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艾灸预处理组(分为艾灸每日1次组和艾灸每日2次组)、缺血预处理组、单纯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艾灸预处理组细胞凋亡降低,HSP70 mRNA表达增加,且与艾灸预处理的次数有相关性。艾灸预处理每日1次与缺血预处理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无显著性差异,艾灸预处理每日2次纽优于缺血预处理组。结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每日艾灸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HSP6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位组。艾灸预处理大鼠8 d无水乙醇灌胃,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60、HSP70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胃黏膜损伤指数、HSP60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位组相比,艾灸穴位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HSP60、HSP70过度高表达(P<0.01)。结论艾灸中脘、足三里穴预处理能够降低无水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指数,诱导HSP60、HSP70的过度表达,减少伤害性刺激,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艾灸穴位要比非穴位的作用更加明显,说明艾灸对胃黏膜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HSP60、HSP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as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烫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后烫伤组2个大组,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变化.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HSP70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60 、HSP70、iNOS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严重烫伤后iNOS表达显著增强,胃黏膜损害明显,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与烫伤组比较,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烫伤大鼠胃黏膜HSP60 和HSP70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尤以HSP70为甚(P<0.01),而iNOS表达受抑(P<0.0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HSP60、70诱导表达增强及iNOS表达受抑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轴索损伤后相应神经元内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Tau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热应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HSP70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单纯视神经牵拉伤组(B组,18只)、单纯热应激处理组(C组,18只)和热应激预处理牵拉伤组(D组,18只)。对B组大鼠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对C组大鼠施予热应激处理,D组大鼠经热应激预处理24h后再对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B、C、D组分别在伤后4、8、16h,1、3、5d各处死3只动物。光镜下观察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动物RGCs中HSP70、Tau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牵拉伤后视神经轴索、RGCs的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热应激预处理再致伤后上述病理改变有显著改善。单纯牵拉伤可使RGCs中HSP70、Tau蛋白的表达增强,单纯热应激处理后HSP70的表达增强、Tau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热应激预处理后再致伤使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峰表达时间提前、维持时间延长,而Tau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Tau蛋白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迟发性轴索断裂及迟发性神经元凋亡;HSP70可能通过减轻Tau蛋白的异常聚集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增强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大鼠不同组织器官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对健康大鼠不同组织器官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发挥“防病保健”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取32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捆绑组、艾灸穴位组、艾灸非穴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脑组织、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HSPT0)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 mRNA表达。结果艾灸穴位组大鼠心肌、脑组织、胃黏膜HSP70表达和胃黏膜HSP70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捆绑组及艾灸非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等穴可以诱导健康大鼠多组织器官HSP70及胃黏膜HSP70 mRNA表达明显升高,可能是艾灸“防病保健”作用的内在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HSP60、Smac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足阳明经穴抗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性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灸穴位组,8只/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进行无水乙醇灌胃,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60及Smac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Smac、HSP60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穴位组HSP60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Smac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艾灸穴位组Smac表达明显下降(P<0.01),HSP60表达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足阳明经穴预处理可以诱导保护性蛋白HSP60的过度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Smac表达,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HSP70表达及GM1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艳华  王玲  惠延平  曹玉红 《医学争鸣》2003,24(12):1097-1099
