缩短,4 h内排黑便点数增多(P<0.01);与肠道动力障碍模型组比较,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缩短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并增加4 h内排黑便点数(P<0.0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肠颗粒随剂量增加小鼠排便时间缩短,排便数增多(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肠管质量明显增加(P<0.05,P<0.01);碳墨推进距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长(分别P<0.05,P<0.01)。结论:清肠颗粒能够明显促进小鼠排便,显著减少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具有增加肠管容积、增强正常小鼠肠蠕动和促进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连珍  吴磊  王宪龄 《河南中医》2007,27(12):28-30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以不同药对拆方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方法:把小柴胡汤中的药物按功能分为柴胡与黄芩组,人参、甘草与大枣组,半夏与生姜组,然后按正交实验法设计,以炭末推进的百分率为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半夏与生姜组对小鼠小肠推进作用较明显;人参、甘草与大枣三药组成的补益药对表现出抑制作用;对柴胡黄芩组设了四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二者以1∶1的比例配伍作用较好。结论:半夏与生姜组能显著促进小肠的推进功能,而柴胡与黄芩组次之。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对小鼠胃肠运动影响的拆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四逆散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观察四逆散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胃肠运动抑制和亢进模型的影响.结果:四逆散全方组既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小鼠胃肠运动减弱,又能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肠运动加速.结论:四逆散对小鼠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强  宋宁  袁红霞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86-2089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原方倍用甘补组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舒缩神经递质活力的影响。方法:将11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将造模组大鼠制备成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旋覆代赭汤原方组、原方倍用甘补方组、西药对照组。进而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食管组织及血浆ChAT及NOS活力的表达情况。结果:原方组、甘补组及西药组大鼠食管组织ChAT活力较模型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方组、甘补组及西药组大鼠食管组织NOS活力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能够通过影响食管组织及血浆舒缩神经递质合成酶活力,改善食管组织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血浆及食管组织细胞因子IL-10浓度水平的影响,揭示RE的关键病机及深入研究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作动物模型。1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莫沙必利)对照组、旋覆代赭汤原方组治疗组、原方倍用甘补组给予相应处理或用药后,取血浆及食管组织,通过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血浆及食管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旋覆代赭汤原方倍用甘补组及原方组能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中IL-10的浓度,与模型组相比IL-10的浓度明显增加(P<0.05),与西药组相比IL-10的浓度增加更为明显(P<0.05),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倍用甘补组与原方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中IL-10含量结果表明,原方组与倍用甘补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结果与食管组织结果一致。结论:旋覆代赭汤原方倍用甘补组及原方组可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中IL-10的浓度,反应旋覆代赭汤原方倍用甘补组及原方组对改善食管局部及外周炎症反应、改善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松弛情况等有显著效果,通过对炎症因子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指导RE的临床用药,为RE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差别。方法:小鼠灌胃给药3d,禁食12h,酚红糊剂灌胃,30min后处死,测胃内酚红残留率及小肠酚红推进率。结果:胃内残留率,枳术丸与枳术汤大、小剂量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小肠推进率,枳术汤大、小剂量组>枳术丸大剂量组>枳术丸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枳实白术配伍确有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作用强度枳术汤大于枳术丸,并呈量效关系;对胃排空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癌术后方原方与精简方抗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小鼠的疗效,探讨其对转基因小鼠复发转移过程中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周龄左右HER2/neu转基因自发乳腺癌小鼠,行体表原发肿瘤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纯净水0.2mL/d灌胃)、原方组(乳癌术后方0.2mL/d灌胃)、精简方组(乳癌术后方精简方0.2mL/d灌胃)及西药组(曲妥珠单抗1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每组15只,连续干预4个月,评价小鼠体表肿瘤再发率、再发肿瘤瘤积、生存率及肺转移发生情况,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再发肿瘤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小鼠治疗结束时体表肿瘤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原方组及精简方组体表再发肿瘤瘤积缩小(P0.05),精简方组、西药组p-NF-κB/NF-κB下调(P0.01),西药组NF-κB表达降低(P=0.013)。精简方组肺转移结节数最少,肺转移抑制率达81.9%,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癌术后方精简方与原方疗效相当,其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其在胞核内的定位发挥抗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要药"升麻、柴胡的配伍对脾虚小鼠的影响,验证方剂中"要药"的客观存在及其关键性的增效作用。方法: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模型组,莫沙必利组(1.93×10-3g·kg-1),补中益气汤组(8.58g·kg-1),原方去当归陈皮汤组(7.41g·kg-1),原方去升麻柴胡汤组(7.02g·kg-1),升麻柴胡汤组(1.56g·kg-1),原方去升柴加羌独防汤组(10.53g·kg-1)、原方去升柴加葛根汤组(8.32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大黄法、游泳力竭法、饥饿法3个因素复合的方法复制脾虚小鼠模型。各组分别ig给药7d后,进行抗疲劳机能试验,并观察不同药物对脾虚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胸腺的脏器指数及小肠炭末推进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的游泳时间、脾脏和胸腺质量及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升麻、柴胡汤组小鼠的游泳时间、胸腺质量及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其余各给药组游泳时间和小肠推进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补中益气汤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莫沙必利组(P<0.05),但脾脏和胸腺质量及小肠推进率差异不显著;各加减方组小鼠的游泳时间、脾脏和胸腺质量及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补中益气汤组(P<0.01);补中益气去升柴汤组小鼠的游泳时间及小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补中益气去归陈组(P<0.01,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的"要药"升麻、柴胡较其他佐药对全方的抗疲劳作用、改善免疫功能作用以及胃肠推进作用的贡献度大,证明了"要药"的关键性增效作用;补中益气汤的"要药"升麻、柴胡不能被羌活、独活和防风等升阳药物及升举脾胃清阳的葛根所替代,证明了"要药"的最佳性配伍;本文从实验研究角度验证了方剂"要药"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