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性植物,其化学成分含有苯乙醇苷类、多糖、环烯醚萜、木质素及半乳糖醇等。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从鉴别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对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解军波  李萍 《中草药》2002,33(1):85-88
冬青属植物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心血管作用、降压、抗炎抗菌、降脂消肥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肉苁蓉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春  史颖 《西部中医药》2007,20(12):49-51
目的:介绍肉苁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概况。方法:以近10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肉苁蓉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肉苁蓉中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通便作用等方面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结论:应加强肉苁蓉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斛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林萍  毕志明  徐红  王峥涛  徐珞珊 《中草药》2003,34(11):1073-1076
石斛为传统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和润肺止咳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属植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扩张血管等作用,在临床上也有较广泛的应用。现对石斛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较系统综述,为对该属植物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桂凡  许学健 《中医药学刊》2003,21(6):1012-1013
目的:综述我国近十年来对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成果。方法:查阅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献,对香茶菜属植物中新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近十年来,在香茶菜属植物中共分得23个新的化学成分,有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半萜、连烃甙等,但主要为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证明该属植物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但对近年来发现的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还较少,应当结合药理实验对其作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药理筛选发现许多二萜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肿瘤、抗炎活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该属植物除含二萜成分外,还富含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萜半、连烃甙等。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23个新化合物在分离鉴定新成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活性测试,同时结合药理实验对有活性作用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药理实验对某些化合物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希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性植物,其化学成分含有苯乙醇苷类、多糖、环烯醚萜、木质素及半乳糖醇等.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从鉴别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对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度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杨梅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杨梅属植物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结论 杨梅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楤木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Song木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资源开发指明方向。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加以综述。结果 Song木属药用植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有影响,还显示出适应原样、保肝、免疫、抗癌、抗病毒、抗炎、抗乙醇中毒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显示出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结论 Song木属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主要为皂苷,其活性为多双向的,且与浓度有关,应重视作用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参属药用植物转录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秋  匡雪君  李滢  孙超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2):4138-4143
五加科人参属中含有多种药用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转录组测序成为挖掘功能基因、筛选分子标记、阐明代谢途径的有力工具。人参等植物的转录组测序为其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信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参、西洋参、三七转录组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人参皂苷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及候选基因的挖掘,以期为这3种药用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中药警戒思想,梳理明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警戒信息,分析明代药物警戒思想的特点,为现代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炮炙大法》《本草乘雅半偈》《本草蒙筌》为蓝本,以书中中药为研究对象,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4个方面提取文本信息,归纳药物警戒思想。结果发现明代药物警戒认识较为系统,在识毒方面毒性分级明确并纠正前人谬误,在用毒、防毒方面用毒突出、注重毒药的配伍和炮制,在解毒方面中毒解救方法、机制明确。提示明代已初步形成"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警戒思想理论框架,为现代的药物警戒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对现代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几种不同来源的维吾尔药材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为高孜万药材的筛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 nm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糙草、倒提壶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意大利牛舌草、琉璃苣、倒提壶、糙草等4种不同来源的高孜万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意大利牛舌草3.85 mg.g-1、琉璃苣3.72 mg.g-1、倒提壶2.35 mg.g-1、糙草(和田)3.14 mg.g-1、糙草(策勒)4.73 mg.g-1、糙草(于田)3.76 mg.g-1。