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参果皂苷(Ginseng fruit saponins,GFS)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应用GFS进行治疗,标测24个点心外膜心电图,求出心肌缺血程度(△∑-ST)及缺血范围(△N-ST),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 GFS静脉滴注2.5~10 mg·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ST及△N-ST,缩小MIS,降低血清CPK,LDH及AST活性,亦能明显降低血清LPO、FF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结论 GFS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诺迪康(NDK)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心电图正常SD大鼠,缺血前30min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建立MIRI模型。再灌注60min后,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用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再灌注60min时,与MIRI组相比,NDK能明显减少血浆MDA含量及降低血浆CK—MB、LDH、AST水平,增加血浆SOD、GSH—Px活性,减小心肌梗死面积(P〈0.01或P〈0.05)。结论:NDK对大鼠急性MIRI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DK的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min后再灌注 6 0min的方法 ,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共设五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血清肌酸激酶 (CK)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水平。结果 :模型组MDA、CK及LDH显著增高 ;而SOD及GSH Px则显著降低 (与假手术组比较 ,P <0 .0 1)。金香丹组不同程度地降低MDA含量 ,提高SOD和GSH Px活性 ,降低血清CK和LDH水平。结论 :金香丹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h,建立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维拉帕米(10mg/kg)组为雷米普利0.5,1.2mg/kg组。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雷米普利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论雷米普利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脂质(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2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5只。第1组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第2组为阳性药精制冠心胶囊(JZGX)对照组,第3、4组为芪冬颐心口服液(QDYX)小、大剂量组。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血清中FFA、MDA含量及SOD、GSH—Px的活性;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QDYX降低FFA和MDA的含量(P〈0.05,P〈0.01),增加SOD和GSH—Px酶的活性(P〈0.05);减轻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结论 芪冬颐心口服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犬的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治疗组,造模后分别于缺血30min、再灌注60rain观察三组大鼠的血清CK、AST、LDH水平和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CK、AST、LDH指标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升高,同治疗组相比,CK、AST、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结论: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生成和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65例行PCI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30mL,静滴,7天;对照组仅进行标准化PCI手术治疗。分别于PCI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指标:肌钙蛋白(cTnI)、丙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氧自由基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活性、cTnI、AST、CK、CK-MB、LDH,氧自由基指标:MDA、SOD以及NO活性等。结果两组患者cTnI在PCI术后各时期均下降,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AST、CK、CKMB均降低,血清MDA含量降低、SOD及NO活性升高。而PCI术后第1天、第3天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及NO活性下降,以术后第1天最为显著,反映心肌缺血损伤指标的血清AST、LDH、CK、CKMB活性亦明显升高,说明PCI术后氧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了心肌细胞的损伤。而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可降低MDA的含量,提高SOD及NO的活性,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具有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药物组(TMZ5或10mg/kg),共4组,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脉。余3组制作RI模型,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或10mg/kg)及等量生理盐水,在缺血30min及再灌注40min时分别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再灌注40min时测定RI区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变化。结果:药物组在缺血30min时及再灌注40min时的血清CK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的MDA显著增高,SOD、GSH及GSH-Px显著降低;与生理盐水相比较,药物组的MDA显著降低,SOD、GSH及GSH-Px显著增高。结论:TMZ能抑制心肌细胞缺血及再灌注时心肌酶的漏出,对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剂GSH的含量及SOD、GSH-Px的活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及其有害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槲寄生提取物( Viscum coloratum extract ,VCE)药物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观察不同实验组心肌酶学变化及对心肌梗死范围( MIS)的影响。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活性。结果:VCE药物后适应能降低血血清CK和LDH的活力,减少血清MDA含量,提高血清中的SOD活力(P<0.01);同时可以减小心肌梗死范围(MIS)(P<0.01)。结论:VCE药物后适应可以改善心肌酶学,缩小心肌MIS,对心肌I/R损伤的大鼠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碟脉灵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DML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4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计算心肌梗死范围(MIS),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与再灌模型组比较,DMLI 5、10 mL·kg-1组MIS明显缩小,血清AST、LDH、CK-MB活性及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浆TXA2水平明显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结论:DML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保护作用。 方法: 3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复方丹参注射液组(1.65 g·kg-1)和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10和20 mg·kg-1),每组6只,静脉滴注给药。采用麻醉后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给药后30、60、90、120、180、240、300和360 min记录各组犬心外膜电图,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ST段升高总和(∑ST)及心肌梗死范围(MIS)。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犬血清中AST、CPK、LDH和MDA水平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全心重百分比、心室重百分比及∑ST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中、高剂量组犬血清中AST、CPK、LDH和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ST降低(P<0.05或P<0.01),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犬的全心重百分比和心室重百分比均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碟脉灵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DMLI)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塞模型组及DMLI小、中、大剂量组,每组20只大鼠。