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地龙注射液对细胞哮喘模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表达的影响,探讨地龙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价值。方法 给予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HBE)以不同的干预和治疗,分为:单纯培养组即对照组(A组),屋尘螨(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Derp1)(10 μg·mL-1)组(B组),Derp1(10 μg·mL-1)+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1×10-6mol·L-1)组(C组),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0.9 mg·mL-1)组(D组),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9 mg·mL-1)组(E组), Derp1(10 μg·mL-1)+地龙注射液(18 mg·mL-1)组(F组),培养72 h,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 mRNA, Smad2 mRNA 表达;并收集以上各组上清液,作用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72 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结果 B组TGF-β1mRNA, Smad2 mRNA表达较A组明显升高(P<0.01);各地龙组及C组,TGF-β1 mRNA、Smad2 mRNA表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HLF中FN表达与HBE各对应组TGF-β1 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地龙注射液有抑制哮喘气道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丹酚酸B及其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SD大鼠血浆中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观察丹酚酸B磷脂化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改变。方法 将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灌胃给丹酚酸B及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药液,剂量2 g·kg-1,HPLC测定不同时间间隔的血药浓度,运用DAS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丹酚酸B与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给SD大鼠口服后在大鼠体内均为单室开放模型,丹酚酸B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46.044±11.341)μg·h·mL-1,(11.35±2.078)μg·mL-1,(0.642±0.113)h,而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口服的AUC、ρmaxtmax分别为(74.959±17.493)μg·h·mL-1,(17.94±2.541)μg·mL-1,(0.887±0.176)h,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2.80%。结论 丹酚酸B磷脂化后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药剂学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及对OH·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现代生物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肉苁蓉总苷对O2,OH·,H2O2等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通过Cu2-Phen-H2O2-VitC-DNA发光体系研究肉苁蓉总苷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肉苁蓉总苷对O2,OH·,H2O2活性氧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其50%抑制浓度( IC50)分别为0.0731,7.031,0.098,0.1254mg·mL-1。对DNA化学发光的IC50为0.4211ug·mL-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肉苁蓉总苷能有效地清除各种活性氧自由基,能保护OH·引发的DNA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回心草水提取液及其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活细胞数、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合酶)的影响,探讨回心草抗动脉硬化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测定回心草提液对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吸光度(OD);采用经典Griess Reagent检测各剂量组细胞上清液中NO浓度,采用一氧化氮荧光检测探针DAF-FMDA(3-amino,4-aminomethyl-2′,7′-difluorescein,diacetate)检测细胞内NOS的活性。结果:H2O212.5mmol·L-1为最合适的细胞刺激浓度;回心草药液与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后,2.50mg·mL-1、3.33mg·mL-1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回心草水提液作用于内皮细胞,进行NO,NOS含量的测定,其中回心草2.50mg·mL-1剂量组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12.5mmol·L-1的H2O2作用24h,可成功建立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回心草水提液直接作用于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2.50,3.33mg·mL-1两个浓度组可以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回心草2.50mg·mL-1可增加NOS活性,促进NO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H2O2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为实验模型,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分析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ax,bcl-2蛋白水平、DNA的降解、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EGb761能明显降低H2O2对RAW264.7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维持线粒体膜的完整性,抑制跨膜电位的耗散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抑制caspase-3的活化和DNA的降解。结论EGb761具有清除活性氧,减轻H2O2所致RAW264.7细胞的氧化损伤,在对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独活不同提取物对H2O2 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药理活性最强的提取部位 方法: 以回流提取,溶剂萃取及硅胶柱层析方法得到独活不同提取部位预保护6 h后与250 μmol·L-1 H2O2 共同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 24 h,MTT检测细胞活力,并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因子-3(NT-3)的表达量 结果: 独活各提取物除石油醚萃取物外均能救护H2O2 所致SH-SY5Y细胞活力降低,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4种提取物均能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不同提取部位抗氧化作用无差异;石油醚-乙酸乙酯组显著增强BDNF、NT-3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分别为94.5%和97.5%),其神经营养作用强于其余提取物。