其中策勒产糙草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倒提壶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高孜万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糙草、琉璃苣和意大利牛舌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辽宁省开展第4次中药普查试点工作,对掌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个市15个县的中药资源情况,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万份左右,新发现4种新记录植物,分别为白花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var.albiflora,雾灵柴胡Bupleurum sibiricum var.jeholense,冬葵Malva crispa,肾叶风毛菊Saussurea acromelaena,隶属于4科4属。结论:此次报道的新记录种为辽宁省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匡海学  李斌  曹琦  苏阳  辛萍  杨素清 《中草药》2014,45(19):2834-2838
目的 对西瓜霜中的发酵菌种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西瓜霜发酵炮制的内涵,为西瓜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传统工艺生产西瓜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西瓜为培养基,发酵制备西瓜霜,分别用PDA、CZA及Sabourand等培养基,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西瓜霜发酵液中的微生物。采用形态学鉴定及DNA的ITS序列对比法鉴定分离出的菌种。结果 西瓜霜炮制发酵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真菌,分别为镰孢霉属Fusarium的WF-1,青霉属Penicillium的WF-2,毛霉属Mucor的WF-3,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的WF-4、WF-5、WF-6。结论 西瓜霜的制备是以西瓜为培养基,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尤其是高盐条件下,通过耐高盐自然真菌发酵炮制而成,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渗析制成的芒硝的细小结晶。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的质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干燥技术的现代化是中药发展的重要环节。冷冻干燥技术可较好地保持物料的原有形态及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获得较高质量的干燥物。介绍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着重总结冷冻干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中药加工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冷冻干燥对药材组织成分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冷冻干燥的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马丽丽  邹欣蓉  刘琼  步世忠 《中草药》2014,45(22):3337-3342
桑树作为药用早已被中医应用于临床,桑叶Mori Folium、桑椹Mori Fructus、桑枝Mori Ramulus、桑白皮Mori Cortex等桑树资源均可入药,特别是桑树资源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多种重要调节作用。就桑树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调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利用桑树资源和开发治疗糖尿病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慧妍  黄馨慧  张艳海 《中草药》2017,48(10):1998-200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中药材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败酱草Patrinia scabiosaefolia、枇杷叶Eriobotrya japonic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木瓜Chaenomeles Fructus papaya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量。方法使用快速溶剂萃取法,采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静态萃取时间6 min,制备样品溶液,液相色谱分析采用Acclaim C_(30)色谱柱,以乙腈-0.2%醋酸(85∶1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3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 nm。结果样品提取时间为10 min,待测物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达到基线分离,且无样品基质干扰,r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在95.8%~102.7%,本法测定结果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的平均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且一法多用,可用于8种中药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陈黎明  陈洁  张晓丹 《中草药》2023,54(8):2596-2606
目的 建立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快速筛查460份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43份)中常用的50种农药残留。方法 通过对比《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优选中药中50种农药残留的适配性前处理方法。中药样品经乙腈溶剂提取,以Qu ECh ERS法处理,采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460份检测样品中共检出农药残留66份,总检出率为14.3%,检出禁用农药6份,检出率为1.3%,43份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1.6%,未检出禁用农药。农残的检出是季节性分布集中出现在第3、4季度,农贸市场和种植地的农残检出率明显高于医院和药店,并且存在农残超标情况。中药中根类和叶类受污染最重,中药材全草类中农药残留最多,检出率为20.4%,其次为叶类18.3%和根茎类16.3%,中药饮片中农残最高为叶类,检出率为15.4%,全草类检出率为11.1%、根茎类检出率为6.2%,全草类、根茎类和叶类存在样品中检出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快速筛查中药中农药残留,为保障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半夏曲中4种优势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各样本的黄色素含量,为揭示半夏曲炮制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半夏曲中筛选出的4株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丝衣霉菌Byssochlamys spectab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它们的最适宜生长温度、pH值,利用糖类的产酸能力以及产淀粉酶、蛋白酶、黄色素的能力,同时测定半夏曲炮制过程中5个不同时间点样本的黄色素含量。结果枯草芽孢杆菌、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黑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29℃、29~31℃、39℃,最适pH值分别为7.0、7.0、7.5、7.0。4种菌均具有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宛氏拟青霉、丝衣霉菌具有产黄色素能力。5个不同时间点样品的黄色素质量分数分别为69.875、69.875、71.750、119.500、137.875μg/g。结论 4种优势微生物在半夏曲炮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