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仅在核内表达的蛋白),海马CA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而GM1组可见应激蛋白HSP70明显表达,24h达高峰。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HSP70表达上调,减轻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60和70(HSP60、HSP70)的表达变化及热休克预处理(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P60、HSP70过量表达后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①烧伤组(B组)40只大鼠烧伤后即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另取8只大鼠不烧伤,作为正常对照组(伤前);②HS+烧伤组(HB组)40只大鼠于烧伤前20 h行HS,另取8只大鼠只行HS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组(伤前)。各组于伤后3、6、12、24、48 h处死大鼠(B组、HB组每时相点8只大鼠),留取标本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HSP60、HSP70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大鼠严重烧伤后胃黏膜HSP60、HSP70表达迅速升高,随后开始下降,伤后24 h降至最低,此时胃黏膜损伤程度最严重(UI=12.74±1.92)。HB组大鼠较B组大鼠HSP60、HSP70表达均显著增强,胃黏膜损伤程度则明显减轻(P<0.05或P<0.01)。UI与HSP70呈显著负相关(r=-0.794,P<0.05),UI与HSP60无相关性(r=-0.625,P>0.05)。结论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大鼠对低温保存液中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0.1 mg.kg-1.d-1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和尼可地尔(nicorandil,NCR)共9 d,最后一次注射后切取心脏并放于4℃St-Thomas心肌保存液中保存,于2、4、6、8、10、12、16、20、24 h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内源性HSP70表达。结果尼可地尔预处理组离体心肌组织MDA含量较NS组显著降低(P<0.05),其超微结构改变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离体心肌各时间点内源性HSP70仅有微量表达或无表达。尼可地尔预处理组随着离体时间延长,HSP70表达量呈类抛物线性相关,并且HSP70表达6 h达高峰,24 h后显著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A含量与HSP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尼可地尔预处理对离体心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HSP70早期持续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654-2对烫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烫伤后早期给山莨菪碱(654-2)对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烫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HE染色等方法,检测伤后3、6、12、24 h和48 h不同时间点治疗前后肠粘膜组织病理改变及HSP70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均较烧伤组明显升高,烫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明显,治疗组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较烫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明显,早期应用654-2对烧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654-2明显增强烧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细胞内HSP70表达,这可能是其保护肠牯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jun, HSP70在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的干预作用. 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观察MP组和NS组在伤后1, 3, 6 h, 1, 2, 3 d时间点组织中C-jun, HSP70阳性反应物的表达. 结果:MP组与NS组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jun, HSP70的阳性表达. ASCI后C-jun表达增加,3 h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1, 3, 6 h时间点C-jun的表达明显少于NS组(P<0.05). ASCI后HSP70表达增加,1 d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6 h, 1, 2 d时间点HSP70的表达明显多于NS组(P<0.05). C-jun, HSP70在对照组有少量表达. 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jun, HSP70的动态阳性表达,MP可以抑制损伤性因素(C-jun蛋白)的表达,促进保护性因素(HSP70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c-fos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大鼠建立ASCI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MP组和NS组在伤后1,3,6h和1,2,3d脊髓组织中c-fos、HSP70的表达。结果:MP组与NS组脊髓损伤组织中存在c-fos、HSP70的阳性表达。ASCI后c-fos表达增加,3h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1,3,6hc-fos的表达明显低于NS组(P<0.05);ASCI后HSP70表达增加,1d最为显著,MP组在伤后6h(P<0.05)、1d(P<0.01)、2d(P<0.01)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NS组。结论:MP可以抑制c-fos和促进HSP70的表达,对ASCI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脑缺血+井穴放血治疗组,一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致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MCAO),治疗组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井穴放血治疗,出血量为每穴1滴。分别于缺血后的1、3、6、24h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区皮层脑组织c-fos蛋白(FOS)及HSP70蛋白免疫阳性细胞,以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后早期抑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c-fos蛋白和HSP70蛋白在缺血区皮层脑组织表达增加,缺血后1hHSP70无表达,FOS表达增加,在随后观察的3、6、24h时程内HSP70和FOS均有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增多的趋势。井穴放血治疗组在以上各时程c-fos及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同时段的缺血病模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缺血后应用井穴放血干预治疗可明显增强缺血区脑组织对抗神经细胞凋亡的即刻早期基因c-fos蛋白和抗应激HSP70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了缺血后神经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能力,提高了缺血后神经元的可塑性,进而可影响晚期目的基因的表达,抵抗细胞凋亡的发展,增强脑修复能力。