结论: 独活不同提取部位均可不同程度保护H2O2 损伤SH-SY5Y细胞,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与赤芍配伍组方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H2O2(850 μmol·L-1)处理PC12细胞6 h建立体外氧化应激模型,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灯盏细辛与赤芍配伍组方(6.25,12.5,25,50,100 mg·L-1)预处理PC12细胞(3×104~4×104个/mL)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裂解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利用荧光探针DCFH-DA和罗丹明123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下降至52.78%,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上升110.13 U·L-1,细胞内MDA和ROS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内SOD和Δψm水平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灯盏细辛与赤芍配伍组方可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活性,降低MDA水平,抑制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增加SOD活性和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P<0.01),且在一定范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细辛与赤芍配伍组方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抑制ROS生成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不同种族人尿中右美沙芬及去甲右美沙芬含量的方法。方法尿样经酶水解,酸、碱提取纯化后,20μL直接进样于HPLC系统,经苯基柱分离后荧光(激发波长280 nm,发射波长310 nm)检测,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1KH2PO4,10 mmol·L-11-己烷磺酸钠缓冲溶液(51∶49,pH 4.0),柱温为25℃。结果样品中右美沙芬及去甲右美沙芬得到较好分离,线性范围右美沙芬在0.02~2 μg·mL-1,r=0.999 8,n=9,最低检测限为0.4 ng·mL-1。去甲右美沙芬0.5~30 μg·mL-1,r=0.998 5,n=7,最低检测限为0.8 n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不同种族人尿中右美沙芬及去甲右美沙芬含量测定和多态性的表型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白芍总苷在急性CCl4 肝损伤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异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CCl4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HPLC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总苷后,不同时间点的Pae和Alb的血药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模型组大鼠体内,白芍总苷中芍药苷(Pae)和芍药内酯苷(Alb)在高、中、低剂量(0.047、0.141、0.282 g·mL-1)时的 t1/2分别为 5.02、4.52、4.91 h;5.22、5.04、5.05 h。ρmax分别为22.54、14.52、5.49 μg·mL-1;9.02、5.04、2.34 μg·mL-1。AUC0-t分别为(146.55±7.52)、(84.14±7.84)、(31.62±2.97)μg·h·mL-1;(56.56±8.70)、(32.18±3.49)、(13.48±1.66) μg ·h·mL-1tmax 均为 2 h。在正常大鼠体内,Pae和Alb在高、中、低剂量(0.047、0.141、0.282 g·mL-1)时的 t1/2 分别为3.95、3.69、3.95 h;3.74、3.98、3.79 h。ρmax分别为19.16、11.60、4.46 μg·mL-1;7.16、4.00、1.93 μg·mL-1。AUC0-t 分别为(116.26.6±19.99)、(67.74±12.79)、(25.01±2.62) μg·h·mL-1;(45.03±5.84)、(27.26±3.57)、(10.59±1.86)μg·h· mL-1tmax为 2.5 h。结论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ρmax、AUC0-t 显著增大,t1/2延长,tmax明显缩短。模型组和正常组的tmax和t1/2不受白芍总苷剂量影响,但剂量与ρmax和AUC0-t具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考察三者的溶出特点。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TM O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20(0~10 min),286(10~20 min),270(20~30 min)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采用小杯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0.1 mol·L-1 HCl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取样时间60 min,考察不同时间内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累计释放度,通过相似因子(f2)法对各成分的溶出度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丹酚酸B、丹参酮ⅡA、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5~301.48,0.15~1.52,0.66~6.55 mg·L-1。以丹酚酸B为参比,乐脉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的f2分别为70.35,82.49。结论: 乐脉分散片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与阿魏酸具有相似的溶出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比色法检测LSPC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能力及对大鼠红细胞自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85mg·kg-1,造成心肌损伤模型,观测LSPC对心电图,血清酶活性及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LSSPC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能力,抗氧化溶血和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LSPC能减少Iso所致的J点下移,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减少血清丙二醛(MDA)的生成,抑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并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性损伤。结论 LSPC对Iso所致的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其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翁秀华  翁绳美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1149-1153
