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家平 《中外医疗》2011,30(20):31-32
目的:了解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闭合性肝损伤的经验.方法:对30例腹部闭合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输血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对I-Ⅱ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而手术治疗对Ⅲ级以上的肝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多黏菌素E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多药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05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9例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烧伤患者,在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感染菌种仅对多黏菌素E敏感或其他抗生素对其无效的前提下,采用多黏菌素E静脉滴注(100×10~4~150×10~4U/d)或静脉滴注联合呼吸道雾化吸入或灌洗(50×10~4~100×10~4U/d)给药.观察其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后者比较用药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9例患者中,7例为血流和肺部感染,1例血流、肺部和创面侵袭性感染,1例血流和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例患者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后,血液中细菌清除率达92.3%;7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液MDR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从用药前的58.2%降至用药后的14.6%(P<0.01);1例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液中MDR革兰阴性杆菌得以清除.用药后,8例患者被判断为临床有效、1例为临床无效,有效率达88.9%.与用药前比较,9例患者用药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下降趋势;8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相近(P>0.05),1例患者明显升高但停药1个月后回降.用药期间和停药5 d内患者均未见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未出现更有效药物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多黏菌素E是目前治疗严重烧伤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烧伤休克期有关补液公式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第三军医大学烧伤休克期补液公式(简称三医大公式)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5-2007年笔者单位收治的热力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大于或等于30%TBSA、伤后8 h内入院且无特殊疾患)共71例,分为成人组(46例)、小儿组(25例).患者入院后即按照三医大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同时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等指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补液速度.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补液量、实际补液系数、尿量. 结果 71例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未发生明显的因液体复苏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成人组伤后第1、2个24 h及小儿组伤后第2个24 h的实际补液量超过各自计划补液量的16%~38%.成人组第1、2个24 h的实际补液系数大于公式所要求的补液系数.2组患者第1个24 h尿量为1.1~1.2 mL·kg-1·h-1左右;第2个24 h成人组为(1.2±0.4)mL·kg-1·h-1,小儿组为(1.7±0.5)mL·kg-1·h-1. 结论 三医大公式是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的较好选择,在应用此公式时须强调进行个性化液体复苏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拉对烧伤早期内脏损害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 随机将54只SD大鼠分为烫伤组(B组)和烫伤后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依那普利拉治疗组(E1、E2、E3组),每组12只大鼠,另取6只大鼠不致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烫伤前及伤后6 h和12 h动脉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激酶(CK)、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B组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升高,治疗组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E2和E3组明显低于E1组;B组大鼠CK、Bun、Cr、ALT、AST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均<0.05),治疗组较B组不同程度降低,E1组下降明显(P<0.05),各时相点基本与正常值接近;E2和E3组下降不明显,明显高于E1组;烫伤后各组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E2、E3组较E1组更明显,E1组较B组明显升高.结论 小剂量依那普利拉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后脏器损害的程度,但对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了解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4只SD大鼠背部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后,随机分为烫伤组,伤后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即刻分别腹腔注射1、2、4 mg/kg依那普利拉.烫伤组、小剂量治疗组伤后1、3、6、12、24 h,中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伤后6、12 h左心室置管检测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 max),并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另取6只大鼠作为假伤组,模拟烫伤后检测以上指标.结果 伤后3~24 h,烫伤组及各剂量治疗组大鼠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低于假伤组(P<0.05或P<0.01);而各剂量治疗组LVSP、LVEDP、±dp/dt max值普遍高于烫伤组(P<0.05或P<0.01);伤后6、12 h,大剂量治疗组±dp/dt max明显低于小、中剂量治疗组.伤后1 h,烫伤组心肌组织AⅡ含量[(53.0±2.6)pg/200 mg]明显高于假伤组[(14.8±0.7)pg/200 mg,P<0.01],6 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伤后24 h仍明显高于假伤组(P<0.01);伤后3~24 h.小剂量治疗组A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P<0.05或P<0.01),但均低于烫伤组.伤后6 h烫伤组AⅡ含量为(145.2±14.5)pg/200 mg,高于小、中、大剂量治疗组[(65.1±0.9)、(53.6±1.1)、(34.2±0.9)pg/200 mg,P <0.01].结论 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组织损害明显.心功能即明显下降,依那普利托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力学指标、保护心功能,以小剂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临床实习教学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从临床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立足教学管理的不同层次;论述教学管理体系、师资培训、教学内涵建设等方面的借鉴改进方案。旨在通过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实现从实习到住培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7.
甘氨酸对重度烧伤后大鼠早期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 Dawley(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甘氨酸处理组,其中烧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1%烧伤面积4.0 ml/kg),甘氨酸处理组腹腔注射甘氨酸(1 g/kg).在大鼠3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Ⅲ度烧伤后1、3、6、12和24 h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TnI)的含量变化.结果烧伤后3 h开始血浆中LDH、CK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烧伤后1 h开始血浆中Tn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甘氨酸处理后血浆中LDH、CK、TnI含量均较烧伤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甘氨酸减少心肌组织LDH、CK、TnI的释放,发挥了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唇裂修复手术方式。方法:对89例单侧唇裂一期患者中应用常规三角瓣加唇缘肌瓣修复唇裂同期行红唇结节(唇珠)再造。结果:89例患者均获成功。伤口一期愈合,唇外形满意。结论:常规三角瓣加唇缘肌瓣修复一期唇裂,利用多余的唇缘组织形成唇肌瓣修复红唇及唇珠的方法,使红唇整体形态自然、唇珠饱满。  相似文献   
9.
鞍内垂体旁曲霉菌感染一例上海市纺织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张雪明,杨德泰,张家平鞍内垂体腺真菌感染比较罕见,易误诊为垂体瘤。现将我们经病理证实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性,30岁。因月经紊乱后闭经4年,伴头痛,于1993年6月14日入院。体俭:神志清楚,稍胖,五...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烧伤“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4h内入院、烧伤面积〉50%TBsA的3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烧伤组和UTI治疗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且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UTI10万U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于两组患者伤后2、4、7d采血,检测其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 elastase)、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公认的各指标正常值作参考,并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伤后2、4、7d,两组患者血浆PMN elastase及cTn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UTI治疗组与烧伤组比较,两指标偏低。(2)与正常值比较,伤后2、4、7d烧伤组患者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第4天达高峰;UTI治疗组伤后2、4d CK—M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或0.01),但与烧伤组比较升幅较小,第7天降至正常值水平(P〉0.05)。(3)34例烧伤患者PMN elastase、cTnI含量及CK—MB活性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4,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2,PMN elastase含量与CK-MB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9(均为P〈0.01)。结论UTI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效抑制PMN elastase的过度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