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昌霞 《西部医学》2017,29(4):530-534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功能影像学变化。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分为rTMS治疗组8例和传统康复治疗组(Conventional Therapy,CT)7例;rTMS组除接受10天高频rTMS治疗外,其他治疗措施与CT组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功能磁共振图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采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评分及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rTMS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改善优于CT组。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F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FF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壳核、左侧小脑;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双侧M1区、双侧SMA区、右侧丘脑、右侧小脑。结论 高频rTMS可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且高频rTMS可能通过影响大脑内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强度达到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食管癌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22例食管癌抑郁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单次rTMS治疗组(s rTMS组,12例)和多次rTMS治疗组(m rTMS组,10例)。S-rTMS组只接受1次rTMS治疗(10Hz,110%静息运动阈值强度,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m-rTMS组接受连续5d rTMS治疗(两组参数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和差异,并计算HAMD、SDS评分改变量与ALFF改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rTMS治疗后,s-rTMS组和m-rTMS组两组HAMD及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m-rTMS组比s-rTMS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s-rTMS组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包括双侧前额叶(PFC)、双侧前扣带回(ACC)、右侧丘脑(THA)、右侧海马HIP(HIP);m-rTMS组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包括在双侧PFC、双侧ACC、右侧苍白球、右侧HIP;与s-rTMS组比较,m-rTMS组治疗后双侧PFC、双侧ACC、右侧尾状核头的ALFF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ACC的ALFF改变量与HAMD评分改变量均呈显著负相关;m rTMS组治疗前后右侧HIP的ALFF改变量与HAMD评分改变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高频rTMS治疗为食管癌抑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多次rTMS刺激比单次rTMS刺激具有更好的疗效,其抗抑郁疗效可能与rTMS对大脑神经活动的调节尤其是对ACC及右侧HIP神经活动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 观察不同程度AD 患者的ALFF 值在不同频段上的变化。方法:对年龄、性别匹配的27 名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40 名AD 患者(17 名轻度AD 和23 名中度AD)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获取slow-5、slow-4 两频段低频振幅信息,根据频段和组别的交互作用分析,获得AD 患者ALFF 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观察这些脑区在不同程度患者间不同频段上的ALFF 变化。结果:①AD 患者ALFF 有显著改变的脑区包括:双侧楔叶\ 距状回、双侧丘脑、左侧顶下小叶、左侧楔前叶;②在slow-4 频段,轻度、中度AD 患者与HC 三组在上述脑区的ALFF 值差异无显著性;在slow-5 频段,轻度AD 组双侧丘脑、左侧顶下小叶ALFF值明显升高,双侧楔叶/ 距状回ALFF 值明显下降;中度AD 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FF 差异无明显性;与轻度AD 组相比,ALFF 值在左侧楔前叶出现明显下降,在双侧楔叶/ 距状回出现回升。结论:①轻、中度AD 患者的静息态fMRI 低频振幅与正常人不同,主要体现在slow-5频段,slow-5 频段的低频振幅变化更能反映AD 患者随病情进展出现的脑功能改变;②在轻度AD 阶段,双侧丘脑、左侧顶下小叶的活动增强起代偿作用,在中度AD 阶段,双侧楔叶/距状回活动增强发挥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脑功能活动;探讨ALFF异常脑区DTI的变化。方法:17例MTBI患者(MTBI组)与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及DTI扫描。用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评估MTBI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MTBI组双侧额叶、小脑后叶ALFF升高,右侧丘脑、海马、脑干、双侧枕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放射冠ALFF降低(P〈0.005),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右侧小脑的表观弥散系数降低,双侧额叶、脑干及左枕叶的各向异性分数降低(P〈0.05)。两组间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状态下,MTBI患者脑功能与微观结构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 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GE Signa 3.0T MRI对AD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8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低频振幅(ALFF)统计方法计算并对比2组ALFF改变的脑区。 结果 静息状态下,AD组患者右侧海马(BA28)及海马旁回(BA36)、左额下回(BA47) 、双侧小脑后叶脑区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 未校正);AD组患者楔前叶(BA 7)、后扣带回(BA31) 、左侧丘脑ALFF值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01, 未校正)。 结论 A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区ALFF值产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任务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设计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和假刺激组,每组40例。高频组患者使用高频rTMS(10 Hz)治疗,低频组患者使用低频rTMS(1 Hz)治疗,假刺激组患者行rTMS假刺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大脑皮层兴奋性及任务态fMRI影像变化。