计算急性心肌梗塞24 h后的心肌梗塞面积(MIS),测定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内皮素(E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观察全血低、中、高切变率黏度及血浆黏度变化,并测定心肌梗塞及非梗塞区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与梗塞模型组比较,DMLI 中、大剂量组急性心肌梗塞24 h大鼠的MIS缩小(P<0.05或P<0.01),血清AST、LDH、CK活性及MDA降低(P<0.05或P<0.01), SOD及GSH-Px活性升高(P<0.05或P<0.01),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浆ET及AngⅡ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心肌梗塞及非梗塞区FFA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DMLI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及AngⅡ释放以及降低血液黏度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PQT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阳性药苦碟子注射组及PQTS 12.5、25.0、50.0 mg•kg-1组,各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3 d。计算急性心肌梗死24 h后的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超氧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AD)、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观察全血低切(10/s)、中切(80/s)、高切(160/s)黏度及血浆黏度,并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梗死模型组比较,PQTS各剂量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明显缩小(P<0.05),血清CK、LDH、AST活性及FFA、MAD含量降低(P<0.05或P<0.01),血清SOD活性及NO含量提高(P<0.05),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苦碟子注射液相当。结论:PQT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纠正心肌缺血时FFA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扎再灌注24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 结果:福辛普利对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损伤24 h大鼠,可明显降低血清AST、LDH及CK-MB活性(P<0.05),提高SOD及GSH-Px活性,降低MDA(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水肿以及超微结构的损伤。 结论:福辛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R285.5, R54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DL)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检测DL对缺血损伤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及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MDA含量以及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大鼠缺血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与线粒体中SOD与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药物剂量增加(10、20、40 mg/kg)其血清CK和LDH活性逐渐降低,心肌组织及线粒体中SOD与GSH-Px活性逐渐回升,MDA含量逐渐趋于正常,ATP酶活性逐渐增加,以DL 20及40 mg/kg组作用更显著(P<0.01或P<0.05)。结论:DL对Iso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L减少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减轻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槲寄生黄酮苷(Viscum coloratum flavonoid glycoside,VCFG)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术后30min内VCFG对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影响,6h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MIS),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来评价VCFG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VCFG高剂量给药组可抑制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明显缩小MIS,降低LDH和MDA含量,也能明显提高SOD活性.结论 槲寄生黄酮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剂量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福辛普利(20 mg·kg-1)组、厄贝沙坦(100 mg·kg-1)组及福辛普利+厄贝沙坦(10 mg·kg-1+50 mg·kg-1)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活性,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及全血和血浆黏度等指标,并与单纯应用福辛普利(20 mg·kg-1)组和厄贝沙坦(100 mg·kg-1)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减半剂量联合应用组、单纯应用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全剂量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明显缩小(P<0.05或P<0.01),血清CK、LDH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浆ET含量及心肌缺血区FF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AngⅡ含量及心肌非缺血区FF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剂量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单纯应用高剂量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的作用效果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FFA及ET对心肌的损害、改善心肌代谢、纠正心肌缺血时血流状态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白芍总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及TGP 2.0、4.0和 8.0 mg·kg-1剂量组;采用结扎麻醉开胸 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TGP对心外膜电图(EECG)、心肌梗塞面积(MIS)和血清心肌酶的影响。结果:TGP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程度(Σ-ST) 减轻(P<0.05, P<0.01),心肌缺血范围(N-ST)缩小(P<0.05),MIS缩小(P<0.05, P<0.01),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降低(P<0.05, P<0.01),游离脂肪酸(FFA)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降低(P<0.05, 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P<0.05,P<0.01)。结论:TGP对实验性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洋参果总皂苷(PQFS)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的血流动力学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银杏叶片组(24 mg·kg-1)及PQFS 24、12 和6 mg·kg-1 3个剂量组,每组6只。结扎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塞面积及血清酶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QFS 24、12和6 mg·kg-1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P<0.05),心肌耗氧量减少(P<0.05),心肌梗塞面积缩小(P<0.01),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L)活性降低(P<0.01,P<0.05),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减少(P<0.01,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P<0.01,P<0.05)。 结论:PQFS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心贴膏对麻醉开胸急性心肌梗塞犬血清中心肌酶和无机元素的影响。方法: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及实验组(包括舒心贴膏低剂量及高剂量组)。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测定心肌梗塞面积(MIS),血清天门冬氨酶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无机元素Cu、Zn、Ca和Mg含量。 结果:舒心贴膏低、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能明显缩小MIS(P<0.05、P<0.01),降低血清CPK、AST、LDH活性(P<0.01)。舒心贴膏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Cu含量下降(P<0.01),Zn、Ca含量增加(P<0.05、P<0.01),Mg元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舒心贴膏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Zn含量增加(P<0.05)。 结论:舒心贴膏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犬体内心肌酶活性及调节血清无机元素含量的变化,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