 目的 比较α-双炔失碳酯(α-Ano)对激素依赖型与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体内外作用强弱的差别。方法 应用SRB细胞染色法检测α-Ano对人前列腺癌激素依赖型细胞LNCaP、RV1、L1A和非激素依赖细胞DU145、PC-3生长的影响;裸鼠皮下接种人前列腺癌细胞RV1、PC-3,构建实体瘤模型,成瘤后分组并灌胃给药,观察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变化,计算肿瘤增长百分率和抑瘤率,比较α-Ano对激素依赖型和非激素依赖型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α-Ano作用后,LNCaP、RV1和L1A细胞生存率均低于DU145、PC-3细胞;α-Ano高低剂量组均对裸鼠皮下RV1细胞移植瘤具有较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而对PC-3细胞移植瘤作用较弱,仅高剂量组有一定抑制作用。 结论 α-Ano对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强于非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头孢他啶在大鼠血中的药动学。方法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以甲醇-0.25mol·L-1Na2HPO4(10:90)(pH7.0)为流动相,检测电压为800mV,在线分析静脉注射头孢他啶(90mg·kg-1)后大鼠的血药浓度,经过体内回收率校正后,用3P87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他啶在0.1~10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所测血药浓度经3P87程序拟合后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t1/2为27.82min,cmax为189.40μg·mL-1,AUC为7603.00μg·min·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头孢他啶药动学分析的需要,为药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大鼠皮下组织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评价其透皮释药特性。方法大鼠腹部脱毛,覆盖黑色聚乙烯薄膜经皮给予吴茱萸提取物,应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皮下组织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结果透析液中吴茱萸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417.24±43.44)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4.210±0.63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0)为(3 189.31±789.97)μg·h·m L-1;吴茱萸次碱最大药物浓度(ρmax)为(287.13±26.78)μg·m L-1,达峰时间(tmax)为(3.980±0.580)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6)为(1 327.97±245.87)μg·h·m L-1。结论在体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透皮释药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具有缓慢透皮、渗透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增强阿糖胞苷(AraC)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生长曲线法、MTT法测定AraC合并应用EGCG前后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对消实验研究EGCG能否逆转脱氧胞苷(dCdR)的补救作用;以流式细胞光度仪分析联合用药前后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合并EGCG能增强AraC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倍增时间从48 h延长到70 h,生长饱和密度从5.78减少到对5.54;MTT法表明合并EGCG后,AraC对HL-60细胞的IC50从(0.08±0.07) μg·ml-1减少到0.024±0.026 μg·ml-1(P<0.05);对消实验表明单用AraC的IC50为6.25 ng·ml-1,加上dCdR后IC50为5.24 μg·ml-1,而在给予EGCG后IC50减少到1.17 μg·ml-1。细胞周期研究结果表明AraC可使HL-60细胞阻滞于G1期,S期细胞减少,低浓度的EGCG对细胞周期几无影响,但增强了AraC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及细胞凋亡。结论:AraC合并应用EGCG可增强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黄中5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地黄药材中梓醇、益母草苷、腺苷、肉苁蓉苷A及毛蕊花糖苷等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Grace Allitma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 ℃。结果 梓醇、益母草苷、腺苷、肉苁蓉苷A和毛蕊花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2.47~997.22、2.85~227.78、0.36~28.75、1.30~104.17、1.65~131.94 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1.000 0、0.999 9、0.999 9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2.20%,n=9)、98.8 %(RSD=2.38%,n=9)、98.8%(RSD=3.10%,n=9)、99.1%(RSD=3.28%,n=9)和100.0%(RSD=2.10%,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黄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地黄药材中5种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残留量定量测定用国家标准品。方法 使用QIAGEN Genomic-tip 500/G以及基因组DNA纯化试剂制备了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基因组DNA作为标准品原料,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泳进行纯度和含量测定后分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我国第一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进行协作标定,并评价其稳定性和适用性。结果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经检测,A260/A280均在1.7~1.9之间,电泳图谱只有单一条带,符合规定。该标准品经6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90次,几何平均含量为93.63 μg·mL-1,平均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92.86~94.40 μg·mL-1,单次测定的95%参考值范围为86.51~100.89 μg·mL-1,平均可信限率为0.81%。加速热稳定实验表明,该标准品在-20、4、25、37 ℃条件下放置4个月,DNA含量无明显改变,但37 ℃条件下A260/A280有下降趋势;-20、4、25 ℃条件下电泳结果为单一条带,37 ℃条件下DNA有降解条带。-20 ℃贮存1年的长期稳定性结果显示,标准品DNA浓度及A260/A280无显著性差异,电泳条带单一,因此-20 ℃条件下长期保存标准品稳定性较好。在标准品适用性研究中,利用该标准品进行荧光染色法测定,标准曲线r值为0.999 0以上,在0.781~100 ng·mL-1之间线性良好,各稀释度RSD均小于10%;利用该标准品进行定量PCR法测定,标准曲线r值为0.990 0以上,在10-2~103 pg之间线性良好,熔解曲线可见单一峰出现。结论 该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用于荧光染色法和定量PCR检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NA残留量,含量定为93.63 μg·mL-1,批号为270026-2011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荷叶铁线蕨对人胚肝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人胚肝细胞L-O2 96孔板104/孔培养,经质量浓度为1 g.mL-1荷叶铁线蕨水提液梯度稀释后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溴甲酚绿比色法检测白蛋白分泌水平;酶标仪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荷叶铁线蕨水提液可以促进人胚肝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在药物质量浓度为100 g.L-1时细胞白蛋白分泌量达到最高2.14 g.L-1,并显著降低了LDH的活力(P<0.05)。结论:荷叶铁线蕨水提液可以促进人胚肝细胞增殖,增强细胞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