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前、治疗后5 d、治疗后3个月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患侧半球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MEP最大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假刺激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无明显改善,低频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增加,健侧运动区激活降低,高频组患者患侧运动区激活明显增加。治疗后高频组与假刺激组比较,高频组患者患侧M1、SMA明显正激活;低频组与假刺激组比较,低频组患者患侧M1明显负激活;高频组与低频组比较,两组患者双侧M1、辅助运动区(SMA)均明显正激活。结论 基于任务态fMRI的rTMS促进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局部神经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应用低频振荡幅度(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50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5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均进行fMRI检查,采取ALFF后处理方法,比较MCI与正常对照组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I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和左侧岛叶ALFF减弱。未检测出ALFF增强的区域。结论 MCI患者静息态fMRI显示海马旁回等脑区活动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28-131+封三
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症(MDD)基于低频振幅(ALFF)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重性抑郁症患者35例作为MDD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MRI不同脑区mALFF值(ALFF值M化处理获得)的不同。结果MDD组患者右侧前额叶皮质、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左侧额内侧回、左侧直回的mALFF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D组患者双侧补充运动区、右侧舌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舌回的mALFF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D患者静息态下右侧前额叶皮质、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左侧额内侧回、左侧直回的mALFF值增加,双侧补充运动区、双侧舌回、左侧楔前叶m ALFF值降低,这些脑区神经功能损害可能为引发MDD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及差异脑区与其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未经治疗或已停药2周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人群进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集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图像,低频振幅(ALFF)技术处理两组BOLD图像,对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获取差异改变脑区,并提取差异改变脑区的ALFF值与抑郁症攻击行为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相关显著脑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侧岛叶、顶叶亚脑回、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中央前回、额下回的ALFF值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phasim校正);而左侧丘脑、楔前叶,右侧枕叶梭状回、舌回脑区的ALFF值减低(P<0.001,Alphasim校正).相关分析仅发现:抑郁症组ALFF增加的脑区中左侧中央前回与身体攻击、面向自我的攻击和攻击总分正相关(r=0.41、0.49、0.39,P<0.05或P<0.01);右侧额下回ALFF值增加与愤怒负相关(r=-0.44,P<0.05).结论 在静息状态下抑郁症患者大脑部分区域存在自发性神经活动异常,其中额叶有关区域的功能磁共振ALFF增加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脑静息态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改变特点.方法 纳入21例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FD)患者和2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严格匹配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使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T1WI结构像及静息态功能像数据.对两组受试者的ALFF map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并采用AlphaSim(P<0.01,体素数>40)进行多重比较校正.然后提取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NC组比较,SFD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双侧前额叶、双侧前扣带回;ALFF值减低的脑区有:右侧颞叶颞中回、左侧岛叶、左侧旁中央小叶双侧中央后回.SFD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分与左侧腹内侧前额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64,P=0.008),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与左侧岛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20),病程与右侧颞叶ALFF值呈显著负相关(r=-0.514,P=0.017).结论 SFD患者脑静息态神经元自发活动存在广泛改变,这些异常活动可部分阐释躯体形式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基于磁传感器扫描的多点磁目标检测系统,为实现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轴隧道效应磁阻传感器在磁源附近做圆周运动,获取多组磁信号后通过三维坐标变换,利用定位算法逆向求解出永磁体的位置。结果:通过编写LabVIEW上位机程序,实现对两个磁目标的轨迹示踪和运动曲线的存储与回放。结论:检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对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的体外磁控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情况时在不同条件下磁性流体被磁场吸附定位的效应。方法:采用自制的外磁场试验装置,测定不同流速下磁性微粒的吸附定位。结果:流速越高,定位吸附越差:在流速<4 cm/s 时磁性微粒可几乎完全被吸附,流速4~20cm/s 时可被大部分或部分被吸附,而流速>20 cm/s 时则几乎完全不被吸附。结论: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磁控定位阻止流体流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菌源性磁珠(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在溶液中的凝集,及免疫BMPs在免疫检测中的凝集性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从磁性细菌体内提取BMPs,以粒径相仿的Fe3O4磁珠为对照,对BMPs在溶液中的凝集,以吸光度半减法进行量化比较。