表明井穴放血法对中风初期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 27)的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 P )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将90只大鼠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及甲基强的松龙组.分别在脊髓损伤6 h、24 h、7 d后行脊髓病理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脊髓细胞中HSP 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锌离子诱导的HSP70 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及HSP70 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生理盐水前房加压灌注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RIR)损伤模型 ,腹腔注射硫酸锌诱导HSP70 表达 ,作为实验组 ;腹腔注射HSP表达抑制剂 -Quercetin(槲皮素 ) ,为实验对照组 ;另取大鼠不行任何处理作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段作视网膜HSP70 免疫组化染色 ,视网膜病理 (HE)染色、神经节细胞 (RGCs)计数 ,视网膜透射电镜观察 ,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注射硫酸锌后 10h即见视网膜节细胞层有HSP70 阳性表达 ,16h达高峰 ,7d后仍呈弱阳性表达 ,HSP70 主要在RGCs胞浆表达 ;正常对照组及实验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RIR后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均有RGCs损失 ,其中RIR后 2 4h ,实验组RGCs计数多于实验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RIR后 3d、7d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损伤轻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腹腔注射锌离子可诱导大鼠视网膜的HSP70 表达 ,腹腔注射槲皮素可抑制此作用 ,HSP70 主要在RGCs胞浆表达 ;HSP70 能提高RGCs对RIR损伤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大鼠肾脏机械性损伤后对肾脏组织IL-6和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非创伤对照组、单纯创伤组、创伤后给予乌司他丁组。采用自由落体生物撞击仪撞击大鼠脊肋角复制创伤动物模型。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创伤后1h、6h、12h、24h、36h肾脏组织中IL-6和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肾脏组织中IL-6和HSP70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创伤组在创伤后1、6、12、24h点IL-6表达增强(P<0.05),6h点HSP70表达增强(P<0.05)。创伤后注射乌司他丁组各时相点肾组织中IL-6表达明显低于单纯创伤组(P<0.05),HSP70表达在1h、24h、36h点明显高于单纯创伤组(以1h点最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IL-6的过度表达,上调HSP70的表达,改变两者表达的比例,在创伤早期(以1h点为著)对大鼠肾脏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后3、6、12、24、72 h和7 d处死。其中亚低温组大鼠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 h。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常温缺血组梗死灶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消失;亚低温缺血组未见明显梗死灶,但可见神经元固缩。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或偶见HSP70阳性细胞;常温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较多;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在相应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常温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 h达高峰;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HSP70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损伤后热休克蛋白 70(Heat-shock protein 70, HSP70)蛋白质及 mRNA在脑干局部的改变,及其对维持 脑干生命中枢功能的作用。方法用头颅打击器制成大鼠脑损伤猝死模型,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损伤组损伤前和损伤 后 1、3、6、12 h及损伤摔死组脑于 HSP70的数量和分布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相应部位 HSP70 mRNA水平。结果在脑损伤 15 min后脑干 HSP70mRNA水平显著升高, HSP70蛋白质需 3~6 h才大量表达;损伤后 猝死的鼠脑中仅见 HSP70 mRNA升高,HSP70蛋白质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脑损伤后 HSP70合成迅速增加,清除损伤 因素,维持自稳状态;当损伤严重时,应激蛋白质的合成障碍,抗损伤的保护机制不能发挥,脑干生命中枢的功能紊 乱,生命丧失。因此, HSP70 mRNA-蛋白质分离可作为神经细胞致死性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并观察诱导热休克反应对烧伤后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B组)、亚砷酸钠预处理组(SA组),于致伤前及30%TBSAⅢ度烫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Ⅰ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严重烧伤后3h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伤后48h达高峰。大鼠烫伤后3h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即开始明显升高,伤后12h达高峰。亚砷酸钠预处理可显著诱导机体的热休克反应,SA组伤后多数时相点血清cTnⅠ含量显著低于B组,且波动幅度较小。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即可引起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强,HSP70蛋白可能在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中发挥其内源性抗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20.
蒋国红  黄良国  施迎兵 《重庆医学》2012,41(19):1948-195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出血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L-10对出血性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IL-10低剂量组(L组)、IL-10高剂量组(H组)。Ⅶ型胶原酶注射法制备颅脑损伤模型,记录各组6h、12h、1d、3d、7d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HSP70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M组比较,L组和H组HSP70表达明显升高(P<0.01),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以H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IL-10可通过上调HSP70表达及抑制caspase-3表达对出血性颅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