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构建基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的高等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②方法 根据新世纪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高等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构建新世纪需要的高等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③结果 构建新世纪需要的高等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以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为主线,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坚持拓宽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优秀人才。④结论 以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为主导构建的高等医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提高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程,是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的迅速发展,对高职医学检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循高职"以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及"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总结高职高专实验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原则,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的主干课程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分析,明确培养目标,提出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3.
医学检验专业调整为一级学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机遇,亦是挑战。潍坊医学院为适应现代医学对检验医学更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构建了具有检验特色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计课程的旧框架,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新理论课程体系,有机整合了检验专业课程群,增设了具有检验特色的临床检验技能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推行“早临床、早企业”制度、产学研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临床综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承担了国家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在周密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 )临床综合化课程体系 ,经过 2年的实践与摸索 ,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新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一 )基本思路。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出发 ,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卫生模式的转变 ,以强化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 ,以调整课程类型 ,整合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 ,对临床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建立新的临床课程体系。(二 )基本原则。1.体现目标。体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  相似文献   

5.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构建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构建原则,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构建了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结果: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高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和教学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经过实践教学改革后的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实践教学改革前(F=7.430-102.226,q=4.886-27.445,P<0.001).结论: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级医学人才素质教育及实施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目的 探讨21世纪高级医学人才的素质教育及实施的途径。(2)方法 根据21世纪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21世纪高级医学人才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3)结果 21世纪高级医学人才要掌握高新技术,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医学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对具体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新的医学教育课程结构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营造素质教育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4)结论 21世纪需要高素质医学人才,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在地决定了高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原则、突出专业性与实践性为基本要求。当前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过于宽泛、重复设置、医学课程比重较低、商业保险实务课程缺失、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加快课程整合、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调整医学课程与保险学课程的比重、加快教师队伍医疗保险实训室建设、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等途径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灾难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救援医学人才匮乏,相关的教育是关键。为培养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救援医学人才,我校通过探索,构建了“一普二专三开放”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全校新生开设急救常识课程;对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开设《基础灾害救援医学》专业课程;三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对社会开放式急救培训。以“构建灾害救援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结合的教学体系”,“开展多形式的灾害救援仿真情景实践教学”,“灾害救援医学校内教学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为特色,经过五年的实践,医学生灾害救援的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师综合化项目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业调研、理论分析、文献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发五年制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综合化项目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构建专业教师项目课程开发能力指标体系,旨在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与指导,为推进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师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归纳了在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教育领域中开展生化检验项目化教学的设想和实施步骤,包括开设生化检验项目化教学的原则、构建的内容体系、实施步骤,以及进行生化检验项目化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进一步适应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①目的 探讨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实用型医学影像人才的基本思路。②方法 调查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990、1998、2002年课程设置结构和师资配备、学生培养状况。③结果 医学影像人才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师资队伍需不断加强;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需进一步改革;缺乏合理,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④结论 课程结构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①目的 以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为试点,探索适应21世纪人才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②方法 从转变教学观念人手,对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将全面的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③结果 创立了专业课汉英双语教学模式,使学生专业知识与英语水平共同提高;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使教与学相互促进;编制了体现“精、广、新”教学内容的一系列配套教材、教具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等。④结论 全新的教学观念,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及创新性双语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质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文学科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①目的探讨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途径。②方法根据21世纪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现状,明确医学院校人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③结果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于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这一前提,突出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模式,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及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④结论合理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心血管超声诊断医师,其教学思维及方法应包括以下方面:培养系统、全面的思维意识;培养空间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个性化操作意识及非智力素质;培养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能力。经过思考及实践,作者认为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并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认识、课程设置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新设置课程体系的特色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校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的过程。新设置的课程体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相结合,通过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加大实践课、提高人文学科地位等方法,使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对高等院校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评价也变得日益重要,并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方案,以期对现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整合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希望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目的 探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临床效果。(2)方法 对27例腰峡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的病人行Dick钉内因骨税椎体及上下位椎体横突间植骨治疗。(3)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经150d~3年(平均480d)的随访,优良率达88.9%,滑脱椎体复位率达68.4%,(4)结论 应用Dick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并滑脱症效果较好,而且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①目的 建立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并探讨其意义。②方法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实际情况 ,探索了临床检验技能考核模式 ,优化了考核项目 ,制定了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 ,建立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③结果 该考核与评价体系适合于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 ,经过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 ,其考核成绩及临床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未经过该体系培训的学生 ,差异有显著性 (F =5 .6 83~ 12 .347,q =11.90 1~ 18.736 ,P <0 .0 1)。④结论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对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