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对小儿PICC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建立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3—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97名儿科护士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的PICC维护知识得分为(61.73±11.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专职从事PICC维护、承担PICC维护培训及为PICC护理小组成员是其影响因素,可解释其总变异的12.6%(F=15.331,P0.05)。结论儿科护士掌握PICC维护知识水平尚有提升空间,提示临床护理管理者有必要针对非专职从事PICC维护、不承担PICC维护培训及非PICC护理小组成员加大培训力度,以充实其PICC维护相关知识,提升小儿PICC维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省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提高云南省PICC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9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PICC相关知识得分,42.20%为优秀,34.40%为合格,23.40%为不合格。培训情况、PICC护理例数及医院级别是影响临床护士PICC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重要因素。[结论]云南省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尚需提高,医院应积极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提升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路维护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措施,为开展PICC管路维护专科培训及构建相关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方便抽取的3所三级甲等医院21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216名被调查者知识能力问卷答对率为77.08%;信念能力得分(总分70分)分布在52分~70分,88.9%的人对于管路维护持正性态度;行为能力得分(总分205分)分布在165分~205分。病人导管维护行为受护士学历、职称、导管维护例数、是否接受过培训的影响。[结论]临床护士PICC导管维护的知-信-行水平不容乐观,尤其知识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改善PICC导管维护护理质量,提高PICC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儿科护士的冲突处理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306名临床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美国Rahim冲突处理模式量表-Ⅱ(Rahim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lnventory-Ⅱ,ROCI-Ⅱ)对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儿科护士面对工作冲突时最常用的处理方式为整合,其次为让步、妥协、逃避,最不常用的为支配;临床儿科护士的职称、年龄、学历和婚姻状况等对其面对工作冲突时的处理方式存在影响(均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制定临床儿科护士冲突处理培训方案需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儿科护理发展状况,同时要考虑护理人员的个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儿科护理对小儿患者安全态度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济南市6所三甲医院儿科收治的254例就诊患儿的门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安全态度问卷(SAQ-C)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护士对患儿的安全态度现状总得分为(106.23±12.97)分,儿科门诊护士的睡眠质量总得分为(19.31±1.23)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科门诊护士对患儿的安全态度得分与PSQI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科门诊护士的职称、经济收入、是否经常外出、睡眠质量与儿科护理培训、是否取得儿科护理专科培训资格证为儿科门诊护士对小儿患者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门诊护士对患儿安全态度呈中等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儿科门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儿科门诊护士对患儿的安全态度和睡眠质量为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儿科门诊护士对患儿安全态度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为提高儿科门诊护士的服务质量,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陕西省综合医院护士PICC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以期为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12所三级综合医院的68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综合医院护士PICC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进行研究。结果综合医院护士PICC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PICC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态度的正向倾向性尚可,参与知识培训的积极性一般,进行过PICC置管或维护的护士其实践行为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专科培训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7-8月便利抽样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06名PICC专科护士,应用PICC专科护士临床相关能力量表及权威的PICC操作评分标准、理论试卷对其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职称、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频率、既往置管例数、置管年限等6个方面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或其维度得分,其中既往置管例数、置管年限进入核心能力回归方程,能解释36.9%的变异(均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在PICC专科护士的再认证培训及评价上,应充分考虑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试、操作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6名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进行调查,并分析专科护士年龄、从事护理工作年限、职称、最高学历、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频率、既往置管例数、置管年限因素对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PICC专科护士在操作技术方面的表现较好,但理论知识及相关能力方面的得分较低,特别是理论知识中的药理学及感染控制部分、相关能力中的教育科研部分处于不合格水平。年龄、职称、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频率、既往置管例数、置管年限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结论]医院应加强对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重点针对基础理论中药理学知识、感染控制方面知识的学习,着重培养科研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者在PICC专科护士的准入和再认证资格上应充分考虑其年龄、职称、是否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崔璀  郑显兰  喻婷 《中国护理管理》2014,(11):1164-1167
目的 :对基于能力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岗位分层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科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我院81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的岗位分层培训需求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岗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需求水平最高,"护理管理"培训的需求较低,且不同级别的儿科护士对岗位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同时,随着儿科护士层级的提升,培训需求整体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当加强各级儿科护士的岗位培训,关注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培训需求的差异性。同时应结合儿科护士能级水平和培训意愿,提供系统的、形式多元的、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在职分层培训设计,以满足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国内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指导管理者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高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的方法,选取31个省份各级医院儿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自制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素养知、信、行三方面的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健康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15 8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 765份,有效回收率为99.78%,此次31个省份参与调查。