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调素(OP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OPNmRNA和蛋白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糖组、渗透浓度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OPN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转染细胞,并进行高糖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OPN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OPN蛋白合成;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Ⅲ型胶原分泌情况。结果高糖环境下,HK-2细胞OP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OP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其OPN mRNA、蛋白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均明显低于高糖组(P〈0.01),而正义和错义的OPN寡核苷酸转染后与高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经高糖诱导表达OPN,OPN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OPN表达及Ⅲ型胶原分泌,表明阻断OPN可能是延缓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积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针对端粒酶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bcl-2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PCR-ELISA法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和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细胞株HNE-1与20μmol/L反义寡核苷酸共同孵育1天,对其端粒酶活性抑制率为61.6%。而同浓度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细胞端粒酶活性无抑制作用。20μmol/L反义寡核酸作用2天后鼻咽癌细胞c-myc基因表达HSCORE评分由3.65下降为1.98,而bcl-2基因表达HSCORE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此作用有序列特异性。该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鼻咽癌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而对bcl-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Lou N  Yu XQ  Zhu SL  Zheng XH  Dong XQ  Li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83-128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模式变化,及p38丝裂原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AngⅡ上调表达骨调素中的作用。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测定AngⅡ体外刺激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及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2190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测定Ang 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及SB202190对Ang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 (1)AngⅡ(1 μmol/L)诱导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3 h骨调素表达略有升高,6、12、24 h骨调素分别升高0.9、2.3及2.4倍(P<0.01);而24 h阴性对照无明显变化,说明骨调素的表达呈诱导分泌性。(2)AngⅡ诱导RAW264.7细胞骨调素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性,AngⅡ(1 μmol/L)孵育12 h即可诱导骨调素显著表达,升高2.6倍(P<0.01)。(3)SB202190(5 μmoL/L)在AngⅡ(1 μmol/L)刺激前30 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 h,抑制率达到61.7%(P<0.01);而同时和刺激后120 min加入SB202190(5 μmol/L),抑制作用不明显,抑制率分别为20.9%和20.1%。(4)不同浓度SB202190 1、5、10 μmol/L在AngⅡ(1μmol/L)刺激前30 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 h,其抑  相似文献   

4.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端粒酶活性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前  吴家廉  骆文龙  张利萍 《重庆医学》2002,31(12):1164-1166
目的:检测针对端粒酶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用PCR-ELISA法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采用MTT法及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评价细胞增殖活性。结果:鼻咽癌细胞株HNE-1与5μmol/L,20μmol/L反义寡核苷酸共同孵1d,对其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2.9%、61.6%。而同浓度正义寡核苷酸(S-ODN)对细胞端粒酶活性无抑制作用。5μmol/L、20μmol/L反义寡核苷酸与HNE-1细胞共同孵育2d,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4.4%,72.9%,同浓度正义寡核苷酸的抑制率为14.4%、15.6%。20μmol/L反义寡核苷酸和20μmol/L正义寡核苷酸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78.39%、23.37%。结论:该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此作用有序列特异性和浓度依赖性。该反义寡核苷酸明显抑制了鼻咽癌细胞HNE-1的增殖,此作用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和序列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分别观察CTGF反义寡核苷酸和AngⅡ干预细胞对细胞CTG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细胞内超微结构及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干预HK2细胞48 h后,细胞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AngⅡ干预96 h后,细胞超微结构显示出间质细胞样结构;这些作用都可被CTGF反义寡核苷酸显著抑制.AngⅡ可以呈时间依赖性地刺激HK2细胞表达α-SMA,这些作用可以被CTGF反义寡核苷酸显著抑制(P<0.01).对照组错义寡核苷酸无上述作用.结论: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AngⅡ诱导HK2细胞转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CTGF可能介导了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6.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CTGF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卓文磊  张璟 《重庆医学》2004,33(5):732-734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HKC)后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DOTAP,包裹针对CTGF的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KC.用MTT比色法检测DOTA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5′异硫氰酸荧光素(5′FITC)标记的AS在细胞内的分布,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TGFβ1和AS对CT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比色:不同浓度(0、3.3、6.7、10μl/ml)的DOTA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荧光检测:DOTAP能高效地介导AS转染入HKC.RT-PCR和免疫组化:浓度为40μg/ml的TGFβ1能诱导HKC表达CTGFmRNA和蛋白,同时加入DOTAP-AS复合物后(DOTAP浓度为6.7μl/ml,AS浓度为1μg/ml),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DOTAP能高效低毒地把CTGF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入HKC,进而能有效地封闭TGFβ1所诱导的CTGF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调素在慢性进行性肾脏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用 5 / 6肾切除方法制作 ,并在第 0、2、4、8、12、16周分别检测各项生化指标 ,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双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调素在肾组织蛋白及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 ,模型组肾组织骨调素表达显著上调 ,并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骨调素表达与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结论】骨调素在肾组织局部高表达可能是慢性进行性肾脏病变进展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C6胶质瘤细胞VEGF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设计了针对VEGF的第Ⅲ外显子(exon,E3)的反义、错义和正义寡核苷酸,观察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C6胶质瘤细胞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对C6胶质瘤细胞VE GF表达的影响;观察制备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的条件培养液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C6胶质瘤细胞VE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反义VEGF寡核苷酸通过抑制C6胶质瘤细胞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瘤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培养的血管瘤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正义寡核苷酸(S-ODN)和错义寡核苷酸(M-ODN)分别转染至体外培养的皮肤血管瘤内皮细胞中,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分泌的改变。