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恩氟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为4组(n =10):生理盐水组(NS组)、恩氟烷(0.1 ml·kg-1、0.2 ml·kg-1、0.4 ml·kg-1)组(En0.1、En0.2、En0.4组).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分别测定用药后1、2、3、5天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结果 用药后第1天,与NS组相比, En0.2、En0.4组跳台、避暗错误次数增多(P<0.05,P<0.01),潜伏期明显缩短(P均<0.01).En0.1组跳台、避暗错误次数和潜伏期与NS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用药后第2、3、5天,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各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恩氟烷能短时损害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n=16)、丙泊酚(Pro组,n=16)、东莨菪碱组(Sco组,n=16)、丙泊酚+东莨菪碱组(Pro+Sco组,n=16)。Pro组、Pro+Sco组大鼠腹腔注射丙泊酚50mg/kg作为诱导剂量,待翻正反射消失后在腹腔追加50mg/kg加深麻醉。每组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12h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另外的一半大鼠在注射丙泊酚后3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3d,Pro+Sco组、Sco组大鼠在每天水迷宫测试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8 mg/kg。结果与Con组比较,Sco组大鼠出现了学习记忆障碍;与Sco组比较,Pro+Sco组腹腔注射丙泊酚后1、2d学习记忆障碍加重,而注射丙泊酚后3~6d学习记忆功能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东莨菪碱合用可以短暂加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枸杞山茱萸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的方法制作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以穿梭箱、跳台和水迷宫实验,观察枸杞山茱萸对小鼠记忆的改善作用。结果枸杞山茱萸(7.5~30 g/kg)能显著减少小鼠在穿梭箱实验中遭受电击的时间;减少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延长跳台潜伏期;30 g/kg枸杞山茱萸可缩短小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结论枸杞山茱萸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跳台实验与避暗实验两大组(n=40),每大组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组(K组)、丙泊酚+氯胺酮组(PK组)。用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分别观察小鼠潜伏期和错误次数,评估合用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与NS组相比,P组或K组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PK组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错误次数增加(避暗法P〈0.01,跳台法P〈0.05);与单用药组比较,PK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丙泊酚与氯胺酮合用可使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脉胶囊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正常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实验观察利脉胶囊(140mg/kg ig qd×14)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以触电潜伏期及单位时间内错误次数作为学习记忆成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利脉胶囊(140mg/kg,ig qd×20)对正常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以定位航行实验小鼠逃避潜伏期及空间探索实验小鼠经过目标平台次数作为学习记忆成绩。结果①跳台试验。第1d跳台训练,利脉胶囊组3m in内跳台错误次数少于模型组(P<0.01),而和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d跳台检测,东莨菪碱模型组触电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利脉胶囊治疗组触电潜伏期显著长于模型组(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接近,5m in错误次数有减少趋势。②水迷宫试验。利脉胶囊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小于正常组,经过目标平台次数有增加趋势。结论利脉胶囊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促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智防呆方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按文献方法建立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障碍三种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设正常、模型空白、安理申、不同剂量中药干预,随机分组,给药7天后受试小鼠分别进行跳台实验、通道式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记录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1.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中、大剂量组的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0.01),错误次数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2.通道式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大剂量组的游出时间小于模型组(P〈0.05),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3.避暗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的潜伏期长于模型组(P〈0.05),中药小、中、大组的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智防呆方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记忆再现,显示在学习记忆不同环节均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味子与淫羊藿混合提取物(MSEE)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及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开发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和150、300、600 mg·kg-1MSEE组(灌胃给予MSEE,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水平和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避暗实验与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600 mg·kg-1 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剂量MSEE组小鼠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300和600 mg·kg-1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且经过平台次数和经过空间有效区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MSEE组小鼠脑组织中ACh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MSEE具有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AC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构菌菌丝正丁醇提取物(FV)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东莨菪碱造成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用避暗法作行为学检测;用环己酰亚胺造成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或用乙醇造成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用跳台法进行行为学检测;将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造成动物缺血性痴呆,以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灌胃给FV(90mg/kg、180mg/kg)能明显延长上述4种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在避暗或跳台实验中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在水迷宫实验中FV组动物游出迷宫所用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游进盲端的次数减少。