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知识得分为(37.80±4.46)分,态度得分为(31.74±3.60)分,行为得分为(77.03±7.7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发表过健康教育相关论文、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为儿科护士健康教育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根据临床需要为护士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培训,提高儿科护士的健康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金  王琴  魏力  张岚 《天津护理》2021,29(6):662-66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月选取天津市5家医院215名临床护士,使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知信行总分为(90.86±5.23)分、知识(17.36±3.00)分、态度(24.13±1.83)分、行为(49.37±2.36)分;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是否为PICC专科护士、是否接受过PICC-CRI的知识培训是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是否为PICC专科护士、是否接受过中心静脉导管更换敷料的考核是影响预防态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知信行水平总体良好,其中预防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态度和行为得分较高,但预防知识得分较低,建议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预防感染相关认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现状,为提高儿科护士疼痛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对961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现状、疼痛管理工具使用情况、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的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8.8±7.8)%。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是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29.7%的变异量。结论儿科护士缺乏疼痛管理知识,建议加强疼痛管理教育,拟定与临床实践切实相关的儿童疼痛管理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湖南省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知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PICC维护知识问卷,在湖南省基层医院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55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52名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知识得分为(63.36±14.36)分;不同维度知识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和医院类型是湖南省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知识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南省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知识掌握不佳,除健康教育以外的各维度PICC维护知识状况均不够理想;相对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护士的PICC维护知识水平更低;针对基层医院护士的规范化PICC维护培训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使市内各医院护士掌握PICC维护技术,为PICC带管者提供驻地维护,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 方法 成立中山市PICC护理专家组,分阶段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三级架构,推荐并培训 PICC联络员,由取得中山市PICC维护资质护士为患者提供驻地维护护理. 比较2010年、2014年PICC门诊PICC带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山市PICC维护网建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的差异.结果 对维护网建立前210例患者和维护网建立后305例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包括对往返交通便利情况的评价、服务流程评价、对护士服务态度评价、对专业技能评价和对专业知识评价均有提高(P<0.001);125名护士经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技能培训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培训前提高(P<0.001);通过比较发现,2014年 PICC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如堵管、局部皮炎、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发生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P<0.001). 结论 通过建立中山市 PICC维护网,方便患者驻地维护,规范了各级医院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护理,保障了PICC维护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8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评估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826名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总得分为(62.47±12.484)分,得分率为62.5%;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参加糖尿病知识培训是影响糖尿病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临床护士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呈中等偏低水平,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关注该人群糖尿病知识的相关培训,为提高优质护理的内涵、确保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安全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血栓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肿瘤科护士的PICC培训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2月—10月应用PICC相关血栓防治知识掌握状况问卷调查河南省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3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肿瘤科护士。结果肿瘤科护士对PICC血栓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均分为(57.45±17.00)分;参与护理教学和参加过相关培训是影响护士对PICC血栓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可解释知识掌握情况29.4%的变异度。结论肿瘤科护士对PICC血栓防治知识的掌握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鼓励护士参与临床教学,以及加强PICC专业培训是提升肿瘤科护士对PICC血栓防治知识掌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18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小儿疼痛知信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小儿疼痛的知信行现状,探讨疼痛知识与疼痛态度和处理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家三级甲等医院118名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整群抽样,调查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基本资料、对小儿疼痛的知识、对疼痛的态度和处理方法的情况。结果仅43名(36.4%)重症监护室护士接受过疼痛知识培训或自学疼痛知识;参加过疼痛知识培训或自学疼痛知识的护士得分较高(P0.05);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疼痛知识得分与疼痛评估及处理方法得分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64,P0.05)。结论应加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儿童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在小儿疼痛护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孟佳  张树敏  张婷  李国庆  陈熙 《循证护理》2023,(6):1100-1105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护士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河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41名临床科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45.36±18.03)分、(19.26±3.93)分、(43.35±4.94)分、(81.78±12.8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临床护士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知识的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及是否接受过抗凝剂皮下注射培训,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年限,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及是否接受过抗凝剂皮下注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关于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的态度积极,但知识水平和行为情况有待提高。管理者应该根据临床护士的不同特征加强抗凝剂皮下注射临床技能培训和学习,以多种方式提高护士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做好抗凝剂皮下注射的质控管理,力求做好病人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符琰  李俊英  余春华  向秋芬  汤辉 《华西医学》2010,(11):2101-2102
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知识的认知及掌握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2009年-2010年已在医院肿瘤科轮转工作过的57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PICC维护知识的不记名调查。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揭除穿刺处敷料的方向、穿刺处皮肤消毒面积、PICC导管是否可直接接触无菌胶带、脉冲式冲管及正压式封管的方法等内容,回答正确率均在90.9%以上;而对于PICC术后首次更换敷料的时间、注射器型号的选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内容,回答正确率为69.09%。结论为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PICC维护质量安全,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具有针对性、持续性、全面性的PICC维护培训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临床儿科护士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并分析其与护理冲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组织冲突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149名临床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儿科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99.40±18.55)分,处于中等水平;管理冲突和工作家庭冲突与临床儿科护士职业认同总分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建议护理管理者针对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儿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