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代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分离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组织贴块法获得原代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的纯度和分化状态。结果:培养第3天时,可见自组织块周围长出少量梭形或长梭形细胞,至培养2周细胞融合成片,呈"峰、谷"状生长。肌动蛋白免疫组化及荧光染色显示,细胞传至第6代后纯度在98%以上,证实应用此方法分离原代VSMC可以满足平滑肌体外功能实验的需求。结论:应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小鼠VSMC,操作简单,结果稳定,纯度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关系。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成正常浓度葡萄糖(NG)组、高糖(HG)组和厄贝沙坦干预(HG+Irb)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TⅡ的浓度。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D31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SP1)的双染色结果。Western blot检测FSP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NG组比,高糖刺激的内皮细胞导致ATⅡ和FSP1表达增加(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共聚焦显微镜可见CD31和FSPl表达重叠,且一些细胞获得纺锤样的改变并失去CD31染色。厄贝沙坦可抑制高糖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ATⅡ介导的内皮细胞转分化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而厄贝沙坦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途径在脂多糖(LPS)对人肾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推测L-精氨酸代谢产物一氧化氮(NO)对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L-精氨酸抑制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LPS不能刺激人肾系膜细胞产生大量NO,L-精氨酸对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4.
B型钠尿肽(bm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心室分泌的一种调节心血管功能,维持血容量稳态的多肽类激素,有利钠、利尿、舒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F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system,SNS),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以及抗心脏纤维化等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炎性反应对血管钙化(VC)的影响,并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途径失调在炎性反应致V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液透析(HD)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为对照组(n=14)和炎性反应组(n=14).取材动静脉内瘘手术时部分切除的桡动脉组织,于4%甲醛固定或OCT包埋分别制作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采用HE及茜素红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成及钙化沉积情况;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VC相关蛋白表达,如骨形成蛋白2(BMP-2)、胶原Ⅰ、碱性磷酸酶(ALP);并同时检测LDLr及其转录调节相关核因子的表达,如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SREBP裂解激活蛋白(SCAP).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及白蛋白、血脂谱、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及茜素红染色证实,炎性反应组患者桡动脉组织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和钙化沉积.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炎性反应组患者桡动脉组织BMP-2、胶原Ⅰ、ALP表达增加,α-SMA表达减少,LDLr、SREBP-2表达及SCAP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位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显示,炎性反应组LDLr表达与BMP-2(r=0.782,P<0.01)及胶原Ⅰ(r=0.644,P<0.05)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反应促进HD患者VC,部分机制可能与其诱导LDLr负反馈途径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6.
传统腹膜透析(PD)液的高浓度葡萄糖、高葡萄糖降解产物、高糖基化终产物、低pH值等生物不相容性是影响PD疗效、导致PD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透析液,已成为改进PD质量的重要内容.使用中性pH值、低葡萄糖降解产物(neutral pH、low-GDP,NpHLGDP)的透析液可延长腹膜寿命、提高疗效.本文主要针对NpHLGDP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可能的临床预后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炎症状态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途径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泡沫细胞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激活在炎症致LDLr途径失调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30例ESRD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炎症组(14例),取动-静脉内瘘手术时部分切除的桡动脉组织,观察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同时检测mTOR、LDLr及其基因转录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及SREBP裂解激活蛋白(SC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CAP与高尔基体的共转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因、年龄、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血脂谱等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炎症组患者桡动脉TNFα及MCP-1表达增加,并伴随大量泡沫细胞形成和脂质沉积;炎症组患者桡动脉LDLr表达及SCAP由内质网膜向高尔基体的转位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炎症组LDLr表达增加与mTOR表达上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733,P<0.05);且炎症组mTOR与SREBP-2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炎症状态下,ESRD患者AS进展加速,其机制可能与炎症诱导mTOR通路激活,破坏LDLr负反馈调节,导致泡沫细胞形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4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 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 27例、血液透析滤过(HDF) 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 26例.随访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4组治疗前后的SCr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LFHD组PTH和β2-MG无明显改变,但HFHD组、HDF组和HD+ HP组的PTH和β2-MG明显下降(P<0.05).经12周治疗,HFHD组、HDF组、HD+HP组的SCV增加值明显高于LFHD组(P<0.05).PTH和β2-MG分别与SCV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FHD、HDF、HD+HP等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Ir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影响。方法: 将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n=8)和糖尿病厄贝沙坦治疗组(DN+Irb,n=9),与SHR遗传背景相同周龄和体重相当的非高血压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control,n=11)。观察生化指标变化和病理改变情况,以及Irb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和ILK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和蛋白尿;病理上出现系膜基质增生,足细胞数目减少和足细胞损伤;IL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Irb治疗显著降低血压和蛋白尿,抑制足细胞数目减少,减轻足细胞损伤,下调ILK的表达。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足细胞损伤和ILK表达增加,Irb可能通过下调ILK表达而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LDL-C主要是通过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LDL receptor,LDLR)清除。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type 9,PCSK9)可结合肝细胞表面LDLR并与其共同内吞入内体,介导LDLR进入溶酶体使其降解,从而参与血胆固醇的调节,在维持脂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PCSK9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在本文中作者就PCSK9在脂代谢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