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对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方案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病例联合应用雌二醉氮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CRPC患者22例在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血PSA升高)时,用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方案二线治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泼尼松5 mg bid,第1天起连续应用,雌二醉氮芥280mg bid,第1天起连用5d.21d为1周期.主要观察终点是PSA,PSA下降>50%为有效.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生化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客观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22例患者共完成94个周期.有效14例,有效率64%.中位生化无进展生存期17.1周,中位总生存期54.3周.Ⅲ-Ⅳ度毒副作用包括心脏毒性1例(5%),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36%),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5%).2例因毒副作用退出治疗.结论 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二线治疗多西他赛加拨尼松方案耐药的CRPC患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2例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以下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每日1250mg/m2,分2次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比较化疗前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骨痛评分及可测量病灶的变化等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并了解本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12例中PSA降低反应有效8例,有效率66.67%;8例伴骨痛患者化疗后有6例明显缓解,其NRS疼痛评分平均值由4.38分降至2.63分;3例有可测量转移病灶患者中有2例病灶显著缩小。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和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激素抵抗性晚期前列腺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同时比较中国人和欧美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生存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4年10月39例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时,38例血PSA值较最低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PSA值0.2ng/ml~200ng/ml,平均(51.16±54.71)ng/ml,其中有4例血PSA值一直在4ng/ml以下,升高很少,主要靠转移灶来诊断。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磷酸雌二醇氮芥,磷酸雌二醇氮芥 足叶乙甙,环磷酰胺 足叶乙甙,磷酸雌二醇氮芥 环磷酰胺等。PSA有效率为44.4%~57.8%,平均有效时间3,8月~7.5月,软组织灶有效率为28.6%~50%。39例中已死亡21例,这21例诊断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后,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结论绝大多数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用PSA诊断和随访,但极少数患者PSA变化很小,需用癌灶和症状来随访。化疗是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有一定的疗效。本组患者生存时间似较欧美患者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内分泌治疗对远处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04例远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骨转移, 无内脏转移, 其中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97例, 平均年龄70(42~87)岁;92例为高肿瘤负荷(存在>4处骨转移灶, 其中至少1处为脊柱或骨盆外转移), 5例为低肿瘤负荷;化疗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74.1(11.0~145.0)ng/ml;Gleason评分≤7分35例(36.1%), ≥8分62例(63.9%);26例存在骨痛症状,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平均3.7分。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107例;平均年龄73(56~83)岁;化疗前PSA中位值84.5(12.4~490.2)ng/ml;Gleason评分≤7分32例(29.9%), ≥8分75例(70.1%);75例存在骨痛症状, 疼痛NRS平均5.4分。患者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持续内分泌治疗(药物去势联合抗雄激素药物)。化疗方案为多西他赛75 mg/m2, 第l天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加顺铂(DDP)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26例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3~76岁,中位年龄63岁。均经去势手术或(和)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患者血PSA呈逐渐上升趋势。全身骨扫描证实均有多发性骨转移灶,其中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转移灶疼痛,疼痛按VRS分级,0级6例、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5例。肝脏、双侧。肾上腺和颅内转移各1例。吉西他滨1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第1、8天各1次;顺铂100 mg/m~2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第1天用,或者顺铂3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第1~5天使用;每28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血PSA值降至正常水平(<4 ng/ml)1 8例,PSA值下降>50%5例,3例PSA值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88%。20例骨转移灶疼痛者化疗后6例仍有疼痛,VRS分级Ⅰ级4例、Ⅱ级2例。1例多发性颅内转移灶其中最大转移瘤直径由化疗前的3.0 cm缩小至0.5 cm,化疗后面瘫症状消失。1例肝脏转移瘤由10.2 cm缩小至3.3 cm。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瘤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2/3。随访6~52个月,平均30个月,15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21.1个月。疼痛缓解期平均15.7个月。PSA值降低的稳定期平均14.5个月。常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减少等,但均在可耐受范围。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药物去势是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经过中位18~24个月后,几乎所有患者病变都将复发及进展演变为药物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dical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对于此类病变,患者中位生存20个月[1-2]。目前标准CRPC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泼尼松方案化疗,但化疗不良反应较大,加上给药期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许多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化疗[3],因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以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杉醇加泼尼松化疗治疗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26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25例有效,有效率为96.1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可耐受.结论 比卡鲁胺作为二线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多西紫...  相似文献   

8.
