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留学生内分泌临床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临床内分泌学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病例引导教学及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内分泌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知识更新迅猛,而内分泌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传统的内分泌教学的要求及特点,并对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 进行了阐述及探讨.旨在培养和提高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知识更新迅猛,而内分泌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传统的内分泌教学的要求及特点,并对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 进行了阐述及探讨.旨在培养和提高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留学生内分泌学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内分泌学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旨在探索留学生内分泌学理论教学方法,认为通过认真把握留学生特点、课前充分准备、授课方法灵活多样、课后及时复习和考核等措施可以提高留学生内分泌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内分泌科近8年全英语留学生内分泌学理论及见习的教学方法。通过认真把握留学生特点、努力提高英语交流能力、课前充分准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注重见习课、医德教育及灵活管理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留学生内分泌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留学生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生医学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留学生医学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实践,分析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特点、师资准备、教材选择、教学形式方面寻找提高留学生医学影像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医学生进行内分泌学双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展内分泌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并指出提高内分泌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学生内分泌学双语教学提供经验,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来华医学留学生数量逐年上升,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问题亦日益凸显。笔者通过呼吸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实践,分析目前留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如语言障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带教老师能力的局限性及带教意识较薄弱,以及呼吸病学自身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并提出几点旨在提高留学生呼吸病学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建议,如加强师资管理,提高临床带教能力,开展"1+1"配对实习、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多种学习模式,让留学生参与患者管理、加强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等,以期不断提高留学生呼吸病学教育质量,培养留学生更好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进内分泌学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内分泌学知识,针对内分泌学的学科特点,在本科生临床理论教学、见习和实习及临床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机制,结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相关背景知识,在介绍相关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讲授内分泌学临床疾病,使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的结合更为紧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牢固、学习效果显著。同时,有必要修改内分泌学教材编写体例,以单个内分泌器官为单元,增加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等相关背景知识内容,增加教学课时,改进内分泌学教学方法.提高内分泌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学生皮肤病教学中开展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的效果。方法留学生6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考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16,P<0.05)。结论 PBL教学法促进了留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