结论 FV对东莨菪碱、环己酰亚胺、乙醇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对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造成缺血性痴呆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蒜多糖对东莨菪碱所导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制作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然后灌胃大蒜多糖进行干预,通过行为学实验(跳台实验)观察大蒜多糖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在3min内跳台错误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蒜多糖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触电潜伏期显著缩短,5min错误次数明显增加,大蒜多糖组小鼠触电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5min错误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大蒜多糖可改善东莨菪碱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穴或风府穴对丙泊酚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按照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6组(n=6):脂肪乳组(A组),丙泊酚组(B组),脂肪乳+针刺百会穴组(C组),丙泊酚+针刺百会穴组(D组),脂肪乳+针刺风府穴组(E组),丙泊酚+针刺风府穴组(F组).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分别测定给药后24 h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结果 在跳台实验中,与B组比较,D组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F组错误次数减少(P<0.05).在避暗实验中,与B组比较,D组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P<0.05),F组错误次数减少(P<0.05).结论 针刺百会穴或风府穴能改善丙泊酚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DMN组和三组剂量组.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小鼠DPPD 100、200、400 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4d,然后腹腔注射给予致肝毒性剂量DMN(22 mg/kg体重).染毒后24h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制备肝匀浆,改良Hission法测定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TBA法测定肝中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处理肝脏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单独给予DMN组相比,给予DPPD组明显改善了DMN引起体重降低的现象,DMN+DPPD高剂量组[(24.3±1.5)g]与DMN组[(22.7±1.0)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含量,DMN +DPPD高剂量组[ALT:(151±38)U/L,AST:(216±131)U/L,LDH:(1423±813)U/L]与DMN组相比[ALT:(1481±575) U/L,AST:(1155±559) U/L,LDH:(3196±784) U/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相比单独给予DMN组,给予DPPD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预防性给予DPPD各组可改善DMN引起的肝脂质过氧化现象,且相比单独给予DMN组,给予DPPD组的GSH/GSSG比值显著增加,DMN+DPPD高剂量组(10.734±0.572)与DMN组(6.873±0.587)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PPD可有效抵抗DMN对ICR小鼠肝脏造成的毒性损伤,调动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为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妊娠小鼠的不良作用,探讨叶酸对其不良效应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只雌性和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雌:雄=2:1):(1)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10 ml/kg)。(2)卡马西平给药组(66.7 mg/kg)。(3)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给药组(卡马西平66.7 mg/kg+丙戊酸钠150 mg/kg)。(4)卡马西平+叶酸联合给药组(卡马西平66.7 mg/kg+叶酸0.07 mg/kg)。(5)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叶酸联合给药组(卡马西平66.7 mg/kg+丙戊酸钠150 mg/kg+叶酸0.07 mg/kg)。观察小鼠是否受孕、流产、畸形、死胎、每窝仔鼠的数目及孕期增重情况等指标。【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给药组小鼠的受孕率(10.0%)下降,孕鼠的流产率(50%)、死胎率(53.8%)和畸胎率(9.1%)均上升,孕期增重[10 d:(2.16±0.06)g;20 d(9.56±0.06)g]和每窝正常仔鼠数目(4.02±1.40)减少(P〈0.05)。与卡马西平给药组和卡马西平+叶酸联合给药组相比,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给药组和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叶酸联合给药组小鼠的受孕率下降、死胎率上升(P〈0.05);与卡马西平+叶酸联合给药组和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叶酸联合给药组相比,卡马西平组和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给药组小鼠的受孕率下降、死胎率上升、孕期增重减少(P〈0.05)。【结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给药可导致妊娠小鼠妊娠意外增多,单一卡马西平给药及补充叶酸可降低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诱导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在同种异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的表达及免疫负调节作用。方法 以雌性BALB/c小鼠皮肤为供体,雄性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系小鼠尾—背皮肤移植模型(n=40)。受体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每日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小鼠移植皮肤排斥反应情况,确定移植皮肤排斥时间;术后第7日切取小鼠移植皮肤行病理学检查;术后第9日处死部分小鼠,获取脾脏及移植皮肤引流淋巴结,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实验组小鼠移植皮肤的中位生存期为(24±3.062)d,显著长于对照组小鼠的(9±0.816)d (P〈0.05)。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皮肤的排斥反应显著减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脾脏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 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下调(P〈0.05)、白介素-10 (IL-10)表达上调(P〈0.05),并伴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2和黏附分子CD44、CD62L表达增加(P〈0.05);在引流淋巴结,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 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而CD4+ T细胞比例及γ干扰素(IFN-γ)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诱导产生MDSCs,使其向移植物局部迁移并作用于CD4+ T细胞,抑制其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移植物排斥反应及延长移植物生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硫辛酸、前列腺素E对糖尿病膀胱病变大鼠线粒体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采用:链脲佐菌素;链脲佐菌素+a-硫辛酸组;链脲佐菌素+维生素E(15mg/kg);链脲佐菌素+维生素E(60mg/kg);糖尿病+a-硫辛酸组+维生素E,试验第8周取大鼠提取线粒体测量MDA及SDH。各组大鼠均为10只。