<正>目的:评估唑来膦酸治疗伴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动力学改变。材料和方法:应用探索性分析,监测唑来膦酸与安慰剂治疗伴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PSA变化。应用线性与对数模型分析前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PSA变化,并对首次骨不良事件、骨病进展以及死亡率进行评估,以PSA=77.3 ng/ml作为PSA变化高低的分界点。结果:总共202例患者服用安慰剂,434例患  相似文献   

9.
磷酸雌二醇氮芥联合足叶乙甙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磷酸雌二醇氮芥(EMP)联合足叶乙甙(Vp16)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对12例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失败、排除氟他胺撤药综合征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行EMP加Vp16联合化疗.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70岁.病理分级G23例,G39例.其中骨转移10例,软组织转移4例(肺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2例).化疗方案EMP 560 mg/d,Vp16 50 mg·m-2·d-1,连续口服21 d,28 d为1个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毒副反应无法耐受.疗效判断标准血PSA下降>50%且维持>1个月为有效;软组织转移灶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结果1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PSA有效率50%(6/12),有效患者PSA从治疗前(63.9±47.3)ng/ml下降至(14.4±8.8)ng/ml,平均有效时间7.5个月.软组织转移灶部分缓解者2例,转移灶分别从治疗前的4.0 cm×5.0 cm,3.0 cm×3.5 cm缩小为2.0cm×2.0 cm,1.0 cm×1.5 cm,有效时间分别为3、8个月.毒副反应包括Ⅰ度血白细胞减少1例,Ⅰ度贫血1例,Ⅰ度脱发1例,Ⅰ度恶心2例,Ⅱ度肝功能损害1例.结论EMP加Vp16治疗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二醇氮芥/多西他赛/泼尼松(Estramustine/Prednisone/Docetaxel,E/D/P)联合治疗多西他赛/泼尼松(Prednisone/Docetaxel,D/P)失败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40例D/P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接受了E/D/P联合治疗方案。将血清PSA水平降低50%作为主要终点。并对其化疗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接受了185个周期的E/D/P治疗。40例均符合安全性评价,35例符合疗效评价。总中位无生化进展生存期为17.1周,中位总生存期为85.7周,62.8%(22/35)的患者有治疗应答,E/D/P应答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E/D/P无应答者(104.6周vs.65.1周)。尽管在15%的患者中有3~4级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这种联合治疗方案总体上是可以耐受的。结论:回顾性资料表明,雌二醇氮芥能有效逆转多西他赛的耐药性,延长生存期。E/D/P联合治疗D/P失败后的mCRPC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且毒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疗前PSA倍增时间(PSADT)对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资料。115例患者均有骨转移,其中16例患者伴有内脏器官转移。115例随访45(2~74)个月,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对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i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至随访截止日期,115例中87例死亡,28例生存。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疗程,平均6个疗程。全组患者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化疗前基线PSA值、化疗前PSADT、基线血红蛋白(Hb)浓度、ECOG评分、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与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相关。化疗前PSADT<46.3d和PSADT≥46.3d组中位OS分别为(14.0±2.1)个月和(23.0±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疗前PSADT、基线Hb浓度、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为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接受多西他赛治疗有骨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中,是否能够作为鉴别PSA反跳和PSA进展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61例至少接受过4个周期多西他赛为基础化疗的有骨转移的CRPC患者资料。结果根据PSA的变化,将患者分为3组:有效组、反跳组及进展组。61例中53例患者有完整ALP资料。在反跳组中47.1%的患者PSA和ALP同时升高,52.9%的患者PSA升高但ALP下降:在进展组中58.3%的患者PSA和ALP同时升高,41.7%的患者PSA升高但ALP下降。PSA变化与ALP变化无关(P=0.710)。反跳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进展组(P=0.018);有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进展组有延长趋势(P=0.056);有效组和反跳组患者之间的生存无统计学差异(P=0.481)。结论 ALP不能作为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mCRPC患者鉴别:PSA反跳和PSA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药物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药物去势治疗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组织变化。方法 对7例前列腺及骨转移灶穿刺结果阳性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药物去势治疗,对比观察原发肿瘤和骨转移灶组织去势前后变化。结果 7例治疗后2个月前列腺肿物消失。5例PSA在2个月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2例因脊髓压迫症状行骨科手术,骨病灶病理检查发现腺泡型癌细胞消失,肿瘤骨小梁数量减少,免疫组化PSA染色阴性。2例局部骨灶进行性发展者行骨病灶切除,病灶处组织学检查发现腺泡型癌细胞,其中夹杂大量的肿瘤样骨组织,免疫组化PSA染色阳性。PSA及影像学检查见有与骨灶局部改变相对应的表现。结论 去势治疗可使前列腺及骨转移灶的肿瘤细胞部分或全部消失,PSA及影像学检查可表现出骨转移灶的相应变化,并为治疗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晚期前列腺癌经内分泌治疗后多数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近几年,mCRPC的治疗药物不断涌出,包括多西他赛、卡巴他赛、醋酸阿比特龙、恩杂鲁胺、氯化镭-223和Sipuleucel-T。