结果 RT-PCR结果显示:AS-ODN组VEGF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而S-ODN组、M-OD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VEGF mRNA表达未见明显改变。ELISA结果显示:AS-ODN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蛋白分泌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而S-ODN组、M-OD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EGF浓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VEGF AS-ODN转染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降低VEGF蛋白分泌,从而有效地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嵌段磷酸胆碱基聚合物MPC30-DEA70 作为反义寡核苷酸(AS-ODN)运输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载体MPC30-DEA70(N)与c-myc AS-ODN(P)在不同N/P比值的条件下复合,应用DNA凝胶电泳法、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对复合物溶液进行检测,观察复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转染情况.结果 c-myc AS-ODN能与载体MPC30-DEA70电性中和,N/P比值越大复合物正电性越强;MPC30-DEA70/AS-ODN复合物能够进入细胞,转染效率随着N/P比值增大而增大;同时随着N/P比值增大复合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结论 MPC30-DEA70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c-myc AS-ODN,抑制HeLa细胞增殖,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1.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的糖基化磷蛋白,是骨组织与牙骨质的主要非胶原蛋白分子,由多种细胞合成与分泌,广泛的分布于多种组织与体液中,在骨代谢、炎症反应、创伤愈合、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OPN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分子,又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牙周病发病机制复杂,炎症与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是牙周病特征性的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PN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牙周组织的再生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OPN与牙周病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86例浸润性导管癌中,OPN阳性表达率为53.5%,在Ⅰ、Ⅱ、Ⅲ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38.1%、47.3%、74.7%,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分别是72.2%和40.0%,生存期≥5年和<5年的表达率分别是38.9%和78.1%; OPN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的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明显升高,OPN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但OPN不能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靳秀香  王德华 《医学综述》2008,14(8):1173-1175
骨桥蛋白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是骨骼和牙齿矿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不仅参与骨的吸收与形成,而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文章概述了骨桥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详述了近年来关于骨桥蛋白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妇科肿瘤的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体内有多种细胞可以分泌一种磷酸化蛋白——骨桥蛋白(OPN),依靠整合素的辅助,OPN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种肿瘤组织都可以表达OPN。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表达的OPN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关系密切。作者就OPN的一般生物学特点及在肿瘤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吴绮鋆  尤永平 《医学综述》2009,15(3):321-323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分泌型、黏附性的磷酸化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组织和细胞内。OPN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的表达明显上调。脑胶质瘤是一种低分化瘤,恶性度高,外科手术和其他辅助治疗都无法达到生物学切除或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极易复发。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对胶质瘤研究的深入,发现OPN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卢小迪  莫立根 《医学综述》2007,13(19):1441-1443
骨桥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磷酸化糖蛋白,不仅广泛分布于骨基质等正常组织细胞中,而且在许多肿瘤组织中都过量表达。多项研究表明,骨桥蛋白通过和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等机制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而其与甲状腺癌、喉癌等头颈部肿瘤的密切关系也逐渐被证实。  相似文献   

17.
刘淑毓  郑祥雄 《医学综述》2006,12(20):1224-1227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近年来的研究认为,OPN可作为炎性因子参与免疫应答,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异常,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研究OPN的作用将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探索,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鼠皮肤及毛囊骨桥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出生和出生后大鼠皮肤及毛囊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的mRNA进行研究。方法 确定妊齿14~18d和出生后1~61d Wistar大鼠毛周期,用放性同位素标记的原位杂交法牟大鼠皮肤和毛囊骨桥蛋白mRNA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骨桥蛋白mRNA在大鼠出生后第18天首次在真皮乳头(dermalpapilla,DP)细胞中出现,在各毛发周期中骨桥蛋白mRNA信号均出现一毛囊退化期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常见两型天疱疮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30例、红斑型天疱疮(pemphigus erythematosus,PE)患者2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中OPN的水平。结果 PV组OPN血清浓度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也高于PE组OPN血清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PE组OPN血清浓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E相比,PV的发生可能有更多细胞免疫参与其中,PV更应该警惕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凤龙 《医学综述》2012,18(15):2412-2414
骨桥蛋白(OPN)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因子,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OPN的重要性。其除了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亦有重要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细胞的转移及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以及抑制细胞的凋亡等实现的。在肾癌中相关研究显示,OPN的表达对肾癌的病理分期、肿瘤分级及预后和进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并可能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