结果:小剂量维生素组大鼠线粒体MDA和S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维生素E组大鼠线粒体MDA和S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维生素E组+a-硫辛酸联合应用保护线粒体.MDA=1.53±0.09,与a-硫辛酸组的(2.96±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一硫辛酸可增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蕨麻正丁醇提取部位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族麻正丁醇提取部位(n-butanolextract of Potentilla anserina L.,NP)对垂体后叶素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9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复方丹参组和N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20U/kg)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监测造模前后心电图Ⅱ导联J点变化,测定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通过Nagar-Olse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 结果:与缺血模型组比较,备治疗组缺血所致心电图J点的上移均显著降低(P〈0.01)。高、中剂量NP及复方丹参可显著降低缺血损伤小鼠血清中LDH、CK活性(P〈0.01,P〈0.05),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力(P〈0.01),减少MDA的产生(P〈0.05),而低剂量NP组小鼠血清中LDH、CK、SOD活性及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gar-Olsen染色显示,高、中剂量NP及复方丹参可显著减少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红染面积,而低剂量NP组仍可见大片红染的损伤心肌。结论:蔌麻正丁醇提取部位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慢性苯并[01]芘和铅联合染毒对小鼠行为学以及海马组织Ca^2+浓度和ATP酶的影响,探讨其联合作用神经行为毒性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植物油)、铅染毒组(54mg/L醋酸铅)、苯并[α]芘染毒组(5mg/kg苯并[a]芘)、铅+苯并[α]芘联合染毒组(54mg/L醋酸铅+5nlg/kg苯并[α]芘),每组16只。以饮水行铅染毒,每星期4次腹腔注射行苯并[n]芘染毒。染毒8星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荧光标记法测定海马组织Ca^2+浓度。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铅染毒组、苯并[α]芘染毒组、铅+苯并[α]芘联合染毒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铅+苯并[α]芘联合染毒组较铅染毒组、苯并[α]芘染毒组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苯并[α]芘染毒组和铅+苯并[α]芘联合染毒组海马组织Ca^2+浓度显著增高(P〈0.05),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与铅染毒组和苯并[d]芘染毒组比较,铅+苯并[α]芘联合染毒组小鼠海马组织Ca^2+“浓度显著增高(P〈0.05),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铅和苯并[α]芘联合作用能降低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染毒后小鼠海马组织ca“增多以及钠钾ATP酶和钙镁ATP酶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患儿与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13项实验室检查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RRTI诊断标准,筛选出肺脾气虚证患儿35例,在急性感染好转后1周抽取空腹血,分别检测微量元素(Zn、Fe、Cu、Ca)、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和健康儿童15名进行同期对照。结果:RRTI患儿全血中Fe、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低于对照组(P〈0.05),而Cu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G低于对照组(P〈0.05),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CD8+却高于对照组(P〈0.05);Ca、ALP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RTI肺脾气虚证患儿存在锌缺乏、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刘先保  张春芳  陈涛  詹鸿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448-1451,F000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和氯胺酮(KTM)对产后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IFN-γ和IL-4释放的影响。方法将80只产后24h的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20):模型组(M组)进行失血性休克45mi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0min;右美托咪定组(DEX组)预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4h(2.5μg/kg/h),失血性休克45mi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0min;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DEX+KTM组)操作与DEX组完全相同,持续注射浓度为2.μg/kg/h、1mg/kg/h的DEX、KTM,维持4h;对照组(c组)只进行麻醉,不进行任何操作。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造模后24h大鼠免疫器官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胸腺IFN-1、IL.4的变化。结果脾脏、胸腺和肠系膜淋巴结均有IFN-γ和IL-4表达,M组、DEX组和DEX+KTM组脾脏、胸腺、肠系膜淋巴结IFN-γ、IL-4明显高于c组(P〈0.05);DEX组和DEX+KTM组脾脏、胸腺、肠系膜淋巴结IFN-γ、IL-4明显低于M组(P〈0.05);DEX+KTM组脾脏、胸腺、肠系膜淋巴结IFN-γ、IL-4明显低于DEX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免疫器官炎症因子IL-4和IFN-γ的释放,比单纯应用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和卵磷脂( Lecithin)联合用药对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小鼠直接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阈下剂量的睡眠发生率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潜伏时间,观察DHA鱼油和卵磷脂联合用药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结果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无差异,无直接睡眠作用。 DHA鱼油能够缩短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 P<0.05)。 DHA鱼油和卵磷脂联合用药能够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睡眠发生率(P<0.05),缩短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P<0.05)。结论DHA鱼油和卵磷脂联合用药能够改善小鼠的睡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发病防治作用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对照组及高、低剂量LEF防治组,每组10只.通过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 (MOG35-55)免疫介导构建EAE模型.从造模前3d开始起EAE对照组及高、低剂量LEF防治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8 mg/(kg·d)、LEF 2 mg/(kg·d)灌胃,连续10d.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及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IFN-γ、IL-2水平的变化.结果 LEF各防治组小鼠临床症状较轻,发病高峰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分布比例较EAE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D4+/CD8+值明显降低(P<0.01);发病高峰期外周血IL-2、INF-含量较EAE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高剂量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LEF对EAE具有防治作用,效果与LEF剂量有关,其防治作用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抑制IFN-γ、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