本文重点综述近5年治疗mCRPC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177Lu-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收集2017—2020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并接受177Lu-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对其中3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1确诊前列腺癌后,分别先后予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双侧睾丸切除术、放疗、转移灶切除+粒子植入术,PSA有效控制10余年后持续上升,68Ga-PSMA PET/CT提示多发淋巴结及骨转移,行2个周期177Lu-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后,PSA由2092 ng/mL下降至920 ng/mL,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肝肾功无明显变化。病例2术前行68Ga-PSMA PET/CT发现2处骨转移灶,新辅助内分泌治疗6个月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PSA逐渐升高,影像学检查发现转移灶增加,行3个周期177Lu-PSMA放射性配体治疗,复查68Ga-PSMA PET/CT转移灶缩小,病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大多数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去势治疗(ADT)是目前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在经历18~24个月的中位有效期之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激素抵抗大多数患者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并且多数患者伴有骨转移以及远处脏器转移。虽然多西他赛一直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治疗仍然是一大难点。近几年一些新药物的出现,一些大型临床研究的支持,使得对mCRPC的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合适的治疗策略、治疗顺序仍有很大的争论。在此篇综述中将对mCRPC的治疗进展做一个探讨,并提出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9):689-692,698
目的:研究经多西他赛化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患者应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的疗效,以及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mCRPC患者,经多西他赛化疗失败后均采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情况,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4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8(15.2,23.8)个月,mCRPC患者接受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的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PSA PFS)为9.2(8.4,10.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6(21.5,25.4)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28.97%)、低血钾(19.31%)、高血压(9.66%),总体耐受性良好,多为1~2度。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0~1分vs.2分)、骨转移灶数(≤10个vs.10个)、肝转移是影响mCRPC患者接受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预后(OS、PSA 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多西他赛化疗失败的mCRPC患者应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ECOG评分、骨转移灶数、肝转移与联合治疗mCRPC患者的OS、PSA PFS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比较新疆地区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和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7家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阿比特龙组患者46名,多西他赛组患者48名,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阿比特龙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为15个月和11个月,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PSAPFS)阿比特龙组和多西他赛组分别为13个月和9个月。PSA反应率阿比特龙组63.04%,多西他赛组41.67%。在安全性方面,3~5级不良反应的比例阿比特龙组45.65%,多西他赛组47.92%。结论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ADT治疗mCRPC相对于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ADT,改善患者rPFS、PSAPFS,提高PSA反应率。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种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去势加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前列腺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去势加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不宜手术根治的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1990年1月~1996年5月采用去势加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前列腺癌15例,其中B2期5例,C期7例,D期3例。15例均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后口服磷酸雌二醇氮芥280mg/次,每日2次。结果随访20~79个月,平均47个月。13例取得客观疗效,1例肿块无明显缩小者因排尿困难行耻骨上膀胱造瘘,1例死于非瘤疾病。所有病例血常规化验未见骨髓抑制,10例有乳房胀大。结论去势加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前列腺癌效果较满意,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骨转移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一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目前有很多新疗法出现,其中镭-233、177镥-前列腺特异膜抗原-617(177Lu-PSMA-617)、骨靶向治疗(BTT)+醋酸阿比特龙(AA)+泼尼松(P)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多西他赛+锶-89可延长患者临床无疾病进展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