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疾病。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地特异性方法,使其成为继肿瘤、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之后居第4位的致死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存在多种学说,但是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较为热点的发病机制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这里就目前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黄琼 《当代医学》2016,(5):35-36
目的:研究老年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4例,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8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3.42)d,治疗后,5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进步(65.48%),27例为无效(32.14%),2例因全身衰竭出现死亡(2.38%)。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非常复杂、繁琐的精神类疾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大多给予患者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大脑变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给患病的老年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大约4百万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占65岁以上人口的7%左右。医生经常需要在门诊对痴呆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过去,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果较差,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患者进一步认知障碍和衰弱。然而,阿尔茨海默病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姜君 《开卷有益》2023,(11):12-13
<正>中国目前有将近1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据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预测,三十年后,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会是现在的三倍之多。一、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些常见早期征兆如果能被及时识别,并获得治疗与干预,对于延缓疾病进展、维持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如果近一年出现下列10种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需要引起足够重视。1.记忆衰退:如记不住人名,  相似文献   

6.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几种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其病因并不明确,但蛋白质异常修饰、氧化应激、神经营养缺乏及可塑性改变均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转录激活因子4(ATF4)是激活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能感应环境多种应激而增加其表达,且ATF4通过与多种细胞转录因子结合,调控具有不同功能的下游基因,参与分化、代谢、记忆形成等生理过程。有证据显示,ATF4的表达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特异性升高,并与神经原纤维缠结,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β淀粉样蛋白老年斑形成以及大脑中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突触功能受损有关,提示ATF4在这些疾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是由β淀粉样蛋白造成的人类神经损伤性痴呆病之一,目前尚无治疗办法。朊蛋白是β淀粉样蛋白的受体,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的关键蛋白之一,具有传递神经毒性和保护神经细胞的双重作用。人朊蛋白编码基因(PNRP)多态性影响阿尔茨海默病潜伏期和临床症状,而PRNP突变体小鼠的发现弥补了现有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不足,并具有在朊蛋白疾病多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朊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中的作用及PRNP突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并详细总结了PRNP突变体小鼠的发现及在蛋白沉淀样病变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旨在为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小儿肾小球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鹏  覃远汉 《医学综述》2005,11(11):965-967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ien E,apoE)是脂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apo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阿尔茨海默病痴呆(Alzheimer′s diseases,AD),还有很多肾小球疾病(nephrotic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以家族性或散发性两种形式存在。目前已明确4个基因的多态性与家族性AD关联,即1号染色体的早老素-2基因(PS-2)、14号染色体的早老素-1基因(PS-1)、19号染色体的载脂蛋白E基因(ApoE)、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退变性大脑疾病,在发达国家中仅次于心脏病、肿瘤和中风的第4位致死性疾病。近几年来,各大药品公司在这项研究中投入了数百万英镑,研究人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β淀粉样蛋白,它组成了散在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病变部位的一种斑块。目前,来自北卡罗来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疑问,把如此多的精力投入到β淀粉样蛋白  相似文献   

11.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梅霞  林哲章 《医学综述》2007,13(7):527-52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是由于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它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是否正规,心脏扩大,心肌受损及低钾、感染有关,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随甲亢控制而治愈。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与女性内分泌代谢相关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样改变等.近些年来,相关学者不断深入研究维生素D与PCOS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体内维生素D含量可以影响PCOS的代谢紊乱、生殖功能障碍等症状.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有益于改善PCOS带来的相关症状.现对维生素D与PCOS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脂蛋白脂酶(LPL)是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其基因突变影响LPL活性,造成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导致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就目前的研究看来,结果存在差异,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980年7月~1986年12月10日收治的26例儿童十二指肠雍积症之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本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X线钡餐检查。对本病的可能病因进行了讨论,指出对患有胃,十二指肠炎性病变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因此,明确PCOS的病因病机在制定PCOS治疗方案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中医界对PCOS的研究,将其病因归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等4个方面。现代研究认为PCOS病因中的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及母体子宫内环境两方面,而后天因素多与女性出生后的代谢障碍及生活方式相关。此外,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在PCOS的病因病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过度堆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环境、代谢、肠道微生物等相关,脾虚痰瘀是其主要的中医病机。苓桂术甘汤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经方,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效。近年来,根据方证相关理论,苓桂术甘汤被用于NAFLD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脂质代谢、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反应、自噬等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作者从80年代初开展WD的研究,至今已对WD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病理改变、遗传学、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手段从临床总结开始,接着开展生化、病理、影像学研究,进而采用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紧紧围绕患者早期诊断和杂合子检测这个中心,层层深入,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WD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骨盆痛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刚  刘和 《医学综述》2006,12(3):139-140
慢性骨盆痛综合征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盆底肌肉活动失调有关。生物反馈技术用于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帮助盆底肌肉恢复到正常的动力范围,达到有效治疗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目的。本文综述了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生物反馈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反馈对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多,包括中医认为的肾虚、痰湿、肝郁等均可导致PCOS。中药补肾调周和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及中西医结合等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之一,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失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心神失常、脾胃功能不和是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机.心胃相关理论强调心主神志的功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心与胃肠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可以心胃相关理论为指导,若因脾胃生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