将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相关抗体接种于BMPs表面形成免疫BMPs。在CEA溶液中添加免疫BMPs,借助显微镜观察凝集现象;并且对回收的凝结体经0.1MAlbumiHCl缓冲液(pH2.3)处理,再进行同样免疫凝集检测及显微镜观察。结果浓度为50μg/ml的BMPs PBS溶液,测定吸光度半减时间值为126min,Fe3O4磁珠吸光度半减时间值为35min。在一定浓度的CEA溶液中添加免疫BMPs5μg,通过显微镜观察,CEA浓度在100pg/ml以上时,凝集现象非常明显,且CEA浓度增大时凝集体也随之增大。但结合了CEA的免疫BMPs经0.1M Albumin-HCl缓冲液(pH2.3)处理,解开抗原抗体的结合,再进行同样免疫凝集检测及显微镜观察,发现无类似凝集现象出现。表明凝集现象系由抗原抗体所致,而非单纯的磁性体凝集。结论与Fe3O4磁珠相比,BMPs相互间不易凝集,主要表现为对外磁场的感应性凝集。从BMPs的凝集性特征分析,与普通Fe3O4磁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比较适合作为免疫磁珠法检测中的磁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重T2WI技术对80例病人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 urography,MRU).结果:MRU可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尤其对静脉肾盂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可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的关系.原始MRI图像显示肾实质和(或)输尿管重度阻塞,肾周围积液.MRU显示重度扩张的输尿管上段梗阻端呈"漏斗状"改变,下段呈"麻绳扭曲"样改变.结论:MRU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手段.与MRI结合能更清楚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20例,高级别胶质瘤13例,行磁共振成像及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观察各种代谢物的浓度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1)肿瘤实质区Cho/Cr、Cho/NAA值及瘤周水肿区Cho/Cr值: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周水肿区Cho/NAA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级别胶质瘤10例和低级别胶质瘤2例内可见Lip峰。结论:氢质子波谱成像术可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5~7 d)脑梗死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发病后5~7 d复查常规MR检查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例。应用美国GE Healthcare 3.0 T超导MR扫描仪后处理工作站自带的专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上异常区域体积的测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比较基于PWI和ADC图这2种方法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之间的差异。结果:ADC图、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达峰时间(TTP)图预测梗死体积值与复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异常区域体积值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ADC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之间的相关性(r=0.954)比PWI各参数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间的相关性高(P均<0.05)。ADC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呈明显线性相关(r=0.744,P=0.001);而CBF不匹配、CBV不匹配、MTT不匹配、TTP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基于超急性期ADC图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的方法比基于PWI各参数图的方法可行性更强,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梗死体积变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及核磁波谱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磁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MRI平扫、增强及病灶MRS综合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以颞叶、额叶、胼胝体常见,分别为91%、64%、64%。MRI表现: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FLAIR像敏感,呈高信号,受累区脑组织轻度肿胀,邻近脑裂、脑沟变浅或消失,占位效应轻;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4例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2例线状轻度强化,4例无强化;DWI3例弥散受限,8例弥散不受限。MRS:5例强化患者行MRS分析,肌酸(Cr)升高明显,胆碱复合物(Cho)中等程度的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脂质(LL)降低,Cho/Cr、Cho/NAA比值升高,肿块样强化患者MRS数值变化明显。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分级6例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4例(强化)Ⅱ-Ⅲ级,1例(肿块样强化)Ⅳ级。结论:MRI,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病理分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磁微球的制备及在家兔肺内的靶向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Widder改良法自行制作了阿霉素磁性白蛋白微球,并测量微球的大小,载药量及磁反应性,在家兔左肺前后加有双极磁场(场强490mT)作为靶部位,并在用药后持续作用1h,分别从家兔右耳缘静脉注射含有同等剂量阿霉素的磁微球及阿霉素溶液,肺病理切片色及阿霉素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磁微球组家兔左肺铁染色较右肺浓重,左肺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右肺(P〈0.01),阿霉素溶液组家兔左,右肺铁染色阴性,左,右肺阿霉素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D)患病率的逐年增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将多种MRI技术联合应用,可提供脑组织解剖、功能、代谢等多方面信息,且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度、无创性等特点。多模态MRI在AD研究中的普遍应用将为AD的研究提供更丰富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20例早期脑梗死的MRI和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有脑MRISE序列和3D-TOFMRA。发病后2h~6hMRI检查者26例,7h~72hMRI检查者94例。结果:120例早期脑梗死中,SE序列发现病变109例,呈长T1和长T2信号,其中大面积梗死41例,腔隙性梗死68例。MRA发现血管异常106例,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结论:MRI和MRA联合使用能提高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SE序列扫描可漏检部分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